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529230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0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30344.5

申请日:

2011.10.26

公开号:

CN102363036A

公开日:

2012.02.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8申请日:2011102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8; A61K9/16; A61K9/20; A61K9/48; A61P11/04; A61P11/10; A61P29/00; A61P37/04; A61K35/6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8

申请人:

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小华; 付彬; 石丽; 张浩

地址:

710048 陕西省西安市东关龙渠堡7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茯苓、枳实(炒)、胆南星、砂仁、槟榔、神曲(炒)、生姜、木蝴蝶、法半夏、青皮(炒)、橘红、豆蔻、合欢皮、紫苏梗、蝉蜕、厚朴(制)共十六味中药制备而成;该药具有疏肝理气、化痰利咽的功效;主要用于痰湿内阻、肝郁气滞所致的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声带肥厚见上述证候者。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制剂稳定,疗效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 : 丸剂、 片 剂、 胶囊剂或颗粒剂。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中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最佳剂型为 : 丸剂。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35 ~ 50g 加适量水泛丸, 干 燥, 用活性炭包衣制成水蜜丸 ; 或加炼蜜 150 ~ 170g 制成大蜜丸, 即得丸剂。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 加入适量淀粉, 制粒, 烘干, 整粒, 压片, 即得片 剂。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 加入适量淀粉, 制粒, 烘干, 整粒, 装胶囊, 即得胶 囊剂。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 加入适量糊精, 制粒, 烘干, 整粒, 即得颗粒剂。

说明书


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属于制药技术领域。技术背景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患咽喉病的人越来越多, 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 活, 咽部异物感、 咽部不适、 声音嘶哑、 声带肥厚等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烦恼。 目前用于治 疗咽喉炎症的药品很少, 而且疗效不理想, 尤其是治疗慢喉喑, 咽部异感症 ( 中医称为梅核 气 ), 声带肥厚等症的药物几乎甚微。临床常用的方法是西医治疗, 采用声休或实施手术配 合抗生素来控制疾病, 但负面影响大, 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 而且治疗不彻底, 易复发。
     现有技术专利检索 : 1、 中国专利公报 2002 年 9 月 11 日公开了名称为 “纳米金嗓利 咽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号为 CN 1368130A 的专利申请 ; 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 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 纳米茯苓 35-80 份、 纳米法半夏 35-80 份、 纳米枳实 35-80 份、 纳米青皮 35-80 份、 纳米胆南星 35-80 份、 纳米橘红 35-80 份、 纳米砂仁 35-80 份、 纳米豆蔻 15-40 份、 纳米槟榔 30-80 份、 纳米合欢皮 35-80 份、 纳米神曲 35-80 份、 纳米紫苏梗 35-80 份、 纳米生姜 5-9 份、 纳米蝉蜕 35-80 份、 纳米木蝴蝶 35-80 份、 纳米厚朴 35-80 份。 2、 中国专 利公报 2004 年 11 月 10 日公开了名称为 “一种治疗咽喉异感症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公 开号为 CN 1544076A 的专利申请 ; 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 茯苓 40-60 份、 法半夏 40-60 份、 枳实 40-60 份、 青皮 40-60 份、 胆南星 40-60 份、 橘红 40-60 份、 砂仁 40-60 份、 豆蔻 15-35 份、 槟榔 40-60 份、 合欢皮 40-60 份、 神曲 40-60 份、 紫苏梗 40-60 份、 生姜 6-8 份、 蝉蜕 40-60 份、 木蝴蝶 40-60 份、 厚朴 40-60 份。 3、 中国专利公报 2007 年 1 月 24 日公开了名称为 “一种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 咽喉异感症状的中药制备工艺及其 用途” , 公开号为 CN 1899595A 的专利申请 ; 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 配比为 : 茯苓 165g、 枳实 ( 炒 )165g、 胆南星 165g、 砂仁 165g、 槟榔 165g、 六神曲 ( 炒 )165g、 生姜 24.8g、 木蝴蝶 165g、 法半夏 165g、 青皮 ( 炒 )165g、 橘红 165g、 豆蔻 82.5g、 合欢皮 165g、 紫苏梗 165g、 蝉蜕 165g、 厚朴 ( 制 )165g。4、 中国专利公报 2007 年 8 月 29 日公开了名称 为 “金嗓利咽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号为 CN 101024066A 的专利申请 ; 组成该发明所述中 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 茯苓 6.83%、 法半夏 6.83%、 枳实 ( 炒 )6.83%、 青皮 ( 炒 )6.83%、 胆南星 6.83%、 橘红 6.83%、 砂仁 6.83%、 槟榔 6.83%、 合欢皮 6.83%、 神曲 ( 炒 )6.83%、 紫苏梗 6.83%、 蝉蜕 6.83%、 木蝴蝶 6.83%、 厚朴 ( 制 )6.83%、 豆蔻 3.41%、 生姜 1.03%。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用以上 1、 2、 3、 4 这四种组方配比的中成药的效果 均不够理想 ; 在近几年的时间里, 我们在其组方的基础上, 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 意外的发 现减少砂仁和厚朴的用量, 同时增加豆蔻和蝉蜕的用量后, 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 高, 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 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丸剂、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提供疗效更为显著的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 :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药味的用量配比是 :
     本发明的各药味重量配比是经过严格的药理筛选试验, 在减少砂仁和厚朴的用 量, 同时增加豆蔻和蝉蜕的用量后, 意外的发现 : 对于痰湿内阻、 肝郁气滞所致的咽部异物 感、 咽部不适、 声音嘶哑 ; 声带肥厚的疗效显著增强, 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 且无 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丸剂、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1、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35 ~ 50g 加适量水泛 丸, 干燥, 用活性炭包衣制成水蜜丸 ; 或加炼蜜 150 ~ 170g 制成大蜜丸, 即得丸剂。
     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 加入适量淀粉, 制粒, 烘干, 整粒, 压片, 即得 片剂。
     3、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 加入适量淀粉, 制粒, 烘干, 整粒, 装胶囊, 即 得胶囊剂。
     4、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 加入适量糊精, 制粒, 烘干, 整粒, 即得颗粒 剂。
     本发明方案是经过发明人多次反复试验, 不断改进调整总结出来的, 上述药物的 组方为最佳组方, 药理效果显著增强。
     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 :
     本发明各药味重量配比 “茯苓 165 份、 枳实 ( 炒 )165 份、 胆南星 165 份、 砂仁 82.5 份、 槟榔 165 份、 神曲 ( 炒 )165 份、 生姜 24.8 份、 木蝴蝶 165 份、 法半夏 165 份、 青皮 ( 炒 )165 份、 橘红 165 份、 豆蔻 165 份、 合欢皮 165 份、 紫苏梗 165 份、 蝉蜕 265 份、 厚朴 ( 制 )65 份” 同原发明重量配比 1 : “茯苓 35 份、 法半夏 35 份、 枳实 35 份、 青皮 35 份、 胆南星 35 份、 橘红 35 份、 砂仁 35 份、 豆蔻 15 份、 槟榔 30 份、 合欢皮 35 份、 神曲 35 份、 紫苏梗 35 份、 生姜 5 份、 蝉蜕 35 份、 木蝴蝶 35 份、 厚朴 35 份。 ” 及原发明重量配比 2 : “茯苓 80 份、 法半夏 80 份、 枳 实 80 份、 青皮 80 份、 胆南星 80 份、 橘红 80 份、 砂仁 80 份、 豆蔻 40 份、 槟榔 80 份、 合欢皮 80 份、 神曲 80 份、 紫苏梗 80 份、 生姜 9 份、 蝉蜕 80 份、 木蝴蝶 80 份、 厚朴 80 份。 ” 及原发明 重量配比 3 : “茯苓 40 份、 法半夏 40 份、 枳实 40 份、 青皮 40 份、 胆南星 40 份、 橘红 40 份、 砂 仁 40 份、 豆蔻 15 份、 槟榔 40 份、 合欢皮 40 份、 神曲 40 份、 紫苏梗 40 份、 生姜 6 份、 蝉蜕 40 份、 木蝴蝶 40 份、 厚朴 40 份。 ” 及原发明重量配比 4 : “茯苓 60 份、 法半夏 60 份、 枳实 60 份、
     青皮 60 份、 胆南星 60 份、 橘红 60 份、 砂仁 60 份、 豆蔻 35 份、 槟榔 60 份、 合欢皮 60 份、 神曲 60 份、 紫苏梗 60 份、 生姜 8 份、 蝉蜕 60 份、 木蝴蝶 60 份、 厚朴 60 份。 ” 及原发明重量配比 5: “茯苓 165g、 枳实 ( 炒 )165g、 胆南星 165g、 砂仁 165g、 槟榔 165g、 六神曲 ( 炒 )165g、 生 姜 24.8g、 木蝴蝶 165g、 法半夏 165g、 青皮 ( 炒 )165g、 橘红 165g、 豆蔻 82.5g、 合欢皮 165g、 紫苏梗 165g、 蝉蜕 165g、 厚朴 ( 制 )165g。 ”及原发明重量配比 6 : “茯苓 6.83 %、 法半夏 6.83%、 枳实 ( 炒 )6.83%、 青皮 ( 炒 )6.83%、 胆南星 6.83%、 橘红 6.83%、 砂仁 6.83%、 槟 榔 6.83%、 合欢皮 6.83%、 神曲 ( 炒 )6.83%、 紫苏梗 6.83%、 蝉蜕 6.83%、 木蝴蝶 6.83%、 厚朴 ( 制 )6.83%、 豆蔻 3.41%、 生姜 1.03%。 ” 相比, 药效学试验结果有显著提高。
     主要药效学试验
     一、 实验药物的制备 :
     1、 原料 :
     a 组为本发明组 : 由茯苓 165g、 枳实 ( 炒 )165g、 胆南星 165g、 砂仁 82.5g、 槟榔 165g、 神曲 ( 炒 )165g、 生姜 24.8g、 木蝴蝶 165g、 法半夏 165g、 青皮 ( 炒 )165g、 橘红 165g、 豆蔻 165g、 合欢皮 165g、 紫苏梗 165g、 蝉蜕 265g、 厚朴 ( 制 )65g 制备 ( 按本发明 : 茯苓 165 份、 枳实 ( 炒 )165 份、 胆南星 165 份、 砂仁 82.5 份、 槟榔 165 份、 神曲 ( 炒 )165 份、 生姜 24.8 份、 木蝴蝶 165 份、 法半夏 165 份、 青皮 ( 炒 )165 份、 橘红 165 份、 豆蔻 165 份、 合欢皮 165 份、 紫苏梗 165 份、 蝉蜕 265 份、 厚朴 ( 制 )65 份配比 )。
     b 组为原发明 1 组 : 由茯苓 167.5g、 法半夏 167.5g、 枳实 167.5g、 青皮 167.5g、 胆南星 167.5g、 橘红 167.5g、 砂仁 167.5g、 豆蔻 71.8g、 槟榔 143.6g、 合欢皮 167.5g、 神曲 167.5g、 紫苏梗 167.5g、 生姜 23.9g、 蝉蜕 167.5g、 木蝴蝶 167.5g、 厚朴 167.5g 制备 ( 按原 发明重量配比 1 组 : 茯苓 35 份、 法半夏 35 份、 枳实 35 份、 青皮 35 份、 胆南星 35 份、 橘红 35 份、 砂仁 35 份、 豆蔻 15 份、 槟榔 30 份、 合欢皮 35 份、 神曲 35 份、 紫苏梗 35 份、 生姜 5 份、 蝉 蜕 35 份、 木蝴蝶 35 份、 厚朴 35 份配比 )。
     c 组为原发明 2 组 : 由茯苓 165.4g、 法半夏 165.4g、 枳实 165.4g、 青皮 165.4g、 胆南星 165.4g、 橘红 165.4g、 砂仁 165.4g、 豆蔻 82.7g、 槟榔 165.4g、 合欢皮 165.4g、 神曲 165.4g、 紫苏梗 165.4g、 生姜 18.6g、 蝉蜕 165.4g、 木蝴蝶 165.4g、 厚朴 165.4g 制备 ( 按原 发明重量配比 2 组 : 茯苓 80 份、 法半夏 80 份、 枳实 80 份、 青皮 80 份、 胆南星 80 份、 橘红 80 份、 砂仁 80 份、 豆蔻 40 份、 槟榔 80 份、 合欢皮 80 份、 神曲 80 份、 紫苏梗 80 份、 生姜 9 份、 蝉 蜕 80 份、 木蝴蝶 80 份、 厚朴 80 份配比 )。
     d 组为原发明 3 组 : 由茯苓 166.4g、 法半夏 166.4g、 枳实 166.4g、 青皮 166.4g、 胆南星 166.4g、 橘红 166.4g、 砂仁 166.4g、 豆蔻 62.4g、 槟榔 166.4g、 合欢皮 166.4g、 神曲 166.4g、 紫苏梗 166.4g、 生姜 25.0g、 蝉蜕 166.4g、 木蝴蝶 166.4g、 厚朴 166.4g 制备 ( 按原 发明重量配比 3 组 : 茯苓 40 份、 法半夏 40 份、 枳实 40 份、 青皮 40 份、 胆南星 40 份、 橘红 40 份、 砂仁 40 份、 豆蔻 15 份、 槟榔 40 份、 合欢皮 40 份、 神曲 40 份、 紫苏梗 40 份、 生姜 6 份、 蝉 蜕 40 份、 木蝴蝶 40 份、 厚朴 40 份配比 )。
     e 组为原发明 4 组 : 由茯苓 164.3g、 法半夏 164.3g、 枳实 164.3g、 青皮 164.3g、 胆南星 164.3g、 橘红 164.3g、 砂仁 164.3g、 豆蔻 95.6g、 槟榔 164.3g、 合欢皮 164.3g、 神曲 164.3g、 紫苏梗 164.3g、 生姜 21.6g、 蝉蜕 164.3g、 木蝴蝶 164.3g、 厚朴 164.3g 制备 ( 按原 发明重量配比 4 组 : 茯苓 60 份、 法半夏 60 份、 枳实 60 份、 青皮 60 份、 胆南星 60 份、 橘红 60份、 砂仁 60 份、 豆蔻 35 份、 槟榔 60 份、 合欢皮 60 份、 神曲 60 份、 紫苏梗 60 份、 生姜 8 份、 蝉 蜕 60 份、 木蝴蝶 60 份、 厚朴 60 份配比 )。
     f 组为原发明 5 组或原发明 6 组 : 由茯苓 165g、 枳实 ( 炒 )165g、 胆南星 165g、 砂仁 165g、 槟榔 165g、 神曲 ( 炒 )165g、 生姜 24.8g、 木蝴蝶 165g、 法半夏 165g、 青皮 ( 炒 )165g、 橘红 165g、 豆蔻 82.5g、 合欢皮 165g、 紫苏梗 165g、 蝉蜕 165g、 厚朴 ( 制 )165g 制备 ( 按原 发明重量配比 5 组 : 茯苓 165g、 枳实 ( 炒 )165g、 胆南星 165g、 砂仁 165g、 槟榔 165g、 六神曲 ( 炒 )165g、 生姜 24.8g、 木蝴蝶 165g、 法半夏 165g、 青皮 ( 炒 )165g、 橘红 165g、 豆蔻 82.5g、 合欢皮 165g、 紫苏梗 165g、 蝉蜕 165g、 厚朴 ( 制 )165g 配比或按原发明重量配比 6 组 : 茯苓 6.83%、 枳实 ( 炒 )6.83%、 胆南星 6.83%、 砂仁 6.83%、 槟榔 6.83%、 神曲 ( 炒 )6.83%、 木蝴蝶 6.83 %、 法半夏 6.83 %、 青皮 ( 炒 )6.83 %、 橘红 6.83 %、 合欢皮 6.83 %、 紫苏梗 6.83%、 蝉蜕 6.83%、 厚朴 6.83%、 豆蔻 3.41%、 生姜 1.03%配比 )。
     2、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f 组的制法为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35 ~ 50g 加适量水泛 丸, 干燥, 用活性炭包衣制成水蜜丸 ; 或加炼蜜 150 ~ 170g 制成大蜜丸, 即得丸剂。
     二、 :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 实验目的 : 通过对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的抗炎、 镇痛、 化痰、 改善微循环、 提 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实验研究, 将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进行对比, 观察其药理作用 的强弱。
     试验方法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对 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 对大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 ;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 响;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 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 对大鼠祛痰作用的影 响;
     对家兔眼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 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
     实验结果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对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具有抑制作用 ; 明显抑制琼脂刺激大 鼠肉芽组织的增生, 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 ;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可 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 ; 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 ; 显著增加大鼠的祛痰作 用; 明显加速家兔眼结膜微循环血流, 促进眼部微循环, 改善血流供应 ; 能显著增加小鼠网 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结论 :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抗炎、 镇痛、 化痰、 改善微循环、 提高机体免疫 力等药理作用强, 因此,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具有疏肝理气、 化痰利咽的功效强。
     一、 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丸剂, 每克相当于生药材 1 克。药物在实验 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 7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成 7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
     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分别灌胃给药 10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1h 后由小鼠尾静脉注射 2%伊文斯兰生理盐水溶液 0.1ml/10g, 同 时腹腔注射 0.8%醋酸溶液 0.2ml/ 只, 20min 后断头放血处死小鼠, 剖开腹腔用适量生理盐 水反复冲洗, 并收集洗出液, 调整容积至 10ml, 3000r/min 离心 15min, 取上清液用 722 分光 光度计于 590nm 处比色测定光密度值。实验结果 : 见表 1
     表 1 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本发明 a 组比 Δ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和 b、 c、 d、 e、 f 组对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 a 组与 b、 c、 d、 c、 f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抗炎作用强。
     二、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丸剂, 每克相当于生药材 1 克。药物在实验 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 7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成 7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 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分别灌胃给药 10g 生药 /kg。连续给 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前 2h 将每只小鼠左后脚足跖用 1%角叉菜胶 0.03ml。药后 1h 颈 椎脱位处死动物, 自踝关节 0.5mm 处剪下后足分别称重, 以两足重量之差为肿胀度。实验结 果: 见表 2
     表 2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本发明 a 组比 Δ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的肿胀,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 a 组与 b、 c、 d、 e、 f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抗炎作用强。
     三、 对大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SD 大鼠, 雌雄兼有, 体重 200 ~ 250g。
     2、 药物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丸剂, 每克相当于生药材 1 克。药物在实验 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SD 大鼠 7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00 ~ 250g, 随机分成 7 组, 每组 10 只。试验时, 乙 醚浅麻醉, 碘酒消毒, 于大鼠背部中线皮下注射 2%琼脂溶液 2ml。同时开始灌胃给药, 对照 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级分别灌胃给药 6.6g 生药 /kg。连续 给药 14d, 每日 1 次, 2ml/100g。于第 15d 颈椎脱臼处死大鼠, 小心剥离取出肉芽肿琼脂块, 除去琼脂, 称取肉芽组织湿重, 以每 100g 体重所含肉芽组织重量表示。实验结果 : 见表 3
     表 3 对大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本发明 a 组比 Δ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能明显抑制琼脂刺激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 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 a 组与 b、 c、 d、 e、
     f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抗炎作用强。
     四、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丸剂, 每克相当于生药材 1 克。药物在实验 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 7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成 7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 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分别灌胃给药 10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1h 后, 每鼠均腹腔注射 0.7%醋酸 0.2ml/ 只, 记录 15min 内小鼠扭 体次数, 并计算各组镇痛百分率。实验结果 : 见表 4
     表 4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5, ** P < 0.01 ; 与本发明 a 组比 Δ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 a 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b、 c、 d、 e、 f 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 性差异 (P < 0.05) ; 本发明 a 组与 b、 c、 d、 e、 f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镇痛作用强。
     五、 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性,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丸剂, 每克相当于生药材 1 克。药物在实验 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将电热板仪调至 (55±0.5)℃, 对体重为 18 ~ 22g 的昆明种雌性小鼠进行筛选, 记 录小鼠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作为该小鼠的痛阈值, 筛选痛阈值在 30s 内的雌性小 鼠 70 只, 随机分成 7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分别灌胃给药 10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 1h 后, 将小鼠放在电 热板仪内, 记录给药后出现舔后足的时间, 用药后的痛阈值减去用药前痛阈值作为差值。 实 验结果 : 见表 5
     表 5 对小鼠热极致痛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5, ** P < 0.01 ; 与本发明 a 组比 Δ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均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本发明 a 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b、 c、 d、 e、 f 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 本发明 a 组与 b、 c、 d、 e、 f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镇痛作用强。
     六、 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丸剂, 每克相当于生药材 1 克。药物在实验 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 7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成 7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 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分别灌胃给药 10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0.3ml/10g。末次给药 0.5h 后, 腹腔注射 5%酚红生理盐水 0.1ml/10g 体重, 0.5h 后处死小鼠, 剥去气管周围组织, 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 放人盛 有 2ml 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再加 2 滴 1mol/L 的 NaOH 溶液, 在波长 546nm 下进行比色, 计算 酚红含量。实验结果 : 见表 6
     表 6 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本发明 a 组比 ΔP < 0.05。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能使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加, 与对 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 a 组与 b、 c、 d、 e、 f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化痰作用强。
     七、 对大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SD 大鼠, 雌雄兼有, 体重 200 ~ 250g。
     2、 药物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丸剂, 每克相当于生药材 1 克。药物在实验 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SD 大鼠 7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00 ~ 250g, 随机分成 7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 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分别灌胃给药 6.6g 生药 /kg。连续给 药 7d, 每日 1 次, 末次给药后 50min 将大鼠用乌拉坦 (1g/kg) 麻醉后, 仰位固定, 分离气管, 在环状软骨下缘正中两软骨之间插入已知重量的玻璃毛细管 ( 长度为 10cm), 使分泌液沿 毛细管上升, 收集 1h 时各组大鼠气管的分泌物, 在电子天平上称重, 并计算每 1kg 体重的分 泌物量。实验结果 : 见表 7
     表 7 对大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本发明 a 组比 Δ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显著增加大鼠的祛痰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有 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 a 组与 b、 c、 d、 e、 f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可见,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祛痰作用强。
     八、 对家兔眼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家兔, 雌雄兼有, 体重 1.8 ~ 2.2kg。
     2、 药物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丸剂, 每克相当于生药材 1 克。药物在实验 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采用家兔眼结膜微血管荧光测定法。家兔 7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 2.2kg, 随 机分成 7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分别 灌胃给药 3.6g 生药 /kg。连续给药 7d, 每日 1 次, 每次 15ml/kg, 于末次给药后 1h, 耳静脉
     注射 10%的荧光素纳生理盐水溶液 1ml/kg( 相当于荧光素 100mg/kg), 记录兔眼结膜出现 荧光的时间。实验结果 : 见表 8
     表 8 对家兔眼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5, ** P < 0.01 ; 与本发明 a 组比 Δ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明显加速家兔眼结膜微循环血流, 促进眼 部微循环, 改善血流供应, 本发明 a 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b、 c、 d、 e、 f 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 ; 本发明 a 组与 b、 c、 d、 e、 f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强。
     九、 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雌雄兼有, 体重 18 ~ 22g。
     2、 药物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丸剂, 每克相当于生药材 1 克。药物在实验 前用蒸馏水配置, 灌胃给药。
     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 70 只, 雌雄各半, 体重 18 ~ 22g, 随机分成 7 组, 每组 10 只。对照组 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分别灌胃给药 10g 生药 /kg。连续给 药 10d, 末次 24h 后尾静脉注射 15%中华墨汁每 10g 体重 0.1ml 于注射后 2min 和 12min 从 眶静脉丛取血 20μl, 立刻放入 4μl 的 0.1%碳酸氢钠溶液中于分光光度计 650nm 处测 OD 值, 并计算吞噬指数 K : K = logOD1-logOD2/t2-t1。实验结果 : 见表 9
     表 9 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 P < 0.01 ; 与本发明 a 组比 ΔP < 0.05。
     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能显著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 能, 促进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 0.01) ; 本发明 a 组与 b、 c、 d、 e、 f 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05)。可见,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提高 机体免疫作用强。
     实验结果 :
     本发明 a 组和 b、 c、 d、 e、 f 组对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 的降低作用 ;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具有抑制作用 ; 明显抑制琼脂刺激大鼠肉芽组织 的增生, 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 ;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可延长热板致 痛小鼠的痛阈值 ; 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 ; 显著增加大鼠的祛痰作用 ; 明显加 速家兔眼结膜微循环血流, 促进眼部微循环, 改善血流供应 ; 能显著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 的吞噬功能, 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结论 :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的抗炎、 镇痛、 化痰、 改善微循环、 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药理作用强, 因此, 本发明 a 组比 b、 c、 d、 e、 f 组具有疏肝理气、 化痰利咽的功效强。
     毒理实验 :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 将本发明 a 组最大浓度、 最大容积灌胃给药, 在 24h 内连 续给药 3 次, 每次间隔 4h, 累积药物总量达 39.6g 生药 /kg, 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 99 倍。 给药后 7d 内, 小鼠活动、 进食、 排泄均正常, 生长良好, 毛色光亮, 其平均体重均随试验时间 的延长而增加。第 8d 处死后解剖每只小鼠肉眼观察心、 肝、 脾、 肺、 肾、 脑、 胸腺、 胃、 肠等均 未发现颜色及形态异常, 未能测出 LD50。表明本发明 a 组无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 本发明 a 组分为低、 中、 高剂量分别为 6.6、 13.2、 26.4g 生 药 /kg/d, 相当于临床剂量的 16.5、 33、 66 倍, 灌胃给药 12 周后, 本发明 a 组对动物的一般状 况、 血液学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 系统解剖、 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也 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停药 2 周也未见明显改变。本发明 a 组在长期毒性试验中, 未发现 明显毒性反应和延迟毒性反应。可见, 本发明 a 组无毒性反应, 长期用药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1、 本发明丸剂的制备 :
     处方 :
     制备方法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每 100g 粉末用炼蜜 35 ~ 50g 加适量水泛 丸, 干燥, 用活性炭包衣制成水蜜丸 ; 或加炼蜜 150 ~ 170g 制成大蜜丸, 即得丸剂。
     2、 本发明片剂的制备 :
     处方 :
     制备方法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 加入适量淀粉, 制粒, 烘干, 整粒, 压片, 即得 3、 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 : 处方 :片剂。
     制备方法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 加入适量淀粉, 制粒, 烘干, 整粒, 装胶囊, 即 得胶囊剂。
     4、 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 : 处方 :制备方法 : 以上十六味, 粉碎成细粉, 过筛, 混匀 ; 加入适量糊精, 制粒, 烘干, 整粒, 即得颗粒剂。15

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3036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9CN102363036ACN102363036A21申请号201110330344522申请日20111026A61K36/9068200601A61K9/16200601A61K9/20200601A61K9/48200601A61P11/04200601A61P11/10200601A61P29/00200601A61P37/04200601A61K35/6420060171申请人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710048陕西省西安市东关龙渠堡75号72发明人黄小华付彬石丽张浩54发明名称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5。

2、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茯苓、枳实炒、胆南星、砂仁、槟榔、神曲炒、生姜、木蝴蝶、法半夏、青皮炒、橘红、豆蔻、合欢皮、紫苏梗、蝉蜕、厚朴制共十六味中药制备而成;该药具有疏肝理气、化痰利咽的功效;主要用于痰湿内阻、肝郁气滞所致的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声带肥厚见上述证候者。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制剂稳定,疗效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3页CN102363054A1/1页21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

3、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丸剂、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最佳剂型为丸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用活性炭包衣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丸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制粒,烘干,整粒,压片,即得片剂。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制。

4、粒,烘干,整粒,装胶囊,即得胶囊剂。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糊精,制粒,烘干,整粒,即得颗粒剂。权利要求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1/13页3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技术背景0002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患咽喉病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声带肥厚等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烦恼。目前用于治疗咽喉炎症的药品很少,而且疗效不理想,尤其是治疗慢喉喑,咽部异感症中医称为梅。

5、核气,声带肥厚等症的药物几乎甚微。临床常用的方法是西医治疗,采用声休或实施手术配合抗生素来控制疾病,但负面影响大,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而且治疗不彻底,易复发。0003现有技术专利检索1、中国专利公报2002年9月11日公开了名称为“纳米金嗓利咽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368130A的专利申请;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纳米茯苓3580份、纳米法半夏3580份、纳米枳实3580份、纳米青皮3580份、纳米胆南星3580份、纳米橘红3580份、纳米砂仁3580份、纳米豆蔻1540份、纳米槟榔3080份、纳米合欢皮3580份、纳米神曲3580份、纳米紫苏梗3580份、。

6、纳米生姜59份、纳米蝉蜕3580份、纳米木蝴蝶3580份、纳米厚朴3580份。2、中国专利公报2004年11月10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治疗咽喉异感症状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544076A的专利申请;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茯苓4060份、法半夏4060份、枳实4060份、青皮4060份、胆南星4060份、橘红4060份、砂仁4060份、豆蔻1535份、槟榔4060份、合欢皮4060份、神曲4060份、紫苏梗4060份、生姜68份、蝉蜕4060份、木蝴蝶4060份、厚朴4060份。3、中国专利公报2007年1月24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治疗慢性单纯性喉炎、咽喉异。

7、感症状的中药制备工艺及其用途”,公开号为CN1899595A的专利申请;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茯苓165G、枳实炒165G、胆南星165G、砂仁165G、槟榔165G、六神曲炒165G、生姜248G、木蝴蝶165G、法半夏165G、青皮炒165G、橘红165G、豆蔻825G、合欢皮165G、紫苏梗165G、蝉蜕165G、厚朴制165G。4、中国专利公报2007年8月29日公开了名称为“金嗓利咽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1024066A的专利申请;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茯苓683、法半夏683、枳实炒683、青皮炒683、胆南星683、橘红。

8、683、砂仁683、槟榔683、合欢皮683、神曲炒683、紫苏梗683、蝉蜕683、木蝴蝶683、厚朴制683、豆蔻341、生姜10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用以上1、2、3、4这四种组方配比的中成药的效果均不够理想;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在其组方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意外的发现减少砂仁和厚朴的用量,同时增加豆蔻和蝉蜕的用量后,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疗效更为显著的一种金嗓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2/13页4法。其特点是本发。

9、明中药组合物各药味的用量配比是00050006本发明的各药味重量配比是经过严格的药理筛选试验,在减少砂仁和厚朴的用量,同时增加豆蔻和蝉蜕的用量后,意外的发现对于痰湿内阻、肝郁气滞所致的咽部异物感、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声带肥厚的疗效显著增强,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0007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丸剂的制备方法如下0008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用活性炭包衣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丸剂。0009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0010以上。

10、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制粒,烘干,整粒,压片,即得片剂。0011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0012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制粒,烘干,整粒,装胶囊,即得胶囊剂。0013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0014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糊精,制粒,烘干,整粒,即得颗粒剂。0015本发明方案是经过发明人多次反复试验,不断改进调整总结出来的,上述药物的组方为最佳组方,药理效果显著增强。0016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0017本发明各药味重量配比“茯苓165份、枳实炒165份、胆南星165份、砂仁825份、槟榔165份。

11、、神曲炒165份、生姜248份、木蝴蝶165份、法半夏165份、青皮炒165份、橘红165份、豆蔻165份、合欢皮165份、紫苏梗165份、蝉蜕265份、厚朴制65份”同原发明重量配比1“茯苓35份、法半夏35份、枳实35份、青皮35份、胆南星35份、橘红35份、砂仁35份、豆蔻15份、槟榔30份、合欢皮35份、神曲35份、紫苏梗35份、生姜5份、蝉蜕35份、木蝴蝶35份、厚朴35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2“茯苓80份、法半夏80份、枳实80份、青皮80份、胆南星80份、橘红80份、砂仁80份、豆蔻40份、槟榔80份、合欢皮80份、神曲80份、紫苏梗80份、生姜9份、蝉蜕80份、木蝴蝶80份、厚。

12、朴80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3“茯苓40份、法半夏40份、枳实40份、青皮40份、胆南星40份、橘红40份、砂仁40份、豆蔻15份、槟榔40份、合欢皮40份、神曲40份、紫苏梗40份、生姜6份、蝉蜕40份、木蝴蝶40份、厚朴40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4“茯苓60份、法半夏60份、枳实60份、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3/13页5青皮60份、胆南星60份、橘红60份、砂仁60份、豆蔻35份、槟榔60份、合欢皮60份、神曲60份、紫苏梗60份、生姜8份、蝉蜕60份、木蝴蝶60份、厚朴60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5“茯苓165G、枳实炒165G、胆南星165G、砂仁165G。

13、、槟榔165G、六神曲炒165G、生姜248G、木蝴蝶165G、法半夏165G、青皮炒165G、橘红165G、豆蔻825G、合欢皮165G、紫苏梗165G、蝉蜕165G、厚朴制165G。”及原发明重量配比6“茯苓683、法半夏683、枳实炒683、青皮炒683、胆南星683、橘红683、砂仁683、槟榔683、合欢皮683、神曲炒683、紫苏梗683、蝉蜕683、木蝴蝶683、厚朴制683、豆蔻341、生姜103。”相比,药效学试验结果有显著提高。0018主要药效学试验0019一、实验药物的制备00201、原料0021A组为本发明组由茯苓165G、枳实炒165G、胆南星165G、砂仁825G、。

14、槟榔165G、神曲炒165G、生姜248G、木蝴蝶165G、法半夏165G、青皮炒165G、橘红165G、豆蔻165G、合欢皮165G、紫苏梗165G、蝉蜕265G、厚朴制65G制备按本发明茯苓165份、枳实炒165份、胆南星165份、砂仁825份、槟榔165份、神曲炒165份、生姜248份、木蝴蝶165份、法半夏165份、青皮炒165份、橘红165份、豆蔻165份、合欢皮165份、紫苏梗165份、蝉蜕265份、厚朴制65份配比。0022B组为原发明1组由茯苓1675G、法半夏1675G、枳实1675G、青皮1675G、胆南星1675G、橘红1675G、砂仁1675G、豆蔻718G、槟榔143。

15、6G、合欢皮1675G、神曲1675G、紫苏梗1675G、生姜239G、蝉蜕1675G、木蝴蝶1675G、厚朴1675G制备按原发明重量配比1组茯苓35份、法半夏35份、枳实35份、青皮35份、胆南星35份、橘红35份、砂仁35份、豆蔻15份、槟榔30份、合欢皮35份、神曲35份、紫苏梗35份、生姜5份、蝉蜕35份、木蝴蝶35份、厚朴35份配比。0023C组为原发明2组由茯苓1654G、法半夏1654G、枳实1654G、青皮1654G、胆南星1654G、橘红1654G、砂仁1654G、豆蔻827G、槟榔1654G、合欢皮1654G、神曲1654G、紫苏梗1654G、生姜186G、蝉蜕1654G。

16、、木蝴蝶1654G、厚朴1654G制备按原发明重量配比2组茯苓80份、法半夏80份、枳实80份、青皮80份、胆南星80份、橘红80份、砂仁80份、豆蔻40份、槟榔80份、合欢皮80份、神曲80份、紫苏梗80份、生姜9份、蝉蜕80份、木蝴蝶80份、厚朴80份配比。0024D组为原发明3组由茯苓1664G、法半夏1664G、枳实1664G、青皮1664G、胆南星1664G、橘红1664G、砂仁1664G、豆蔻624G、槟榔1664G、合欢皮1664G、神曲1664G、紫苏梗1664G、生姜250G、蝉蜕1664G、木蝴蝶1664G、厚朴1664G制备按原发明重量配比3组茯苓40份、法半夏40份、枳。

17、实40份、青皮40份、胆南星40份、橘红40份、砂仁40份、豆蔻15份、槟榔40份、合欢皮40份、神曲40份、紫苏梗40份、生姜6份、蝉蜕40份、木蝴蝶40份、厚朴40份配比。0025E组为原发明4组由茯苓1643G、法半夏1643G、枳实1643G、青皮1643G、胆南星1643G、橘红1643G、砂仁1643G、豆蔻956G、槟榔1643G、合欢皮1643G、神曲1643G、紫苏梗1643G、生姜216G、蝉蜕1643G、木蝴蝶1643G、厚朴1643G制备按原发明重量配比4组茯苓60份、法半夏60份、枳实60份、青皮60份、胆南星60份、橘红60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

18、63054A4/13页6份、砂仁60份、豆蔻35份、槟榔60份、合欢皮60份、神曲60份、紫苏梗60份、生姜8份、蝉蜕60份、木蝴蝶60份、厚朴60份配比。0026F组为原发明5组或原发明6组由茯苓165G、枳实炒165G、胆南星165G、砂仁165G、槟榔165G、神曲炒165G、生姜248G、木蝴蝶165G、法半夏165G、青皮炒165G、橘红165G、豆蔻825G、合欢皮165G、紫苏梗165G、蝉蜕165G、厚朴制165G制备按原发明重量配比5组茯苓165G、枳实炒165G、胆南星165G、砂仁165G、槟榔165G、六神曲炒165G、生姜248G、木蝴蝶165G、法半夏165G、青皮。

19、炒165G、橘红165G、豆蔻825G、合欢皮165G、紫苏梗165G、蝉蜕165G、厚朴制165G配比或按原发明重量配比6组茯苓683、枳实炒683、胆南星683、砂仁683、槟榔683、神曲炒683、木蝴蝶683、法半夏683、青皮炒683、橘红683、合欢皮683、紫苏梗683、蝉蜕683、厚朴683、豆蔻341、生姜103配比。00272、A组、B组、C组、D组、E组、F组的制法为0028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用活性炭包衣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丸剂。0029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0030实验目的。

20、通过对本发明A组和B、C、D、E、F组的抗炎、镇痛、化痰、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实验研究,将本发明A组和B、C、D、E、F组进行对比,观察其药理作用的强弱。0031试验方法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对大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0032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对大鼠祛痰作用的影响;0033对家兔眼结膜微循环的影响;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0034实验结果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对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具。

21、有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琼脂刺激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显著增加大鼠的祛痰作用;明显加速家兔眼结膜微循环血流,促进眼部微循环,改善血流供应;能显著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0035结论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抗炎、镇痛、化痰、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强,因此,本发明A组比B、C、D、E、F组具有疏肝理气、化痰利咽的功效强。0036一、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0037实验材料0038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00。

22、392、药物本发明A组和B、C、D、E、F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040实验方法0041昆明种小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5/13页7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分别灌胃给药10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1H后由小鼠尾静脉注射2伊文斯兰生理盐水溶液01ML/10G,同时腹腔注射08醋酸溶液02ML/只,20MIN后断头放血处死小鼠,剖开腹腔用适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收集洗出液,调整容积至10ML,3000R/M。

23、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用722分光光度计于590NM处比色测定光密度值。实验结果见表10042表1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00430044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A组比P005。0045结果表明本发明A和B、C、D、E、F组对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A组与B、C、D、C、F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抗炎作用强。0046二、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0047实验材料0048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00492、药物本发明A组和B、C、D、E、。

24、F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050实验方法0051昆明种小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分别灌胃给药10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前2H将每只小鼠左后脚足跖用1角叉菜胶003ML。药后1H颈椎脱位处死动物,自踝关节05MM处剪下后足分别称重,以两足重量之差为肿胀度。实验结果见表20052表2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6/13页8005300540055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A组比。

25、P005。0056结果表明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可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的肿胀,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A组与B、C、D、E、F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抗炎作用强。0057三、对大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0058实验材料00591、动物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50G。00602、药物本发明A组和B、C、D、E、F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061实验方法0062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试验时,乙醚浅麻醉,碘酒消毒,于大鼠背部中线。

26、皮下注射2琼脂溶液2ML。同时开始灌胃给药,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E、F级分别灌胃给药66G生药/KG。连续给药14D,每日1次,2ML/100G。于第15D颈椎脱臼处死大鼠,小心剥离取出肉芽肿琼脂块,除去琼脂,称取肉芽组织湿重,以每100G体重所含肉芽组织重量表示。实验结果见表30063表3对大鼠琼脂肉芽肿的影响00640065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A组比P005。0066结果表明本发明A组和B、C、D、E、F组能明显抑制琼脂刺激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A组与B、C、D、E、说明书CN102363。

27、036ACN102363054A7/13页9F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抗炎作用强。0067四、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0068实验材料0069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00702、药物本发明A组和B、C、D、E、F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071实验方法0072昆明种小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分别灌胃给药10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1H后,每鼠均腹腔注射07醋酸02。

28、ML/只,记录15MIN内小鼠扭体次数,并计算各组镇痛百分率。实验结果见表40073表4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00740075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本发明A组比P005。0076结果表明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发明A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C、D、E、F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A组与B、C、D、E、F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镇痛作用强。0077五、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0078实验材料0079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性,体重1822G。00802、药物。

29、本发明A组和B、C、D、E、F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081实验方法0082将电热板仪调至5505,对体重为1822G的昆明种雌性小鼠进行筛选,记录小鼠投入热板至出现舔后足的时间作为该小鼠的痛阈值,筛选痛阈值在30S内的雌性小鼠7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分别灌胃给药10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1H后,将小鼠放在电热板仪内,记录给药后出现舔后足的时间,用药后的痛阈值减去用药前痛阈值作为差值。实验结果见表50083表5对小鼠热极致痛的影响说明书CN102363036。

30、ACN102363054A8/13页1000840085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本发明A组比P005。0086结果表明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均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本发明A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C、D、E、F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A组与B、C、D、E、F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镇痛作用强。0087六、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0088实验材料0089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00902、药物本发明A组和B、C、D、E、F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

31、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091实验方法0092昆明种小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分别灌胃给药10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03ML/10G。末次给药05H后,腹腔注射5酚红生理盐水01ML/10G体重,05H后处死小鼠,剥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支处的一段气管,放人盛有2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再加2滴1MOL/L的NAOH溶液,在波长546NM下进行比色,计算酚红含量。实验结果见表60093表6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009400950096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

32、明A组比P005。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9/13页110097结果表明本发明A组和B、C、D、E、F组能使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A组与B、C、D、E、F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化痰作用强。0098七、对大鼠祛痰作用的影响0099实验材料01001、动物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50G。01012、药物本发明A组和B、C、D、E、F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102实验方法0103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

33、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分别灌胃给药66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末次给药后50MIN将大鼠用乌拉坦1G/KG麻醉后,仰位固定,分离气管,在环状软骨下缘正中两软骨之间插入已知重量的玻璃毛细管长度为10CM,使分泌液沿毛细管上升,收集1H时各组大鼠气管的分泌物,在电子天平上称重,并计算每1KG体重的分泌物量。实验结果见表70104表7对大鼠祛痰作用的影响01050106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A组比P005。0107结果表明本发明A组和B、C、D、E、F组显著增加大鼠的祛痰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

34、发明A组与B、C、D、E、F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祛痰作用强。0108八、对家兔眼结膜微循环的影响0109实验材料01101、动物家兔,雌雄兼有,体重1822KG。01112、药物本发明A组和B、C、D、E、F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112实验方法0113采用家兔眼结膜微血管荧光测定法。家兔7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K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分别灌胃给药36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1次,每次15ML/KG,于末次给药后1H,耳。

35、静脉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10/13页12注射10的荧光素纳生理盐水溶液1ML/KG相当于荧光素100MG/KG,记录兔眼结膜出现荧光的时间。实验结果见表80114表8对家兔眼结膜微循环的影响01150116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本发明A组比P005。0117结果表明本发明A组和B、C、D、E、F组明显加速家兔眼结膜微循环血流,促进眼部微循环,改善血流供应,本发明A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B、C、D、E、F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A组与B、C、D、E、F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A组比B、C、D、E、F。

36、组的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强。0118九、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0119实验材料0120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22G。01212、药物本发明A组和B、C、D、E、F组丸剂,每克相当于生药材1克。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0122实验方法0123昆明种小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分别灌胃给药10G生药/KG。连续给药10D,末次24H后尾静脉注射15中华墨汁每10G体重01ML于注射后2MIN和12MIN从眶静脉丛取血20L,立刻放入4L的01碳酸氢钠溶液中于分光光度计650NM。

37、处测OD值,并计算吞噬指数KKLOGOD1LOGOD2/T2T1。实验结果见表90124表9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影响0125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11/13页130126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本发明A组比P005。0127结果表明本发明A组和B、C、D、E、F组能显著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发明A组与B、C、D、E、F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提高机体免疫作用强。0128实验结果0129本发明A组和B、C、D、E、F组对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

38、透性增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的肿胀具有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琼脂刺激大鼠肉芽组织的增生,减少肉芽组织的重量;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显著增加大鼠的祛痰作用;明显加速家兔眼结膜微循环血流,促进眼部微循环,改善血流供应;能显著增加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0130结论0131本发明A组比B、C、D、E、F组的抗炎、镇痛、化痰、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强,因此,本发明A组比B、C、D、E、F组具有疏肝理气、化痰利咽的功效强。0132毒理实验0133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将本发明A组。

39、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灌胃给药,在24H内连续给药3次,每次间隔4H,累积药物总量达396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拟用量的99倍。给药后7D内,小鼠活动、进食、排泄均正常,生长良好,毛色光亮,其平均体重均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8D处死后解剖每只小鼠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脑、胸腺、胃、肠等均未发现颜色及形态异常,未能测出LD50。表明本发明A组无急性毒性反应。0134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A组分为低、中、高剂量分别为66、132、264G生药/KG/D,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65、33、66倍,灌胃给药12周后,本发明A组对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影响,系统解剖。

40、、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未发现异常病理改变。停药2周也未见明显改变。本发明A组在长期毒性试验中,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和延迟毒性反应。可见,本发明A组无毒性反应,长期用药安全可靠。具体实施方式01351、本发明丸剂的制备0136处方01370138制备方法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12/13页140139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用活性炭包衣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丸剂。01402、本发明片剂的制备0141处方01420143制备方法0144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制粒,烘干,整粒,压片,即得片剂。01453、本发明胶囊剂的制备0146处方01470148制备方法0149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淀粉,制粒,烘干,整粒,装胶囊,即得胶囊剂。01504、本发明颗粒剂的制备0151处方0152说明书CN102363036ACN102363054A13/13页150153制备方法0154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入适量糊精,制粒,烘干,整粒,即得颗粒剂。说明书CN10236303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