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器.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338636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44566.7

申请日:

2015.11.28

公开号:

CN105351256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04D 29/66申请公布日:201602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D 29/66申请日:20151128|||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66

主分类号:

F04D29/66

申请人: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和远

地址:

550081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南路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代理人:

管宝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声器,前端盖、壳体A、壳体B、后端盖依次顺序固定对接形成消声内腔;所述壳体A和壳体B内分别设置有支架A和支架B,所述梭体固定安装于支架A和支架B上,所述梭体的两端均为锥状;所述壳体A和壳体B的内壁上还依次设置有消音海绵B和穿孔板B。本发明当噪声达到梭体或壳体内壁上的穿孔板后,部分噪声将通过通孔进入内部的吸声海绵,噪声进入后将在海绵内部进行多次反射,部分噪音被反射到壳体的内壁上,其中又有一部分噪音穿过通孔被消音海绵削弱,如此反复使噪声完成反射衰减和吸声衰减,该消声器对风机噪声频率在0.5kHz~16kHz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尤其在1kHz~4kHz较为明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消声器,包括壳体A(1)、壳体B(2)、后端盖(3)、前
端盖(4)、梭体(5)和穿孔板B(6),前端盖(4)、壳体A(1)、壳
体B(2)、后端盖(3)依次顺序固定对接形成消声内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A(1)和壳体B(2)内分别设置有支架A(11)和支架B(21),
所述梭体(5)固定安装于支架A(11)和支架B(21)上,所述梭体
(5)的两端均为锥状;所述壳体A(1)和壳体B(2)的内壁上还依
次设置有消音海绵B(7)和穿孔板B(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梭体(5)的
外壁为穿孔板A(52),且穿孔板A(52)内填充有消音海绵A(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B(6)
靠近前端盖(4)的一端设置成锥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
板B(6)上各个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个通孔的孔径为Φ2mm~
Φ2.5mm。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
板B(6)采用铝板加工而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A(52)
采用铝板加工而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A(52)
上各个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个通孔的孔径为Φ2mm~Φ2.5mm。
8.如权利要求2、6或7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
A(52)的穿孔率20%~40%。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
板B(6)的穿孔率20%~40%。

说明书

一种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机消声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声器。

背景技术

在载人航天领域,对于工作在有人环境中的各种风机,要求风机
的运行噪声尽可能的小,而根据风机的气动性能要求,风机本身的降
噪能力是满足不了的,需在风机的进出口增加消声器才能降低噪声。
离心风机的噪声主要是有风机叶轮引起的旋转气动噪声与涡流噪声,
噪声频谱主要集中在中高频区域,需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声器,该消声器通过
设置梭体、消音海绵B和穿孔板等,对噪音反射及吸音,使噪声完成
反射衰减和吸声衰减,解决了风机噪音大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声器,包括壳体A、壳体B、后端盖、前端盖、
梭体和穿孔板B,前端盖、壳体A、壳体B、后端盖依次顺序固定对接
形成消声内腔;所述壳体A和壳体B内分别设置有支架A和支架B,所
述梭体固定安装于支架A和支架B上,所述梭体的两端均为锥状;所述
壳体A和壳体B的内壁上还依次设置有消音海绵B和穿孔板B。

所述梭体的外壁为穿孔板A,且穿孔板A内填充有消音海绵A。

所述穿孔板B靠近前端盖的一端设置成锥状。

所述穿孔板B上各个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个通孔的
Φ2mm~Φ2.5mm。

所述穿孔板B采用铝板加工而成。

所述穿孔板A采用铝板加工而成。

所述穿孔板A上各个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个通孔的
Φ2mm~Φ2.5mm。

所述穿孔板A的穿孔率20%~40%。

所述穿孔板B的穿孔率20%~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消声器的消声内腔设置梭体,壳
体的内壁上设置穿孔板和消音海绵,当噪声达到梭体或壳体内壁上的
穿孔板后,部分噪声将通过通孔进入内部的吸声海绵,吸声海绵为多
孔材料,噪声进入后将在海绵内部进行多次反射,部分噪音被反射到
壳体的内壁上,其中又有一部分噪音穿过通孔被消音海绵削弱,如此
反复使噪声完成反射衰减和吸声衰减,该消声器对风机噪声频率在
0.5kHz~16kHz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尤其在1kHz~4kHz较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穿孔板A和穿孔板B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噪音在本发明消声内腔的反射示意图;

图中:1-壳体A,11-支架A,2-壳体B,21-支架B,3-后端盖,4-
前端盖,5-梭体,51-消音海绵A,52-穿孔板A,6-穿孔板B,7-消音海
绵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
于所述。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消声器,包括壳体A1、壳体B2、后端盖3、前
端盖4、梭体5和穿孔板B6,前端盖4、壳体A1、壳体B2、后端盖3依
次顺序固定对接形成消声内腔;所述壳体A1和壳体B2内分别设置有支
架A11和支架B21,所述梭体5固定安装于支架A11和支架B21上,所述
梭体5的两端均为锥状;所述壳体A1和壳体B2的内壁上还依次设置有
消音海绵B7和穿孔板B6。

所述梭体5的外壁为穿孔板A52,且穿孔板A52内填充有消音海绵
A51。所述穿孔板A52上各个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个通孔的孔
径为Φ2mm~Φ2.5mm;所述穿孔板A52采用铝板加工而成。

所述穿孔板B6靠近前端盖4的一端设置成锥状,所述穿孔板B6上
各个通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各个通孔的孔径为Φ2mm~Φ2.5mm。
所述穿孔板B6采用铝板加工而成。

将本发明的消声器安装在风机的进风口端,降低风机噪声。穿孔
板B6和穿孔板A52都采用厚度为1mm的铝板加工而成,并在铝板上加
工有规律的微穿孔,且穿孔板B6和穿孔板A52上的穿孔率20%~40%。

本发明的消声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针对中高频噪声的传播特性主
要体现为直线传播,直接遮挡为最有效的降噪措施,因此在消声器内
腔安装表面设有穿孔板A52的梭体5用于遮挡,以改变噪声传播方向,
使噪声完成反射衰减和吸声衰减;当噪声达到梭体5上的穿孔板A52
后,部分噪声将通过穿孔进入梭体5内部的消音海绵A51,部分噪音侧
被反射到壳体内壁的穿孔板B6上,其中又有一部分穿孔进入壳体内壁
上的消音海绵B7,剩余的部分又被反射。消音海绵A51和消音海绵B7
均为多孔材料,噪声进入后将在消音海绵内部进行多次反射,进而衰
减噪声值。反复的进行噪声反射衰减和吸声海绵噪声衰减,而最外层
的消声器壳体A和壳体B(金属)作为隔音层阻挡噪声径向传播;同理,
在消声器内部,噪声依次进行了三次、四次…噪声反射及吸声,从而达
到降噪效果。

本发明对风机噪声频率在0.5kHz~16kHz都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尤其在1kHz~4kHz较为明显,安装在风机的进风口处,能降低A声级
噪声约为8dB(A)(风机流量8m3/min、全压350Pa),风压损失约为
40Pa,降噪效果明显,该设计可广泛应用于特殊用途风机的降噪。

一种消声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消声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消声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消声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消声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声器,前端盖、壳体A、壳体B、后端盖依次顺序固定对接形成消声内腔;所述壳体A和壳体B内分别设置有支架A和支架B,所述梭体固定安装于支架A和支架B上,所述梭体的两端均为锥状;所述壳体A和壳体B的内壁上还依次设置有消音海绵B和穿孔板B。本发明当噪声达到梭体或壳体内壁上的穿孔板后,部分噪声将通过通孔进入内部的吸声海绵,噪声进入后将在海绵内部进行多次反射,部分噪音被反射到壳体的内壁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