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架.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531611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55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33619.3

申请日:

2000.11.27

公开号:

CN1355086A

公开日:

2002.06.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25B23/00; B25B13/46; B25H3/02

主分类号:

B25B23/00; B25B13/46; B25H3/02

申请人:

胡厚飞;

发明人:

胡厚飞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孙皓晨;王国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架,包括本体、发声板和转动件。本体上切出非直线型槽孔而形成挠动部,挠动部上设有圆孔,本体一面且于圆孔外围设置由平面齿组合构成的环形齿部。转动件一端设卡笋,卡笋穿过挠动部的圆孔与发声板卡合固定。转动转动件时,发声板上的环形齿部与挠动部上的环形齿部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如棘轮转动时的声响。因两环形齿部间属平面接触,故不易磨损。因挠动部的挠曲功能还能平整地包装有角度的复合扳手。利于运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工具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本体、一发声板以及一转动件; 所述的本体上设有一圆孔,于本体的第一面且于圆孔外围设置一环形齿 部; 所述的发声板中央设有一固定孔,于发声板一面且于固定孔外围设置一环 形齿部; 所述的转动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转动件的第一端穿设发声板的固定孔 及本体的圆孔,发声板上的环形齿部与本体上的环形齿部啮合,转动件的第二 端与工具一端结合。
2: 一种工具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本体以及一转动件;所述本体的一面设置一环形齿部;所述转动件 的一面设一环形齿部,转动件上设有与本体成可转动结合的装置,转动件的环 形齿部与本体上的环形齿部啮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设有一圆孔, 所述本体上的环形齿部设置在圆孔周围,所述的转动件与圆孔成可转动结合。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设有一凸 部,所述本体的环形齿部设置在该凸部周围,所述的转动件与该凸部成可转动 结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环型齿部 的中央设有一穿孔,该穿孔由二段组成,有螺栓穿设在穿孔第一段中,所述本 体的凸部容置在穿孔第二段中,螺栓穿过转动件穿孔的第一段与本体凸部的内 螺孔结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环形 齿部的一面上设有一非直线型槽孔,形成一个可相对于本体挠曲的挠动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设有 一非直线型槽孔,形成一个可相对于本体挠曲的挠动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一面上还设 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夹固工具的夹固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第二面 的一端设有一用于限制工具转动角度的框架。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的环形齿 部与所述发声板的环形齿部是由平面齿组合构成的。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的环形齿 部与所述转动件的环形齿部是由平面齿组合构成的。
12: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侧 边设有一枢转部与活动框架枢接,本体上与该枢转部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一卡 孔,所述活动框架上设有一卡笋与该卡孔结合。
13: 一种工具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本体,本体的一面切出一非直线型槽孔,形成一个可相对于本体挠 曲的挠动部;还包括有一个可与有角度的工具一端结合的装置,所述的有角度 的工具一端固定于挠动部上。

说明书


工具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架,是一种用于展示其上如扳手一类工具的工具架。

    由于工具是民生必需品,因而工具制造业就成为各界各业中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各种新型的工具产品不断涌现,只有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包装器材的设计和有效提升工具的附加价值,才能使之具有市场竞争力。公告号为329728、名称为″嵌合六角螺丝的扳手吊挂架″的台湾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扳手吊挂架,包括有一吊挂架本体10,于该吊挂架本体10的容置槽12内设有一啮齿部121,于六角螺丝20的侧边设置固定块22,于固定块22上设置凸齿222,将一复合扳手30固定于该六角螺丝20上,转动复合扳手30,可带动六角螺丝20旋转,使六角螺丝20上的凸齿222与啮齿部121间产生磨擦而发出声音。此种结构设计有两方面缺点:

    1.六角螺丝上的凸齿与容置槽内的啮齿部是点接触摩擦,啮齿部内的齿因此而相当容易受损,一旦受损将无法再与六角螺丝上的凸齿产生相对运动而发出声音;

    2.所设计的固定板限制其不能适用于那些具有角度的复合扳手。

    另一种传统使用的扳手展示架,可见公告号为350267、名称为″扳手展示架地结构改良″的台湾专利,与第一种扳手吊挂架的功能大同小异,在挂置盒10上设有两挂柱102,挂柱102上设有刻度环1021,在一个套设座20上设有一凸出的尖锐状的指针201,套设座20内缘设有刻度齿101,利用套设座20的刻度齿101与挂柱102上的刻度环1021间的配合实现刻度指示。该结构有以下三方面的缺点:

    1.挂柱上的刻度环与套设座上的刻度齿间不能因运动而发出声音,失去了吸引消费者操作购买的兴趣;

    2.其尖锐状的指针,易使消费者在使用时受伤。

    3.也无法适于具有角度的复合扳手。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工具架,对上述传统使用的工具架结构作出改进设计,可在操作时发出声响,且不易磨损,还能适于具有角度的复合扳手,并使整个包装体积缩小,利于运输。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工具架,包括有本体、发声板和转动件:

    所述的本体上设有一圆孔,于本体一面且在圆孔外围设置有环形齿部;

    所述的发声板中央设有一固定孔,于发声板的一面且在固定孔外围设有一环形齿部;

    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穿设发声板的固定孔及本体的圆孔,使转动件与发声板能一同相对于本体转动,且使发声板上的环形齿部与本体上的环形齿部啮合,转动件的第二端可与一工具的一端结合,转动工具并旋转转动件时,带动发声板旋转,使发声板上的环形齿部与本体上的环形齿部产生相对运动,而发出声响。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这样的:一种工具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和转动件:

    所述的本体一面设置一环形齿部;所述转动件的一面设有一环形齿部,且转动件设有与本体呈可转动结合的装置,使转动件的环形齿部与本体上的环形齿部啮合,旋转转动件时,转动件上的环形齿部与本体上的环形齿部产生相对运动,而发出声响。

    所述的本体上设有一圆孔,且本体的环形齿部是设在圆孔周围,而转动件是与圆孔成可转动结合。

    所述的本体上设有一凸部,所述本体的环形齿部设置在凸部周围,而转动件是与凸部呈可转动结合。

    所述转动件在环型齿部的中央设一穿孔,该穿孔由二段构成,第一段供一螺栓穿设,第二段供本体的凸部容置,螺栓穿入转动件的穿孔与本体的凸部的内螺孔结合,使转动件能在本体上作旋转运动。

    所述本体上设有环形齿部的一面上设有一非直线型槽孔,形成一个可相对于本体挠曲的挠动部,使发声部上的环形齿部与本体上的环形齿部的相对运动,可因挠动部的挠曲作用,使发声部上和环形齿部及本体上的环形齿部的相对运动成软性摩擦而不易磨损。

    所述的本体上设有一非直线型槽孔,形成一个可相对于本体挠曲的挠动部,可在包装一具有角度的工具时,因挠动部的挠曲作用,使工具型面高度降低而能平整地包装,减少体积,以利运输。

    所述本体的一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夹固装置,用以夹固工具。

    所述本体的第二面一端设有一框架,用于限制在本体上转动的工具的转动角度。

    所述本体上的环形齿部和发声板的环形齿部是由平面齿组合构成的。

    所述本体上的环形齿部和转动件的环形齿部是由平面齿组合构成的。

    所述本体的侧边设有一枢转部并与活动框架枢接,本体另一侧则设有一卡孔,活动框架上的卡笋与该卡孔结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的:一种工具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本体的一面切出一非直线型槽孔,形成一个可相对于本体挠曲的挠动部,以及可与一有角度的工具的一端结合的装置,在包装有角度的工具时,工具的一端固定于挠动部上,且因挠动部的挠曲作用,使工具型面高度降低而能平整包装,减少体积,以利运输。

    本发明的工具架,在一本体上切出一非直线形槽孔(例如U形),而形成一个可挠曲的挠动部,于挠动部上设有一圆孔。于本体的一面且于挠动部圆孔外围设有一环形齿部。于一转动件的一端设有卡笋,卡笋穿过挠动部的圆孔并与一发声板结合固定。当转动件转动时,发声板上的环形齿部与挠动部上环形齿部的平面齿间会产生类似棘轮转动的声音。因为挠动片上的齿部与发声板上齿部的相对运动是属于平面接触,故不易磨损,且挠动部具有弹性,故环形齿部间的相对运动是属于软性的磨擦且移动的距离大、响声大。而第一种传统产品是属于硬性磨擦,容易磨损齿。

    再者,因本发明工具架的挠动部可以挠曲,故可适于具有角度的复合扳手,使其整体包装体积缩小,以利运输。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

    图1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一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状态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二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三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工具架第四实施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五实施例的活动框架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工具架第五实施例组合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共例举了五个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

    图1至图6中示意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外观及结构组成等。

    参见图1并结合参见图2,工具架主要包括一本体10、一转动件20和一发声板30。

    本体10具有正面13及背面14。于本体10的一端设有吊挂孔17,于本体10的另一端是一凸起的与本体10一体的框架12,于框架12的一侧为一挠动部11,该挠动部11与本体10间具有一非直线形槽孔(例如U形)15,该非直线形槽孔15使得挠动部11具有可被挠曲的功能,于挠动部11上设有一圆孔112,于本体10的一面上并于圆孔112的外围设有环形齿部111,该环形齿部111是由多个平面齿1111组合成的。

    转动件20,呈六角柱形,其周缘环设有与纵轴方向平行(按纵轴方向延伸)的多个顶靠件22,其中央处则设有弹性卡笋21,弹性卡笋21中间有一纵向缝隙24。

    发声板30,成圆盘状,其中央处设有一固定孔32,其一侧表面环设有环形齿部31,该环形齿部31是由多个平面齿311组合构成的。

    参见图2并结合参见图3,上述部件在组合时,先将转动件20的弹性卡笋21穿过挠动部11的圆孔112,接着再穿过发声板30的固定孔32并与之卡合固定,此时发声板30的环形齿部31与挠动部11的环形齿部111呈啮合状态。

    参见图4、图5,使用时,将复合扳手40的匣端41穿过框架12后与转动件20结合,形成一仿真的转动螺栓状态,框架12的作用是限制复合扳手40的摆动角度,扳动复合扳手40使其带动转动件20转动,在转动件20转动时,会带动发声板30跟着转动,发声板30上的环形齿部31会与挠动部11上的环形齿部111产生相对运动。

    挠动部11上的环形齿部111与发声板30上的环形齿部31间的相对运动方式是:由于两环形齿部111、31上的平面齿1111、311相互间会由一齿移至另一齿,在移动过程中会发出响声,需特别强调的是,挠动部11因其非直线形槽孔(例如U形)15的设置,故转动件20与本体10的其它部分间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发声板30亦可在转动件20的弹性卡笋21上作些许移动,故两环形齿部111、31间的跳齿属于″移动性及软性″的,其特色是平面齿1111、311不易磨损且发出的响声大。

    参见图5、图6,本实施例的另一大特色乃在于工具架与具有角度的复合扳手40的整体包装。一般情况下两者无法在一起平整地包装,而本实施例由于挠动部的结构设计,使它们可作平整式包装。图5中,具有角度的复合扳手40的匣端41与扳手本体42成一角度,若匣端41与转动件20结合后,其扳手本体42因与匣端41间具有角度,故扳手本体42会翘起一角度。本结构中,若将扳手本体42下压至平时,匣端41会让挠动部11翘起一角度,让复合扳手40的型面高度降低,如图6中所示,就能平整地包装,可减少体积,有效节省运输成本。

    另一种解决方式是在挠动部11中设置一凸粒,使复合扳手40的匣端41固定在该凸粒上,此种方式,亦可使复合扳手40的型面高度降低而能平整地包装复合扳手40,减少体积,有效节省运输成本。

    图7至图9示意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整体外观及结构组成等。

    参见图7、图8,本发明工具架的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要差别是将本体10背面14挠动部11上的环形齿部111改设在本体10正面13的挠动部11上。

    参见图9,组合时,转动件20上的卡笋21需先穿过发声板30上的固定孔32后再穿过挠动部11上的圆孔112并与之卡合固定,其效果与第一种实施例完全一样。

    图10至图11示意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组成。

    参见图10,本发明工具架的第三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要差别是发声板30的设计,将发声板30上的环形齿部31直接设于转动件20环绕弹性卡笋21的端面上,如图10中的23所示。

    参见图11,组合时,转动件20上的弹性卡笋21直接穿过挠动部11上的圆孔112并与之卡合固定,使转动件20上的环形齿部23直接与挠动部11上的环形齿部111产生相对运动,发出响声,两者结构的效果完全相同。

    参见图12,是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要差别是将本体10的面积扩大,并于其上设有数个夹固装置16,用于夹固复合扳手40,而于本体10的一侧,则设置与第一实施例所示完全一样的结构。本实施例只是说明可扩大本发明的适用范围。

    图13至图16示出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例的整体外观及结构等。

    参见图14,工具架包括一本体10’,该本体10’具有正面13’及背面14’,于本体10’的一端设有吊挂孔17’,而于其另一端的一侧设一枢转部18,另外还在本体10’下方设置卡孔115。

    本体10’的正面13’上,于吊挂孔17’的下方设一环形齿部111’,是由多个平面齿1111’组成的。于环形齿部111’中央设一圆柱凸部113,该圆柱凸部113中央设有一内螺孔。

    结合参见图15,于本体10’的枢转部18处设一活动框架19,并使活动框架19具有枢转旋动功能。于活动框架19内一端设置一挠性卡笋114,该挠性卡笋114可穿置在本体10’正面13’上所设的卡孔115中并与之卡合,使之形成与第一种实施例中的框架12相同的功能。

    另有一转动件20’,呈六角柱形,该转动件20’的一端面上设一环型齿部23’,该环型齿部23’是由多个平面齿231组合构成的,且于环型齿部23’的中央处设有一穿孔25,该穿孔25由两段构成,第一段25a供容纳本体10’上的圆柱凸部113,第二段25b可供螺栓210穿入并与圆柱凸部113螺锁。

    参见图16,组合时,将螺栓210穿过转动件20’上穿孔25的第二段25b后与本体10’的圆柱凸部113的内螺孔结合,使本体10’的圆柱凸部113可容置于转动件20’上穿孔25的第一段25a中,且使转动件20’的环型齿部23’与本体10’上的环型齿部111’啮合。

    参见图13、图16,使用时,先将棘轮扳手50的匣端51与转动件20’结合,形成一仿真转动螺栓状态,再将活动框架19的挠性卡笋114与本体10’的卡孔115卡合,使活动框架19具有与第一种实施例的框架12相同的功能,用于限制扳手50的摆动角度。扳动扳手50使其带动转动件20’转动,转动件20’转动时,其上的环型齿部23’会与本体10’上的环形齿部111’产生相对运动,而发出声响。

    本申请人已依上述特征制成样品,经一再试验,证明使用此种结构的工具架确实简便实用,且功效显著。

    以上所作的文字说明与图示,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份,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实际实施范围,凡按以上说明及记载在权利要求中的构造特征所作出的功能上的各种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工具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具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具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具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具架.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架,包括本体、发声板和转动件。本体上切出非直线型槽孔而形成挠动部,挠动部上设有圆孔,本体一面且于圆孔外围设置由平面齿组合构成的环形齿部。转动件一端设卡笋,卡笋穿过挠动部的圆孔与发声板卡合固定。转动转动件时,发声板上的环形齿部与挠动部上的环形齿部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如棘轮转动时的声响。因两环形齿部间属平面接触,故不易磨损。因挠动部的挠曲功能还能平整地包装有角度的复合扳手。利于运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