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309496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88890.3

申请日:

2016.10.11

公开号:

CN106402066A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15B 11/17申请公布日:201702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5B 11/17申请日:20161011|||公开

IPC分类号:

F15B11/17

主分类号:

F15B11/17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镇江供电公司

发明人:

黄涛; 汪祝年; 周鹏; 武江斌; 李静; 张承志; 王飞; 夏秀峰

地址:

212001 江苏省镇江市电力路18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包括油箱、双联齿轮泵、动力部件、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溢流阀、液压系统,所述油箱将液压油输送至双联齿轮泵,所述动力部件驱动双联齿轮泵工作,所述双联齿轮泵的前泵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箱,所述双联齿轮泵的后泵与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相互连接,并分别与溢流阀的控制端、压力P口连接,压力P口连接至液压系统。本发明在低液压动力配置情况下,做到低压力高流量动力输出和高压力小流量动力输出的合理转换,实现设备在平坦路面高速行走和爬坡时高驱动力的自动转换。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双联齿轮泵、动力部件、第一单
向阀、第二单向阀、溢流阀、液压系统,所述油箱将液压油输送至双联齿轮泵,所述动力部件
驱动双联齿轮泵工作,所述双联齿轮泵的前泵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溢流阀的进油
口相连,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箱,所述双联齿轮泵的后泵与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
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相互连接,并分别与溢流阀的控制端、压力P口
连接,压力P口连接至液压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齿轮泵的型号是
CBTL-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
向阀的型号为A1Y-H20B。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阀的型号是
RQM3-P。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是型号为
CB-B的液压油泵。

说明书

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压驱动行驶设备的动力
转换控制装置,属于液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驱动行驶的设备,当在平地路况时,要求液压系统低压力大流量输出,
保证车辆可高速行驶;在爬坡路况时,要求液压系统高压力小流量输出,使车辆可平稳运
行。

为达到上述目的,现在采用二种技术形式。一种方式是配置大功率动力源,不考虑
工况需求,只通过流量调节,来满足要求,采用这种方式动力源功率将大提升,造成资源浪
费。另一种方式是,当液压系统配置较高时,会采用变量泵或变量马达,通过主要液压部件
自身的流量调节功能来满足要求。这种方式液压系统的成本将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在低液压动力配置情况下,
做到低压力高流量动力输出和高压力小流量动力输出的合理转换,实现设备在平坦路面高
速行走和爬坡时高驱动力的自动转换。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包括油箱1、双联齿轮泵2、动力部件3、第一单向阀
41、第二单向阀42、溢流阀5、液压系统6,所述油箱1将液压油输送至双联齿轮泵2,所述动力
部件3驱动双联齿轮泵2工作,所述双联齿轮泵2的前泵分别与第一单向阀41的进油口、溢流
阀5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溢流阀5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箱1,所述双联齿轮泵2的后泵与第二单
向阀42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41、第二单向阀42的出油口相互连接,并分别与溢流
阀5的控制端、压力P口连接,压力P口连接至液压系统6。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中双联齿轮泵2的型号是CBTL-4。

前述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中第一单向阀41、第二单向阀42的型号为A1Y-
H20B。

前述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中溢流阀5的型号是RQM3-P。

前述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中动力部件3是型号为CB-B的液压油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低压力高流量动力输出和高
压力小流量动力输出的合理转换,达到了节能目的。本系统使用双联齿轮泵相较于变量泵
产品生产成本更低。本发明不限于在液压驱动行驶设备中使用,在其他动力分配液压系统
中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包括油箱1、双联齿轮泵2、动力部件3、第一单
向阀41、第二单向阀42、溢流阀5、液压系统6,所述油箱1将液压油输送至双联齿轮泵2,所述
动力部件3驱动双联齿轮泵2工作,所述双联齿轮泵2的前泵分别与第一单向阀41的进油口、
溢流阀5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溢流阀5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箱1,所述双联齿轮泵2的后泵与第
二单向阀42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41、第二单向阀42的出油口相互连接,并分别与
溢流阀5的控制端、压力P口连接,压力P口连接至液压系统6。

前述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其中双联齿轮泵2的型号是CBTL-4;其中第一单向阀
41、第二单向阀42的型号为A1Y-H20B;其中溢流阀5的型号是RQM3-P;其中动力部件3是型号
为CB-B的液压油泵。

所述动力部件3驱动双联齿轮泵2动作,将油箱1内的液压油以压力油形式输入系
统。两个单向阀分别与双联齿轮泵2的前泵、后泵连接,起到防止液压油倒流作用。后泵输出
的压力油直接通过压力P口进入液压系统6,并控制溢流阀5的开启压力。前泵输出的压力
油,在溢流阀5关闭时,通过压力P口进入液压系统6;在溢流阀5开启时,通过油路泄压回到
油箱1。

当设备在平地路况时,双联齿轮泵2输出压力在负载的影响下,压力较低,P口的压
力不足以开启溢流阀5,这时前后泵流量同时供给液压系统6,大流量满足车辆高速行驶。

当设备在坡路行驶时,双联齿轮泵2输出压力在负载的影响下,压力较高,P口的压
力开启溢流阀5,前泵油量回到油箱,单泵流量较低,同时可获得较高压力。此时车辆行走速
度较慢,但驱动力强大。

由于动力部件3的功率等于液压系统流量与压力的乘积,对于爬楼设备等高液压
驱动行走功率输出的设备,爬坡动作时压力就是设备的最高压力输出。此时如果流量减半,
就相当于动力部件3的功率选型降低接近一半,达到了极大的节能作用。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
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动力转换控制装置,包括油箱、双联齿轮泵、动力部件、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溢流阀、液压系统,所述油箱将液压油输送至双联齿轮泵,所述动力部件驱动双联齿轮泵工作,所述双联齿轮泵的前泵分别与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连接至油箱,所述双联齿轮泵的后泵与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相互连接,并分别与溢流阀的控制端、压力P口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