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长后焦与后透光孔位置的投影变焦镜头.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530064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0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37936.7

申请日:

2001.11.07

公开号:

CN1353317A

公开日:

2002.06.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10.19|||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G02B13/18

主分类号:

G02B13/18

申请人:

明碁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荣德

地址:

台湾省桃园县

优先权:

2000.11.08 US 09/707,993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陈小雯;肖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具有五光学群组的投影镜头,标示为OI至OV,分别含有有效焦距fI至fV。光学群组在一光轴上移动,以执行变焦与对焦的功能。投影镜头共有至少十三个透镜,标为L1至L13,分别含有焦距f1至f13,阿贝数值V1至V13,以及折射指数N1至N13。光学群组OI含有前三透镜L1至L3。光学群组OII含有下两个透镜L4与L5。光学群组OIII含有下三个透镜L6至L8。光学群组LIV含有透镜L9。最后,光学群组OV含有剩余的透镜L10至L13,其中L10至L12会结合形成三个一组。该透镜群组是符合下列条件:-0.45<(f11/fV)<-0.25;V10+V12-2V11>44;2N11-N10-N12>0.5;0.5<(fN+fP)/(fP)<0.9,其中fN是OI与OII的有效焦距(EFL),fP是OI、OII与OIII的有效焦距。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长后焦的投影变焦镜头,其包括有: 一第一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EFL)f I ; 一第二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f II ; 一第三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f III ; 一第四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f IV ;以及 一第五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f V ,该第五光学群组包括有:     一第一透镜,一双面凹的第二透镜,一双面凸的第三透镜,以及一         双面凸的第四透镜; 其中该多个光学群组符合下列条件:                     -0.45<(f 2 /f V )<-0.25                     V 1 +V 3 -2V 2 >44                     2N 2 -N 1 -N 3 >0.5                     0.5<(f N +f P )/(f P )<0.9 其中f 1 是该第一透镜的焦距,f 2 是该第二透镜的焦距,f 3 是该第三透镜 的焦距,V 1 是该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值(Abbe number),V 2 是该第二透镜的阿 贝数值,V 3 是该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值,N 1 是该第一透镜的折射指数,N 2 是该第二透镜的折射指数,N 3 是该第三透镜的折射指数,f N 是该第一与第 二光学群组的有效焦距,以及f P 是该第三、第四与第五光学群组的有效焦距。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一透镜是一双面凸镜 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折射指数是用在波长为 587.56纳米(nm)的光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四透镜包括有一非球 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非球面是朝向一图像侧。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五光学群组另包括有一 弯形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图像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一透镜是一弯形镜片, 该弯形镜片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四光学群组包括有一双 面凸的第五透镜,且该第五光学群组另包括有一弯形的第六透镜,该第六透 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图像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一光学群组是用来调整 一投影图像的焦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四光学群组与该第五 光学群组可在光轴上一起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一光学群组包括有: 一弯形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图像 侧; 一凹凸的第六透镜,该第六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 侧;以及 一凹凸的第七透镜,该第七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该物件 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二光学群组包括有: 一弯形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 侧;以及 一双面凹的第六透镜。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三光学群组包括有: 一凹凸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 侧; 一双面凸的第六透镜;以及 一凹凸的第七透镜,该第七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图像 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四光学群组包括有一 弯形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侧。
7: 56纳米(nm)的光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四透镜包括有一非球 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非球面是朝向一图像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五光学群组另包括有一 弯形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图像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一透镜是一弯形镜片, 该弯形镜片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四光学群组包括有一双 面凸的第五透镜,且该第五光学群组另包括有一弯形的第六透镜,该第六透 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图像侧。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一光学群组是用来调整 一投影图像的焦点。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四光学群组与该第五 光学群组可在光轴上一起移动。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一光学群组包括有: 一弯形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图像 侧; 一凹凸的第六透镜,该第六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 侧;以及 一凹凸的第七透镜,该第七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该物件 侧。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二光学群组包括有: 一弯形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 侧;以及 一双面凹的第六透镜。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三光学群组包括有: 一凹凸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 侧; 一双面凸的第六透镜;以及 一凹凸的第七透镜,该第七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图像 侧。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变焦镜头,其中该第四光学群组包括有一 弯形的第五透镜,该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是朝向一物件侧。

说明书


具有长后焦与后透光孔 位置的投影变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长后焦的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对于投影装置来说,像液晶显示(LCD)面板投影器或是液晶平板(LCOS)投影器,由于液晶平板的分辨率需求,便需要一具有长后焦的投影镜头。此外,需要一长后焦以提供额外光学所需的空间,像偏光分光器与一电中工具,其具有一长后透光孔位置,用来将平行光线传过该偏光分光器。因此,在投影装置的技术中,必须研发具有一长后焦与后透光孔位置的透镜,这透镜必须含有较好的析光差、像散以及畸变特性,以呈现具有微型大小像素的清新图像。此外,它应该含有一小光圈值,以使投影的图像可以尽可能的明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光学品质的投影镜头,其具有一长后焦与一长后透光孔位置,以及一小光圈值,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具有长后焦的投影变焦镜头,其包括有:

    一第一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EFL)fI;

    一第二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fII;

    一第三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fIII;

    一第四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fIV;以及

    一第五光学群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fV,该第五光学群组包括有:

        一第一透镜,一双面凹的第二透镜,一双面凸的第三透镜,以及一

            双面凸的第四透镜;

    其中该多个光学群组符合下列条件:

                        -0.45<(f2/fV))<-0.25

                        V1+V3-2V2>44

                        2N2-N1-N3>0.5

                        0.5<(fN+fP)/(fP)<0.9

    其中f1是该第一透镜的焦距,f2是该第二透镜的焦距,f3是该第三透镜地焦距,V1是该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值(Abbe number),V2是该第二透镜的阿贝数值,V3是该第三透镜的阿贝数值,N1是该第一透镜的折射指数,N2是该第二透镜的折射指数,N3是该第三透镜的折射指数,fN是该第一与第二光学群组的有效焦距,以及fP是该第三、第四与第五光学群组的有效焦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具有2米(公尺)物件距离的镜头球面差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像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畸变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球面差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像散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畸变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球面差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像散示意图;

    图12为图9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畸变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像散示意图;

    图15为图13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像散示意图;

    图16为图13所示具有2米物件距离的镜头畸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投影镜头W的镜头结构示意图。投影镜头W含有五个光学群组:IW、IIW、IIIW、IVW以及VW。光学群组IW含有一弯形镜片W1以及二凹凸透镜W2与W3。W1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S2是朝向一图像侧。W2与W3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S3与S5朝向一物件侧。光学群组IIW含有一弯型透镜W4与一双面凹透镜W5。其中W4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S7朝向一物件侧。光学群组IIIW含有一凹凸透镜W6、一双面凹透镜W7与一凹凸透镜W8。其中W6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S11朝向一物件侧,而W8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S16是朝向一图像侧。光学群组IVW含有一弯形透镜W9,其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S17朝向一物件侧。最后,光学群组VW含有三双面凸透镜W10、W12与W13以及一双面凹透镜W11。其中W10、W11与W12共同形成一三个一组。透镜W1至W13各含有二组合平面,且其标示为S1至S26。下表1列出透镜的不同特性,如该平片的曲率半径、至下一平面的距离(即透镜厚度、或是至下一透镜的距离)、透镜的折射指数(对于波长为587.56nm的光线来说)以及透镜的阿贝数值。本数据提供具有一光圈值2.1、一焦距80mm以及一半视角23.8度的投影镜头W。

                                     表1表面号码   曲率半径    (mm)  厚度或距离    (mm)对587.56nm光线的折射指数  阿贝数值    S1    81.54    10.07    1.729    54.7    S2    681.41    0.00    S3    72.09    3.18    1.804    39.6    S4    34.67    8.54    S5    331.57    2.10    1.729    54.7    S6    32.26    7~39.17    S7    -8849.16    6.41    1.816    46.6    S8    -67.01    3.29    S9    -316.34    2.10    1.606    43.7    S10    30.82    11~5.03    S11    183.78    2.10    1.532    48.9    S12    40.09    1.42    S13    55.75    8.64    1.75    35.3    S14    -78.09    1.37    S15    -55.10    10.00    1.439    95    S16    -122.71    12.65~17.25    S17    -113.40    10.00    1.487    70.2    S18    -35.20    57.14    S19    75.84    9.33    1.487    70.2    S20    -48.81    0.00    S21    -48.81    2.10    1.487    70.2    S22    41.65    0.00    1.835    42.7    S23    41.65    10.07    1.487    70.2    S24    -51.48    0.00    S25    45.90    10.00    1.487    70.2    S26    -103.46    6.20~1.35

    请参阅图2至图4,图2为镜头W的球面差示意图。图3为镜头W的像散示意图。图4为镜头W的畸变示意图。在图2至图4中,该物件距离为2米。图中很清楚的表示该球面差是于0.5mm之内。像散在0.3mm之内,而畸变则在2%之下。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投影镜头X的镜头结构示意图。投影镜头X含有五个光学群组:IX、IIX、IIIX、IVX以及VX。光学群组IX含有一弯形镜片X1,以及二凹凸透镜X2与X3。X1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R2朝向一图像侧。X2与X3分别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R3与R5朝向一物件侧。光学群组IIX含有一弯形透镜X4与一双面凹透镜X5。其中X4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R7朝向一物件侧。光学群组IIIX含有一凹凸透镜X6、一双面凸透镜X7与一凹凸透镜X8。其中X6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R11朝向一物件侧,而X8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R16朝向一图像侧。光学群组IVX含有一弯曲透镜X9,其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R17朝向一物件侧。最后,光学群组VX含有三双面凸透镜X10、X12与X13以及一双面凹透镜X11。其中X10、X11与X12共同形成一三个一组。然而,X13含有一非球面性的表面R26。透镜X1至X13含有表面R1至R26。下表2列出透镜的不同特性。透镜表面R26含有额外的数据,其中K是-1.197,A是0.26E-6,而B是-0.129E-8。表二的数据提供具有一光圈值2.1、一焦距80mm以及一半视角23.8度的投影镜头X。

                                     表2   表面  曲率半径    (mm) 厚度或距离    (mm)对587.56nm光线的折射指数 阿贝数值    R1    94.64    8.67    1.729    54.7    R2    542.47    0.00    R3    75.38    5.84    1.804    39.6    R4    34.38    8.67    R5    525.10    2.10    1.729    54.7    R6    35.98    7~39.34    R7    -8984.87    6.37    1.816    46.6    R8    -74.15    5.71    R9    -200.69    2.10    1.606    43.7    R10    33.65    11.43~4.95    R11    164.41    2.10    1.532    48.9    R12    54.68    1.81    R13    102.23    8.55    1.75    35.3    R14    -60.44    0.65    R15    -51.73    10.00    1.439    95    R16    -137.82    11.3~17.66    R17    -145.07    10.00    1.487    70.2    R18    -37.62    63.14    R19    60.01    8.68    1.487    70.2    R20    -59.93    0.00    R21    -59.93    2.10    1.487    70.2    R22    36.00    0.00    1.835    42.7    R23    36.00    10.45    1.487    70.2    R24    -80.02    0.00    R25    59.82    10.04    1.487    70.2    R26    -57.29    K:-1.6967    A:0.260377E-6    B:-0.128585E-8    8.09~3.04

    请参阅图6至图8,图6为镜头X的球面差示意图。图7为镜头X的像散示意图。图8为镜头X的畸变示意图。在图6至图8中,该物件距离为2米。图中很清楚的表示该球面差在0.1mm之内,像散在0.2mm之内,而畸变则在2%之下。透镜X13的非球面R26提供了第一实施例投影镜头W的光学特性改进。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投影镜头Y的镜头结构示意图。投影镜头Y含有五个光学群组:IY、IIY、IIIY、IVY以及VY。光学群组IY含有一弯形镜片Y1,以及二凹凸透镜Y2与Y3。Y1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M2朝向一图像侧。Y2与Y3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M3与M5分别朝向一物件侧。光学群组IIY含有一弯形透镜Y4与一双面凹透镜Y5。其中Y4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M7朝向一物件侧。光学群组IIIY含有一凹凸透镜Y6、一双面凸透镜Y7与一凹凸透镜Y8。其中Y6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M11朝向一物件侧,而Y8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M16朝向一图像侧。光学群组IVY含有一弯曲透镜Y9,其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M17朝向一物件侧。最后,光学群组VY含有三双面凸透镜Y10、Y12、Y13、一双面凹透镜Y11以及一弯形透镜Y14。其中Y10、Y11与Y12共同形成一三个一组,而Y14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M28朝向一图像侧。透镜Y1至Y14各含有二组合表面,且其标示为M1至M28。下表3列出透镜的不同特性。本数据提供具有一光圈值2.1、一焦距80mm以及一半视角23.8度的投影镜头Y。

                              表3   表面  曲率半径    (mm) 厚度或距离    (mm)对587.56nm光线的折射指数  阿贝数值    M1    77.36    10.13    1.729    54.7    M2    452.01    0.00    M3    63.34    3.77    1.804    39.6    M4    32.23    9.61    M5    3836.59    2.10    1.729    54.7    M6    36.72    7.55~41.01    M7    -226.55    5.50    1.816    46.6    M8    -56.39    0.00    M9    -204.82    2.10    1.606    43.7    M10    37.76    13.89~4.93    M11    162.50    2.10    1.532    48.9    M12    30.22    0.82    M13    34.20    9.59    1.75    35.3    M14    -86.49    3.59    M15    -31.03    10.00    1.439    95    M16    -52.75    4.32~8.63    M17    -74.88    9.38    1.487    70.2    M18    -34.99    39.15    M19    219.55    7.36    1.487    70.2    M20    -30.17    0.00    M21    -30.17    2.10    1.487    70.2    M22    60.55    0.00    1.835    42.7    M23    60.55    7.87    1.487    70.2    M24    -54.71    0.00    M25    110.22    8.23    1.487    70.2    M26    -46.70    5.28    M27    56.93    10.00    1.487    70.2    M28    302.99    4.46~1.63

    请参阅图10至图12,图10为镜头Y的球面差示意图。图11为镜头Y的像散示意图。图12为镜头Y的畸变示意图。在图10至图12中,该物件距离为2米。图中很清楚的表示该球面差在0.5mm之内。像散在0.5mm之内,而畸变则在2%之下。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投影镜头Z的镜头结构示意图。投影镜头Z含有五个光学群组:IZ、IIZ、IIIZ、IVZ以及VZ。光学群组IZ含有一弯形镜片Z1以及二凹凸透镜Z2与Z3。Z1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2朝向一图像侧。Z2与Z3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3与5分别朝向一物件侧。光学群组IIZ含有一弯形透镜Z4与一双面凹透镜Z5。其中Z4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7朝向一物件侧。光学群组IIIZ含有一凹凸透镜Z6、一双面凸透镜Z7与一凹凸透镜Z8。其中Z6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11朝向一物件侧,而Z8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16朝向一图像侧。光学群组IVZ含有一弯曲透镜Z9,其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17朝向一物件侧,以及一双面凸透镜Z14。最后,光学群组VZ含有一弯形透镜Z10、一双面凹透镜Z11、二双面凸透镜Z12与Z13以及一弯形透镜Z15。其中Z10、Z11与Z12共同形成一三个一组,Z10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21朝向一物件侧,而Z15的曲率半径较大的表面30朝向一图像侧。透镜Z1至Z15各含有二组合表面,且其标示为1至30。下表4列出透镜的不同特性。本数据提供具有一光圈值2.1、一焦距80mm以及一半视角23.8度的投影镜头Z。

                                表4    表面  曲率半径    (mm)  厚度或距离    (mm)对587.56nm光线的折射指数  阿贝数值    1    78.82    9.80    1.729    54.7    2    357.96    3.97    3    99.12    3.00    1.804    39.6    4    34.69    7.49    5    248.24    2.10    1.729    54.7    6    36.32    11.1~45.6    7    -419.35    5.94    1.816    46.6    8    -67.00    11.68    9    -179.81    2.10    1.606    43.7    10    30.91    12.72~7.13    11    155.47    2.10    1.532    48.9    12    58.75    1.46    13    114.16    7.97    1.75    35.3    14    -53.95    0.76    15    -44.83    5.00    1.439    95    16    -102.68    9.79~16.78    17    -110.98    9.50    1.487    70.2    18    -34.88    62.00    19    153.82    10.00    1.487    70.2    20    -41.91    0.00    21    -52.68    5.23    1.487    70.2    22    -33.89    0.00    1.835    42.7    23    -33.89    2.10    1.487    70.2    24    66.61    0.00    25    66.61    9.27    1.487    70.2    26    -69.05    0.00    27    101.57    7.66    1.487    70.2    28    -76.09    0.66    29    81.54    5.62    1.487    70.2    30    1589.12    6.86~2.03

    请参阅图14至图16,图14为镜头Z的球面差示意图。图15为镜头Z的像散示意图。图16为镜头Z的畸变示意图。在图14至图16中,该物件距离为2米。图中很清楚的表示该球面差在0.1mm之内。像散在0.1mm之内,而畸变则在1%之下。

    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X、Y与Z含有至少十三透镜。在各实施例中,该透镜都一致通过实施例加以标示,以便让我们可以分别说该十三透镜的有效焦距分别为f1至f13。同样的,该透镜对波长为587.56纳米的光线的折射指数分别为N1至N13。该透镜也分别含有阿贝数值V1至V13。各实施例含有五个光学群组,且我们可以说这些光学群组分别含有有效焦距fI至fV。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该四个实施例都符合下列等式:

    (1)0.5<(fN+fP)/(fP)<0.9

    (2)-0.45<(f11/fV)<-0.25

    (3)V10+V12-2V11>44

    (4)2N11-N10-N12>0.5

    在等式(1)中,fN是该第一与第二光学群组的有效焦距(EFL),fP是该第三、第四与第五群组的有效焦距。等式(1)是由利用本发明的下列条件所导出的:

    (5)-0.1fP>fN>-0.5fP

    等式(1)只是将fP加入等式(5),接着再除以fP而得到的。等式(5)是本发明的下列限制条件的条件式。当fN小于-0.5fP时,fN的贝兹华曲率(Petzvalcurvature)会增加。当fN的贝兹华曲率为正数时,其数值的增加会导致本发明的总贝兹华曲率增加,这很显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同样的,当fN大于0.1fP,fP的贝兹华曲率会减少,导致fP的贝兹华曲率的负值更大,运也是不想要的。简单的说,等式(5),也就是等式(1),会需要加以限制,以平衡与缩小本发明的贝兹华曲率。

    等式(2)必须限制第五光学群组中的析光差与不稳定度。在等式(2)中,f11是第十一透镜的有效焦距,其是第五光学群组中的双面凹透镜,且为三个一组的中央透镜。也就是说,第十、第十一与第十二透镜一起在第五光学群组中形成一三个一组。当f11小于-0.45fV时,第十一透镜的放大率会超过放大需求,并会导致过度的析光差。此外,当放大率增加时,该透镜位置会变得更加灵敏,使整个光学系统不稳定。容忍度变得更加重要,使得组合程序更加迫切与困难。相反的,当f11超过-0.25fV时,第十一透镜的放大率会变得太小,导致析光差不足补偿,且图像品质接着便会降低。

    如同等式(2),等式(3)本身着重在第五光学群组的三个一组。V10、V11与V12是第十、第十一与第十二透镜的阿贝数值,如上述所提到的,共同形成第五光学群组中的三个一组。等式(3)确保色彩析光差能平衡的条件。

    等式(4)确保三个一组的外部透镜与内部透镜的折射指数差足够。三个一组的外部透镜,也就是第十与第十二透镜,两者的折射指数相近。N10与N12必须不能太接近N11,确保有足够的析光差补偿。

    所有的透镜群组会在光轴上移动变焦。光学群组II、III、IV与V用来执行对焦功能。一般来说,不同透镜群组间距离的变更与变焦与对焦位置彼此相关。然而,在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光学群组IV与光学群组V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虽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都利用到光学群组V中的三个一组,应该另外注明这类的排列并非是必要的。其他的透镜组合也可以使用在光学群组中V,并不一定要使用三个一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具有长后焦与后透光孔位置的投影变焦镜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具有长后焦与后透光孔位置的投影变焦镜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具有长后焦与后透光孔位置的投影变焦镜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长后焦与后透光孔位置的投影变焦镜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长后焦与后透光孔位置的投影变焦镜头.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具有五光学群组的投影镜头,标示为OI至OV,分别含有有效焦距fI至fV。光学群组在一光轴上移动,以执行变焦与对焦的功能。投影镜头共有至少十三个透镜,标为L1至L13,分别含有焦距f1至f13,阿贝数值V1至V13,以及折射指数N1至N13。光学群组OI含有前三透镜L1至L3。光学群组OII含有下两个透镜L4与L5。光学群组OIII含有下三个透镜L6至L8。光学群组LIV含有透镜L9。最后,光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