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339872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09776.2

申请日:

2015.11.19

公开号:

CN105300133A

公开日:

2016.0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D 7/00申请日:20151119|||公开

IPC分类号:

F28D7/00

主分类号:

F28D7/00

申请人:

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范祥荣

地址:

215000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枫桥前桥路2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包括筒状外壳、换热管架、进液出气两用口、出液进气两用口,所述换热管架位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部,所述换热管架包括一个环形底座,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有偶数个竖直的长换热管,所述长换热管两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的纵剖面的两侧,每两个对称的所述长换热管之间由若干短换热管相连,同一高度的若干短换热管组成换热管排,所述内层壳及换热管架均为钛合金材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并能适用于不同流速的气体或液体的换热,适合应用于工业及生活中各种换热环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外壳、换热管架、进液出气两用口、出液进气两用口,所述筒状外壳分为内层壳和外层壳,所述筒状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进液出气两用口,所述筒状外壳的底部侧壁设置有所述出液进气两用口,所述换热管架位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部,所述换热管架包括一个环形底座,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有偶数个竖直的长换热管,所述长换热管两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的纵剖面的两侧,每两个对称的所述长换热管之间由若干短换热管相连,同一高度的若干短换热管组成换热管排,所述内层壳及换热管架均为钛合金材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换热管的数量为6-10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排的数量为3-5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排与水平面呈0-45度的夹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壳为不锈钢材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换热管的两端均与集流管相连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换热管的横截面为扁圆形。

说明书

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属于换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钛换热器是一种由优质钛管制成的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换热设备。钛换热器凭借工业纯钛的众多优点,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现有的立式钛换热器结构不够合理,流体与钛管组件的接触面积不足,换热效率不佳,且现有的钛换热器因其结构特点只能用于液相或气相流体单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率较高,且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液体或气体换热的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包括筒状外壳、换热管架、进液出气两用口、出液进气两用口,所述筒状外壳分为内层壳和外层壳,所述筒状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进液出气两用口,所述筒状外壳的底部侧壁设置有所述出液进气两用口,所述换热管架位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部,所述换热管架包括一个环形底座,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有偶数个竖直的长换热管,所述长换热管两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的纵剖面的两侧,每两个对称的所述长换热管之间由若干短换热管相连,同一高度的若干短换热管组成换热管排,所述内层壳及换热管架均为钛合金材质。

所述长换热管的数量为6-10个。

所述换热管排的数量为3-5个。

所述换热管排与水平面呈0-45度的夹角。

所述外层壳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长换热管的两端均与集流管相连通。

所述短换热管的横截面为扁圆形。

本发明通过长换热管和短换热管构成换热管架,并且短换热管形成换热管排,使流体在由下往上或由上往下通过换热器时,与长换热管不断进行热交换的同时,还需穿过换热管排,换热管排对流体的流速起减缓作用,并增大热交换面积,此外横截面为扁圆形的短换热管能进一步提高热交换面积,实现了热交换效率的提高;所述换热管排与水平面呈0-45度夹角,因此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角度来调节缓流作用的大小,角度越小缓流作用越强,从而适应不同流速的液相、或气相流体;进液出气两用口、出液进气两用口实现了液相、气相流体的两用,当进行气体换热时,则从下方的出液进气两用口进气,并从上方的进液出气两用口出气,进行液体换热时,则从上方的进液出气两用口进液,并从下方的出液进气两用口出液。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并能适用于不同流速的气体或液体的换热,适合应用于工业及生活中各种换热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换热管架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包括筒状外壳1、换热管架、进液出气两用口2、出液进气两用口3,所述筒状外壳1分为内层壳和外层壳,所述筒状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进液出气两用口2,所述筒状外壳1的底部侧壁设置有所述出液进气两用口3,所述换热管架位于所述筒状外壳1的内部,所述换热管架包括一个环形底座4,垂直于所述底座4设置有偶数个竖直的长换热管5,所述长换热管5两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1的纵剖面的两侧,每两个对称的所述长换热管5之间由若干短换热管6相连,同一高度的若干短换热管6组成换热管排,所述内层壳及换热管架均为钛合金材质。

所述长换热管5的数量为10个。

所述换热管排的数量为5个。

所述换热管排与水平面呈45度的夹角。

所述外层壳为不锈钢材质。

所述长换热管5的两端均与集流管相连通。

所述短换热管6的横截面为扁圆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液两用的高效钛换热器,包括筒状外壳、换热管架、进液出气两用口、出液进气两用口,所述换热管架位于所述筒状外壳的内部,所述换热管架包括一个环形底座,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有偶数个竖直的长换热管,所述长换热管两两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筒状外壳的纵剖面的两侧,每两个对称的所述长换热管之间由若干短换热管相连,同一高度的若干短换热管组成换热管排,所述内层壳及换热管架均为钛合金材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