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环式滤镜组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滤镜组,尤指一种可便于调整滤镜效果的两环式滤镜组。
背景技术
滤镜是一种装设在镜头前方的摄影辅助装置,除了可用来保护镜头之外,也能够
对光的不同波段进行选择性吸收,从而在摄影作品上形成特殊的光影效果。一般常用的滤
镜如偏光镜或减光镜,偏光镜的原理主要是设计成只允许某一光轴的光线通过,以将不具
偏极性的自然光转化为偏极光,因此偏光镜可以把非金属物体表面、水面等处的反光过滤
消除,使色彩更鲜艳,而减光镜则是可以减少入光量,故可帮助相机降低快门速度,以在强
光照射的情况下,仍可使用大光圈拍出浅景深的效果。以往一个滤镜组中仅装设一片滤镜,
使用者虽然可以将多个不同效果的滤镜组重叠使用以产生所需要的光影效果,但这样的使
用方式的缺点除了必须携带多个滤镜组之外,还会因为重叠多个滤镜组而导致取景角度缩
小,故后来有人便设计出一种装设有两片滤镜的滤镜组。
现有技术的装设有两片滤镜的滤镜组主要设计为其中一片滤镜的位置固定、另一
片滤镜可转动。以在该滤镜组中装设两片偏光镜为例,当两偏光镜的光轴相互平行时,可通
过两偏光镜的光最多,故呈现最亮的偏光效果;当两偏光镜的光轴相互垂直时,可通过两偏
光镜的光最少,故呈现最暗的偏光效果。也就是说,将两偏光镜搭配使用,除了有过滤反光、
使色彩鲜艳的效果之外,还兼具减光的效果,且该滤镜组可调整的偏光、减光效果变化主要
在两偏光镜的光轴相互平行至两偏光镜的光轴相互垂直的0度到90度之间。
然而,当两偏光镜的光轴的相对角度在0度和90度的位置时,会产生十字形的暗光
区块,一般称为“十字纹现象”,而由于该现有技术的滤镜组对于该可转动的偏光镜的转动
角度并无限制,故使用者在调整该可转动的偏光镜的角度时,必须小心翼翼地转动该可转
动的偏光镜,以免产生该十字纹现象。再者,该现有技术的滤镜组是将两偏光镜夹持定位在
若干环框之间,使用时必须通过转动特定环框来带动该可转动的偏光镜,而由于该些环框
的宽度窄,以致使用者在操作时经常有难以用手摸索到可带动该可转动的偏光镜的环框的
问题。如上所述,因此该现有技术的滤镜组在操作使用上有其不便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环式滤镜组,
其可转动的滤镜的转动角度受到限制,以避免产生十字纹现象,故可便于使用者操作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两环式滤镜组,其中,该
两环式滤镜组包括:
一限位环、一锁环、一固定滤镜、一调整环、一转动滤镜、至少一驱动杆与一压环,
其中:
该限位环上具有一内环部、一组接环部、一套接环部与至少一弧形导槽,该内环部
呈径向延伸设置,该组接环部从该内环部的内环缘朝该限位环的后侧轴向延伸,该套接环
部从该内环部的外环缘朝该限位环的前侧轴向延伸,该弧形导槽贯穿形成于该套接环部
上,并且该弧形导槽环绕该套接环部的圆心延伸;
该锁环套设在该限位环的内环部与组接环部的外侧,并且该锁环与该限位环相互
扣接;
该固定滤镜设在该限位环的内环部的内环缘所环绕的空间中,并且该固定滤镜结
合固定于该内环部的内环缘;
该调整环能转动地设在该限位环的套接环部所环绕的空间中,该调整环具有一朝
向该限位环的内环部的内侧环面;
该转动滤镜位于该调整环与该限位环的内环部之间,并且该转动滤镜结合固定在
该调整环的内侧环面;
每一驱动杆贯穿一相对应的弧形导槽并固接于该调整环;
该压环装设在该限位环的套接环部所环绕的空间中,并且该压环与该套接环部以
能拆卸的方式相互组接,该调整环与转动滤镜被夹持并限位在该压环与该限位环的内环部
之间。
如上所述的两环式滤镜组,其中,每一弧形导槽的弧度均小于90度;或者,每一弧
形导槽的弧度为90度。
如上所述的两环式滤镜组,其中,限位环的该弧形导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导
槽分别位于该套接环部的相对两侧,驱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驱动杆分别贯穿两个弧形
导槽并固接于该调整环。
如上所述的两环式滤镜组,其中,固定滤镜通过黏胶与该限位环的内环部相结合
固定,转动滤镜通过黏胶与该调整环相结合固定。
如上所述的两环式滤镜组,其中,锁环具有一结合环部,该结合环部沿轴向凸伸形
成于该锁环的后端,并且该锁环环绕设置在该限位环的组接环部的周围,该结合环部的外
侧面上形成有外螺纹。
如上所述的两环式滤镜组,其中,固定滤镜和转动滤镜均为偏光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当上述固定滤镜和转动滤镜均为偏光镜时,该限位环上的弧
形导槽除了可以导引该驱动杆调整偏光和减光效果之外,将该弧形导槽的弧度限制在会产
生十字纹现象的两极限位置之间,便可相应限制该驱动杆的转动角度范围,以直接避免使
用者在通过该驱动杆带动该转动滤镜转动时将该转动滤镜与固定滤镜调整到会产生十字
纹现象的相对角度位置,且该凸出的驱动杆可以让使用者明确地找到可以带动该转动滤镜
转动的位置,故本发明的两环式滤镜组在操作使用上相当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放大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剖面分解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环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位环的侧视剖面图。
部分附图标号说明:
10限位环 20锁环
31固定滤镜 311黏胶
32转动滤镜 321黏胶
40调整环 50驱动杆
60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关于下文中提到的表示方向的“后”、“前”,请参见图2,图2中的左侧为“后”,
右侧为“前”。
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两环式滤镜组包括一限位环10、一锁环20、一固定滤
镜31、一调整环40、一转动滤镜32、至少一驱动杆50与一压环60。
配合参见图3所示,该限位环10具有一内环部11、一组接环部12、一套接环部13与
至少一弧形导槽14。该内环部11呈径向延伸设置且具有一内环缘与一外环缘,该组接环部
12从该内环部11的内环缘朝该限位环10的后侧轴向延伸,该套接环部13从该内环部11的外
环缘朝该限位环10的前侧轴向延伸。配合参见图4及图5所示,该弧形导槽14贯穿形成于该
套接环部13上并环绕该套接环部13的圆心延伸,每一弧形导槽14的弧度小于90度。
该锁环20套设在该限位环10的内环部11与组接环部12的外侧并与该限位环10相
互扣接,该锁环20具有一结合环部21,该结合环部21沿轴向凸伸形成在该锁环20的后端并
环绕设置在该限位环10的组接环部12的周围,该结合环部21具有一外侧面,该结合环部21
的外侧面形成有一外螺纹22,该外螺纹22可与一相机镜头的前端所设的内螺纹相组接,从
而将本发明的两环式滤镜组组装在该相机镜头的前端。
该固定滤镜31设在该限位环10的内环部11的内环缘所环绕的空间中,并结合固定
于该内环部11的内环缘。
该调整环40可转动地设在该限位环10的套接环部13所环绕的空间中,该调整环40
具有一内侧环面,该调整环40的内侧环面朝向该限位环10的内环部11。
该转动滤镜32位于该调整环40与该限位环10的内环部11之间,并结合固定在该调
整环40的内侧环面并可与该调整环40一同转动。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固定滤镜31通过黏胶311与该限位环
10的内环部11相结合固定,该转动滤镜32也通过黏胶321与该调整环40相结合固定。在本发
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一环形垫片黏贴在该转动滤镜32的其中一侧面的周缘,接着
再将该转动滤镜32连同该环形垫片黏贴于该在该调整环40的内侧环面,并使该环形垫片夹
固在该转动滤镜32与该调整环40的内侧环面之间,通过该环形垫片的方式将该转动滤镜32
结合固定于该调整环40。
每一驱动杆50贯穿一相对应的弧形导槽14并固接于该调整环40,通过带动该驱动
杆50沿该相对应的弧形导槽14移动,可带动该调整环40转动。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该限位环10的至少一弧形导
槽14的数量为两个,两弧形导槽14分别位于该套接环部13的相对两侧,至少一驱动杆50的
数量为两个,两驱动杆50分别贯穿两弧形导槽14并固接于该调整环40。
该压环60装设在该限位环10的套接环部13所环绕的空间中,并与该套接环部13以
可拆卸的方式相互组接,前述调整环40与转动滤镜32被夹持并限位在该压环60与该限位环
10的内环部11之间。具体而言,该压环60与该套接环部13通过螺纹结构相互组接。
当上述固定滤镜31和转动滤镜32均为偏光镜时,该限位环10上的弧形导槽14除了
可以导引该驱动杆50调整偏光和减光效果之外,将该弧形导槽14的弧度限制在会产生十字
纹现象的两极限位置之间,便可相应限制该驱动杆50的转动角度范围,以直接避免使用者
在通过该驱动杆50带动该转动滤镜32转动时将该转动滤镜32与固定滤镜31调整到会产生
十字纹现象的相对角度位置,再者,该凸出的驱动杆50可以让使用者明确地找到可以带动
该转动滤镜32转动的位置,故本发明的两环式滤镜组在操作使用上相当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
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