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990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6.20 CN 102499099 A *CN102499099A* (21)申请号 201110391445.3 (22)申请日 2011.11.30 A01K 1/02(2006.01) A01K 1/01(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 2 号 (72)发明人 王美芝 刘继军 陈昭辉 吴中红 王丽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002 代理人 韩国胜 王莹 (54) 发明名称 一种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57) 摘要 。
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包括 : 饲喂走道, 及多个并列排布的群养牛圈, 与所述饲喂走道相邻的所述群养牛圈的一侧设置 有通长食槽 ; 所述群养牛圈与所述通长食槽平行 的两个边为固定边, 其余两个边为活动边 ; 所述 群养牛圈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边平行 的固定栏杆 ; 所述两个活动边的中点位置均设置 有第一承重柱, 所述第一承重柱连接有多个可以 以其为中心旋转的可旋转牛圈栏杆 ; 所述可旋转 牛圈栏杆的长度为其所在活动边边长的二分之 一 ; 所述两活动边的可旋转牛圈栏杆可以旋转到 与所述固定栏杆的两端连接。该便于清粪的群养 肉牛舍可以在原有群养牛圈中的 1 侧形成清粪通。
3、 道, 便于清粪 ; 在清粪的同时, 各群肉牛不相互混 群。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一种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特征在于 : 其包括 : 饲喂走道 (13), 及多个并列排布 的群养牛圈 (14), 与所述饲喂走道 (13) 相邻的所述群养牛圈 (14) 的一侧设置有通长食槽 (15) ; 所述群养牛圈 (14) 与所述通长食槽 (15) 平行的两个边为固定边, 其余两个边为活动 边 ; 所述群养牛圈 (14)。
4、 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边平行的固定栏杆 (6) ; 所述两个活动边的中点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承重柱 (8), 所述第一承重柱 (8) 连接有多 个可以以其为中心旋转的可旋转牛圈栏杆 (2) ; 所述可旋转牛圈栏杆 (2) 的长度为其所在 活动边边长的二分之一 ; 所述两活动边的可旋转牛圈栏杆 (2) 可以旋转到与所述固定栏杆 (6) 的两端连接。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邻接的两群养牛圈 (14) 间的活动边的第一承重柱 (8) 上连接可旋转牛圈栏杆 (2) 的个数为 3 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
5、定栏杆(6)的中点 位置固定有第二承重柱 (4), 所述第二承重柱 (4) 用于对所述固定栏杆 (6) 支撑及固定, 所 述固定栏杆 (6) 的两个端部与附加柱 (5) 固定。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群养牛圈 (14) 的 固定边包括多个第二承重柱 (4), 靠近所述通长食槽 (15) 一侧的固定边的多个第二承重柱 (4) 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牛圈栏杆 (3), 所述第一固定牛圈栏杆 (3) 具有可上下调节的横 杆, 用于不同身高的肉牛采食及阻挡肉牛不让其跑出群养牛圈 (14) ; 所述另一侧固定边的 多个第二承重柱 (4) 之间固定有第二固定牛圈。
6、栏杆 (1)。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边的第二承重 柱 (4) 的个数为 3 个, 分别位于固定边的中点位置和两端, 所述固定边的第二承重柱 (4) 之 间的距离为6m ; 所述可旋转牛圈栏杆(2)的长度为4m ; 所述固定栏杆(6)的第二承重柱(4) 与所述附加柱 (5) 之间的距离为 2m。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饲喂走道 (13) 的宽 度小于等于 4m。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群养牛圈 (14) 内设置有饮水槽 (7)。 8.如权利要求。
7、1所述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旋转牛圈栏杆(2) 为方管钢或者圆管钢。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群养牛 圈 (14) 相对于所述饲喂走道 (13) 呈对称分布。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99099 A 2 1/5 页 3 一种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禽畜养殖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有利于提高肉牛牛肉品质、 便于 清粪和牛舍建筑投资较低的群养肉牛舍建筑平面布置方式。 背景技术 0002 肉牛养殖的目标主要是增重快, 出栏后屠宰的肉质好。增重速度受采食量和饮水 量的影响, 而采食量和饮。
8、水量受饲养管理方式影响。 肉牛的饲养方式分为栓系单头饲喂、 栓 系通槽饲喂和不栓系群体通槽饲喂 ( 群养 ) 等几种。栓系单头独槽饲喂适合小规模 ( 家庭 式 ) 饲养, 并且此法的不足之处是采食无竞争性, 不利于增重。栓系通槽饲喂能造成牛的错 觉而竞争采食, 有利于增重。但是栓系影响肉牛的活动, 不能自由饮水、 容易造成牛长期的 紧张最终导致肉质较差。不栓系通槽饲喂 ( 群养 ) 的牛只可以自由采食、 饮水, 牛采食有竞 争性, 采食量和饮水量充足, 增重较好。群养方式下的牛只不仅可以采食充足和饮水充足, 而且牛只可以自由活动, 出栏后屠宰肉质也较好。 因此, 为提高规模化肉牛场的增重速度和。
9、 出栏后屠宰的牛肉品质, 采用群养方式优于栓系饲养方式。 0003 群养方式下, 为了饲养管理方便, 必须按照牛只的体重个体大小分群, 体重相近的 肉牛为一群, 关闭在同一个牛圈内饲养。 而群养方式下, 在清理肉牛床上的粪便时如果牛与 人同在牛圈内, 则牛只的活动不仅影响人工清粪的时间, 而且肉牛也可能会对人身造成伤 害 ; 即使采用机械清粪, 机械在清理粪便时, 牛的存在也会影响机械清粪的时间。 因此, 在群 养方式下, 如果能够解决在清粪时将牛圈的牛只关闭在半个牛圈内, 先对另外半个牛圈清 粪, 清完粪后的半个牛圈打开, 将牛只关闭在清完粪的半个牛圈内, 然后对未清粪的半个牛 圈清粪, 则。
10、牛只的活动不会对清粪的人员或机械造成影响, 并且如果做到在清粪时每两个 牛圈的牛只又不相互混群, 将有利于群养方式的推广。 发明内容 0004 ( 一 )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可以在清粪时形成 清粪通道, 便于清粪 ; 同时, 各群肉牛不相互混群。 0006 ( 二 ) 技术方案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包括 : 饲喂 走道, 及多个并列排布的群养牛圈, 与所述饲喂走道相邻的所述群养牛圈的一侧设置有通 长食槽 ; 0008 所述群养牛圈与所述通长食槽平行的两个边为固定边, 其余两。
11、个边为活动边, 固 定边在清粪时不动, 活动边在清粪时通过旋转进行打开和闭合操作, 从而形成两个空间, 开 放的清粪空间和闭合的临时牛圈 ; 所述群养牛圈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边平行的 固定栏杆 ; 0009 所述两个活动边的中点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承重柱, 所述第一承重柱连接有多个可 说 明 书 CN 102499099 A 3 2/5 页 4 以以其为中心旋转的可旋转牛圈栏杆 ; 所述可旋转牛圈栏杆的长度为其所在活动边边长的 二分之一 ; 0010 所述两活动边的可旋转牛圈栏杆可以旋转到与所述固定栏杆的两端连接。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 所述邻接的两群养牛圈间的活动边的第一承。
12、重柱上连 接可旋转牛圈栏杆的个数为 3 个。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 所述群养牛圈中间的固定栏杆的中点位置固定有第二 承重柱, 所述第二承重柱用于对所述固定栏杆支撑及固定, 所述固定栏杆的两个端部固定 有附加柱。 0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 所述群养牛圈的固定边包括多个第二承重柱, 靠近所 述通长食槽一侧的固定边的多个第二承重柱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牛圈栏杆, 所述第一固定 牛圈栏杆具有可上下调节的横杆, 其用于不同身高的肉牛采食及阻挡肉牛不让其跑出群养 牛圈 ; 所述另一侧固定边的多个第二承重柱之间固定有第二固定牛圈栏杆。 001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 所述固定边的第二。
13、承重柱的个数为 3 个, 分别位于固 定边的中点位置和两端, 所述固定边的第二承重柱之间的距离为 6m ; 所述可旋转牛圈栏杆 的长度为 4m ; 所述固定栏杆的第二承重柱与所述附加柱之间的距离为 2m。 00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 所述饲喂走道的宽度小于等于 4m。 001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 所述每个群养牛圈内设置有饮水槽。 001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 所述可旋转牛圈栏杆为方管钢或者圆管钢。 001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 所述群养牛圈相对于所述饲喂走道呈对称分布。 0019 ( 三 ) 有益效果 0020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中, 其包括 。
14、: 饲喂走道, 及多个并列 排布的群养牛圈, 与所述饲喂走道相邻的所述群养牛圈的一侧设置有通长食槽 ; 所述群养 牛圈与所述通长食槽平行的两个边为固定边, 其余两个边为活动边 ; 所述群养牛圈内的中 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边平行的固定栏杆 ; 所述两个活动边的中点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承 重柱, 所述第一承重柱连接有多个可以以其为中心旋转的可旋转牛圈栏杆 ; 所述可旋转牛 圈栏杆的长度为其所在活动边边长的二分之一 ; 所述两活动边的可旋转牛圈栏杆可以旋转 到与所述固定栏杆的两端连接。该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可以在原有群养牛圈中的 1 侧形 成清粪通道, 便于清粪 ; 在清粪的同时, 各群肉牛不相互混群。
15、。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的不清粪时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3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的内侧清粪时的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4 是本发明实施例 1 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的外侧清粪时的结构示意图 ; 0025 其中, 1 : 固定牛圈栏杆 ; 2 : 可旋转牛圈栏杆 ; 3 : 第一固定牛圈栏杆 ; 4 : 第二承重 柱 ; 5 : 附加柱 ; 6 : 固定栏杆 ; 7 : 饮水槽 ; 8 : 第一承重柱 ; 9 : 可旋转牛圈栏杆的运。
16、动轨迹 ; 13 : 饲喂走道 ; 14 : 群养牛圈 ; 15 : 通长食槽 ; 16 : 清粪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2499099 A 4 3/5 页 5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 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7 实施例 1 0028 结合图 1 所示, 为本发明实施例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的结构示意图, 其包括 : 饲 喂走道 13, 及多个并列排布的群养牛圈 14, 与饲喂走道 13 相邻的群养牛圈 14 的一侧设置 有通长食槽 15 ; 优选的如图 1 中所示, 群养牛圈 14 相。
17、对于饲喂走道 13 呈对称分布。 0029 本实施例的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内设有 2 列群养牛圈 14, 所述 2 列牛圈头对头 布置, 每列牛圈中群养牛圈 14 的个数为 2 个。2 列牛圈中间设置饲喂走道 13, 牛舍的第二 承重柱 4 的纵向间距为 6.0m, 每列牛圈的承重柱子横向间距均为 4.0m。饲喂走道 13 的横 向尺寸在 TMR 机械喂料时可设为 4.0m, 小型机具饲喂时可适当减小间距, 饲喂走道 13 两侧 的通长食槽 15 的宽度可设置为 65 75cm。每个群养牛圈 14 可饲养肉牛 18 头, 平均每头 肉牛的采食宽度为 667mm。每个群养牛圈 14 内放置 1 。
18、个饮水槽 7。采用 TMR 机械喂料时, 牛舍跨度为 20.0m。牛舍的长度可根据每栋牛舍饲养的肉牛的头数计算确定。 0030 在牛舍建筑的平面布置上, 肉牛舍一般采用排架结构, 即牛舍的主体结构以独立 基础、 柱子、 屋架和屋面板组成, 该结构的土建投资与其建筑的平面布置方案有关, 一般情 况下, 在屋顶荷载、 地基条件、 牛舍宽度和长度一定的条件下, 柱距越大, 单位建筑面积的投 资越经济。为了使牛舍尺寸符合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J2-86 并便于设计、 建造和施 工, 牛舍的柱距一般有4.0m和6.0m两种柱距。 因此, 在屋面荷载和地基条件一定的条件下, 6.0m 柱距的牛舍较 。
19、4.0m 柱距的牛舍土建投资低。牛舍建筑投资高低将直接影响肉牛养殖 的经济效益。 0031 群养牛圈14与通长食槽15平行的两个边为固定边, 其余两个边为活动边, 固定边 在清粪时不动, 活动边在清粪时通过旋转进行打开和闭合操作, 从而形成两个空间, 开放的 清粪空间和闭合的临时牛圈。 具体的为 : 群养牛圈14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固定边平行的 固定栏杆 6 ; 两个活动边的中点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承重柱 8, 第一承重柱 8 连接有多个可以 以其为中心旋转的可旋转牛圈栏杆 2 ; 可旋转牛圈栏杆 2 的长度为其所在活动边边长的二 分之一 ; 两活动边的可旋转牛圈栏杆 2 可以旋转到与固定栏杆 6。
20、 的两端连接。邻接的两群 养牛圈 14 间的活动边的第一承重柱 8 上连接可旋转牛圈栏杆 2 的个数为 3 个。 0032 具体的结构如下 : 固定栏杆 6 的中点位置固定有第二承重柱 4, 第二承重柱 4 用于 对固定栏杆 6 支撑及固定, 固定栏杆 6 的两个端部与附加柱 5 固定。固定边的第二承重柱 4 的个数为 3 个, 分别位于固定边的中点位置和两端, 每个群养牛圈 14 的固定边的第二承重 柱 4 之间的距离为 6m ; 可旋转牛圈栏杆 2 的长度为 4m ; 固定栏杆 6 的第二承重柱 4 与附加 柱 5 之间的距离为 2m。 0033 群养牛圈14的固定边包括多个第二承重柱4,。
21、 靠近通长食槽15一侧的固定边的多 个第二承重柱4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牛圈栏杆3, 第一固定牛圈栏杆3具有可上下调节的横 杆, 其用于不同身高的肉牛采食及阻挡肉牛不让其跑出群养牛圈 14 ; 另一侧固定边的多个 第二承重柱 4 之间固定有第二固定牛圈栏杆 1。 0034 具体工作过程, 仅以附图中下方的一列群养肉牛舍 14 为例 : 0035 (1) 如图 2 所示, 当不清粪时, 每个群养牛圈 14 的尺寸为 12.0m8.0m, 肉牛舍东 侧及西侧 ( 即处于群养牛圈最外侧的 ) 的第一承重柱 8 上连接的 2 根可旋转牛圈栏杆分别 说 明 书 CN 102499099 A 5 4/5 页 。
22、6 旋转到南北方向(假定牛舍朝向为南北朝向, 如图中的方向标所示), 两群养牛圈14间的第 一承重柱 8 上连接的 3 根可旋转牛圈栏杆 2 旋转到南北方向, 其中 1 根朝南或者 2 根朝南, 第一承重柱 8 和附加柱 5 之间均处于开放状态, 附加柱 5 和第二承重柱 4 之间的固定栏杆 6 处于固定状态, 群养牛圈 14 中的肉牛的活动范围为 12.0m8.0m 的面积范围。 0036 (2) 如图 3 所示, 当需要清理群养牛圈 14 的内半侧的粪便时, 肉牛舍西侧的第一 承重柱 8 上连接的 2 根可旋转牛圈栏杆中北侧的 1 根顺时针旋转到东西方向, 南侧的 1 根 可旋转牛圈栏杆 。
23、2 保持不动, 中间的第一承重柱 8 上连接的 3 根可旋转牛圈栏杆 2 中的 2 根分别旋转到东西方向, 南侧的 1 根保持南北方向不动。肉牛舍东侧的第一承重柱 8 上连 接的 2 根可旋转牛圈栏杆 2 中北侧的 1 根逆时针旋转到东西方向, 南侧的 1 根可旋转牛圈 栏杆 2 保持不动, 群养牛圈 14 中的肉牛的活动范围为尺寸临时变为 12.0m4.0m 的面积范 围。每 2 个群养牛圈 14 中的肉牛不相互混群。对内半侧形成的开放的清粪通道 16 可以进 行清粪工作。( 栏杆旋转的方向以图 2 状态为基准进行命名。) 0037 (3)如图4所示, 当需要清理群养牛圈14的外半侧的粪便时。
24、, 肉牛舍西侧的第一承 重柱 8 上连接的 2 根可旋转牛圈栏杆 2 中南侧的 1 根逆时针旋转到东西方向, 北侧的 1 根 可旋转牛圈栏杆 2 保持不动, 第一承重柱 8 上连接的 3 根可旋转牛圈栏杆 2 中的 2 根旋转 到东西方向, 北侧的 1 根保持南北方向不动。东侧的第一承重柱 8 上连接的 2 根可旋转牛 圈栏杆 2 中南侧的 1 根顺时针旋转到东西方向, 北侧的 1 根可旋转牛圈栏杆 2 保持不动, 群 养牛圈 14 中的肉牛的活动范围为尺寸临时变为 12.0m4.0m 的面积范围。每 2 个群养牛 圈 14 中的肉牛不相互混群。对外半侧形成的开放的清粪通道 16 可以进行清粪。
25、工作。( 栏 杆旋转的方向以图 2 状态为基准进行命名。) 0038 本实施例中, 群养牛圈 14 清粪的方式可为铲车机械清粪和人工清粪, 肉牛饲喂的 方式可为 TMR 机械喂料或小型机具送料。可旋转牛圈栏杆 2 可选择方管钢或者圆管钢。 0039 实施例 2 0040 与上述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一列牛圈中群养牛圈 14 的个数为 3 个或 3 个 以上时 ( 附图中未示出 ), 处于群养牛圈 14 中间邻接的第一承重柱 8 上连接的 3 根可旋转 牛圈栏杆 2 的根数为 3 根, 而处于每列群养牛圈 14 最外端的两侧的第一承重柱 8 上连接的 3 根可旋转牛圈栏杆 2 的根数为 2。
26、 根。 0041 实施例 3 0042 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 当一个群养牛圈14单独没有与其他群养牛圈 14 相邻时 ( 附图中未示出 ), 其两侧设置的第一承重柱 8 上的可旋转牛圈栏杆 2 的个数为 两个, 通过旋转其中一个可旋转牛圈栏杆2与固定栏杆6的两端搭接, 形成开放临时清粪空 间和闭合牛圈两部分, 可以实现灵活清粪。 0043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粪的群养肉牛舍, 其包 括 : 饲喂走道13, 及多个并列排布的群养牛圈14, 与饲喂走道13相邻的群养牛圈14的一侧 设置有通长食槽 15 ; 群养牛圈 14 与通长食槽 15 平行的两个边为。
27、固定边, 其余两个边为活 动边 ; 群养牛圈 14 内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固定边平行的固定栏杆 6 ; 两个活动边的中点位 置均设置有第一承重柱 8, 第一承重柱 8 连接有多个可以以其为中心旋转的可旋转牛圈栏 杆2 ; 可旋转牛圈栏杆2的长度为其所在活动边边长的二分之一 ; 两活动边的可旋转牛圈栏 杆 2 可以旋转到与固定栏杆 6 的两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 说 明 书 CN 102499099 A 6 5/5 页 7 0044 1、 本发明在群养牛圈 14 中设置可旋转牛圈栏杆 2 和固定栏杆 6, 通过旋转栏杆 2 的旋转, 可以在原有群养牛圈 14 中的 1 侧形成 1 条。
28、清粪通道 16, 清粪通道 16 中没有牛只, 便于清粪 ; 0045 2、 本发明在清粪的同时, 各群肉牛不相互混群 ; 0046 3、 采用通长食槽 13 采食的肉牛采食时形成竞争, 有利于增重 ; 0047 4、 群养模式中肉牛可以自由活动, 有利于提高肉牛的牛肉品质 ; 0048 5、 本发明牛舍采用 6.0m 纵向柱子间距布置方式, 牛舍建筑投资较低。 004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 这些改进和替换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2499099 A 7 1/2 页 8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99099 A 8 2/2 页 9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99099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