固定件和具有这样的固定件的流体分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件和一种流体分配器,所述流体分配器包括一个容器、一个诸如泵或阀的分配件以及一个用于将分配件固定到容器上的固定件。在香水、化妆品甚至医药品领域,频繁地使用这种分配器,用于通过将一根手指手动按压在一个推杆上而分配流体。
本发明尤其适合于一种类型的容器,它形成一个开口或者一个颈部,开口或颈部形成有一个内壁,内壁形成一个孔缩小的段,在所述段下面内壁至少局部地向外凹陷部以形成一个孔扩大的段。然而,颈部的内壁也可以是圆柱形。至于固定件,它包括件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分配件的本体,以及一个固定裙部,用于通过外力安装到所述开口中。所述裙部具有一个外壁,外壁限定出一个片段,用于当所述裙部被完全安装到容器的颈部中时与颈部的内壁形成接触。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US3937366中公开了一种容器,其具有这种类型的固定件。在此专利文献中,容器颈部的内壁设有一个圆周凹槽,一个形成于裙部外壁上的肋扣紧在凹槽内。裙部的直接位于肋上方的部分具有比凹槽底部的直径更小的直径,即使当裙部还没有被安装到容器的颈部中。可以说,裙部的外部轮廓与容器颈部的内部轮廓是完全互补的。同样,颈部的内壁上的凹槽形状与裙部上的肋的形状是正好互补的。这样,在裙部与颈部内壁之间就没有紧配合径向接触了,但是肋仅仅被扣紧在颈部上的凹槽中。因而,就很难获得裙部与颈部之间地密封性。
上文所述同样适合于在文献FR2792295中描述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采用一个环,在环上安装有一个泵或一个阀。环还与容器颈部的内壁相配合,颈部具有一个孔缩小的段,在所述段下面延伸有一个孔扩大的段。环设有一个裙部,裙部用于与颈部的内部接合。裙部具有一个外部径向凸起,用于被接收在所述孔扩大的段中,在此文献中,它仅仅是以一个圆周凹槽的形式形成在颈部的内壁上。那是一个扣紧装置,接合在颈部的内部凹槽的裙部上的外部突起上。在突起到达凹槽所需时间期间,裙部仅仅是暂时的变形。然后,裙部释放以便恢复到它的初始形状。
在外部突起之上,裙部形成有一个较小直径的段,所述段被接收在所述孔缩小的段处,其被直接形成于颈部上的内部凹槽之上。然而,在那篇文献的图中,看不到裙部段的位于颈部的孔缩小的段处的外径小于颈部的在所述孔缩小的段处的内径。这在那篇文献的正文中也没有被描述。
而且,在那篇文献的正文及其权利要求书中,清楚地限定,固定件设有扣紧装置,适合于被接收在颈部内壁上的所述凹槽内;在所给出的实例中,那些扣紧装置是由外部突起形成的。
而且,已经发现,由塑料制成的固定件的塑料材料在它们被施压接触在颈部上的地方趋向于稍微变形。在中期,这会导致所述件在颈部中的接合变松,从而所述固定件能够容易地从颈部脱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纠正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通过限定一个固定环,能够长期地达到既可靠地固定又具有很好的密封性。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定件,用于将一个分配件固定到一个容器的颈部上,所述固定件包括件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分配件,以及固定装置,用于与容器颈部的一个内壁和一个邻接面相配合,一旦所述固定件已经到达它的最终位置,在所述位置它被固定到颈部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凸缘,其向外延伸并用于在所述最终位置与颈部的邻接面形成邻接靠接,以及一个裙部,用于被接合在颈部以便在所述最终位置与颈部的内壁形成紧配合接触,所述裙部具有一个顶端和一个底端,所述固定件的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包括一个可以弹性变形的段,所述段能被径向向内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在最终位置适合于和用以通过与颈部的内壁接触而保持弹性变形。所述接触被施压、紧配合,并最好是不漏气的接触,而且它还是永久的,因为当环在颈部上的最终位置上时,所述可变形段保持着变形。还应当注意到,本发明的固定件不会因材料的位移或滑移而发生任何变形。
这在文献US3937366中不适用,其中,裙部的直径正好等于颈部的直径,即使在凹槽处。这在文献FR2729295中也不适用,其中,环是被扣紧在形成于颈部内壁上的凹槽内的。因而,在这两篇现有技术文献中的环都要承受暂时的弹性变形,因为仅仅当它们正被插入颈部时发生变形,当它们一到达它们的最终扣紧位置它们就再次释放。那些环在弹性变形阶段不会永久地保持。
优选地,裙部的顶端基本上是不可变形的。对称地,裙部的底端可以基本上是不可变形的。在此情形下,所述可变形段就位于不可变形的顶端与不可变形的底端之间。然后,所述可弹性变形段可以是一种柔性带的形式,而它的两个刚性端被牢固地保持着。
优选地,所述底端形成一个接触面,适合于与分配件形成邻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所述可变形段内部限定有一个环形凹陷部(setback),在此处所述可变形段与分配件保持不接触,从而它能够向内变形而不与分配件接触。优选地,所述凹陷部位于裙部的底端之上,裙部限定出一个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优选地是密封的而且它适合于与分配件形成接触。最好是,所述凹陷部包含一个柔性的弹性材料,适合于被可变形段径向向内压缩,优选地压靠在分配件上。在此情形下,柔性材料被安装或者被模制在凹陷部内。最好是与裙部并与分配件的本体接触,而不占据凹陷部的这个体积。
在另一特征中,所述可变形段正好是圆柱形。在一个变型中,所述可变形段设有至少一个向外突出的轮廓,它优选地可以适合于被接收在一个形成于容器颈部内壁上的凹槽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流体分配器,包括一个形成有一个颈部的容器、一个分配件和一个固定件。优选地,所述颈部限定一个内壁,内壁设有一个凹槽,凹槽用于接收裙部的可变形段。
在再一特征中,裙部与本体间隔开一个中间空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并给出本发明的三个非限制性的实施例。
在这些附图中:
图1示出一个装有本发明的固定件的分配件的示意性截面图,所述分配件正准备被插入容器的颈部;
图2是与图1所示视图一致的视图,其中固定件已与容器颈部接合;
图3是与图1所示视图类似的视图,但是示出一第二实施例;
图4是与图2所示视图类似的视图,但是示出第二实施例;
图5是与图1所示视图类似的视图,但是示出本发明的一第三实施例;
图6是与图2所示视图类似的视图,但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在附图中,仅仅示出本发明的流体分配器的顶部,从而仅用容器的颈部代表容器。然而,本发明的分配器包括三个组成部件,即一个容器3,一个分配件2和一个固定件1。
在此实例中,容器3具有一个颈部30,所述颈部从容器的本体(未示出)向上突出,容器的作用就是容纳流体。所述颈部形成有一个开口,使得能够与容器的内部连通。然而,可以为容器设想出其它实施例,其中没有突出的颈部,而是仅仅在容器的本体上设有一个开口。参见附图,比如有可能设想到,颈部30的端部可以直接位于肩部37的水平面上。然后可以说,开口没有颈部。因而,一个突出的颈部不是本发明的一个基本要素。
在图1-4中,颈部30具有一个内壁31,它不是圆柱形的,而是具有一个孔缩小的段32,在段32之下形成有一个孔扩大的段33。所述孔缩小的段32位于颈部的出口附近,在此位置,形成一个环形的顶端35。优选地,通过一个截头圆锥体的或者向外扩张的引导段34,所述孔缩小的段32被连接到顶端35上。所述孔缩小的段32可以是大致的圆柱形。所述孔扩大的段33也可以是大致的圆柱形。有可能设想到,所述孔扩大的段33可以是一个圆周凹槽的形式,其在颈部的某一高度上延伸并通过另一个直径基本上等于所述孔缩小的段直径的段向下延伸。还有可能设想,所述孔扩大的段可以是多个围绕颈部的内部圆周分布的凹槽的形式。换言之,与所述孔扩大的段的形状无关,它必须——至少是在局部——具有一个比所述孔缩小的段的内径要大的内径。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孔缩小的段32为圆柱形,而孔扩大的段33从孔缩小的段32通过一个向外扩大的过渡段开始向下延伸。可以认为,所述向外扩大的过渡段是所述孔扩大的段33的一部分,因为它的直径小于所述孔缩小的段32的直径。然后,孔扩大的段33向下延伸以连接到肩部37上。自然地,有可能设想到,没有过渡段,而且所述孔扩大的段通过一个具有一陡峭的肩部被连接到所述孔缩小的段上。在此情形下,就没有必要设置一个延伸超过某一高度的颈部,而且可以在肩部37上设置这样一个具有一个孔缩小的段和一个孔扩大的段的开口。
相反,在如图5和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颈部具有一个圆柱形的内壁,至少在其高度的部分上用于与固定件相配合。
所述分配件2,在此实例中是一个泵或者阀,包括一个本体20,所述本体在其顶端形成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凸缘21。在所述凸缘下面,泵体形成有一个本体部22,在所述本体部下面,连接有一个直径小些的第二本体部24,从而,在两个本体部22和24之间,设有一个呈截头圆锥体形式的过渡段23,这在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第二本体部24下面,本体20形成另一个直径更小的本体部。可以说,本体20被四次形成梯级状,因为它包括了从凸缘21开始的直径递减的四个本体部。这仅仅是一个特殊的实施例,当然,也有可能设想一个完全是圆柱形的本体20。有利地,泵2设有一个致动杆25,它被安装成在本体20中滑动。所述致动杆25位于一个推进器26之下,所述推进器设有一个分配孔。为了致动所述泵2,仅仅需要在推进器上施压以将杆推进到本体中,从而产生一个计量或者“剂量”的流体以被分配到分配孔中。这是一个完全常规的泵或者阀。
固定件1的目的是保持分配件2并将它固定在颈部30的开口中。所述固定件是一种固定环的形式,其设有一个套筒12形式的件接收装置,套筒12内部限定出一个扣紧凹槽120,泵的凸缘21被接收在所述凹槽中。固定环1还设有一个固定裙部10,用于被插入颈部之中。裙部10基本上与套筒12对齐地延伸。可以观察到,裙部10在第二本体部22处与本体没有接触,而是留有一个中间空间或者凹陷部106,它防止在裙部10与本体20之间存在任何的接触或干涉。这可能是因为本体是阶梯状的缘故,但是还有可能通过使裙部10相对于套筒12成阶梯状而获得同样的中间空间或者凹陷部。裙部具有一个外壁,它基本上是与在图3和4所示实施例中相同的圆柱形,或者是与在图1、2、5和6所示实施例中的外形轮廓。在其底端,裙部可以形成有一个斜面108,所述斜面使得能够方便地将裙部插入到颈部的开口中。
裙部10从而基本上与套筒12对齐地延伸并且在其顶段22处离开本体20,以便在那里形成一个中间空间或者凹陷部106,因而使之具有一定量的刚性或者非变形性。在裙部10连接到套筒12之处,即它们汇合之处,一个环圈11径向向外延伸。在所述环圈的底面,设有一个凹槽110用于接收形成于颈部30的顶端35上的一个密封棱筋36。所述径向环圈11还赋予环非变形性,以便裙部的顶端101基本上是不可变形的。此外,裙部10形成有一个底端102,它基本上也是不可变形的。此非变形性是由此产生的:底端102形成有一个接触面106,适合于比如在截头圆锥体过渡段23上和在段24与本体20形成支承接触。应当注意到,通过凸缘21被扣紧在由套筒12所形成的扣紧凹槽120中,本体20已经被很稳定地保持在固定件中。然而,接触面105还具有使本体20处于固定件中的稳定性,首先是因为它将段24夹紧了,其次是因为它与截头圆锥体过渡段23形成了邻接接触。因而,裙部的顶端和底端101和102基本上是不可变形的。
在本发明中,裙部10还形成有一个可弹性变形段103,在此实例中,它在不可变形端101和102之间延伸。在此实例中,所述可弹性变形段103基本上是一个圆柱形段,其两端101和102基本上是不可变形的。应当注意到,此弹性变形性是由端部是不可变形的这样的实事赋予的,因而,可弹性变形段能被说成是被保持或者“张紧”在两个端部之间。
而且,所述可弹性变形段103位于所述中间空间或凹陷部106形成的位置,它在顶段22处将裙部10与泵体20分隔开。为此,能够说,凹陷部106是由裙部10的内壁、裙部10的不可变形的底端102、本体20的顶段22以及被扣紧在套筒12内的环圈21所形成的。凹陷部106,其大部分是由裙部10限定的,它能够使所述可弹性变形段103径向向内变形而不与本体20接触。因而,可以说,所述凹陷部106用作一个间隙以使所述可弹性变形段103能够向内变形。
在本发明中,所述凹陷部106包含一个柔性的弹性材料4,它最好是没有滑移的趋势。换言之,材料4必须具有弹性,即使经过很长时间之后也能永久地保留。所述柔性材料4部分地填充凹陷部106,以便留出一个空余的或空的部分107。这样,当所述可弹性变形段103被径向向内压缩时,材料4能够扩展到所述空余部分107,从而,减少了凹陷部106的体积。材料4最好是被设置成这样,能够与裙部的内壁以及泵体20的顶段22的外壁都接触。从而,它能够充当一个弹性复位弹簧,以使得能够赋予所述可弹性变形段103弹性变形性,假如由于材料滑移而失去了它。非常有可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省略被放置在凹陷部106内的柔性弹性材料4,在制成裙部10的弹性材料具有永久的或者持久的弹性变形性的情况下,即,假如它没有大多数弹性材料通常具有的滑移的趋势。当制成裙部10的弹性材料有滑移趋势时,最好是在凹陷部106中部分地填充这样一种柔性的弹性材料4。这种材料使得有可能通过本体20上的反作用将裙部10连续地推靠在颈部的内壁上。因而,无论何时需要,柔性弹性材料4都会从可弹性变形段103上移动。
下面特别参见图1和2,以详细描述第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颈部30形成有一个孔缩小的段32,所述段向下延伸成一个孔扩大的段33。在裙部10的外壁上,设有一个突出的环形凸出部104,其位于所述可弹性变形段103的底部上。一旦被完全接合在颈部中,如图2所示,固定件1就被定位成:它的环圈11与颈部的顶端35邻接,且棱筋36密封地嵌入在凹槽110内。此外,所述可弹性变形段103被就位于孔缩小的段32上。由于孔缩小的段32的内径小于可弹性变形段103的外径,在将固定件安装在颈部内之前,孔缩小的段32使得可弹性变形段103向内变形以形成一个突起134,突起134减小了凹陷部106的内部体积,柔性材料4能被放置在所述凹陷部106内。可弹性变形段103从而在孔缩小的段32周围发生变形,以便可弹性变形段103的上部在颈部的截头圆锥体段34的稍微上方延伸,而且,可弹性变形段103的底部——所述底部设有所述突起104——被接收在孔扩大的段33内,从而实现或者改进了使固定件位于颈部内的固定和锁定性能。因而可以说,突起104被“扣紧”在孔扩大的段33内,同时可弹性变形段被压靠在孔缩小的段32上;优选地,此施压作用可以通过在凹陷部106中放置一个弹性材料4而得到补充。
在如图3和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可弹性变形段103具有一个外壁,所述外壁是大致的或者完全的圆柱形。此外,所述颈部与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的颈部类似或者相同,即,它具有一个孔缩小的段32,所述段向下延伸成一个孔扩大的段33。一旦被接合在颈部中,如图4所示,裙部10就以与图2中相同的方式发生变形。这两个实施例之间的差别仅在于,图3和4中的裙部10没有一个形成于可弹性变形段103的底部上的突起104。结果是,除了可弹性变形段103的底部没有透入到颈部的孔扩大的段33内之外,几乎是相同的。这显示出,裙部10可以是圆柱形的或者是以不同程度突出的突起形状。
至于固定件,图5和6所示第三实施例基本上与图1和2所示实施例相同,即裙部10设有一个形成于所述可弹性变形段103上的突起104。然而,在此实施例中,颈部30的内壁31是完全的圆柱形。一旦被接合在颈部中,裙部10就在可弹性变形段103处向内变形,以形成一个突起134,所述突起134透入到凹陷部106内,从而使柔性材料4变形。至于裙部10的外壁,它的外形与颈部30的圆柱形内壁31的外形相同。
本发明的精神在于这样的实事:被接合在颈部中的裙部是可弹性变形的(且不因材料的位移或滑移而变形),此弹性变形性使得裙部能够施加一个外力,所述外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颈部的内壁上保持恒定。所述裙部实现此功能可以借助于在裙部的内部放置一片经久耐用的柔性弹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