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载药钛钉和载药钛钉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孔载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载药钛钉和载药钛钉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纯钛吻(缝)合器是目前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术后缝合的常用手术器具,属
于外科植入物范畴。理想的生物材料如外科植入物,是在与人体组织、体液或血液直接接触
或作用时,应该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不溶血,不引起或不间接引起感染、不引起人体细胞突
变、畸变和癌变,不引起免疫排异和过敏反应的特殊功能材料。目前最常用的为医用金属材
料、医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医用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医用陶瓷等,特别是医用金属材料,由于
其与人体具有较大的相容性、适应范围广的优点,是应用最早,在目前临床界应用也最为广
泛。但这类医用植入材料存在一个普遍的不足,即由于磨损而产生的磨屑,在体内引发毒性
和免疫反应、变态反应、甚至在局部形成肿瘤等。另一方面,如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黏膜吻
(缝)合器钉合创伤组织时,很有可能穿透组织表面下丰富的血管,而该部位的组织表面常
常寄生着各种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等。为改正上述不足,科研工作者尝
试采用高分子化合物作为粘着剂和载药层,但这又引发新的问题出现,即由高分子化合物
组成的黏着层、载药层,一方面又使人体增加了新的需要代谢的物质,同时载药高分子层与
金属植入物表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剥离和脱落,其碎片进入血管内,导致患者出现急性、亚
急性血栓、感染和排异反应等不良反应。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创设一种新型的可载药钛钉及其制备方法,
使其作为装填药物的载体,克服上面述及的不足和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载药钛钉的制备方法,使其制备得到的可
载药层既不易产生脱落物,又具有缓释功能,从而克服现有的吻(缝)合器钛钉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载药钛钉的制备方法,所述可载药钛钉
包括钛钉本体和设置在钛钉本体表面的微孔可载药陶瓷层,所述可载药钛钉的制备方法包
括:
(1)预处理:采用加热的碱性溶液处理所述钛钉本体的表面,反复清洗后干燥;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称取等质量的透明质酸钠和海藻酸钠,放
置于高速真空均质机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和氯化钙溶液,在强力搅拌下真空均质化,再加
入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沉淀,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冷冻真空干
燥,然后悬浮于无水乙醇溶液中;
(3)钛溶胶液的制备:取钛酸四丁酯溶于乙醇中,在不断搅拌下依次加入海藻酸钠
溶液和乙酰丙酮,继续搅拌,生成稳定均匀的钛溶胶液,并于室温下陈化;
(4)镀膜和造孔: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乙醇悬浮液
与步骤(3)得到的钛溶胶液搅拌混合,并在所述钛钉本体表面镀膜,干燥,即得镀膜钛钉;然
后将所述镀膜钛钉置于热水中热处理,随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溶解和溶出,所
述镀膜钛钉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
(5)焙烧: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镀有二氧化钛薄膜的钛钉在焙烧炉中焙烧,形成
带有微孔二氧化钛陶瓷层的钛钉,水洗、干燥即得可载药钛钉。
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具体为:分别称取等质量的透明质酸钠和海藻酸钠10~
30g,均放置于高速真空均质机中,加入去离子水将其溶解,再加入1%~3%的氯化钙溶液
100~300ml,在强力搅拌下真空均质化,再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
海藻酸微型球体沉淀,并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无水乙醇溶液中;
其中,所述透明质酸钠的粘均分子量为80~150万道尔顿,所形成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
球体的直径为5~10μm。
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具体为:量取50~10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000ml无水乙
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100~200ml的1%海藻酸钠水溶液,再加入3~6ml乙酰丙酮,在室温
下不断搅拌,生成钛溶胶液,并于室温下陈化24小时。
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4)具体为: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
体的乙醇悬浮液与所述步骤(3)得到的钛溶胶液以2~4.5:3的比例混合,搅拌,并将混合后
的溶液在所述钛钉本体表面采用流涎法镀膜,其中镀膜的厚度为10~15μm,并于90℃干燥,
即得镀膜钛钉;然后将所述镀膜钛钉置于95~98℃的热水中热处理,随着透明质酸和海藻
酸在热水中的溶解和溶出,所述镀膜钛钉表面形成带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
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加热的碱性溶液为温度在70~90℃、浓度在2~5mol/
L的NaOH溶液,且所述钛钉本体在所述NaOH溶液中保温24~48小时;所述步骤(5)中焙烧炉
的焙烧条件为以2℃/min的匀速升温,升温至300~500℃后保温3~5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可载药钛钉制备方法制得的可载药钛钉,所述二氧
化钛陶瓷层中微孔分布均匀,平均孔径为0.5~6.5μm,且所述微孔之间有贯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可载药钛钉制备载药钛钉的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包
括:将所述可载药钛钉置于真空器中,在真空条件下导入用易挥发有机溶剂溶解的所需载
入药物,取出,置于另一真空器中真空干燥。该方法是针对易溶于有机溶剂的药物的载药钛
钉制备方法,其制得的载药钛钉为装载磺胺嘧啶或磺胺嘧啶银的载药钛钉;或者装载有生
长因子的载药钛钉。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可载药钛钉制备载药钛钉的方法,所述方法
步骤包括:将所述可载药钛钉置于真空器中,在真空条件下导入所需载入药物溶液,取出,
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该方法是针对不溶于有机溶剂的药物的载药钛钉制备方法,
其制得的载药钛钉为装载有各种人用组织细胞生长促进因子的钛钉。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制作微孔陶瓷层,由于陶瓷具有耐腐蚀、
耐磨损的性质,使其钛钉表面的金属离子不易渗入人体,同时不会产生脱落物和磨屑,并避
免人体产生“磨屑病”和异物反应,另一方面可以装填各种药物如抑菌药物和促进愈合的药
物等,又能靶向定位且缓释药物,具有良好的医用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的一种在吻(缝)合器钛钉表面形成具有微孔
载药陶瓷层的可载药钛钉。在纯钛吻(缝)合钉表面制备微孔陶瓷层,使其作为药物的载体,
既能缓释药物,又防止金属离子的渗出,从而克服现有钛钉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吻(缝)合
器钛钉的材料为纯钛,是医用的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医用材料,可用于制造消化道、呼吸
道和皮肤黏膜外科手术的各种型号的吻(缝)合器。本发明可载药钛钉的具体结构和制备方
法叙述如下。
本发明可载药钛钉包括钛钉本体和设置在钛钉本体表面的微孔可载药陶瓷层。该
微孔可载药陶瓷层为由焙烧炉焙烧而成的带有微孔的二氧化钛陶瓷层。该二氧化钛陶瓷层
中微孔分布均匀,平均孔径为0.5~6.5μm。这样多孔径的二氧化钛陶瓷层,可增加吻(缝)合
器钛钉的表面积,载入药物时可作为药物的储存处,也可使药物相对稳定、均匀地分布在吻
(缝)合器钛钉表面微孔中。
该可载药钛钉在真空条件下导入所需载入药物,即得载药钛钉。该载药钛钉中导
入的药物可以为溶于浓氨溶液的磺胺嘧啶或磺胺嘧啶银,或溶于乙醚的生长因子,或者是
各种人用组织细胞生长促进因子等,这样载药的钛钉在吻(缝)合器的作用下,可以靶向作
用于组织中,并在组织中缓慢、定向释放出药物,起到抑菌和促进愈合等作用。
本发明可载药钛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用加热的NaOH溶液处理钛钉本体的表面,去除钛钉本体表面油污等杂
质和氧化膜,然后在超声波中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干燥;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碱性溶液,如
KOH溶液等,对所述钛钉本体的表面进行处理。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在室温条件下,称取等质量的透明质酸钠
和海藻酸钠放置于高速真空均质机中,依次加入去离子水和氯化钙溶液,在强力搅拌下真
空均质化,然后再加入乙醇,持续搅拌,生成直径约为5~10μm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
沉淀,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无水乙醇溶液中;
(3)钛溶胶液制备:在室温条件下,取钛酸四丁酯溶于乙醇中,搅拌下依次加入海
藻酸钠溶液和乙酰丙酮,继续搅拌,生成稳定均匀的钛溶胶液,并于室温下陈化24小时;
(4)镀膜和造孔:在室温条件下,将上述步骤2和3得到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
体的乙醇悬浮液与钛溶胶液搅拌混合,在钛钉本体表面镀膜,干燥,然后将镀膜钛钉置于热
水中热处理,随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溶解和溶出,该钛钉本体表面形成带有微
孔的二氧化钛薄膜;
(5)焙烧:将步骤4得到的镀有二氧化钛薄膜的钛钉在焙烧炉中焙烧,形成带有微
孔二氧化钛陶瓷层的钛钉,之后水洗、干燥即得可载药钛钉。
在该可载药钛钉的制备方法基础上,制备载药钛钉的方法步骤如下:
在室温条件下,将表面生成微孔陶瓷层的钛钉置于真空器中,在真空条件下导入
用易挥发有机溶剂与所需载入的药物配制成的有机溶液,并换另一真空器真空干燥即得。
当所需载入的药物不溶于易挥发有机溶剂时,可将表面生成微孔陶瓷层的钛钉置
于真空器中,在真空条件下直接导入该药物溶液,并换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即得。
本发明可载药钛钉制备原理如下:首先了解钛溶胶液的生成原理,钛酸丁脂在介
质乙醇溶液中与水水解,生成钛溶胶液Ti(OH)4,其总反应式为:Ti(OC4H9)+4H2O===Ti
(OH)4+C4H9OH,该钛溶胶液Ti(OH)4镀在钛钉本体表面后,在超过96℃的水溶液中生成完整
的带有微细孔隙的二氧化钛薄膜,但这些微小孔洞的孔径不超过几十纳米,不足以装载药
物。而透明质酸-海藻酸溶液在添加氯化钙后所生成的凝胶,于三倍体积乙醇中,在强力搅
拌下能生成直径5~10μm的微球,掺入上述钛溶胶溶液中,可作为镀膜造孔的模具。再将镀
膜后的钛钉置于95℃以上热水中,镀膜微球中的氯化钙首先析出,然后透明质酸-海藻酸凝
胶解聚,透明质酸和海藻酸溶解、溶出,在镀膜上形成分布均匀、孔径5~10μm的微孔。其中,
海藻酸不但参与造球造孔,还增加钛溶胶液的附着性,并与乙酰丙酮一起减缓钛酸丁脂的
剧烈水解。
并且还研究证实,该钛钉表面钛溶胶薄膜在95~98℃热水作用下,由于透明质酸-
海藻酸微球的溶解和溶出形成了多孔结构,致使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在薄膜中均匀的成核并
生长,生成带有锐钛矿型二氧化钛薄膜。由于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在光的作用下,对药物等有
机物具有降解作用,因此,采用高温焙烧方法,将该钛钉表面锐钛矿型二氧化钛薄膜,转化
为牢固的具有超强附着力的带有微孔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陶瓷层。该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陶
瓷层,光催化作用要低于锐钛矿型二氧化钛薄膜,在相当程度上,可以避免陶瓷层微孔中所
装载药物的降解。
本发明的相关研究还证实,透明质酸-海藻酸微球的溶解和溶出所形成的多孔结
构,在热水和焙烧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所以最终在钛钉本体表面二氧化钛陶瓷层
生成的微孔孔径大约在0.5~6.5μm之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不改变钛钉本体的基本性质和性能,所用试剂对人体均无毒副
作用。通过严格控制透明质酸分子量、透明质酸、海藻酸和氯化钙的浓度、无水乙醇加量、搅
拌速度、反应时间等,使钛钉本体表面二氧化钛陶瓷层中微孔的大小、数量得以间接控制。
临床使用的抗菌素、生长促进因子等,其分子量大多在几百纳米之间。以钛钉本体表面二氧
化钛陶瓷层中微孔孔径,完全可以装载一定剂量的药物。该钛钉本体表面二氧化钛陶瓷层
微孔的存在,相应地增加了钛钉本体的表面积和载药空间,一方面使药物相对牢固地附着
在陶瓷层中,另一方面由于微孔的分布比较均匀,可使药物也能在钛钉周围的组织中比较
均匀地靶向释放;由于不少微孔之间有连通,还能起到缓释的作用。
本发明制备可载药钛钉以制备吻(缝)合器钛钉为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叙述
如下:
实施例1
(1)预处理
先将吻(缝)合器钛钉n个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洗掉表面附着物,放入1000ml的
2mol/L的NaOH溶液中,于80℃保温24hr,去除表面杂质和自然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
超声清洗,干燥;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
在室温下,分别称取粘均分子量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0g和海藻酸钠10g,于
高速真空均质机中,加1000ml去离子水使溶解,再加入1%氯化钙水溶液300ml,在强力搅拌
下真空均质化,然后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即为
制造微孔的模具)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1000ml无水乙醇溶
液中,该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直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3)钛溶胶液制备
在室温下,量取5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100ml的
1%海藻酸钠水溶液,之后加入3ml乙酰丙酮,在室温下不断搅拌,30min后生成稳定的均匀
的钛溶胶液,于室温陈化24hr;
(4)镀膜和造孔
在室温下,将陈化的钛溶胶液与2/3倍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乙醇悬浮液搅
拌混合,并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采用流涎法镀膜,控制膜的厚度大约在10~15μm之
间;
将镀有薄膜的吻(缝)合器钛钉于90℃下干燥,然后置于98℃热水中热处理5hr,随
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完全溶解和完全溶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形成带
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孔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5)焙烧
将镀膜的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焙烧炉中焙烧,以2℃/min匀速升温,升温至500℃
后,保温3hr,自然降温后取出,在吻(缝)合器钛钉表面生成带有微孔的牢固的二氧化钛陶
瓷层,用水清洗,干燥,陶瓷层大约厚度在5~10μm之间,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约在0.5~
6.5μm之间,有些微孔之间有贯通。
实施例2
(1)预处理
先将吻(缝)合器钛钉n个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洗掉表面附着物,放入1000ml的
5mol/L的NaOH溶液中,于70℃保温48hr,去除表面杂质和自然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
超声清洗,干燥;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
在室温下,分别称取粘均分子量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20g和海藻酸钠20g,于
高速真空均质机中,加1000ml去离子水使溶解,再加入2%氯化钙水溶液200ml,在强力搅拌
下真空均质化,然后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即为
制造微孔的模具)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1000ml无水乙醇溶
液中,该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直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3)钛溶胶液制备
在室温下,量取5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100ml的
1%海藻酸钠水溶液,之后加入3ml乙酰丙酮,在室温下不断搅拌,30min后生成稳定的均匀
的钛溶胶液,于室温陈化24hr;
(4)镀膜和造孔
在室温下,将陈化的钛溶胶液与等体积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乙醇悬浮液
搅拌混合,并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采用流涎法镀膜,控制膜的厚度大约在10~15μm
之间;
将镀有薄膜的吻(缝)合器钛钉于90℃下干燥,然后置于98℃热水中热处理5hr,随
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完全溶解和完全溶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形成带
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孔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5)焙烧
将镀膜的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焙烧炉中焙烧,以2℃/min匀速升温,升温至500℃
后,保温3hr,自然降温后取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生成带有微孔的牢固的二氧化
钛陶瓷层,用水清洗,干燥,陶瓷层大约厚度在5~10μm之间,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约在0.5
~6.5μm之间,有些微孔之间有贯通。
实施例3
(1)预处理
先将吻(缝)合器钛钉n个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洗掉表面附着物,放入1000ml的
5mol/L的NaOH溶液中,于90℃保温24hr,去除表面杂质和自然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
超声清洗,干燥;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
在室温下,分别称取粘均分子量8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0g和海藻酸钠10g,于
高速真空均质机中,加1000ml去离子水使溶解,再加入1%氯化钙水溶液300ml,在强力搅拌
下真空均质化,然后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即为
制造微孔的模具)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1000ml无水乙醇溶
液中,该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直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3)钛溶胶液制备
在室温下,量取5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100ml的
1%海藻酸钠水溶液,之后加入3ml乙酰丙酮,在室温下不断搅拌,30min后生成稳定的均匀
的钛溶胶液,于室温陈化24hr;
(4)镀膜和造孔
在室温下,将陈化的钛溶胶液与等体积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乙醇悬浮液
搅拌混合,并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采用流涎法镀膜,控制膜的厚度大约在10~15μm
之间;
将镀有薄膜的吻(缝)合器钛钉于90℃下干燥,然后置于98℃热水中热处理5hr,随
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完全溶解和完全溶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形成带
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孔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5)焙烧
将镀膜的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焙烧炉中焙烧,以2℃/min匀速升温,升温至500℃
后,保温3hr,自然降温后取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生成带有微孔的牢固的二氧化
钛陶瓷层,用水清洗,干燥,陶瓷层大约厚度在5~10μm之间,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约在0.5
~6.5μm之间,有些微孔之间有贯通。
实施例4
(1)预处理
先将吻(缝)合器钛钉n个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洗掉表面附着物,放入1000ml的
3.5mol/L的NaOH溶液中,于80℃保温24hr,去除表面杂质和自然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反
复超声清洗,干燥;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
在室温下,分别称取粘均分子量8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20g和海藻酸钠20g,于
高速真空均质机中,加1000ml去离子水使溶解,再加入2%氯化钙水溶液200ml,在强力搅拌
下真空均质化,然后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即为
制造微孔的模具)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1000ml无水乙醇溶
液中,该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直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3)钛溶胶液制备
在室温下,量取5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100ml的
1%海藻酸钠水溶液,之后加入3ml乙酰丙酮,在室温下不断搅拌,30min后生成稳定的均匀
的钛溶胶液,于室温陈化24hr;
(4)镀膜和造孔
在室温下,将陈化的钛溶胶液与1.5倍体积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乙醇悬浮
液搅拌混合,并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采用流涎法镀膜,控制膜的厚度大约在10~15μ
m之间;
将镀有薄膜的吻(缝)合器钛钉于90℃下干燥,然后置于98℃热水中热处理5hr,随
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完全溶解和完全溶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形成带
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孔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5)焙烧
将镀膜的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焙烧炉中焙烧,以2℃/min匀速升温,升温至500℃
后,保温3hr,自然降温后取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生成带有微孔的牢固的二氧化
钛陶瓷层,用水清洗,干燥,陶瓷层大约厚度在5~10μm之间,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约在0.5
~6.5μm之间,有些微孔之间有贯通。
实施例5
(1)预处理
先将吻(缝)合器钛钉n个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洗掉表面附着物,放入1000ml的
5mol/L的NaOH溶液中,于80℃保温24hr,去除表面杂质和自然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
超声清洗,干燥;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
在室温下,分别称取粘均分子量8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30g和海藻酸钠30g,于
高速真空均质机中,加1000ml去离子水使溶解,再加入3%氯化钙水溶液100ml,在强力搅拌
下真空均质化,然后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即为
制造微孔的模具)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1000ml无水乙醇溶
液中,该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直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3)钛溶胶液制备
在室温下,量取5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100ml的
1%海藻酸钠水溶液,之后加入3ml乙酰丙酮,在室温下不断搅拌,30min后生成稳定的均匀
的钛溶胶液,于室温陈化24hr;
(4)镀膜和造孔
在室温下,将陈化的钛溶胶液与等体积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乙醇悬浮液
搅拌混合,并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采用流涎法镀膜,控制膜的厚度大约在10~15μm
之间;
将镀有薄膜的吻(缝)合器钛钉于90℃下干燥,然后置于95℃热水中热处理5hr,随
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完全溶解和完全溶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形成带
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孔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5)焙烧
将镀膜的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焙烧炉中焙烧,以2℃/min匀速升温,升温至500℃
后,保温3hr,自然降温后取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生成带有微孔的牢固的二氧化
钛陶瓷层,用水清洗,干燥,陶瓷层大约厚度在5~10μm之间,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约在0.5
~6.5μm之间,有些微孔之间有贯通。
实施例6
(1)预处理
先将吻(缝)合器钛钉n个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洗掉表面附着物,放入1000ml的
3.5mol/L的NaOH溶液中,于80℃保温24hr,去除表面杂质和自然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反
复超声清洗,干燥;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
在室温下,分别称取粘均分子量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0g和海藻酸钠10g,于
高速真空均质机中,加1000ml去离子水使溶解,再加入1%氯化钙水溶液200ml,在强力搅拌
下真空均质化,然后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即为
制造微孔的模具)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1000ml无水乙醇溶
液中,该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直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3)钛溶胶液制备
在室温下,量取10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200ml
的1%海藻酸钠水溶液,之后加入6ml乙酰丙酮,在室温下不断搅拌,30min后生成稳定的均
匀的钛溶胶液,于室温陈化24hr;
(4)镀膜和造孔
在室温下,将陈化的钛溶胶液与等体积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乙醇悬浮液
搅拌混合,并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采用流涎法镀膜,控制膜的厚度大约在10~15μm
之间;
将镀有薄膜的吻(缝)合器钛钉于90℃下干燥,然后置于98℃热水中热处理5hr,随
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完全溶解和完全溶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形成带
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孔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5)焙烧
将镀膜的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焙烧炉中焙烧,以2℃/min匀速升温,升温至500℃
后,保温3hr,自然降温后取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生成带有微孔的牢固的二氧化
钛陶瓷层,用水清洗,干燥,陶瓷层大约厚度在5~10μm之间,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约在0.5
~6.5μm之间,有些微孔之间有贯通。
实施例7
(1)预处理
先将吻(缝)合器钛钉n个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洗掉表面附着物,放入1000ml的
5mol/L的NaOH溶液中,于80℃保温24hr,去除表面杂质和自然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
超声清洗,干燥;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
在室温下,分别称取粘均分子量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0g和海藻酸钠10g,于
高速真空均质机中,加1000ml去离子水使溶解,再加入1%氯化钙水溶液200ml,在强力搅拌
下真空均质化,然后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即为
制造微孔的模具)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1000ml无水乙醇溶
液中,该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直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3)钛溶胶液制备
在室温下,量取5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100ml的
1%海藻酸钠水溶液,之后加入3ml乙酰丙酮,在室温下不断搅拌,30min后生成稳定的均匀
的钛溶胶液,于室温陈化24hr;
(4)镀膜和造孔
在室温下,将陈化的钛溶胶液与等体积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乙醇悬浮液
搅拌混合,并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采用流涎法镀膜,控制膜的厚度大约在10~15μm
之间;
将镀有薄膜的吻(缝)合器钛钉于90℃下干燥,然后置于95℃热水中热处理5hr,随
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完全溶解和完全溶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形成带
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孔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5)焙烧
将镀膜的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焙烧炉中焙烧,以2℃/min匀速升温,升温至500℃
后,保温3hr,自然降温后取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生成带有微孔的牢固的二氧化
钛陶瓷层,用水清洗,干燥,陶瓷层大约厚度在5~10μm之间,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约在0.5
~6.5μm之间,有些微孔之间有贯通。
实施例8
(1)预处理
先将吻(缝)合器钛钉n个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洗掉表面附着物,放入1000ml的
5mol/L的NaOH溶液中,于80℃保温24hr,去除表面杂质和自然氧化层,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
超声清洗,干燥;
(2)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制备
在室温下,分别称取粘均分子量150万道尔顿的透明质酸钠10g和海藻酸钠10g,于
高速真空均质机中,加1000ml去离子水使溶解,再加入1%氯化钙水溶液200ml,在强力搅拌
下真空均质化,然后加入三倍体积的乙醇,持续搅拌,生成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即为
制造微孔的模具)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冷冻真空干燥,然后悬浮于1000ml无水乙醇溶
液中,该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的直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3)钛溶胶液制备
在室温下,量取50ml钛酸四丁酯溶于1000ml无水乙醇中,搅拌下缓慢加入100ml的
1%海藻酸钠水溶液,之后加入3ml乙酰丙酮,在室温下不断搅拌,30min后生成稳定的均匀
的钛溶胶液,于室温陈化24hr;
(4)镀膜和造孔
在室温下,将陈化的钛溶胶液与等体积的透明质酸-海藻酸微型球体乙醇悬浮液
搅拌混合,并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采用流涎法镀膜,控制膜的厚度大约在10~15μm
之间;
将镀有薄膜的吻(缝)合器钛钉于90℃下干燥,然后置于98℃热水中热处理5hr,随
着透明质酸和海藻酸在热水中的完全溶解和完全溶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形成带
有微孔的二氧化钛薄膜,孔径大约在5~10μm之间;
(5)焙烧
将镀膜的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焙烧炉中焙烧,以2℃/min匀速升温,升温至300℃
后,保温5hr,自然降温后取出,在吻(缝)合器钛钉本体表面生成带有微孔的牢固的二氧化
钛陶瓷层,用水清洗,干燥,陶瓷层大约厚度在5~10μm之间,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约在0.5
~6.5μm之间,有些微孔之间有贯通。
上述得到的可载药钛钉均可以用于载入药物形成载药钛钉,实施例如下:
载药实施例1
在室温条件下,将上述可载药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真空器中,在真空条件下导入
浓度为15%的磺胺嘧啶或磺胺嘧啶银浓氨溶液,然后取出换另一真空器真空干燥,即得装
载磺胺嘧啶或磺胺嘧啶银的载药吻(缝)合器钛钉。
载药实施例2
在室温条件下,将上述可载药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真空器中,在真空条件下导入
浓度为15%的生长因子乙醚溶液,然后取出换另一真空器真空干燥,即得装载有生长因子
的载药吻(缝)合器钛钉。
载药实施例3
在室温条件下,将上述可载药吻(缝)合器钛钉置于真空器中,在真空条件下导入
浓度为65%的各种人用组织细胞生长促进因子之一的表皮生长因子溶液,然后取出换真空
冷冻干燥机干燥,即得装载有各种人用组织细胞生长促进因子的表皮生长因子的吻(缝)合
器钛钉。
本发明利用纯钛、二氧化钛、透明质酸和海藻酸的特性,对已有的吻(缝)合器钛钉
进行表面处理,使纯钛、二氧化钛和透明质酸-海藻酸相互作用,在吻(缝)合器钛钉表面形
成牢固的带有微孔的二氧化钛陶瓷层,微孔分布相对均匀、平均孔径0.5~6.5μm,增加了吻
(缝)合器钛钉表面积,载入药物时可作为药物的储存处,也可使药物相对稳定、均匀地分布
在吻(缝)合器钛钉表面微孔中,并在组织中缓慢、定向释放出药物,起到抑菌和促进愈合等
作用。
本发明可载药钛钉,一方面便于载入抑菌药物和促进愈合的药物并具有缓释功
能,另一方面由于具有耐腐蚀的陶瓷性质,使其表面不易产生脱落物,从而克服现有吻(缝)
合器钛钉植入人体后钛离子所产生的副作用。
当然,本发明可载药钛钉及其制备方法也可用于其它需用钛钉的医疗器械中,并
且可根据临床需要制备装载有其它药物的载药钛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
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