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食品的容器.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53067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85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45170.X

申请日:

2001.12.01

公开号:

CN1358654A

公开日:

2002.07.1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5D 1/10申请日:20011201授权公告日:20050810终止日期:201001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5D1/10; B65D51/14; B65D51/16; B65D53/02

主分类号:

B65D1/10; B65D51/14; B65D51/16; B65D53/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色雷克;

发明人:

荻野孝司

地址:

日本多治见市

优先权:

2000.12.01 JP 367316/0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天安;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把冷藏库内的容器取出放到餐桌打开盖时,即使容器内处于减压状,只要用指尖手捏住手抓部上提,就能一次性完成容器内的减压和上提盖体的作业。在容器本体开口部盖着带手抓部的盖体中,将手抓部制成,使手抓部本体的下部配置的卡合部可通气地穿通在盖体的透孔中,在手抓部本体的周围环设有用可挠性材料制成的筒状外壳部,使其上方密贴本体,使其下方抵靠在盖体上面,在用指尖捏住可挠性手抓部的外壳部上提盖体时,手抓部的外壳部上下部的一部分从盖体上面分离,解除与盖体间的气密压接状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保存食品的容器,是由容器本体(2)与盖体(3)构成的,盖体(3) 以塞状覆盖容器本体(2)的开口部(2a),在盖体(3)的上部配有手抓部(16), 上述盖体的周缘(3a)相对上述容器本体(2)可气密装拆的保存食品的容器 (1),其特征在于: 配备在上述盖体(3)上的上述手抓部(16)的结构是相对盖体(3)装配 上述手抓部(16)的上述手抓部本体(33),在上述手抓部本体(33)的周围, 以上部连接到上述手抓部本体(33)上、下部相对上述盖体(3)气密状压接 的状态环设有手抓用外壳部(38);在由上述外壳部(38)围成的内侧上,设 置有相对盖体(3)使盖体内外连通的通气孔(26);用可挠性弹性材料制成上 述手抓部(16)的外壳部(38),从而在用指尖捏着上述外壳部(38)来上提 上述盖体(3)的情况下,上述外壳部(38)上下部(40)的一部分偏向中心 方向从盖体(3)分离,除解盖体(3)与外气间的气密状态,通过上述通气 孔(26)使容器内部空间(11)与外部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食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3d) 及相对盖体(3d)安装着的上述手抓部本体(33d)的周围配备的手抓用外壳 部(38d)的结构为,顺次环设有安装面(53)、凹槽状导入槽(54)和密封壁(23d), 安装面(53)环状环设在上述盖体(3d)的上面围绕手抓部本体(33d)周围的位置处, 用于承受环状阀体(50)的内侧自由端(51),凹槽状导入槽(54)环设在环 状位置上,密封壁(23d)环设在比槽底位置更高的位置处;另一方面,上述 手抓用外壳部(38d)是以上部(39d)连接到上述手抓部本体(33d)上、下 部(40d)相对上述盖体(3d)上密封壁(23d)的上部气密压接的状态环设的, 并且,从上述手抓用外壳部(38d)的下部(40d)的内周,跨越配置在上述环 状位置上的导入槽(54),朝向上述环状配置的安装面(53)延伸设置环状阀 体(50);使上述环状阀体(50)的自由端(51)相对上述环状配置的安装面 (53)气密状压接,气密阻断连通外气的手抓用外壳部(38d)的内侧空间(24bd) 和上述导入槽(54)的内部;再在上述导入槽(54)中设置通气孔(26d),以 便使导入槽(54)内与容器本体(2d)内为相同气压地与盖体(3d)内侧连通;同时, 在导入槽(54)中央部一侧的上部位置上,配置有空气流通孔(52),以便在 因导入槽(54)内的减压而与上述安装面(53)压接着的环状阀体(50)的自由 端(51)挠性移动到导入槽(54)的槽底一侧的情况下,在该阀体(50)的自 由端(51)与上述导入槽(54)的中央部一侧之间进行空气流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存食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配置在上述 盖体(3)上的上述手抓部(16)的结构为,在盖体(3)上设置有透孔(19), 同时,通过在该透孔(19)中将上述手抓部中手抓部本体(33)的下部配置的 凸状卡合部(34)穿通并可自由装拆卡合地存置,将上述手抓部本体(33)可 相对盖体(3)自由装拆地进行安装。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存食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配置在上述盖体 (3)上的上述手抓部(16)的结构为,在盖体(3)上设置有透孔(19),同时, 通过在该透孔(19)中将上述手抓部中手抓部本体(33)下部配置的凸状卡合 部(34)穿通并可自由装拆卡合地存置,将上述手抓部本体(33)可相对盖体 (3)自由装拆地进行安装;在盖体(3)上透孔(19)的周围上面环设立状密 封壁(23),另一方面,在上述手抓部本体(33)上环设手抓用外壳部(38), 以成为上部连通到上述手抓部本体(33)上、下部为外壳部(38)的外面气密压 接在上述盖体上面设置的密封壁(23)内周面上的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保存食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手抓部中手 抓部本体(33)下部配置的凸状卡合部(34)的结构为是由多个卡合用部件(34a) 构成的,多个卡合用部件(34a)以相互间形成有横置空间(36)的状态从手 抓部本体的头部(30)的下部向下突出设置,在这些卡合用部件(34a)的下方 配置有可相对盖体(3)的透孔(19)的下缘自由卡合解脱的卡合爪(35)。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保存食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手抓部中手 抓部本体(33)下部配置的凸状卡合部(34)的结构为具有突出部件(34b)和卡 合爪(35d),突出部件(34b)是从手抓部本体的头部(30)的下部向下突 出设置的,卡合爪(35d)的里面形状为非圆形,并且在该突出部件(34b)的 下方,可相对设置在盖体(3)上、平面形状非圆形的透孔(19b)中短径一侧 的下缘自由卡合解脱。
7: 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保存食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手抓部本体(33)周围环设的手抓用外壳部(38)的下部是由能够以上部为支 点向手抓部本体(33)上方上卷的弹性材料制成的。
8: 一种保存食品的容器,是由容器本体(2)和带有手抓部的盖体(3) 构成的保存食品的容器(1),带有手抓部的盖体(3)以塞状覆盖容器本体(2) 的开口部(2a),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容器本体上接近上缘(7)的内侧环设有台阶 部(10),并在上述盖体(3)的内面侧周围缘部环设有密封保持部件(20), 由此气密保持环状密封部件(42)内周侧部件(43),密封部件(42)的外周 侧自由端(44)将盖体(3)覆在容器本体(2)上的状态下,相对上述容器本 体(2)上接近上缘的内侧上环设的台阶(10)从上侧气密压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存食品的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体(3) 的内面侧周缘部上配置的环状密封部件(42)的弹性设定为,在使密封部件(42) 压接到上述台阶部(10)上的状态下盖体(3)不相对容器本体(2)上浮的范 围内。

说明书


保存食品的容器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存食品的容器,该容器由容器本体与盖体组成,该盖体以塞状覆盖着容器本体的开口部,上述盖体的周缘相对容器本体是装备成可密封状。

    背景技术

    以往保存食品的容器的是由容器本体与盖体构成的,该盖体带有手抓部且以塞状覆盖在容器本体的开口部,在上述盖体的周缘相对容器本体可装配成气密状(例如,参见实开平4-118349号公报),在把食品放入容器内保存的情况下,优点是隔断了与外界的空气流通,从而能把食品保存在卫生的状态下。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对于这种以往保存食品的容器来说,在把从冷藏库内保存的容器取到餐桌上开盖时,存在的问题是,容器内空气是减压的,从而只是上提手抓部难以打开盖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上述以往容器中,盖体上设置可自由开闭地通气孔,开盖时进行使这些通气孔打开的操作。但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在开盖作业中必须要进行打开通气孔与上提盖体手抓部二个烦琐作业,这降低了商品的价值。

    另外,在上述以往容器中,仅将盖体盖在容器本体上通气孔不会被盖住。因此,存在的问题还有把容器收放在冷藏库时可能会使通气孔处于打开的状态,失去了密封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问题的方法。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存食品的容器,该容器在把食品存放在容器内时能阻断与外部的空气流通,从而使食品保存在卫生良好的状态下。

    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种保存食品容器,其中在把容器1从冷藏库内保存状态下取到餐桌上开盖时,即使容器内的空气11处于减压状态,只要用指尖捏住手抓部16上提就能使外壳部38下部的密封部40的一部分向中心方向偏靠而离开盖体3,从而很方便地进行解除与盖体3间气密压接状态以消除容器内减压状态的作业和上提盖体3的开盖作业。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存食品的容器,其中在把装有食品的容器1放进冷藏库中时只需把盖体3盖在容器上,把盖着盖体的容器放进冷藏库中,盖体3上附带的手抓部的外壳部38也会利用自身的弹力回复,外壳部38的下部40环设成相对上述盖体3的上面成气密性压接状态,发挥密封效果,从而使容器内减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存食品的容器,其中在放进冷藏库内的容器产生异常减压时,上述手抓部的下部能在弹力作用下移动,导入外部气体,从而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存食品的容器,在想对上述盖体3上所带的手抓部16进行清洗的情况下,即使该手抓部的结构特点在于通常是不通气的,只有当用指尖捏着手抓部16才能通气,也可以通过仅拆下卡合部34中的卡合爪35即简便地从盖体3上取下进行清洗。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了卫生的手抓部16,在将把手抓部16从盖体3上取下进行清洗时,外壳部38内侧24为凹部的地方呈现的状态为,上提该外壳部38的下部,使其内侧呈开放状态,从而容易清洗各角隅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保存食品的容器,其中在把装着食品的容器1加热时,在容器内部变成异常高压的情况下,上述盖体3上周围的密封部件42的结构能起到安全阀的作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根据附图及相关的下述说明很容易理解。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容器本体与盖体关系的纵剖面图;

    图2是盖体的平面图;

    图3是盖体里面图;

    图4是密封部件的平面图;

    图5是图4中V-V线的剖面图;

    图6是手抓部本体局部剖面的平面图(A)、VI-VI线的纵剖面图(B)、里面图(C);

    图7是手抓用外壳部的平面图(A)、纵剖面图(B)、里面图(C);

    图8是手抓部本体与手抓用外壳部的透视图;

    图9是表示用指尖捏着手抓部上提状态中手抓用外壳部向中央部偏靠时的局部纵剖面图;

    图10是图9中X-X线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手抓部本体与手抓用外壳部的合体状态(手抓用外壳部的下部40卷在手抓部本体上方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的本体与外壳部的合体状态时的纵剖面图;

    图13(A)是表示盖体局部与手抓部关系的E-E’平面图、(B)是盖体局部与手抓部的里面图;

    图14(A)是取下手抓部的盖体的局部平面图、(B)是F-F’线的剖面图、(C)是(A)图的里面图;

    图15(A)是手抓部本体的平面图、(B)是G-G’剖面图、(C)是(A)图的里面图;

    图16(A)是手抓用外壳部的平面图、(B)是H-H’剖面图、(C)是(A)图的里面图;

    图17(A)是表示用指尖捏着手抓部上提状态下手抓用外壳部向中央部偏靠时的K-K’剖面图、(B)是(A)图的J-J’剖面图;

    图18是表示导入槽内变成负压,环状阀体向下方弯曲,从内侧通过导入槽给容器本体内供给空气状态的示图,是图17中(B)图的K-K’位置的剖面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1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保存食品的容器1是由容器本体2和盖体3构成的,盖体3盖着容器本体上的开口部2a并带有手抓部。上述盖体3的周缘3a可气密地对着容器本体2进行装配。

    容器本体2是由共知惯用式样的周壁6、上缘7、底部8、腿部9等任意组装构成的,其整体可以选用陶器、磁器、耐热玻璃、金属或耐热性合成树脂等材料制成内部放置食品的收容室11。

    对着上述容器的上缘7气密且可自由拆卸、开闭组装盖体周缘3a的方法已知有许多实例。因此,对这种保存食品容器1可以利用以往实例中任意组装的方法。

    在图1中示出了作为组装方法的结构特点。10表示环设在容器上缘7附近内侧的台阶,能以正好装上密封部件42自由端44的方式形成平坦密封面。

    下面,盖体3中的盖体本体15是选用公知的如陶器、磁器、耐热玻璃、金属或耐热性合成树脂等材料制作的。此处17表示周缘,环设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加强部。18表示与上述上缘7抵接的抵接部,20表示密封部件(封垫42)的保持部件,具有保持密封部件42的元件43的保持槽21。

    22表示在手抓部16周围形成的环状凹部,降低手抓部16的上面,在与盖体3的上面相一致时指尖所放置的位置(在手抓部16的上面高于盖体3的情况下不需要该凹部)。23是带有气密压接手抓用外壳部38的下部40的面的密封壁,以对应上述下部40的外周形状的方式环状形成从盖体3的上面稍稍突出的壁那样的形状。该壁的上面23a是环状,并且形成外周比水平面或内周还高的倾斜面,能具有使外壳部38下部的环状台阶40a下面弹性压接的密封效果。25是将设置在盖体3中央部的透孔19包围起来的孔缘,其下形成能与图9所示卡合爪卡合的台阶25a,上方25b可以支持手抓部本体的头部30。并且,在孔缘25周围形成常时与收纳室11连通,与其相同地在冷藏库内为减压的减压空间24。这种减压空间24如图9所示,也可以兼作使手抓用外壳部38中下部密封片40后退的空间。26表示为了使收纳室11与减压空间24相互间更可靠地连通而从透孔19放射状配设的通气孔。虽然仅有透孔19通气作用也很充分,但为了使盖体3的内外更可靠地连通,既可以设置独立的通气孔,也可以形成上述通气孔26。

    下面说明上述手抓部16相对上述盖体3的装配,可以采用周知的方式,例如,采用任意的粘接方式将一体或分别形成的部件粘接在盖体3上使其一体化,或如图所示安装相对盖体3上设置的透孔19可自由装拆卡合的部件。

    在上述手抓部16中的手抓部本体33的下部配置凸状的卡合部34。例如,配置多个卡合部件34a(二、三叉状形成物),该卡合部件在相互间形成横置空间36的状态下从手抓部本体的下部向下方突出,在这些部件的下方配置有可相对盖体上透孔的下缘25a自由卡合、脱离的卡合爪35。这些可自由弹性扩张缩小形成的卡合部件34a在利用横置空间36或通气孔26可通气的状态下使透孔19连通,通过把其自由端的卡合爪35卡合到台阶25a上而存置于孔内。由此上述手抓部本体33能自由装拆地装配到盖体3上。

    上述手抓部本体33是用ABS、聚丙烯等硬质材料一体形成圆盘状头部30和卡合部34的,卡合部34形成二叉状(中间具有空间部36),目的在于保持二个卡合爪35相互间的弹性扩张缩小功能。

    图13至图18表示作为手抓部16的装配方式的其它结构特点。

    接着在上述手抓部本体33的周围环设利用可挠性气密部件(弹性复原部件,例如,硅酮橡胶或局部具有规定弹性的耐热性合成树脂)制成的手抓用外壳部38。这种外壳部38整体形成筒状,上方具有环状的连接部39,在该头部30的周围设置的嵌合台阶(连接部)37可用任何方式,例如用粘合剂或热熔接等气密性固定。不过,对上述手抓部本体33的材料采用常态中能保持原形的较硬材料的情况下,是通过使该外壳部38的厚度变得较薄而获得弹性的方式形成,其结果是两者也能用一体的材料同时制成。

    外壳部38上方的环状连接部39与头部30周围30a的连接部的结构可以是为,使朝向双点划线所示内侧方向形成环状的一个曲折部件38a从外壳部38突出,以该突出的部件38a与其下方间隔形成的突出部件39a,以弹性且可自由装拆气密状地夹持头部30周围的部件30a的方式进行连接。

    另外,外壳部38的上方如双点划线所示,采用与本体38一体的材料帽状一体形成整个38b,以完全覆盖体头部30的上部及周围30a的方式弹性且气密地可自由装拆地进行装配。

    在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情况下,在任何场合都能从头部30的上部卷取外壳部38的上部,能把外壳部38从头部30的上部取下进行清洗,并能在清洗后再次覆在头部30上部,使其弹性嵌合进行气密性再装配。

    随后,在下部40上环设图1所示在盖体3一侧容易获得气密接触形式的环状台阶40a,并把其气密压接在密封壁23上面(密封面)23a上。再在该密封部外附或成选择地环设下端40,该下端制成薄壁,成为如图1所示气密封地压接在上述盖体3中环状壁内面上形成的密封面23c上的状态。下部40的厚度可以根据外壳部38材料的柔软度或减压空间24与外部所期望气压差的大小等利用者的要求增厚或减薄。下部40腰部结实时能承受较大的气压差。如果腰部弱小,在气压差变大时打开,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在上述要求的气压差小的场合,可通过将盖体3的上制成平坦的,下部40的最下端在常态下压接在盖体3的上面而获得密封效果。

    下面,说明图4、5所示的密封部件42,利用弹性复原材料如硅酮橡胶或具有规定弹性的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制成中央部中空的环状,使其内侧元件43对着上述保持部件20中的保持槽21以嵌入状气密装配,使稍厚的外周侧自由端44相对台阶10中稍斜向上的平坦面10气密封且压接状接触。中间部45以整体具有充足弹性的方式制成薄壁状。密封部件42的弹力在将盖体覆盖在容器本体上的状态下使自由端44压接在台阶10上,但不具有不能将盖体上提的弹性。并且,在容器1加热时容器内一旦产生异常膨胀,该部件42向上,变成安全阀。

    对于上述结构体来说,通常是把食品放在容器本体1中再以图1所示状态放进冷藏库而被使用的。在冷藏库中,在容器内温度降低的同时进行减压,并且在密封部件42的先端相对密封部10气密压接的同时,由于外壳部38的下部密封部40气密性压接在盖体3的上面,不会产生与外界气体的交流,防止容器内气味转移到冷藏库内的其他食品中。

    下面,说明把库内的容器本体取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因容器本体内减压即将盖体3上提也不会容易地将其打开。不过,在上述明确说明的本发明食品保存的容器中,为了将上述盖体3上提,在用指尖捏住上述可挠性部件制成的手抓用外壳部38的情况下,手抓部16的外壳部38中下部的一部分40如图9、10所示偏向中心方向,从盖体3的上面稍稍分离,消除与盖体3间的气密性压接状态,通过上述透气孔19或通气孔26使容器内空间11与外部连通,这样一来盖体3就能轻轻上提。

    下面说明清洗手抓部16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取下图1状态中的盖体3,用手指捏住卡合爪35向中央部偏靠,从孔19向上方提拉,使盖体和手抓部16分离。这样就能非常容易地进行清洗。另外,如图12所示,当使手抓部本体33周围环设的手抓用外壳部38的下部40以上部37为支点向手抓部本体的上方上卷时,也能容易地清洗手抓部本体33中卡合部34的周围,以能够达到最好的卫生状态。

    手抓部16相对盖体的安装可以是通过把卡合部34对着透孔19如图1状进行插入而完成的。环状密封部件42也可以通过把其内侧从可自由装拆的保持槽21中取出进行清洗再恢复原状。

    下面,图13至图18表示上述盖体3、安装在盖体3上的上述手抓部本体33、被配置在手抓部本体33周围的手抓用外壳部38的各个局部与图1~图12所示不同的实施例。

    以下对图13至图18进行说明。图示的盖体3d将与图1所说明过的盖体3的大部分以及图示的容器部分省略,仅示出为了说明不同实施例的必要的部分。

    在上述盖体3d的中央部设置有平面形状如图14(A)所示非圆形、如长四边形的透孔19b,其周围的部件56呈图14(B)所示的稍隆起状态。

    上述盖体3d的上面以手抓部本体33d为中心,围绕其周围依次环设安装面5 3、导入槽54、密封壁23d。在最内侧的位置形成与稍隆起的凸状部件56的周围环状连续的台阶53,该台阶53作为用于承接环状阀体50中内侧自由端51的安装面53。其次,如图14所示连续地环设槽状导入槽54。并且在其外周,以连续状环设用于形成槽状导入槽54的立状密封壁23d。该密封壁23d既可以是用于相对地形成导入槽54的壁,也可以在导入槽54较深的情况下,与其相对应地与盖体的上面相同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导入槽54中,一处或多处设置与盖体内侧连通的通气孔26,用于使导入槽54内与容器本体2内气压相同。

    在导入槽54中央部一侧的上部位置52处,一处或多处设置有空气流通孔52,以便在因导入槽54内减压而压接在上述安装面53上的环状阀体50自由端51挠性移动到导入槽54的槽底一侧的情况下(参照图18),在该阀体50的自由端51与上述导入槽54中央部一侧之间进行空气流通。

    下面,说明在手抓部16的手抓部本体33d下部配置的凸状卡合部34d的结构,只示出与图1所示例区别的例子。配置有突出部件34b和卡合爪35d,突出部件34b是用一体材料从手抓部本体头部30d的下部向下突出形成的,卡合爪35d的大小为对应于该突出部件34b中盖体3d上设置的平面形状是非圆形透孔19b,可自由插入拔出。卡合爪35d的自由端为被转动时可如图13(A)所示那样相对透孔19b的短径19c一侧的下缘19e可自由卡合、脱离,里面形状是非圆形,如长四边形。

    上述手抓用外壳部38d也是用图1所示同样可挠性气密部件制成的。

    其上部39b如图所示是与手抓部本体33d连接的。外壳部38d上部中环状的内侧部件39ad粘接在头部周围部件30ad的下面,在图13(A)的安装状态中,由上下部件使其压缩,从而能阻断减压空间24bd与外界气体。并且,外壳部38的下部40d能够以上部39d为支点如图12所示地上卷。

    外壳部38d的下部40d是相对上述盖体3d的立状密封壁23d的上部气密压接状地环设的。这种状态与图1所示结构的情况下相同,气密状阻断减压空间24dd与外界通气。

    环状阀体50如图13(A)所示,是用一体材料从外壳部38d的下部40d的内侧跨过上述槽状形成的导入槽54朝向上述环状配置着的安装面53延伸设置的。

    阀体50的自由端51相对于上述环状配置着的安装面53气密状压接,气密状阻断外壳部38d的内侧上形成的第二减压空间24bd和环状阀体50的下侧上形成的容器本体侧减压空间24d。

    在为了使上提上述盖体3d而用指尖捏着外壳部38d的情况下(参照图17),把外壳部38用可挠性弹性材料制成,以便把外壳部38d上下部40d的一部分向中心方向偏靠,从盖体3d的密封壁23d分离,解除减压空间24d与外界气体的气密状态,就能通过上述透气孔26d使容器内容间11d与外部连通。

    下面,图18示出在外壳部38d的外周面上根据需要设置有空气导入孔55的例子。该实例表示在图13(A)的状态下使第二减压空间24bd与外气预先连通的实例。通过设置该空气导入孔55,就能发挥图18所示的各种功能。把盖体3d覆在容器本体2上放入冷藏库中。手抓部16d的状态在初期成为图13(A)的状态。当容器内冷却变成减压状态时,减压空间24d变成负压状态,环状阀体50与密封壁23d强力压接在安装面35上,其间气密阻断。并且,塞住空气流通孔的52的上部。

    随着减压空间24d负压的持续,容器整体由外部强大的压力包围。这种状态中的环状阀体50具有弹力,由于是预先较薄状形成的,推向图18所示下方,利用弹性的挠性沿横向稍稍移动,使一个空气流通孔52的上部气密开放,从第二减压空间24bd就能自然流入外气。调节这种容器内的减压状态,防止因外压将容器压坏或局部受损。当容器内减压状恢复到接近大气压时,因上述环状阀体50具有复原力,再次返回图13的状态,继续处于密封状态。

    此外,对于图13至图18中具有与前述图1至图12相同或等同的功能、性质或特点的部分,用与前述图1至图12同一符号加上字母“d”表示,省略了其重复说明。

保存食品的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保存食品的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保存食品的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存食品的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存食品的容器.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把冷藏库内的容器取出放到餐桌打开盖时,即使容器内处于减压状,只要用指尖手捏住手抓部上提,就能一次性完成容器内的减压和上提盖体的作业。在容器本体开口部盖着带手抓部的盖体中,将手抓部制成,使手抓部本体的下部配置的卡合部可通气地穿通在盖体的透孔中,在手抓部本体的周围环设有用可挠性材料制成的筒状外壳部,使其上方密贴本体,使其下方抵靠在盖体上面,在用指尖捏住可挠性手抓部的外壳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