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510111621.8
2005.12.16
CN1983097A
2007.06.20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G05B23/00(2006.01); G01M15/00(2006.01)
G05B23/0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方坚; 张明朗; 叶强; 张海勃; 叶俊杰
518119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延安路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薛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高温恒温水箱、一个热交换器以及多个水管,该发动机冷却液与外部冷却水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电动调节阀调节外部冷却水的流量来调节交换热量,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目的,并利用气动阀的开断来进行冷热冲击。本发明中,冷热冲击与水温控制共用一些管路,从而使管路得到简化。
1、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高温恒温水箱,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个热交换器以及:第一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热交换器的第一出水口上,其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该第一水管上设有一个第一气动阀;第二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的第一进水口上,其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出水口相连,该第二水管上设有一个第二气动阀;第三水管,其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的第一出水口和该热交换器的第一进水口之间;第四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热交换器的第二出水口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水塔;第五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热交换器的第二进水口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水塔,该第五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第六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第五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电动调节阀的前方,另一端连接在该第一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第一气动阀的后方,该第六水管上设有一个第三气动阀;第七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第二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第二气动阀的前方,另一端连接在该第四水管上,该第七水管上设有一个第四气动阀;第八水管,其一段连接在该第二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第二气动阀的前方,另一端连接在该第一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第一气动阀的前方,该第八水管上设有一个第五气动阀。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九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的第二进水口,另一端用于连接水塔,并设有一个第一电磁阀;第十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另一端用于连接水塔,并设有一个第二电磁阀。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高温恒温水箱中设有一个加热器和一个水箱温度传感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一个水泵,其设在该第一水管上,位于该第一气动阀的后方并且在该第六水管和第三水管端口的前方。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试验、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检测领域中,水温控制一般通过两个恒温水箱(高温水箱及低温水箱),通过一个三通比例阀来调节两个水箱流向发动机的比例,从而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其缺点为:三通比例阀价格太贵,成本高;整个系统管路复杂,有不少支路等,不利于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高温恒温水箱,其还包括一个热交换器以及: 第一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热交换器的第一出水口上,其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该第一水管上设有一个第一气动阀; 第二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的第一进水口上,其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的出水口相连,该第二水管上设有一个第二气动阀; 第三水管,其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的第一出水口和该热交换器的第一进水口之间; 第四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热交换器的第二出水口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水塔; 第五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热交换器的第二进水口上,另一端用于连接水塔,该第五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 第六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第五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电动调节阀的前方,另一端连接在该第一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第一气动阀的后方,该第六水管上设有一个第三气动阀; 第七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第二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第二气动阀的前方,另一端连接在该第四水管上,该第七水管上设有一个第四气动阀; 第八水管,其一段连接在该第二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第二气动阀的前方,另一端连接在该第一水管上,端口设在该第一气动阀的前方,该第八水管上设有一个第五气动阀。 另外,该装置还包括: 第九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的第二进水口,另一端用于连接水塔,并设有一个第一电磁阀; 第十水管,其一端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的第二出水口,另一端用于连接水塔,并设有一个第二电磁阀。 其中,该高温恒温水箱中设有一个加热器和一个水箱温度传感器。 该装置又包括一个水泵,其设在该第一水管上,位于该第一气动阀的后方并且在该第六水管和第三水管端口的前方。 所述前方是指阀门的入口之前,或是水管中水流的上游,所述后方是指阀门的出口之后,或是水管中水流的下游。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电动调节阀调节外部冷却水的水量来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冷热冲击系统与水温控制系统共用一些管路,从而使管路得到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另一工作状态示意图。 上述各附图中的箭头表示水管中冷却水流动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一个高温恒温水箱1,设有一个加热器11和一个水箱温度传感器12; 一个热交换器2; 第一水管31,其一端连接在该热交换器2的第一出水口上,其另一端与发动机5的进水口相连,该第一水管31上设有一个第一气动阀41; 第二水管32,其一端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1的第一进水口上,其另一端与发动机5的出水口相连,该第二水管32上设有一个第二气动阀42; 第三水管33,其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1的第一出水口和该热交换器2的第一进水口之间; 第四水管34,其一端连接在该热交换器2的第二出水口上,另一端连接外部的水塔6; 第五水管35,其一端连接在该热交换器2的第二进水口上,另一端连接外部的水塔6,该第五水管上设有电动调节阀7; 第六水管36,其一端连接在该第五水管35上,端口设在该电动调节阀6的前方.另一端连接在该第一水管31上,端口设在该第一气动阀311的后方,该第六水管36上设有一个第三气动阀43; 第七水管37,其一端连接在该第二水管32上,端口设在该第二气动阀42的前方,另一端连接在该第四水管34上,该第七水管37上设有一个第四气动阀44: 第八水管38,其一段连接在该第二水管32上,端口设在该第二气动阀42的前方,另一端连接在该第一水管31上,端口设在该第一气动阀41的前方,该第八水管38上设有一个第五气动阀45; 第九水管39,其一端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1的第二进水口,另一端连接到装有外部的水塔6上,并设有一个第一电磁阀81; 第十水管310,其一端连接在该高温恒温水箱1的第二出水口,另一端连接到外部的水塔6上,并设有一个第二电磁阀82。 所述电磁阀的作用是用于更换发动机冷却液的,第一电磁阀81是补水电磁阀,第二电磁阀82是放水电磁阀。 该装置还包括一个水泵9,其设在该第一水管31上,位于该第一气动阀41的后方,并且在该第六水管36和第三水管33端口的前方。所述水泵9可以是发动机自带的水泵。 在热工况时,只有第五气动阀45开启,其余全关闭,此时冷却水回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 在冷工况下,只有第三气动阀43及第四气动阀44开启,其余关闭,此时冷却水回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 恒温工况下,可任意设定一个温度(一般为30℃~98℃之间,视外部冷却水温度而定),此时气动阀41、42开启,其余关闭,此系统即可将最终温度恒定在所设定的温度附近。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高温恒温水箱、一个热交换器以及多个水管,该发动机冷却液与外部冷却水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电动调节阀调节外部冷却水的流量来调节交换热量,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目的,并利用气动阀的开断来进行冷热冲击。本发明中,冷热冲击与水温控制共用一些管路,从而使管路得到简化。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