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酸甲酯的催化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中间体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油酸甲酯的催化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油酸甲酯为淡黄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广泛应用于化工、纺织和医药等有机合成中,
主要用作表面去垢剂、乳化剂、稳定剂的中间体,也可用作生物柴油或取代脂肪酸作为许多
油脂化学品的原料。对于油酸甲酯的合成很早就有研究,最典型的传统制备方法是以油酸
和甲醇为原料,使用硫酸为催化剂进行加热回流,反应时间10h,用甲醇钠中和至pH为8-9,
再用水洗至中性,然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过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酸甲酯的催化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油酸甲酯的催化制备方法:将油酸、甲醇和固体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70-90
℃酯化反应2-4小时,然后将反应液过滤,固体催化剂用于反复套用,滤液经硅胶柱层析提
纯得到目标产物油酸甲酯;所述固体催化剂以改性纳米高岭土为载体,以硝酸铜为前驱体,
通过浸渍、烘干、焙烧的方法将氧化铜负载于改性纳米高岭土上;
其中,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制备方法为:取纳米高岭土30-40份分散于45-55份质
量分数为5-15%的三乙烯四胺中,于40-50℃条件下搅拌25-35min,再加入5-15份Zn
(NO3)2·6H2O,搅拌20-30min,降温后过滤,干燥即得。
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制备方法为:取纳米高岭土35份分散于50份质量分
数为10%的三乙烯四胺中,于45℃条件下搅拌30min,再加入10份Zn(NO3)2·6H2O,搅拌
25min,降温后过滤,干燥即得。
优选地,固体催化剂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一定量的改性纳米高岭土加入去离子水中,改性纳米高岭土与去离子
水质量比为1:10-1:20,超声分散30-60分钟,功率120-240W;
步骤S2:将硝酸铜加入步骤S1所得的物质中,磁力搅拌8-12h,其中硝酸铜与改性
纳米高岭土的质量比为1:10-1:20;
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物质在水浴中蒸干,随后转移到烘箱中80-120℃烘干,随后
转移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下升温至400-45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5h,降
温后取出即得所述固体催化剂。
优选地,油酸和甲醇摩尔比为1:1.5-4.5。
优选地,所述固体催化剂重量为油酸重量的10-20%。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转化率高;固体催化剂分离后可以反复套用,且
反复套用多次后催化效率无明显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保护范
围。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实施例1:油酸甲酯的催化制备方法
将油酸、甲醇和固体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80℃酯化反应3小时,然后将反应液过
滤,固体催化剂用于反复套用,滤液经硅胶柱层析提纯得到目标产物油酸甲酯。油酸和甲醇
摩尔比为1:3。所述固体催化剂重量为油酸重量的15%。
所述固体催化剂以改性纳米高岭土为载体,以硝酸铜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烘干、
焙烧的方法将氧化铜负载于改性纳米高岭土上,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一定量的改性纳米高岭土加入去离子水中,改性纳米高岭土与去离子
水质量比为1:15,超声分散45分钟,功率180W;
步骤S2:将硝酸铜加入步骤S1所得的物质中,磁力搅拌10h,其中硝酸铜与改性纳
米高岭土的质量比为1:15;
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物质在水浴中蒸干,随后转移到烘箱中100℃烘干,随后转
移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下升温至43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降温后取出
即得所述固体催化剂。
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制备方法为:取纳米高岭土35份分散于50份质量分数为10%
的三乙烯四胺中,于45℃条件下搅拌30min,再加入10份Zn(NO3)2·6H2O,搅拌25min,降温后
过滤,干燥即得。
实施例2:油酸甲酯的催化制备方法
将油酸、甲醇和固体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70℃酯化反应4小时,然后将反应液过
滤,固体催化剂用于反复套用,滤液经硅胶柱层析提纯得到目标产物油酸甲酯。油酸和甲醇
摩尔比为1:1.5。所述固体催化剂重量为油酸重量的10%。
所述固体催化剂以改性纳米高岭土为载体,以硝酸铜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烘干、
焙烧的方法将氧化铜负载于改性纳米高岭土上,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一定量的改性纳米高岭土加入去离子水中,改性纳米高岭土与去离子
水质量比为1:10,超声分散30分钟,功率120W;
步骤S2:将硝酸铜加入步骤S1所得的物质中,磁力搅拌8h,其中硝酸铜与改性纳米
高岭土的质量比为1:10;
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物质在水浴中蒸干,随后转移到烘箱中80℃烘干,随后转移
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下升温至4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5h,降温后取出即
得所述固体催化剂。
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制备方法为:取纳米高岭土30份分散于45份质量分数为5%
的三乙烯四胺中,于40℃条件下搅拌35min,再加入5份Zn(NO3)2·6H2O,搅拌20min,降温后
过滤,干燥即得。
实施例3:油酸甲酯的催化制备方法
将油酸、甲醇和固体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90℃酯化反应2小时,然后将反应液过
滤,固体催化剂用于反复套用,滤液经硅胶柱层析提纯得到目标产物油酸甲酯。油酸和甲醇
摩尔比为1:4.5。所述固体催化剂重量为油酸重量的20%。
所述固体催化剂以改性纳米高岭土为载体,以硝酸铜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烘干、
焙烧的方法将氧化铜负载于改性纳米高岭土上,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一定量的改性纳米高岭土加入去离子水中,改性纳米高岭土与去离子
水质量比为1:20,超声分散60分钟,功率240W;
步骤S2:将硝酸铜加入步骤S1所得的物质中,磁力搅拌12h,其中硝酸铜与改性纳
米高岭土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物质在水浴中蒸干,随后转移到烘箱中120℃烘干,随后转
移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下升温至45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h,降温后取出
即得所述固体催化剂。
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制备方法为:取纳米高岭土40份分散于55份质量分数为15%
的三乙烯四胺中,于50℃条件下搅拌25min,再加入15份Zn(NO3)2·6H2O,搅拌30min,降温后
过滤,干燥即得。
实施例4:油酸甲酯的催化制备方法
将油酸、甲醇和固体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80℃酯化反应3小时,然后将反应液过
滤,固体催化剂用于反复套用,滤液经硅胶柱层析提纯得到目标产物油酸甲酯。油酸和甲醇
摩尔比为1:3。所述固体催化剂重量为油酸重量的12%。
所述固体催化剂以改性纳米高岭土为载体,以硝酸铜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烘干、
焙烧的方法将氧化铜负载于改性纳米高岭土上,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一定量的改性纳米高岭土加入去离子水中,改性纳米高岭土与去离子
水质量比为1:15,超声分散45分钟,功率180W;
步骤S2:将硝酸铜加入步骤S1所得的物质中,磁力搅拌10h,其中硝酸铜与改性纳
米高岭土的质量比为1:15;
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物质在水浴中蒸干,随后转移到烘箱中100℃烘干,随后转
移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下升温至43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降温后取出
即得所述固体催化剂。
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制备方法为:取纳米高岭土35份分散于50份质量分数为10%
的三乙烯四胺中,于45℃条件下搅拌30min,再加入10份Zn(NO3)2·6H2O,搅拌25min,降温后
过滤,干燥即得。
实施例5:油酸甲酯的催化制备方法
将油酸、甲醇和固体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80℃酯化反应3小时,然后将反应液过
滤,固体催化剂用于反复套用,滤液经硅胶柱层析提纯得到目标产物油酸甲酯。油酸和甲醇
摩尔比为1:3。所述固体催化剂重量为油酸重量的18%。
所述固体催化剂以改性纳米高岭土为载体,以硝酸铜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烘干、
焙烧的方法将氧化铜负载于改性纳米高岭土上,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一定量的改性纳米高岭土加入去离子水中,改性纳米高岭土与去离子
水质量比为1:15,超声分散45分钟,功率180W;
步骤S2:将硝酸铜加入步骤S1所得的物质中,磁力搅拌10h,其中硝酸铜与改性纳
米高岭土的质量比为1:15;
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物质在水浴中蒸干,随后转移到烘箱中100℃烘干,随后转
移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下升温至43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降温后取出
即得所述固体催化剂。
所述改性纳米高岭土制备方法为:取纳米高岭土35份分散于50份质量分数为10%
的三乙烯四胺中,于45℃条件下搅拌30min,再加入10份Zn(NO3)2·6H2O,搅拌25min,降温后
过滤,干燥即得。
实施例6:对比实施例,纳米高岭土不改性
将油酸、甲醇和固体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80℃酯化反应3小时,然后将反应液过
滤,固体催化剂用于反复套用,滤液经硅胶柱层析提纯得到目标产物油酸甲酯。油酸和甲醇
摩尔比为1:3。所述固体催化剂重量为油酸重量的15%。
所述固体催化剂以纳米高岭土为载体,以硝酸铜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烘干、焙烧
的方法将氧化铜负载于纳米高岭土上,具体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将一定量的纳米高岭土加入去离子水中,纳米高岭土与去离子水质量比
为1:15,超声分散45分钟,功率180W;步骤S2:将硝酸铜加入步骤S1所得的物质中,磁力搅拌
10h,其中硝酸铜与纳米高岭土的质量比为1:15;
步骤S3:将步骤S2所得物质在水浴中蒸干,随后转移到烘箱中100℃烘干,随后转
移到管式炉中,在氮气气氛或氩气气氛下升温至43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降温后取出
即得所述固体催化剂。
实施例7:效果实施例
分别测试实施例1-6反应的转化率(%)以及催化剂反复套用五十次后催化效率降
低百分值(%),结果如下。
转化率(%)
催化效率降低百分率(%)
|
实施例1
99.9
5
实施例6
89.7
45
实施例2-5测定结果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不再一一罗列。
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转化率高;固体催化剂分离后可以反
复套用,且反复套用多次后催化效率无明显降低。
上述实施例的作用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