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振捣台.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314646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13247.1

申请日:

2016.10.19

公开号:

CN106564113A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8B 1/087申请日:20161019|||公开

IPC分类号:

B28B1/087; B28B1/08

主分类号:

B28B1/087

申请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明人:

和大钊; 冉秀峰; 胡斌; 李华舟; 毛元静; 姚文敏; 方堃; 彭男; 庞成立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代理人:

刘荣;周宗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用振捣台,包括支撑台、工作台、夹具、试模和偏振电机,试模通过两个活动夹具固定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上与两个活动夹具位置相对的部位开设有卡槽,活动夹具的底部位于卡槽中并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偏振电机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底板和1对以上缓震元件,底板通过支撑台支撑,偏振电机通过铆钉固定于底板下表面,各缓震元件对称分布于底板上表面,工作台放置于各缓震元件上并且与各缓震元件固连,所述缓震元件为弧形弹片,弧形弹片开口朝下、沿试模长度方向固定于底板上,工作台与弧形弹片固连;支撑台的底部设有阻尼弹簧减震器;该振捣台方便拆卸和转移,可在实验室内进行少量混凝土振捣实验,并且实验室内振捣发出的噪音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实验用振捣台,至少包括支撑台、工作台、试模和偏振电机,试模固定于工作台
上,偏振电机位于支撑台上并且作用于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试模通过两个活动夹具固定于
工作台上,两个活动夹具分别位于试模的两端,工作台上与两个活动夹具位置相对的部位
开设有卡槽,活动夹具的底部位于卡槽中并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偏振电机与工作台之
间设有底板和1对以上缓震元件,底板通过支撑台支撑,偏振电机通过铆钉固定于底板下表
面,各缓震元件对称分布于底板上表面,工作台放置于各缓震元件上并且与各缓震元件固
连,所述缓震元件为弧形弹片,弧形弹片开口朝下、沿试模长度方向固定于底板上,工作台
与弧形弹片固连;所述底板和工作台均由刚性材料制成,支撑台由减震材料制成,支撑台的
底部设有3个以上阻尼弹簧减震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模为上端开口的立方体容
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用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具为一体式结构,由
顶梁、底梁、挡板和两根侧梁构成,顶梁、底梁和侧梁的宽度均大于挡板的厚度,顶梁、底梁
和两根侧梁围成框型结构,挡板位于框型结构中,活动夹具套于试模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验用振捣台,其特征在于:顶梁和底梁的宽度均大于侧梁,
顶梁和底梁沿宽度方向突出于侧梁的部分构成凸翼,顶梁为双侧凸翼结构,底梁为单侧凸
翼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
竖梁、1对侧板和1对加强板构成,上平台和下平台通过竖梁连接,侧板连接上平台与下平台
位于同一侧的端部,侧板的上端突出于上平台并且与底板固连,加强板连接上平台的端部
与竖梁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用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为双层板结构,双层
板通过4个阻尼弹簧减震器连接,4个阻尼弹簧减震器分布于下平台的四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用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台的长度大于上平台,
下平台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配重槽。
8.根据权利要求1、5、6、7中任一项所述的实验用振捣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为软
木板或玻璃纤维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振捣台,其特征在于:底板上对称安装有2对缓震元件。

说明书

一种实验用振捣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室内建筑材料的振捣密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振捣实
验用的振捣台。

背景技术

在建筑材料中,振动捣实是一件常见的工序,以提高其强度,保证建筑材料的质
量,而目前大部分的振捣机不能用于实验室内且大部分的振捣台发出的噪声比较大,不方
便拆卸和转移振捣台,并且不易控制振捣内部尺寸。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实验用振捣台,该振捣台方便拆卸和
转移,可在实验室内进行少量混凝土振捣实验,并且实验室内振捣发出的噪音小。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验用振捣台,至少包括支撑台、工作
台、试模和偏振电机,试模固定于工作台上,偏振电机位于支撑台上并且作用于工作台,试
模通过两个活动夹具固定于工作台上,两个活动夹具分别位于试模的两端,工作台上与两
个活动夹具位置相对的部位开设有卡槽,活动夹具的底部位于卡槽中并且通过螺纹紧固件
固定;偏振电机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底板和1对以上缓震元件,底板通过支撑台支撑,偏振电
机通过铆钉固定于底板下表面,各缓震元件对称分布于底板上表面,工作台放置于各缓震
元件上并且与各缓震元件固连,所述缓震元件为弧形弹片,弧形弹片开口朝下、沿试模长度
方向固定于底板上,工作台与弧形弹片固连;所述底板和工作台均由刚性材料制成,支撑台
由减震材料制成,支撑台的底部设有3个以上阻尼弹簧减震器。

所述试模为上端开口的立方体容器。

所述活动夹具为一体式结构,由顶梁、底梁、挡板和两根侧梁构成,顶梁、底梁和侧
梁的宽度均大于挡板的厚度,顶梁、底梁和两根侧梁围成框型结构,挡板位于框型结构中,
活动夹具套于试模端部。

顶梁和底梁的宽度均大于侧梁,顶梁和底梁沿宽度方向突出于侧梁的部分构成凸
翼,顶梁为双侧凸翼结构,底梁为单侧凸翼结构。

所述支撑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竖梁、1对侧板和1对加强板构成,上平台和下平
台通过竖梁连接,侧板连接上平台与下平台位于同一侧的端部,侧板的上端突出于上平台
并且与底板固连,加强板连接上平台的端部与竖梁的下端。

所述下平台为双层板结构,双层板通过4个阻尼弹簧减震器连接,4个阻尼弹簧减
震器分布于下平台的四角。

所述下平台的长度大于上平台,下平台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配重槽。

所述支撑台为软木板或玻璃纤维板。

底板上对称安装有2对缓震元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实验用振捣台,工作台与试模采用可拆卸的
结构连接,试模通过两个活动夹具固定于工作台上,活动夹具套于试模的端部,对试模进行
限位,工作台上与夹具位置相对的部位开设有可夹紧固定活动夹具底部的卡槽,活动夹具
的底部位于卡槽中并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活动夹具部分嵌于工作台中可防止夹具带动
试模在实验过程中左右晃动,螺纹紧固件防止夹具和试模上下窜动,具有稳定性好、拆卸方
便的优点,实际使用中,活动夹具有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活动夹具除高度和宽度外其他几
何参数一致,试模也具有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试模除高度和宽度外其他几何参数一致,试
模的长度与两活动夹具的距离相等,不同规格的试模具有不同的高度与宽度,其高度和宽
度与相应规格的活动夹具高度和宽度一致,不同规格的试模和活动夹具可实现振捣内部尺
寸的控制。

活动夹具为一体式结构,由顶梁、底梁、挡板和两根侧梁构成,保证振捣过程中自
身结构不被破坏,顶梁、底梁和两根侧梁围成框型结构,挡板位于框型结构中,顶梁、底梁和
侧梁的宽度均大于挡板的厚度,使得整个活动夹具形成一个与试模端部相匹配的固定套,
从而固定试模,限制试模在前后左右上下的自由度;顶梁和底梁的宽度均大于侧梁,顶梁和
底梁沿宽度方向突出于侧梁的部分构成凸翼,顶梁为双侧凸翼结构,两侧的凸翼增大活动
夹具对试模的作用面积,底梁为单侧凸翼结构,底梁的凸翼便于螺纹紧固件的安装固定。

底板和工作台由刚性材料制成,能较好的传递偏振电机通过缓震元件发出的振动
力,由于振捣运动由偏振电机一个动力源产生,因此在实验装置中必然存在受力不均的情
况,造成混凝土振动捣实不均,并且也会使得振捣噪音较大,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在偏振
电机与工作台之间设置底板和1对以上缓震元件,偏振电机通过铆钉固定于底板下表面,各
缓震元件对称分布于底板上表面,工作台放置于各缓震元件上并且与各缓震元件固连,通
过多个对称分布的缓震元件传递振动,使得试模受力均匀,缓震元件同时减缓偏振电机带
来的瞬时冲击,降低噪音,缓震元件采用开口朝下、沿试模长度方向固定于底板上的弧形弹
片,工作台与弧形弹片固连,利用弧形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减缓瞬时冲击,使得振动过程更平
滑,弧形弹片结构简单、重量轻,不会对偏振电机增加过多负载;整个振捣台的减震由支撑
台和支撑台底部设置的多个阻尼弹簧减震器完成,支撑台由减震材料制成,自身可产生一
定形变,吸收部分振动,阻尼弹簧减震器通过弹簧变形减轻振动,降低噪音。

支撑台包括上平台、下平台、竖梁、1对侧板和1对加强板构成,上平台、下平台和竖
梁构成整体的工字型支撑结构,1对侧板和1对加强板均对称分布于竖梁两侧,构成多个三
角形结构,因此支撑台自身结构稳固,能够承受较大的振动,下平台的长度大于上平台,使
得支撑台整体呈梯形,增加稳固性,下平台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配重槽,可根据偏振
电机振动力的大小调节支撑台的重量,避免支撑台因过重不易于移动或过轻起不到很好的
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用振捣台的主视图。

图2为活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验用振捣台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阻尼弹簧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活动夹具,1a-顶梁,1b-底梁,1c-侧梁,1d-凸翼,1e-挡板,2-试模,3-工作
台,4-卡槽,5-底板,6-缓震元件,7-偏振电机,8-铆钉,9-阻尼弹簧减震器,91-锚杆,92-螺
母,93-弹簧,94-钢板,10-支撑台,101-侧板,102-上平台,103-竖梁,104-加强板,105-配重
槽,106-下平台,11-螺纹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不局限于以下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实验用振捣台,其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支撑台10、工作台3、底
板5、活动夹具1、试模2、偏振电机7和2对缓震元件6,偏振电机7与工作台3之间通过底板5和
2对缓震元件6实现偏振力的传递,底板5通过支撑台10支撑,偏振电机7位于支撑台上并且
作用于工作台、通过铆钉8固定于底板下表面,偏振电机为多级数的电动机,支持多种电压
与频率,可以根据振捣的材料和体积改变振捣的强度,各缓震元件6对称分布于底板上表
面,工作台放置于各缓震元件上并且与各缓震元件固连,所述缓震元件6为弧形弹片,弧形
弹片开口朝下、沿试模长度方向固定于底板上,工作台3与弧形弹片固连,底板和工作台均
由刚性材料制成,优选金属板;

所述支撑台10为玻璃纤维板,参见图1,支撑台包括上平台102、下平台106、竖梁
103、1对侧板101和1对加强板104构成,上平台和下平台通过竖梁连接,下平台的长度大于
上平台,侧板连接上平台与下平台位于同一侧的端部,侧板的上端突出于上平台并且与底
板固连,即底板通过支撑台的1对侧板101支撑,加强板连接上平台的端部与竖梁的下端,下
平台上开设有用于放置配重块的配重槽105,所述下平台106为双层板结构,双层板通过4个
阻尼弹簧减震器9连接,4个阻尼弹簧减震器9分布于下平台的四角;参见图5,所述阻尼弹簧
减震器由螺母92、锚杆91、弹簧93和钢板94构成,锚杆垂直固定于钢板中心,钢板增加反力
受力面积,螺母和弹簧均套于锚杆上,弹簧位于螺母与钢板之间,锚杆的上端固定于下平台
106中;

所述试模2为上端开口的立方体容器,试模2通过两个活动夹具1固定于工作台上,
两个活动夹具分别套于试模的两端,工作台上与活动夹具1位置相对的部位开设有卡槽4,
活动夹具1的底部位于卡槽中并且通过螺纹紧固件11(如图4所示)固定,参见图2,所述活动
夹具1为一体式结构,由顶梁1a、底梁1b、挡板1e和两根侧梁1c构成,顶梁1a、底梁1b和两根
侧梁1c围成框型结构,挡板1e位于框型结构中,顶梁、底梁和侧梁的宽度均大于挡板的厚
度,活动夹具1形成套型结构套于试模端部,顶梁和底梁的宽度均大于侧梁,顶梁和底梁沿
宽度方向突出于侧梁的部分构成凸翼1d,顶梁为双侧凸翼结构、相对于侧梁对称,底梁为单
侧凸翼结构,安装时底梁的凸翼朝外,实现活动夹具的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实验用振捣台的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将偏振电机通过铆钉安装在底板之下,根据所要振捣的混凝土或其它建筑材
料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活动夹具和试模,将混凝土或其它建筑材料导入活动夹具固定的
试模内,并通过工作台上的卡槽和螺纹紧固件将活动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然后将偏振电
机开动,由低频率到高频率,根据试样的多少和噪音的大小来判断偏振电机的频率,最后振
捣完试样后,拆下活动夹具和试模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不能被认为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
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实验用振捣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实验用振捣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实验用振捣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实验用振捣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实验用振捣台.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用振捣台,包括支撑台、工作台、夹具、试模和偏振电机,试模通过两个活动夹具固定于工作台上,工作台上与两个活动夹具位置相对的部位开设有卡槽,活动夹具的底部位于卡槽中并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偏振电机与工作台之间设有底板和1对以上缓震元件,底板通过支撑台支撑,偏振电机通过铆钉固定于底板下表面,各缓震元件对称分布于底板上表面,工作台放置于各缓震元件上并且与各缓震元件固连,所述缓震元件为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加工水泥、黏土或石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