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平室室体骨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平室室体骨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068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10068A21申请号201410385377322申请日20140806E04B1/1820060171申请人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14156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阳山配套区陆中南路1081号72发明人高建飞高涌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代理人曹祖良涂三民54发明名称流平室室体骨架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平室室体骨架,包括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左前顶梁、右前顶梁、左侧梁与右侧梁,前顶梁、后顶梁、左侧梁与右侧梁连接一体呈长方形框体,在前顶梁与左。
2、侧梁的结合处连接有左前立柱,在前顶梁与右侧梁的结合处连接有右前立柱,在后顶梁与左侧梁的结合处连接有左后立柱,在后顶梁与右侧梁的结合处连接有右后立柱,在前顶梁的中部和后顶梁的中部连接有第一加强顶梁,在左侧梁的中部和右侧梁的中部连接有第二加强顶梁。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与强度高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0068ACN104110068A1/1页21一种流平室室体骨架,包括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右后立柱(4)、前顶梁(5)、前顶梁(6)、。
3、左侧梁(7)与右侧梁(8),前顶梁(5)、后顶梁(6)、左侧梁(7)与右侧梁(8)连接一体呈长方形框体,在前顶梁(5)与左侧梁(7)的结合处连接有左前立柱(1),在前顶梁(5)与右侧梁(8)的结合处连接有右前立柱(2),在后顶梁(6)与左侧梁(7)的结合处连接有左后立柱(3),在后顶梁(6)与右侧梁(8)的结合处连接有右后立柱(4),其特征是在前顶梁(5)的中部和后顶梁(6)的中部连接有第一加强顶梁(9),在左侧梁(7)的中部和右侧梁(8)的中部连接有第二加强顶梁(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平室室体骨架,其特征是在前顶梁(5)的中部以及在后顶梁(6)的中部均连接有第一加强立柱(11)。3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平室室体骨架,其特征是在左前立柱(1)的中上部与右前立柱(2)的中上部以及在左后立柱(3)的中上部与右后立柱(4)的中上部均连接有第一加强横梁(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平室室体骨架,其特征是在左前立柱(1)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前立柱(2)的中上部均连接有第一加强侧梁(13),在第一加强侧梁(13)上连接有加强上立柱(15)与加强下立柱(16);在左后立柱(3)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后立柱(4)的中上部均连接有第二加强侧梁(14),在第二加强侧梁(14)上连接有加强上立柱(15)与加强下立柱(1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平室室体骨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强侧梁(13)与第二加强侧梁。
5、(14)的高度相等,且第一加强侧梁(13)与第二加强侧梁(14)的相邻端部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权利要求书CN104110068A1/2页3流平室室体骨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架体,本发明尤其是涉及一种流平室室体骨架。背景技术0002目前,流平室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领域,但有的流平室室体骨架结构比较简单,强度也较低;虽然有的流平室室体骨架结构强度较高,但其结构比较复杂。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强度高的流平室室体骨架。0004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流平室室体骨架,包括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前顶梁、前顶梁、左侧。
6、梁与右侧梁,前顶梁、后顶梁、左侧梁与右侧梁连接一体呈长方形框体,在前顶梁与左侧梁的结合处连接有左前立柱,在前顶梁与右侧梁的结合处连接有右前立柱,在后顶梁与左侧梁的结合处连接有左后立柱,在后顶梁与右侧梁的结合处连接有右后立柱,在前顶梁的中部和后顶梁的中部连接有第一加强顶梁,在左侧梁的中部和右侧梁的中部连接有第二加强顶梁。0005在前顶梁的中部以及在后顶梁的中部均连接有第一加强立柱。0006在左前立柱的中上部与右前立柱的中上部以及在左后立柱的中上部与右后立柱的中上部均连接有第一加强横梁。0007在左前立柱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前立柱的中上部均连接有第一加强侧梁,在第一加强侧梁上连接有加强上立柱与加强下立。
7、柱;在左后立柱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后立柱的中上部均连接有第二加强侧梁,在第二加强侧梁上连接有加强上立柱与加强下立柱。0008所述第一加强侧梁与第二加强侧梁的高度相等,且第一加强侧梁与第二加强侧梁的相邻端部之间间隔一段距离。0009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与强度高等优点。附图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0011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0012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0013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5该流平室室体骨架,包括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右后立柱4、前顶梁5、前顶梁6、左侧梁7与右侧梁8,前顶梁5、后顶梁6、左侧梁。
8、7与右侧梁8连接一体呈长方说明书CN104110068A2/2页4形框体,在前顶梁5与左侧梁7的结合处连接有左前立柱1,在前顶梁5与右侧梁8的结合处连接有右前立柱2,在后顶梁6与左侧梁7的结合处连接有左后立柱3,在后顶梁6与右侧梁8的结合处连接有右后立柱4,在前顶梁5的中部和后顶梁6的中部连接有第一加强顶梁9,在左侧梁7的中部和右侧梁8的中部连接有第二加强顶梁10。0016在前顶梁5的中部以及在后顶梁6的中部均连接有第一加强立柱11。0017在左前立柱1的中上部与右前立柱2的中上部以及在左后立柱3的中上部与右后立柱4的中上部均连接有第一加强横梁12。0018在左前立柱1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前立柱2。
9、的中上部均连接有第一加强侧梁13,在第一加强侧梁13上连接有加强上立柱15与加强下立柱16;在左后立柱3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后立柱4的中上部均连接有第二加强侧梁14,在第二加强侧梁14上连接有加强上立柱15与加强下立柱16。0019所述第一加强侧梁13与第二加强侧梁14的高度相等,且第一加强侧梁13与第二加强侧梁14的相邻端部之间间隔一段距离。0020本发明通过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右后立柱4、前顶梁5、前顶梁6、左侧梁7与右侧梁8构成基础骨架,通过第一加强顶梁9、第二加强顶梁10、第一加强立柱11、第一加强横梁12、第一加强侧梁13、第二加强侧梁14、加强上立柱15与加强下立柱16进行加强,整体强度大大提高,同时保持了结构比较简单的特点。说明书CN104110068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10068A2/2页6说明书附图CN10411006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