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309212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50060.8

申请日:

2015.07.28

公开号:

CN106381406A

公开日:

2017.02.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B 60/02申请日:20150728|||公开

IPC分类号:

C22B60/02; C22B59/00; C22B3/26

主分类号:

C22B60/02

申请人:

永州市湘江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俞正明; 李效平; 王凯; 严炳琛; 陈伯华; 李金叶; 徐学道

地址:

426111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观音滩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代理人:

张文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首先采用盐酸对处理独居石碱法工艺产生的优溶渣溶解得到含钍、稀土、铀的料液;采用P350作为萃取剂在高酸度盐酸体系中对含钍、稀土的料液进行钍与稀土的萃取分离,得到负载钍的有机相以及萃余液;负载钍的有机相采用高酸度HCl进行洗涤,再采用含HNO3和NaNO3溶液进行反萃获得Th(NO3)4反萃液;萃取分离得到的含稀土和高浓度盐酸萃余液返回优溶工序。在高酸度的萃取体系可有效提高了稀土与钍的分离系数,提高了分离效率,本发明提高了稀土和钍的分离效果,获得了高纯度的硝酸钍,实现了萃余液中稀土等有价元素综合回收,并实现了萃余液中的盐酸的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后处理工序,降低了环境污染,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步骤如下:
1)在P350-HCl萃取分离RE/Th体系中,控制钍、稀土料液酸度为
4.8-5.5mol/L,进行RE/Th分离,采用HCl进行洗涤,得到负载纯钍的有机相
以及萃余液;
2)负载纯钍的有机相用含HNO3和NaNO3溶液进行反萃获得Th(NO3)4;
3)步骤1)所述萃取分离得到的萃余液返回碱法处理独居石中盐酸优溶工
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P350萃取剂采用磺化煤油或煤油进行稀释,萃取剂浓度为25-50%,优选为
3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
1)所述的含钍、稀土料液中[RE+Th]总浓度为50-200g/L(以氧化物计),优
选为80-120g/L(以氧化物计),[TiO2]<4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
1)所述的萃取分离采用逆流萃取,萃取相比为有机相:水相=4-8:1,优选为
有机相:水相=4-5:1,萃取级数为1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
1)所述的洗涤步骤采用4-9mol/L的HCl对负载钍的有机相进行逆流洗涤,优
选采用4.8-5.5mol/L的HCl,相比为有机相:水相=5-25:1,级数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
2)所述的反萃采用含0.01-0.1mol/LHNO3和0.01-0.1mol/L NaNO3溶液进行逆
流反萃,相比为有机相:水相=2-10:1,优选为6-8:1,级数15-20,获得Th(NO3)4
反萃液。

说明书

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具体的说是采用P350作为萃取剂
在高浓度盐酸体系中对含钍、稀土的溶液进行钍与稀土的萃取分离,属于湿法
冶金分离领域。

背景技术

独居石是重要的稀土矿之一,工业上普遍采用烧碱分解法处理独居石精
矿,得到碱分解浆液,经固液分离获得稀土氢氧化物固体和磷酸钠溶液;采用
盐酸对得到的稀土氢氧化物固体进行优溶处理,获得RECl3溶液和优溶渣;
(《稀土》,第一版上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78,P221-237),提取稀土后的优
溶渣,即有放射性物质的铀钍(稀土)优溶渣,工厂一般称为“铀钍渣”或优
溶渣,是一种宝贵的钍、稀土资源。目前工业上优溶渣回收方式主要采用盐酸
全溶得到含有〔RE+Th+U+Fe〕的氯化物溶液,采用P350进行萃取分离
UFe/ThRE,获得含Th和RE萃余液。

上世纪70年代,中南矿冶学院、珠江冶炼厂和广东有色冶金设计院等采
用盐酸溶解优溶渣,得到含U、Th、RE、Fe的氯化物溶液,再在P350-盐酸体
系分离U、Th、RE、Fe,得到U、Th产品,因P350萃取剂可采用PVC材料作
为萃取装备,且分离体系主要采用盐酸,因此投资较省,整体生产成本低,80
年代后被主要采用。

上述工艺存在主要缺点为,在P350-盐酸体系分离含U、Th、RE、Fe的氯
化物溶液时,首先得到含钍、稀土的萃余液,酸度一般为2.5mol/L左右,针对
该料液采用P350进行萃取分离,后得到的含稀土萃余液和负载纯钍的有机。
上述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操作酸度比较低,体系中存在的四价钛易水解
生成钛的羟基络合物及氧化钛等,在萃取过程易形成三相物,造成萃取分相不
好,导致连续操作无法进行,必须对料液进行水解除Ti,调整pH值和多次过
滤、澄清和洗涤处理,带来操作困难,同时耗费盐酸,带来操作困难;而且在
低酸度情况下,P350体系中RE、Th分离系数较小,需要通过增加萃取洗涤级
数及洗涤用酸量等手段对工艺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操作成本。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高浓度盐酸进行RE/Th分离的工艺,即采用在
P350体系进行RE/Th分离时,控制[H+]=4.8-5.5mol/L,高酸度下具有较高的
RE/Th分离系数,由于萃取体系酸度比目前工艺高,料液中RE/Th分离系数得
到了提高;同时,高酸度条件下,体系中钛不易发生水解反应,解决了原有P350
工艺易产生三相物的难题;萃余液中[RE3+]=40-100g/L(以氧化物计),
[H+]=4.3-5.0mol/L,直接返回独居石碱法分解滤饼的优溶工序,实现了萃余液
中的RE3+和HCl的循环利用,与现行的稀土萃取分离体系衔接合理,降低了
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

所述工艺步骤如下:

1)在P350-HCl萃取分离RE/Th体系中,控制钍、稀土料液酸度为
4.8-5.5mol/L,进行RE/Th分离,采用HCl进行洗涤,得到负载纯钍的有机相
以及萃余液;

2)负载纯钍的有机相用含HNO3和NaNO3溶液进行反萃获得Th(NO3)4;

3)步骤1)所述萃取分离得到的萃余液返回碱法处理独居石中盐酸优溶工
序。

所述的P350萃取剂采用磺化煤油或煤油进行稀释,萃取剂浓度为25-50%,
优选为30-35%。

步骤1)所述的含钍、稀土料液中[RE+Th]总浓度为50-200g/L(以氧化物
计),优选为80-120g/L(以氧化物计),[TiO2]<4g/L。

步骤1)所述的萃取分离采用逆流萃取,萃取相比为有机相:水相=4-8:1,
优选为有机相:水相=4-5:1,萃取级数为15-20。

步骤1)所述的洗涤步骤采用4-9mol/L的HCl对负载钍的有机相进行逆流
洗涤,优选采用4.8-5.5mol/L的HCl,相比为有机相:水相=5-25:1,级数5-10。

步骤2)所述的反萃采用含0.01-0.1mol/LHNO3和0.01-0.1mol/L NaNO3溶
液进行逆流反萃,相比为有机相:水相=2-10:1,优选为6-8:1,级数15-20,
获得Th(NO3)4反萃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高酸度的P350-HCl萃取操作体系中,稀土与钍的分离系数高,提高了
分离效率;

2.高酸度的P350-HCl萃取环境解决了钛元素的水解难题,避免了三相物
的形成,保证了萃取工艺的连续性,降低了操作成本;

3.实现了萃余液中的盐酸和稀土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化工原
材料和资源综合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9mol/L盐酸溶解独居石经碱法分解-盐酸优溶产生的优溶渣,得到含
[RE+Th+U+Fe+Ti]的料液,控制料液中[RE+Th+U+Fe+Ti]浓度为180g/L,
[TiO2]=3.5g/L(以氧化物计),[H+]=2.5mol/L,采用30%P350-煤油萃取体系进行
UFe/ThRE分离,采用逆流萃取,相比为有机相:水相=4:1,萃取级数为15,
获得负载U和Fe有机相与含Th和RE萃余液。

针对含Th和RE萃余液采用P350进行萃取分离,控制料液中[RE+Th]总浓
度为100g/L(以氧化物计),[TiO2]=3g/L(以氧化物计),[H+]=5.0mol/L,P350
萃取剂采用磺化煤油进行稀释至P350浓度为30%,采用逆流萃取,萃取相比
为有机相:水相=5:1,萃取级数为15。负载钍的有机相采用5mol/L的HCl对
负载钍的有机相进行逆流洗涤,相比为有机相:水相=8:1,级数5。随后采
用含0.01mol/LHNO3和0.01mol/L NaNO3溶液进行逆流反萃,相比为有机相:
水相=6:1,级数15,获得Th(NO3)4溶液,其中含稀土0.12%REO得到的含稀土
萃余液返回碱法处理独居石盐酸优溶工序。萃取过程中连续运行近70天,槽
体无明显的三相物产生,可实现长时间连续操作。

对比实施例1

采用9mol/L盐酸溶解独居石经碱法分解-盐酸优溶产生的优溶渣,得到含
[RE+Th+U+Fe+Ti]的料液,控制料液中[RE+Th+U+Fe+Ti]浓度为180g/L(以氧化
物计),[TiO2]=3.5g/L(以氧化物计),[H+]=2.5mol/L,采用30%P350-煤油萃取体
系进行UFe/ThRE分离,采用逆流萃取,相比为有机相:水相=4:1,萃取级
数为15,获得负载U和Fe有机相与含Th和RE萃余液。

针对含Th和RE萃余液采用P350进行萃取分离,萃余液中[RE+Th]总浓度
为100g/L(以氧化物计),[TiO2]=3g/L(以氧化物计),[H+]=2.0mol/L,P350
萃取剂采用磺化煤油进行稀释至P350浓度为30%,采用逆流萃取,萃取相比
为有机相:水相=5:1,萃取级数为15。负载钍的有机相采用5mol/L的HCl对
负载钍的有机相进行逆流洗涤,相比为有机相:水相=8:1,级数5。随后采
用含0.01mol/LHNO3和0.01mol/L NaNO3溶液进行逆流反萃,相比为有机相:
水相=6:1,级数15,获得Th(NO3)4溶液,其中含稀土2.34%REO。萃取过程中
在萃取段有机相出现乳化,三相物较多,连续运行7天左右,萃取槽需要捞取
三相物。

实施例2

针对含Th和RE萃余液采用P350进行萃取分离,控制料液中[RE+Th]总浓
度为120g/L(以氧化物计),[TiO2]=1g/L(以氧化物计),[H+]=5.5mol/L,P350
萃取剂采用磺化煤油进行稀释至P350浓度为35%,采用逆流萃取,萃取相比
为有机相:水相=4:1,萃取级数为20。负载钍的有机相采用8mol/L的HCl对
负载钍的有机相进行逆流洗涤,相比为有机相:水相=15:1,级数10。随后
采用含0.1mol/LHNO3和0.1mol/L NaNO3溶液进行逆流反萃,相比为有机相:
水相=10:1,级数20,获得Th(NO3)4溶液,其中含稀土0.15%REO。得到的含
稀土萃余液返回碱法处理独居石中盐酸优溶工序。萃取过程中连续运行近100
天,槽体无明显的三相物产生,可实现长时间连续操作。

实施例3

针对含Th和RE萃余液采用P350进行萃取分离,控制料液中[RE+Th]总浓
度为80g/L(以氧化物计),[TiO2]=2g/L(以氧化物计),[H+]=4.8mol/L,P350
萃取剂采用磺化煤油进行稀释至P350浓度为50%,采用逆流萃取,萃取相比
为有机相:水相=8:1,萃取级数为18。负载钍的有机相采用4.8mol/L的HCl
对负载钍的有机相进行逆流洗涤,相比为有机相:水相=20:1,级数18。随
后采用含0.05mol/LHNO3和0.05mol/L NaNO3溶液进行逆流反萃,相比为有机
相:水相=8:1,级数18,获得Th(NO3)4溶液,其中含稀土0.26%REO得到的含
稀土萃余液返回碱法处理独居石中盐酸优溶工序。萃取过程中连续运行近100
天,槽体无明显的三相物产生,可实现长时间连续操作。

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萃取分离钍与稀土工艺,首先采用盐酸对处理独居石碱法工艺产生的优溶渣溶解得到含钍、稀土、铀的料液;采用P350作为萃取剂在高酸度盐酸体系中对含钍、稀土的料液进行钍与稀土的萃取分离,得到负载钍的有机相以及萃余液;负载钍的有机相采用高酸度HCl进行洗涤,再采用含HNO3和NaNO3溶液进行反萃获得Th(NO3)4反萃液;萃取分离得到的含稀土和高浓度盐酸萃余液返回优溶工序。在高酸度的萃取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