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317007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71048.1

申请日:

2016.08.30

公开号:

CN106433576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5/14申请日:20160830|||公开

IPC分类号:

C09K5/14; H05B3/14

主分类号:

C09K5/14

申请人:

北京爱上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丛建光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院23号楼(南办公楼)13层16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代理人:

郭官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碳晶粉2‑4份;石墨烯3‑6份;钛粉3‑6份;粘结剂0.5‑2份;稀释剂0.3‑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上述物料中的碳晶粉2‑4份,石墨烯3‑6份,钛粉3‑6份,充分搅拌均匀;S2经过高温锻烧后冷却;S3过滤掉超过纳米级以上的颗粒;S4加入粘结剂和稀释剂即可使用。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本发明材料用于各种基材上如环氧树脂板或PET薄膜或涂于陶瓷棒表面,通电后加热可使之产生一定温度并释放远红外线,另外可以积热储热使之在同样功率下达到超出同等功率的温度及保持温度并缓慢释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碳晶粉2-4份;
石墨烯3-6份;
钛粉3-6份;
粘结剂0.5-2份;
稀释剂0.3-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
计的成分:
碳晶粉3份;
石墨烯4份;
钛粉4份;
粘结剂1份;
稀释剂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粉内包含如
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单晶碳2-4份;
石墨3-6份;
高碳0.3-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晶粉内包含如
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单晶碳3份;
石墨4份;
高碳1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粉内包含如下
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氧化钛2-4份;
氢化钛1-3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钛粉包含如下以
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氧化钛3份;
氢化钛2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有机硅
粘结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丙西酮
稀释剂。
9.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物料中的碳晶粉2-4份,石墨烯3-6份,钛粉3-6份,充分搅拌均匀;
S2经过高温锻烧后冷却;
S3过滤掉超过纳米级以上的颗粒;
S4加入粘结剂和稀释剂即可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S1取上述物料中的碳晶粉3份,石墨烯4份,钛粉4份,充分搅拌均匀;
S2经过130度高温锻烧后冷却;
S3过滤掉超过纳米级以上的颗粒;
S4加入1份粘结剂和1份稀释剂即可使用。

说明书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取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碳晶是一种改性提纯碳素颗粒发热产品,以纳米碳晶改性后进行球磨处理,
制成微晶颗粒后,再加入远红外发射剂,以特殊工艺合成制作成加热元件。

其工作原理是在交变的电场作用下,碳原子之间互相碰撞、摩擦产生分子运动,从
而产生热能,生成大量的红外线辐射,其电能与热能转换率达90%以上。在通电50秒内,发
热体表面温度从环境温度迅速升高,6-10分钟就可达到一个设定温度,并将热能传递到物
体上,使其表面温度不断升高,6-10分钟后,发热体以及隔热材料之间达到热态平衡,以恒
定的温度进行热辐射,它的红外辐射不会产生高频辐射。既无紫外线,又无可见光,不仅对
身体无害,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益于健康。红外辐
射的波长在8-12微米之间。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碳晶材料存在衰减等不足,而本发明所公开的材料可达到更
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本材料可应用于更多领域,且效率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碳晶粉 2-4份;

石墨烯 3-6份;

钛粉 3-6份;

粘结剂 0.5-2份;

稀释剂 0.3-1.5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碳晶粉 3份;

石墨烯 4份;

钛粉 4份;

粘结剂 1份;

稀释剂 1份。

进一步的,所述碳晶粉内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单晶碳 2-4份;

石墨 3-6份;

高碳 0.3-1.5份。

进一步的,所述碳晶粉内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单晶碳 3份;

石墨 4份;

高碳 1份。

进一步的,所述钛粉内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氧化钛 2-4份;

氢化钛 1-3份。

进一步的,所述钛粉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氧化钛 3份;

氢化钛 2份。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剂为有机硅粘结剂。

进一步的,所述稀释剂为丙西酮稀释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物料中的碳晶粉2-4份,石墨烯3-6份,钛粉3-6份,充分搅拌均匀;

S2经过高温锻烧后冷却;

S3过滤掉超过纳米级以上的颗粒;

S4加入粘结剂和稀释剂即可使用。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物料中的碳晶粉3份,石墨烯4份,钛粉4份,充分搅拌均匀;

S2经过130度高温锻烧后冷却;

S3过滤掉超过纳米级以上的颗粒;

S4加入1份粘结剂和1份稀释剂即可使用。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材料用于各种基材上如环氧树脂板或PET薄膜或涂于陶瓷棒表面,通电后
加热可使之产生一定温度并释放远红外线,另外可以积热储热使之在同样功率下达到超出
同等功率的温度及保持温度并缓慢释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碳晶粉 4份;

石墨烯 6份;

钛粉 6份;

粘结剂 2份;

稀释剂 1.5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晶粉内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单晶碳 4份;

石墨晶 6份;

高碳 1.5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钛粉内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氧化钛 4份;

氢化钛 3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为有机硅粘结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为丙西酮稀释剂。

实施例2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碳晶粉 2份;

石墨烯 3份;

钛粉 3份;

粘结剂 0.5份;

稀释剂 0.3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晶粉内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单晶碳 2份;

石墨晶 3份;

高碳 0.3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钛粉内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氧化钛 2份;

氢化钛 1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为有机硅粘结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为丙西酮稀释剂。

实施例3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碳晶粉 3份;

石墨烯 4份;

钛粉 4份;

粘结剂 1份;

稀释剂 1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晶粉内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单晶碳 3份;

石墨晶 4份;

高碳 1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钛粉内包含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

二氧化钛 3份;

氢化钛 2份。

本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为有机硅粘结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为丙西酮稀释剂。

实施例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物料中的碳晶粉2份,石墨烯3份,钛粉3份,充分搅拌均匀;

S2经过高温锻烧后冷却;

S3过滤掉超过纳米级以上的颗粒;

S4加入粘结剂和稀释剂即可使用。

实施例5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物料中的碳晶粉4份,石墨烯6份,钛粉6份,充分搅拌均匀;

S2经过130度高温锻烧后冷却;

S3过滤掉超过纳米级以上的颗粒;

S4加入1份粘结剂和1份稀释剂即可使用。

实施例6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物料中的碳晶粉3份,石墨烯4份,钛粉4份,充分搅拌均匀;

S2经过130度高温锻烧后冷却;

S3过滤掉超过纳米级以上的颗粒;

S4加入1份粘结剂和1份稀释剂即可使用。

本发明中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可使其电能与热能转换率达98%以上。在通电
20秒内,发热体表面温度从环境温度迅速升高,3分钟就可达到一个设定温度,并将热能传
递到物体上,使其表面温度不断升高,3分钟后,发热体以及隔热材料之间达到热态平衡,以
恒定的温度进行热辐射,它的红外辐射不会产生高频辐射。既无紫外线,又无可见光,不仅
对身体无害,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益于健康。红外
辐射的波长在8-18微米之间。

由于本材料具有积热储热使之在同样功率下达到超出同等功率的温度及保持温
度并缓慢释放的功能,所以300W产品可达到90度的温度效果,以往90度要500W产品才能实
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对其限制;应当指出,尽管参照上述各
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上述各
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
些修改和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包括如下以重量份数计的成分:碳晶粉24份;石墨烯36份;钛粉36份;粘结剂0.52份;稀释剂0.3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纳米高分子发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上述物料中的碳晶粉24份,石墨烯36份,钛粉36份,充分搅拌均匀;S2经过高温锻烧后冷却;S3过滤掉超过纳米级以上的颗粒;S4加入粘结剂和稀释剂即可使用。本发明的优点体现在:本发明材料用于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