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53205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70509.5

申请日:

2014.07.30

公开号:

CN104108393A

公开日:

2014.10.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60W 40/08申请公布日:201410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W 40/08申请日:20140730|||公开

IPC分类号:

B60W40/08(2012.01)I; B60W50/14(2012.01)I; B60R25/102(2013.01)I; B60N2/44

主分类号:

B60W40/08

申请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发明人:

范平清; 邓畅

地址:

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赵继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包括汽车诊断系统,该坐垫系统还包括坐垫主体、压力传感器、计算控制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分别与计算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计算控制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均安装于坐垫主体内,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与汽车诊断系统连接;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通过近场通信模块获取汽车诊断系统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还通过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并计算处理后得到压力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根据以上两种数据进行判别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功能丰富、诊断灵敏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包括汽车诊断系统(6),其特征在于,该坐垫系统还包括坐垫主体(1)、压力传感器(2)、计算控制模块(3)、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所述压力传感器(2)、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分别与计算控制模块(3)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2)、计算控制模块(3)、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均安装于坐垫主体(1)内,所述近场通信模块(4)与汽车诊断系统(6)连接;
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获取汽车诊断系统(6)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还通过压力传感器(2)接收压力信号并计算处理后得到压力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根据以上两种数据进行判别动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数据包括受压面积和压强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判别操作包括疲劳识别和驾驶员身份识别。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101)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信号;
102)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从汽车诊断系统(6)接收汽车行驶数据;
103)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综合汽车行驶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阶段,若为是,则执行步骤104),若为否,则中止;
104)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驱动振动按摩装置(5)向驾驶员报警提醒。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驾驶人身份识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1)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信号;
202)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匹配,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本人,若为否,则执行步骤203),若 为是,则中止;
203)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发送报警信号给汽车诊断系统(6),所述汽车诊断系统(6)再通过云中转站发送汽车被盗报警给用户移动终端。

说明书

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坐垫,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市场存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车上下班,同时随着区域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化,长途汽运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但同时汽车的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防止疲劳驾驶和汽车被盗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汽车坐垫是用来提高汽车驾驶员乘坐舒适度的车载用品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坐垫主要是用普通材料制成的,其作用仅能提高一定的舒适度。
例如申请号为20132028330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温的汽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的坐垫本体设有环形回路软管,环形回路软管与设于坐垫本体外的动力装置相通,动力装置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内设有微型水泵、智能制冷制热管,动力装置外设有温度显示屏、功率选择装置以及注水孔;所述的环形回路软管外套有石棉层,石棉层外套有软垫,该坐垫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但现在一般汽车内都装有空调,该坐垫的功能与空调发生重叠,并且该坐垫没能有效防止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和汽车的防盗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判断并提醒驾驶员疲劳驾驶的智能坐垫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包括汽车诊断系统、坐垫主体、压力传感器、计算控制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分别与计算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计算控制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均安装于坐垫主体内,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与汽车诊断系统连 接;
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通过近场通信模块获取汽车诊断系统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还通过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并计算处理后得到压力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根据以上两种数据进行判别动作。
所述压力数据包括受压面积和压强分布。
所述计算控制模块判别操作包括驾驶员身份识别和疲劳识别。
所述疲劳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101)所述计算控制模块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
102)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通过近场通信模块从汽车诊断系统接收汽车行驶数据;
103)所述计算控制模块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综合汽车行驶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阶段,若为是,则执行步骤104),若为否,则中止;
104)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驱动振动按摩装置向驾驶员报警提醒。
所述驾驶人身份识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1)所述计算控制模块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
202)所述计算控制模块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匹配,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本人,若为否,则执行步骤203),若为是,则中止;
203)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号给汽车诊断系统(6),所述汽车诊断系统再通过云中转站发送汽车被盗报警给用户移动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防疲劳驾驶:当察觉到驾驶员在高速行驶时因疲劳发生的坐姿变化时,可以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驾驶员。
2)具有防盗功能:当察觉到汽车运行时驾驶员的坐姿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坐姿模式不匹配时,可通过短信方式将位置信息通知车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防盗报警功能实现示意图;
其中:1、坐垫主体;2、压力传感器;3、计算控制模块;4、近场通信模块; 5、振动按摩装置;6、汽车诊断系统;7、用户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汽车诊断系统6、坐垫主体1、压力传感器2、计算控制模块3、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压力传感器2、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分别与计算控制模块3连接,压力传感器2、计算控制模块3、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均安装于坐垫主体1内,近场通信模块4与汽车诊断系统6连接;
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获取汽车诊断系统6数据,计算控制模块3还通过压力传感器2接收压力信号并计算处理后得到压力数据,计算控制模块3根据以上两种数据进行判别动作。
所述压力传感器3可以是数个点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坐垫主体1的靠背和座椅上,也可以是分别安装在靠背和座椅上的两块压力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坐垫主体1上与驾驶员接触一侧。
压力数据包括受压面积和压强分布。
计算控制模块3判别操作包括驾驶员身份识别和疲劳识别。
疲劳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101)计算控制模块3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信号;
102)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从汽车诊断系统6接收汽车行驶数据;
103)计算控制模块3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综合汽车行驶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阶段,若为是,则执行步骤104),若为否,则中止;
104)计算控制模块3驱动振动按摩装置5向驾驶员报警提醒。
当身份识别功能激活时,进行驾驶人识别,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1)计算控制模块3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信号;
202)计算控制模块3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 据进行对比匹配,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本人,若为否,则执行步骤203),若为是,则中止;
203)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发送报警信号给汽车诊断系统6,汽车诊断系统6再通过云中转站发送汽车被盗报警给用户移动终端。
其中与用户终端的的数据发送过程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和APP实现,也可以通过短信平台报警实现。
由于采用了计算控制模块3并与汽车诊断系统6和汽车主控系统7连接,故功能具有可扩展性,例如可添加健康监控功能:记录统计驾驶员体重信息和驾车时长,定时通过振动按摩装置5或者汽车显示屏通知驾驶员健康情况。

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839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08393A21申请号201410370509522申请日20140730B60W40/08201201B60W50/14201201B60R25/102201301B60N2/4420060171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地址201620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72发明人范平清邓畅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代理人赵继明54发明名称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包括汽车诊断系统,该坐垫系统还包括坐垫主体、压力传感器、计算控制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

2、按摩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分别与计算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计算控制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均安装于坐垫主体内,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与汽车诊断系统连接;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通过近场通信模块获取汽车诊断系统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还通过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并计算处理后得到压力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根据以上两种数据进行判别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功能丰富、诊断灵敏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8393ACN104108393A1。

3、/1页21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包括汽车诊断系统6,其特征在于,该坐垫系统还包括坐垫主体1、压力传感器2、计算控制模块3、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所述压力传感器2、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分别与计算控制模块3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2、计算控制模块3、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均安装于坐垫主体1内,所述近场通信模块4与汽车诊断系统6连接;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获取汽车诊断系统6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还通过压力传感器2接收压力信号并计算处理后得到压力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根据以上两种数据进行判别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其特征在。

4、于,所述压力数据包括受压面积和压强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判别操作包括疲劳识别和驾驶员身份识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识别包括以下步骤101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信号;102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从汽车诊断系统6接收汽车行驶数据;103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综合汽车行驶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阶段,若为是,则执行步骤104,若为否,则中止;104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驱动振动按摩装置5向驾驶员。

5、报警提醒。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驾驶人身份识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01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信号;202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匹配,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本人,若为否,则执行步骤203,若为是,则中止;203所述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发送报警信号给汽车诊断系统6,所述汽车诊断系统6再通过云中转站发送汽车被盗报警给用户移动终端。权利要求书CN104108393A1/3页3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坐垫,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背景技。

6、术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市场存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车上下班,同时随着区域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化,长途汽运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但同时汽车的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防止疲劳驾驶和汽车被盗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汽车坐垫是用来提高汽车驾驶员乘坐舒适度的车载用品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坐垫主要是用普通材料制成的,其作用仅能提高一定的舒适度。0003例如申请号为20132028330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调温的汽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所述的坐垫本体设有环形回路软管,环形回路软管与设于坐垫本体外的动力装置相通,动力装置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的动力装置内设有微型水泵、智能制冷制热管,动力装置外设。

7、有温度显示屏、功率选择装置以及注水孔;所述的环形回路软管外套有石棉层,石棉层外套有软垫,该坐垫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但现在一般汽车内都装有空调,该坐垫的功能与空调发生重叠,并且该坐垫没能有效防止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和汽车的防盗功能。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判断并提醒驾驶员疲劳驾驶的智能坐垫系统。000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6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包括汽车诊断系统、坐垫主体、压力传感器、计算控制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分别与计算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计算控制模块、。

8、近场通信模块和振动按摩装置均安装于坐垫主体内,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与汽车诊断系统连接;0007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通过近场通信模块获取汽车诊断系统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还通过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信号并计算处理后得到压力数据,所述计算控制模块根据以上两种数据进行判别动作。0008所述压力数据包括受压面积和压强分布。0009所述计算控制模块判别操作包括驾驶员身份识别和疲劳识别。0010所述疲劳识别包括以下步骤0011101所述计算控制模块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0012102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通过近场通信模块从汽车诊断系统接收汽车行驶数据;0013103所述计算控制模块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

9、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综合汽车行驶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阶段,若为是,则执行步骤104,若为否,则中止;说明书CN104108393A2/3页40014104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驱动振动按摩装置向驾驶员报警提醒。0015所述驾驶人身份识别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16201所述计算控制模块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号;0017202所述计算控制模块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匹配,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本人,若为否,则执行步骤203,若为是,则中止;0018203所述计算控制模块通过近场通信模块发送报警信号给汽车诊断系统6,所述汽车诊断系统再通过云中转站发送汽车被盗报警。

10、给用户移动终端。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00201能够防疲劳驾驶当察觉到驾驶员在高速行驶时因疲劳发生的坐姿变化时,可以通过振动的方式提醒驾驶员。00212具有防盗功能当察觉到汽车运行时驾驶员的坐姿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坐姿模式不匹配时,可通过短信方式将位置信息通知车主。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2为本发明与防盗报警功能实现示意图;0024其中1、坐垫主体;2、压力传感器;3、计算控制模块;4、近场通信模块;5、振动按摩装置;6、汽车诊断系统;7、用户移动终端。具体实施方式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

11、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0026一种汽车驾驶员智能坐垫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汽车诊断系统6、坐垫主体1、压力传感器2、计算控制模块3、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压力传感器2、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分别与计算控制模块3连接,压力传感器2、计算控制模块3、近场通信模块4和振动按摩装置5均安装于坐垫主体1内,近场通信模块4与汽车诊断系统6连接;0027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获取汽车诊断系统6数据,计算控制模块3还通过压力传感器2接收压力信号并计算处理后得到压力数据,计算控制模块3根据以上两种数据进行判别动作。0028。

12、所述压力传感器3可以是数个点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坐垫主体1的靠背和座椅上,也可以是分别安装在靠背和座椅上的两块压力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坐垫主体1上与驾驶员接触一侧。0029压力数据包括受压面积和压强分布。0030计算控制模块3判别操作包括驾驶员身份识别和疲劳识别。0031疲劳识别包括以下步骤0032101计算控制模块3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信号;0033102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从汽车诊断系统6接收汽车行驶数据;说明书CN104108393A3/3页50034103计算控制模块3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综合汽车行驶数据,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疲。

13、劳驾驶阶段,若为是,则执行步骤104,若为否,则中止;0035104计算控制模块3驱动振动按摩装置5向驾驶员报警提醒。0036当身份识别功能激活时,进行驾驶人识别,方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0037201计算控制模块3接收到压力传感器2的压力信号;0038202计算控制模块3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压力数据,并与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对比匹配,判断驾驶员是否为本人,若为否,则执行步骤203,若为是,则中止;0039203计算控制模块3通过近场通信模块4发送报警信号给汽车诊断系统6,汽车诊断系统6再通过云中转站发送汽车被盗报警给用户移动终端。0040其中与用户终端的的数据发送过程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和APP实现,也可以通过短信平台报警实现。0041由于采用了计算控制模块3并与汽车诊断系统6和汽车主控系统7连接,故功能具有可扩展性,例如可添加健康监控功能记录统计驾驶员体重信息和驾车时长,定时通过振动按摩装置5或者汽车显示屏通知驾驶员健康情况。说明书CN104108393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839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