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增白层的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增白层的陶瓷砖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坯体白度是生产高档建筑陶瓷产品重要因素,目前提高坯体白度方式主要有两
种,一种是使用高纯度原料,但这样会使原料成本偏高,目前通常使用的坯体原料烧后白度
在35度以下;另外一种是采用钟罩式淋釉的方式在坯体表面布施增白釉料,但这种方式形
成的釉层较厚,虽然较坯体配方增白的方式成本有所降低,但综合成本依旧较高。另外,使
用淋釉布施增白釉料的方式,因釉料中的增白组分为硅酸锆,其在高温烧成过程中膨胀系
数较小,大量使用会影响砖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增白层的陶瓷砖。
其在布施面釉后,再使用丝网印制一层增白釉料,形成增白层,然后再进行印花装饰,形成
印花装饰层。通过丝网印制的方式可以获得较薄的增白层,降低其中的硅酸锆对坯体形变
造成的影响。
一种具有增白层的陶瓷砖,其由下至上包括:坯体层、面釉层、增白层和印花图案
层,增白层是通过丝网印制增白釉料形成的,增白层的厚度为0.2-1.2mm。
上述增白釉料,以质量份数计算,其包括如下组分:透明熔块:50份,硅酸锆:50份,
印膏:65份,三聚磷酸钠:0.3份,水:35份;
所述透明熔块的化学组分以氧化物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Na2O:5份,CaO:9份,ZnO:8份,Al2O3:8份,B2O3:2份,SiO2:60份。
这里硅酸锆为增白主要成份,将其与透明熔块进行配合使用,再用印膏调节其印
制效果,以达到对坯体较好增白的效果。这里印膏为市售的常规调节釉料布施效果的印膏,
其示例性组分为,按质量份数计算:甲基:1.3,乙二醇:35,水:35,防腐剂:0.001。此增白釉
料,以透明熔块和硅酸锆作为主要成份,其中透明熔块对烧成温度和烧结效果进行调节,硅
酸锆进行增白,通过两者组合,在生产成本较低的前提下,使烧后的坯体具有较高的白度,
而且通过丝网印花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坯体变形。
为了保障增白效果,使用其生产的陶瓷砖,增白釉料是通过至少两次丝网印制方
式布施在坯体表面的,丝网印制的次数越多,对应形成的釉层越厚,一般而言,需要进行两
次印制,两次后即可达到烧后成本白度60-68度,三次可以达到72-78度,四次可以达到80-
83度。采用淋釉的方式,白度基本固定,而选用丝网印制的方式,可以通过不同印制次数对
坯体烧后白度进行调节,这样也使得工艺匹配宽度大大提升,在对应不同白度需求的情况
下,可以使用较低成本实现工艺要求。一次印制形成的增白层的厚度约为0.2-0.3mm。
优选地,在上述陶瓷砖中,在印花图案层上还覆盖有一层保护花釉层,所述保护花
釉为透明釉。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具有增白层的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用公知的陶瓷坯体粉料冲压制成砖坯;
步骤2)在坯体表面布施公知的面釉,形成面釉层;
步骤3)采用丝网印制方式在面釉层上印制增白釉料,形成增白层;
步骤4)在增白层上采用公知的印花方式形成印花图案层;
步骤5)入窑炉烧制;
步骤6)对烧成后的坯体进行抛光和磨边处理,获得陶瓷砖产品。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在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布施保护釉的步骤,保
护釉为透明釉。
步骤3)使用的增白釉料的组分以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透明熔块:50份,
硅酸锆:50份,印膏:65份,三聚磷酸钠:0.3份,水:35份;
所述透明熔块的化学组分以氧化物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Na2O:5份,CaO:9份,ZnO:8份,Al2O3:8份,B2O3:2份,SiO2:60份。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3)的印制次数≥2次。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5)的烧成温度为1175~1185℃,烧成周期为60~
70min。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适合丝网印制的增白釉料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提
升坯体白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印制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淋釉更容易控制白度需求,使
工艺具有更大的调配空间。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此种适合丝网印制的增白釉料制备的陶瓷砖,其具有印花发
色艳丽,图案纹理边界清晰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陶瓷砖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陶瓷砖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陶瓷砖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陶瓷砖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陶瓷砖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提供的陶瓷砖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坯体层;2-面釉层;3-增白层;4-印花图案层;5-增粉花釉层;6-
助色花釉层;7-保护花釉层;8-矿物晶体花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一些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需要说明,以下附图仅为示例性说明,
并未严格按照比例绘制,在突出某些技术特征下,会有局部的放大或缩小。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增白层的陶瓷砖,其由下至上包括:坯体层1、
面釉层2、增白层3和印花图案层4,增白层3是通过丝网印制增白釉料形成的,增白层3的厚
度为0.2-1.2mm。
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选用公知的陶瓷坯体粉料冲压制成砖坯;
步骤2)在坯体表面通过淋釉的方式布施公知的面釉,形成面釉层;
步骤3)采用丝网印制方式在面釉层上印制增白釉料,形成增白层;
步骤4)在增白层上采用公知的印花方式形成印花层;
步骤5)入窑炉烧制;
步骤6)对烧成后的坯体进行抛光和磨边处理,获得陶瓷砖产品。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坯料配方为普通釉面陶瓷砖的坯体配方,这里提供一个示例
性的配方。为保证产品的平整度和波浪纹变形,坯体含铝量在21%左右,白度在35度左右,
其配方按质量份数如下:宜春砂:20份,赣州低温钾钠砂:15份,铅山水洗坭:16~20份,广西
白坭:8份,吉安白坭3份,广昌钾砂:31份,抚州膨润土:1份,黑滑石:2~3份。采用湿法球磨
方式,球磨时间11~12小时;浆料细度为过250目筛后,筛余为1.6~2.0克;坯料含水率为6
~6.5%,其颗粒级配:20目以上0~1.5%,-20~+40目30~60%,-20~+60目72~88%,100
目以下0~6%,余下为-60~+100目。
面釉配方为保证产品烧结温度、砖型、效果花釉立体效果的普通瓷质釉面陶瓷砖
的常规面釉,按质量份数如下:钾长石:25份,石英:15~30份,霞石:15~25份,煅烧高岭土:
7份,氧化铝:10份,硅灰石:4份,氧化锌:1份,硅酸锆:20份,CNH00058:10~15份,腐殖酸钠:
0.2,羧甲基纤维素:0.2份,三聚磷酸钠:0.15份,采用湿法球磨的方式,球磨4~5小时;面釉
比重1.75~1.85g/cm3,流速30-35秒,过325目筛后,筛余为3~4克。面釉对坯体进行遮盖,
减少坯体中杂质对釉面的影响。
增白釉料,其以质量份数计算,其包括如下组分:透明熔块:50份,硅酸锆:50份,印
膏:65份,三聚磷酸钠:0.3份,水:35份;
所述透明熔块的化学组分以氧化物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Na2O:5份,CaO:9份,ZnO:8份,Al2O3:8份,B2O3:2份,SiO2:60份。
这里硅酸锆为增白主要成份,将其与特质的透明熔块进行配合,使用印膏调节其
印制效果,以达到对坯体较好增白的效果。这里印膏为市售的常规调节釉料布施效果的印
膏,其示例性组分为,按质量份数计算:甲基:1.3份,乙二醇:35份,水:35份,防腐剂:0.001
份。此增白釉料,以透明熔块和硅酸锆作为主要成份,其中透明熔块对烧成温度和烧结效果
进行调节,硅酸锆进行增白,通过两者组合,在生产成本较低的前提下,使烧后的坯体具有
较高的白度,而且通过丝网印花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坯体变形。
实施例2
参照附图2,一种陶瓷砖,其由下至上包括:坯体层1、面釉层2、增白层3、印花图案
层4和增粉花釉层5。
这里形成增粉花釉层5的增粉花釉以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高硼钙质透明
熔块:12份,补色色料0.1-10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乙二醇:45份,水:40份;
所述高硼钙质透明熔块的化学组分以氧化物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Na2O:
6份,CaO:12份,ZnO:7份,B2O3:8份,Al2O3:3份,SiO2:54份;
所述补色色料为公知的陶瓷釉用色料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制备方法,在实施例1基础上增加布施增粉花釉的步骤。
需要说明,这里面釉层2和增白层3可以不进行布施,当然获取的陶瓷砖产品效果
对应下降。
增粉花釉层的布施厚度为0.2-0.8mm。
实施例3
参照附图3,一种陶瓷砖,其由下至上包括:坯体层1、面釉层2、增白层3、印花图案
层4和助色花釉层6。
这里形成助色花釉层6的助色花釉以质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包括如下组
分:高锌质熔块100份,印膏130份,三聚磷酸钠0.3份,水40份;
所述高锌质熔块的化学组分以氧化物重量份数计算,包括如下组分:
SiO2:53份,ZnO:21份,K2O:4份,Al2O3:7份,MgO:3份,CaO:3.5份。
需要说明,这里面釉层2和增白层3可以不进行布施,当然获取的陶瓷砖产品效果
对应下降。当然,还可以在印花图案层4和助色花釉层6之间还包括增粉花釉层5,其结构如
附图4。
助色花釉层的厚度为0.2-0.8mm。
实施例4
参照附图5,在本实施例中,在坯体表面布施一层保护花釉,形成保护花釉层7,这
里保护花釉为公知的透明釉。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保护花釉层7布施在印花图案层4之上即可。
实施例5
参照附图6,本实施例详细提供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陶瓷砖,其由下之上
的结构为:包括坯体层1、面釉层2、增白釉料层3、印花图案层4、增粉花釉层5、助色花釉层6、
保护釉层7和矿物晶体花釉层8。
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陶瓷砖的生产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坯用原料经配料、球磨制得浆料,然后除铁、过筛、陈腐、喷雾制粉再过筛,
制得坯料;
步骤2)通过压机对坯料进行压制成型,制备坯体;
步骤3)将坯体放入干燥窑进行干燥;
步骤4)采用淋釉的方式进行布施面釉;
步骤5)采用丝网印刷增白釉料进行增白;
步骤6)通过喷墨印刷设备进行装饰印花;
步骤7)通过丝网印刷增粉花釉补偿需要加强的颜色;
步骤8)通过丝网印刷助色花釉帮助发色;
步骤9)通过丝网印刷保护釉层对喷墨图案进行保护;
步骤10)通过丝网印刷矿物晶体花釉;
步骤11)入窑进行烧制;
步骤12)抛光;
步骤13)磨边、品质检验、包装即得。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坯料配方为普通釉面陶瓷砖的坯体配方,这里提供一个示例
性的配方。为保证产品的平整度和波浪纹变形,坯体含铝量在21%左右,白度在35度左右,
其配方按质量份数如下:宜春砂:20份,赣州低温钾钠砂:15份,铅山水洗坭:16~20份,广西
白坭:8份,吉安白坭3份,广昌钾砂:31份,抚州膨润土:1份,黑滑石:2~3份。采用湿法球磨
方式,球磨时间11~12小时;浆料细度为过250目筛后,筛余为1.6~2.0克;坯料含水率为6
~6.5%,其颗粒级配:20目以上0~1.5%,-20~+40目30~60%,-20~+60目72~88%,100
目以下0~6%,余下为-60~+100目。
步骤3中的干燥温度为100~160℃,干燥周期为50~70min。干燥是为了去除坯体
中多余的水份,本保证产品质量,一般进行干燥处理。
步骤4中的面釉配方为保证产品烧结温度、砖型、效果花釉立体效果的普通瓷质釉
面陶瓷砖的常规面釉,按质量份数如下:钾长石:25份,石英:15~30份,霞石:15~25份,煅
烧高岭土:7份,氧化铝:10份,硅灰石:4份,氧化锌:1份,硅酸锆:20份,CNH00058:10~15份,
腐殖酸钠:0.2,羧甲基纤维素:0.2份,三聚磷酸钠:0.15份,采用湿法球磨的方式,球磨4~5
小时;面釉比重1.75~1.85g/cm3,流速30-35秒,过325目筛后,筛余为3~4克。面釉对坯体
进行遮盖,减少坯体中杂质对釉面的影响。
所述步骤5中的增白花釉,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印80目全透网,印两道增白花釉,烧
成后成品白度在60-68度,印三道增白花釉,成品白度在72-78度,印四道增白花釉,成品白
度在80-83度。增白花釉按质量份数如下:透明熔块:50份,硅酸锆:50份,印膏:65份,三聚磷
酸钠:0.3份,水:35份。球磨后使用的釉浆需要达到如下要求:325目筛筛余0.05-0.1%,比
重1.55-1.58克/立方厘米。透明熔块的成分如下(氧化物质量份数计算):Na2O:5份,CaO:9
份,ZnO:8,Al2O3:8份,B2O3:2份,SiO2:60份。印膏为普通花釉印膏(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为道氏
科技的DS4003),按质量份数计算成分如下:羧甲基纤维素:1.3份,乙二醇:35份,水:35份,
防腐剂:0.001份。
考虑到陶瓷釉面砖的增白方式,可通过提高坯体白度和提高面釉白度来达到类似
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围绕这三种增白方式做了大量工作。
对比系列例1:在固定步骤2、3、4、5、6、7、8、9、10、11、12、13的实验条件下,只对步
骤1中的坯体白度进行调整,得出下表:
坯体成品白度
配方成本
19-22度
140-180元/吨
30-35度
280-300元/吨
35-40度
320-380元/吨
40-45度
420-480元/吨
45-50度
520-550元/吨
80度
达不到
坯体是产品的基础,其变形对后续的成品平直度和波浪纹有直接影响,通过采用
精选原料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成品白度,但是对原材料要求太高。行业中也有个别企业为达
到理想的坯体白度,通过慢烧(减少一半以上产量)来实现,这样就可以放宽对坯体成分的
要求,不用过多考虑由于坯体成分的原因产生的变形等问题,大量采用高白度的坯体原料,
但由于产量过低,成本投入太大,同时还达不到理想的白度。使用坯体配方调整白度的方式
性价比较差。
对比系列例2:在固定步骤1、2、3、5、6、7、8、9、10、11、12、13的实验条件下,只对步
骤4中的面釉配方进行调整,同时固定步骤4中的其余组分,只对影响白度最关键的硅酸锆
的份数进行调整,得出下表:
面釉中硅酸锆份数
成品白度
成本
成品变形(mm)
10
42
0.6元/平方米
正负0.1
20
51
1.2元/平方米
正0.2
30
56
1.8元/平方米
正0.4
40
60
2.4元/平方米
正0.55
60
65
3.6元/平方米
正0.8以上
由于硅酸锆的膨胀系数较小,若过量加入面釉中会严重影响产品的变形,使得产
品随着加入硅酸锆量的增加,产品越来越拱。同时面釉中在加入一定量后,对白度的影响越
来越弱,并且面釉的施釉量相对较厚,所以此方案在达不到理想白度的情况下还成本高昂,
但是相对而言使用面釉加硅酸锆来增白无论是从白度的提升还是成本方面来说都要优于
增加坯体白度的投入和产生的效果。
对比系列例3:在固定步骤1、2、3、4、6、7、8、9、10、11、12、13的实验条件下,只对步
骤5增白釉料进行调整,得出下表: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通过丝网印刷增白花釉层来提升产品
白度的技术方案,从所能达到的增白效果、生产稳定性、产品质量和综合成本来考虑,明显
优于从坯体和面釉方面提升白度的技术方案。既能达到理想的白度,还能保证产品的变形
等产品内在、外在的质量,并且成本最优。这也正是本发明方案的优势所在,通过改变传统
采用淋釉方式提高坯体白度,釉层较厚而且不易调整,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提供了一种适合
丝网印制的增白釉料,将之用于陶瓷砖生产,可以通过印制不同层数的方式达到不同的白
度效果,使工艺窗口更为宽泛,在成本最低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效果。
步骤7中的增粉花釉,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印与喷墨图案纹理相一致的套花图案
(丝网目数根据所需加深颜色的深浅及图案清晰程度而定,目数范围在80-250目,本产品中
使用的是160目效果网。使用丝网目数越大,图案清晰度越高,但所能加深颜色的幅度越小;
而使用丝网的目数越小,则图案的清晰度和细腻程度越低,但加深颜色效果会更强),使得
喷墨打印工艺达不到的颜色可以通过增粉工艺来进行补偿,从而达到更加丰富、逼真的颜
色效果。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产品的需要调整丝网图案和色料配比,从而达
到各种想要的图案和颜色。增粉花釉按质量份数如下:高硼钙质透明熔块:12份,金棕:3.3
份,红棕:0.6份,包裹红:3份,包裹黄:0.6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乙二醇:45份,水:40份。
这里高硼钙质熔块以氧化物质量份数计算:Na2O:6份,CaO:12份,ZnO:7份,B2O3:8份,Al2O3:3
份,SiO2:54份。这里需要说明,金棕、红棕、包裹红和包裹黄均为釉用的无机颜料,其选择和
配比以需要增粉的颜色为参照,根据实际调色经验进行匹配。使用增粉花釉可以实现喷墨
印花难以达到的灰度。
步骤8中的助色花釉,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印140目全透网,为保证花釉均匀覆盖,不
会因为助色花釉的厚薄差引起助色差异从而产生阴阳色,采用印两道140目的全透网来进
行互补。助色花釉按质量份数如下:高锌质熔块:100份,DS4003(道氏的印膏):130份,三聚:
0.3份,水:40份。325目筛筛余为0.1-0.2%,比重为1.32-1.35克/立方厘米。高锌质熔块以
化学氧化物质量份数计算:SiO2:53份,ZnO:21份,K2O:4份,Al2O3:7份,MgO:3份,CaO:3.5份。
在固定步骤1、2、3、4、5、6、7、9、10、11、12、13的实验条件下,只对步骤8进行调整,
得出印助色花釉和不印助色花釉对比:发色强度提升10%以上,这样可以节约昂贵的油墨
和色料,有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所述步骤9中的保护釉层,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印80目全透网或带有纹理的效果网,
带纹理的效果网通常会与之前所述的步骤6的喷墨打印图案相套花,而根据对保护釉层厚
薄的需要选择印1-3道丝网花釉,为保证后期冷加工抛光的需要,通常选择采用印3道丝网
花釉,通过印透明釉或全抛釉等效果釉,使得喷墨图案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不易被磨损或者
有利于对此系列产品进行后期的冷加工处理。保护釉花釉按质量份数如下:DJY801-G2(大
境科技的低温透明保护釉):70份,DJY801-121(大境科技的高温透明保护釉):30份,DS4003
(道氏的印膏):47份,三聚磷酸钠:0.3份,水:25份。250目筛筛余0.7-1.0%,比重1.60-1.63
克/立方厘米。此保护釉层也可以是其他的透明釉或全抛釉。DJY801-G2成分按氧化物的质
量份数计算如下:SiO2:67份,Al2O3:14份,CaO:12份,B2O3:5份。DJY801-121成分按氧化物质
量份数计算如下:SiO2:51份,Al2O3:15,K2O份:2,Na2O:5份,MgO:3.2份,CaO:10份,B2O3:8份。
步骤10中的矿物晶体花釉,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印60目效果网,该效果网图案纹理
与之前所述步骤6的喷墨打印图案相互匹配(套花),在印到矿物晶体花釉的地方,矿物晶体
花釉会与下面的花釉进行融合(矿物晶体花釉的高温粘度较低,金属氧化物含量较高且熔
融温度也比较低,在烧成的过程中会熔融和排开下面的釉层),使得该地方的图案下陷(下
陷效果可以保证在对产品进行冷加工抛光时,矿物晶体的图案、效果不会被抛掉),同时产
生矿物晶体效果。矿物晶体花釉配方按质量份数如下:矿物晶体干粒100份、透明釉0-50份
(根据烧成制度需要来变化)、印膏(道氏的印膏)60-80(根据配方变化调整使用量来达到需
要的花釉比重)份、羧甲基纤维素0.2份、水25-40份,矿物晶体干粒的粒径:80~120目占70
~80%,余下为通过120目,花釉比重1.6~1.7g/cm3,过320目筛后,筛余为0.1克。矿物晶体
花釉通过一道60目加厚效果网进行印刷。矿物晶体干粒以化学氧化物成分如下:SiO2:8份,
Al2O3:3份,B2O3:20份,Fe2O3:9份,MnO:46份,TiO2:8份。
透明釉以氧化物组分计算,其化学组分如下:SiO2:55份,Al2O3:14份,K2O:2份,
Na2O:6份,MgO:2份,CaO:10份,B2O3:8份。
步骤11中的烧成温度为1175~1185℃,烧成周期为60~70min。
抛光磨边为陶瓷生产的常规工艺,这里对应进行选择即可。
实施例6
在本实施例中,赋予本产品以负离子保健功能。
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不完全是以分
子方式存在的,其中一部分以离子的游离状态存在。其中带负电的分子或微粒(俗称负离
子)不仅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体及其他生物的
生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它又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原料配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电气石粉,利用当温度和
压力发生变化时,能引起电气石晶体之间电热差和电压差,这种静电电压差可以高达1.0×
106eV,这个能量足以使空气发生电离,转化为空气负离子。但是因电气石粉的主要成分是
以含硼为特征的铝、钠、铁、锂环状结构的硅酸盐物质,在坯体中大量引入会引起坯体变形,
而在釉料中引入,也会对釉料的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透明釉料,因此虽然有相关
功能产品出现,但整体性能并未达到最优。
针对此,本实施例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因电气石粉需要与空气接触才能产生对
应的效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矿物晶体花釉的组分进行改良,在其中引入电气石粉体
和改良组分,使之既具有丰富的晶花装饰效果,更具有负离子保健功能。
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矿物晶体花釉配方按质量份数如下:矿物晶体干粒100份、电气石粉
1-3份、轻稀土氧化物0.01-0.05份、透明釉20份(对应烧成温度进行适当选择即可)、印膏
(道氏的印膏)60-80(根据配方变化调整使用量来达到需要的花釉比重)份、羧甲基纤维素
0.2份、水25-40份,矿物晶体干粒的粒径:80~120目占70~80%,余下为通过120目,花釉比
重1.6~1.7g/cm3,过320目筛后,筛余为0.1克。矿物晶体花釉通过一道60目加厚效果网进
行印刷。
透明釉的使用份数可以为0-50份,其用以调节烧成温度和效果,透明釉料使用根
据烧成温度和使用情况进行适当调节。
本方案在矿物晶体花釉中加入少量的电气石粉和微量的轻稀土氧化物,可以使得
其静电电压差提升,可以在较少的用量下达到较高的负离子释放效果。
使用如实施例3提供的工艺方法,所制备的陶瓷砖,在25摄氏度下,相对湿度60%
条件下测试,负离子发生量为1800-2000/cm3。因为产生负离子需要在相对湿度较大的环
境,因此此类砖适合在浴室等湿度较大的空间使用。
当然,这里电气石也可以使用奇冰石、蛋白石或奇才石替换。因为以上提供的产生
负离子的材料对坯体的烧成温度和坯体变形有较大影响,而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矿物晶
体花釉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在烧结时其会排开其下方的釉料形成凹陷,这样既可以保障
形成的负离子效果层不会在后续抛磨处理时被抛去,同时,这种组合使用也使得陶瓷砖产
品的耐污性能和成品变形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与未添加的效果基本相同。
而采用传统的使用电气石等传统负离子粉体作为添加材料,在常规釉料中添加,
需要达到本发明的负离子浓度的添加量需要增加1.5-2倍。这样负离子粉体对釉料的烧成
效果会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成品的耐污性能和变形。
实施例7
在本实施例中,赋予本产品抗菌功能,在传统工艺中,在产品表面材料中引入抗菌
剂是常规选择。例如常见的银、铜、锌等抗菌剂。但因为产品需要通过高温烧结,这会对产品
的抗菌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对此,人们选择使用以上抗菌剂的磷酸盐。但以现有技术给出
的方案来看,都无法很好解决具有良好抗菌效果后的产品变形问题。
针对此,本发明在以上矿物晶体花釉中引入一定量的抗菌组分,利用矿物晶体花
釉中含有的大量金属元素,釉料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熔融,向下凹陷,避免了后续抛磨对抗菌
层的破坏,同时矿物晶体花釉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也使得其抗菌剂的抗菌效果得以增强。
本实施例提供矿物晶体花釉配方按质量份数如下:矿物晶体干粒100份、抗菌剂
1.5份、透明釉10份(对应烧成温度进行适当选择即可)、印膏(道氏的印膏)60-80(根据配方
变化调整使用量来达到需要的花釉比重)份、羧甲基纤维素0.2份、水25-40份,矿物晶体干
粒的粒径:80~120目占70~80%,余下为通过120目,花釉比重1.6~1.7g/cm3,过320目筛
后,筛余为0.1克。
抗菌剂为磷酸银和磷酸锆的混合物,磷酸银的质量百分数为85-95%,余量为磷酸
锆。在高温烧结时,磷酸银和磷酸锆进行复合,银离子将进入到磷酸锆的层状结构中,部分
对层状磷酸锆晶体缺陷进行修补,部分取代锆离子,从而形成了磷酸银与磷酸锆的混晶结
构,具有成本低,抗菌效果持久的特点,而且其对发色金属氧化物的呈色无不良影响。
实施例8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7制备工艺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抗菌剂选择为氧化
银,其在矿物晶体花釉中占的份数为5份。按比例配置后,将这种具有抗菌效果的矿物晶体
花釉布施在进行印花装饰的坯体表面,烧结后测试其效果,对细菌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但
其呈色与预设具有少量偏差。
实施例9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7制备工艺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抗菌剂选择为氧化
铜,其在矿物晶体花釉中占的份数为1.5份。按比例配置后,将这种具有抗菌效果的矿物晶
体花釉布施在进行印花装饰的坯体表面,烧结后测试其效果,并将之与实施例5比较,呈色
偏深,抗菌效果略差。
实施例10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7制备工艺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抗菌剂选择为磷酸
银,并未添加磷酸锆。按比例配置后,将这种具有抗菌效果的矿物晶体花釉布施在进行印花
装饰的坯体表面,烧结后测试其效果,并将之与实施例5比较,呈色略有偏差,抗菌效果的持
续性略差。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
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
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
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