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粉磨与计量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半终粉磨系统,特别是水泥粉磨与计量工
艺。
背景技术
在水泥粉磨领域,管磨机由于能量利用率和粉磨效率低,在节能
粉磨方面逐步被高效的料层粉磨设备代替。立磨、辊压机均是料层粉
磨设备,粉磨效率较高。立磨、辊压机预粉磨系统目前是水泥粉磨技
术的主流,在管磨机的基础上,实现大幅度的提产与节能。特别是近
几年,国内掀起了一股水泥半终粉磨风潮,在水泥预粉磨系统的基础
上,水泥粉磨系统又实现较大幅度的提产,粉磨电耗再次降低。
料层粉磨装置与管磨机相比,有一致命的弱点,无论是辊压机还
是立磨,运行的稳定性比管磨机差,受物料、料层、压力等影响较大,
当物料喂料不均匀或者喂料粒度、水份等不合适时,料层粉磨装置易
发生振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严重时导致系统跳停,对设备本身也
产生破坏性影响,不但影响水泥的正常生产,也降低了料床粉磨装置
的使用寿命。
随着料层粉磨技术的发展,料层粉磨设备与管磨机组成的水泥联
合粉磨或半终粉磨系统,产量在不断提高,粉磨电耗在不断降低,特
别是近几年发展流行的半终粉磨系统,在原管磨机的基础上实现约B
倍的提产效果,粉磨电耗降至27kWh/t以下。要实现如此大幅度的提
产与降耗,系统稳定运行十分重要,特别是料层粉磨设备的稳定运行
更加重要。
随着管磨机系统的大幅度提产,管磨机粉磨能力基本实现最大
化,在管磨机高产制备水泥时,一旦管磨机喂料发生波动,无论是开
路系统还是闭路系统,管磨机内的粉磨状况均发生波动,进而会影响
水泥的性能发生变化。
可见,控制预粉磨装置与管磨机的稳定喂料是实现半终粉磨系统
高产低能耗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水泥粉磨系统的稳
定运行与高效低能耗制备的稳定运行的水泥粉磨与计量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设计一种水
泥粉磨与计量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泥原料由熟料、石膏、混合材A、混合材B组成,分
别储存于储存库A、储存库B、储存库C、储存库D中,各原料分别
经过配料秤A、配料秤B、配料秤C、配料秤D计量后输送并汇合于
配料皮带上。
第二步:配料皮带上的混合物料送入稳流仓A,再经过计量秤A
喂入预粉磨装置。
第三步:混合物料经过预粉磨装置粉磨后,送进选粉系统A,将
物料一分为四:块状物料、粗粉、中粗粉、细粉A。
第四步:块状物料、粗粉送入稳流仓A,与来自配料皮带的新鲜
料在稳流仓A中汇合;中粗粉送入稳流仓B,细粉A送入均料机。
第五步:稳流仓B将中粗粉分两路,一路经过计量秤B进入管
磨机,一路返回稳流仓A。
第六步:进入管磨机的中粗粉经过研磨后,送入选粉系统B。
第七步:选粉系统B将管磨机研磨后的粉体分为两部分,即细
粉B与粗粉B,细粉B送入均料机,粗粉B返回管磨机进行循环研
磨。
第八步:细粉A与细粉B在均料机里进行混合,制备出混合均
匀的水泥成品。
所述预粉磨装置前设置稳流仓A和计量秤A,管磨机前设置稳
流仓B和计量秤B,两种粉磨装置均实现稳定喂料。选粉系统A为
组合式四分离系统,预粉磨装置粉磨后的粉体分为块状物料、粗粉、
中粗粉、细粉A,块状物料、粗粉返回预粉磨系统进行循环粉磨,中
粗粉进入管磨机系统,进行水泥粉磨,细粉A直接选为水泥成品。
所述计量秤A为稳流皮带秤,计量秤B为粉体计量计或粉体流
量计,分别计量预粉磨装置的物料处理量与管磨机的物料处理量,进
而有助于确定两个粉磨装置的做功贡献与能耗大小。
所述选粉系统B与管磨机之间依次设置稳流仓C和计量秤C,
可确定返回管磨机的物料量和管磨机系统的循环负荷大小。
所述选粉系统B与管磨机之间设置缓冲装置,使得所有进入管
磨机的物料实现稳定进入管磨机而不会发生冲料,进而使管磨机运行
更加稳定和研磨更加高效。
所述当混合材种类≥C种时,要多加设混合材储存库与配料秤,
使每种混合材分别对应一个储存库,每个储存库下方分别加设一个配
料秤。当石膏种类为两种时,同样加设石膏储存库,使每种石膏各自
储存于一个储存库中,石膏储存库下方相应加设配料秤。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首先充分发挥预粉磨装
置的高效粉磨和管磨机对细粉的高效研磨功能,提高了水泥粉磨效
率,从而降低水泥制备能耗;其次预粉磨装置、管磨机进料前均设置
稳流仓,使得两个粉磨装置的喂料稳定;再设置计量秤,可以实现定
量喂料,不但有助于系统稳定,还有益于确定两种粉磨装置的功效大
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
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
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
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
定。
如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粉磨与计量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水泥原料由熟料、石膏、混合材A、混合材B组成,分
别储存于储存库A、储存库B、储存库C、储存库D中,各原料分别
经过配料秤A、配料秤B、配料秤C、配料秤D计量后输送并汇合于
配料皮带上。
第二步:配料皮带上的混合物料送入稳流仓A,再经过计量秤A
喂入预粉磨装置。
第三步:混合物料经过预粉磨装置粉磨后,送进选粉系统A,将
物料一分为四:块状物料、粗粉、中粗粉、细粉A。
第四步:块状物料、粗粉送入稳流仓A,与来自配料皮带的新鲜
料在稳流仓A中汇合;中粗粉送入稳流仓B,细粉A送入均料机。
第五步:稳流仓B将中粗粉分两路,一路经过计量秤B进入管
磨机,一路返回稳流仓A。
第六步:管磨机将进入管磨机的中粗粉进行研磨后,送入选粉系
统B。
第七步:选粉系统B将管磨机研磨后的粉体分为两部分,即细
粉B与粗粉B,细粉B送入均料机,粗粉B返回管磨机进行循环研
磨。
第八步:细粉A与细粉B在均料机里进行混合,制备出混合均
匀的水泥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预粉磨装置前设置稳流仓A和计量
秤A,管磨机前设置稳流仓B和计量秤B,两种粉磨装置均实现稳定
喂料。选粉系统A为组合式四分离系统,预粉磨装置粉磨后的粉体
分为块状物料、粗粉、中粗粉、细粉A,块状物料、粗粉返回预粉磨
系统进行循环粉磨,中粗粉进入管磨机系统,进行水泥粉磨,细粉A
直接选为水泥成品。选粉系统A为组合式四分离系统,预粉磨装置
粉磨后的粉体分为块状物料、粗粉、中粗粉、细粉A,块状物料、粗
粉返回预粉磨系统进行循环粉磨,中粗粉进入管磨机系统研磨成水泥
成品,细粉A直接选为水泥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计量秤A为稳流皮带秤,计量秤B
为粉体计量计或粉体流量计,分别计量预粉磨装置的物料处理量与管
磨机的物料处理量,预粉磨装置的通过量通过稳流皮带秤进行计量,
管磨机的产量通过粉体计量计或流量计进行计量,再根据配料秤的计
量总和扣除管磨机的产量,可求出预粉磨装置直接磨制并选出的水泥
成品量,能够很好地指导生产,也便于研究前后两种粉磨装置的功效
大小。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如图2,管磨机前依次设置稳流
仓C和计量秤C,返回管磨机的物料量通过计量秤来计量,根据球磨
机产量很方便地求出管磨机系统循环负荷大小,不用再取粉体进行粒
度分布来推算循环负荷,而系统运行时很难取到代表性的粉体物料,
通过计量秤推算的循环负荷比取样分析得出的循环负荷要准确。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一种变化,选粉系统B与管磨机之间
设置缓冲装置,使得所有进入管磨机的物料实现稳定进入管磨机,避
免进入管磨机的物料发生冲料,进而使管磨机各粉磨段均发挥较好地
研磨效果,粉磨效果更加优越。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一种变化,如图3,配料皮带直接将新
鲜物料喂入预粉磨装置,预粉磨装置的物料通过量为配料秤计量物料
之和再加上计量秤A显示的计量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变化,当混合材种类≥C种时,要多加设混
合材储存库与配料秤,使每种混合材分别对应一个储存库,每个储存
库下方分别加设一个配料秤;当石膏种类为两种时,同样加设石膏储
存库,使每种石膏各自储存于一个储存库中,石膏储存库下方相应加
设配料秤。该实施方案适应多种石膏、多种混合材的水泥配料情况,
尤其适合于磨制复合水泥。如图4,混合材为C种,加设混合材C对
应的储存库E与配料秤E,水泥原料由熟料、石膏、混合材A、混合
材B、混合材C组成,分别储存于储存库A、储存库B、储存库C、
储存库D、储存库E中,各原料分别经过配料秤A、配料秤B、配料
秤C、配料秤D、配料秤E计量后输送并汇合于配料皮带上,其它实
施步骤同优选实施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变化,该系统还可以单独粉磨熟料或混
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