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鬼臼毒素的杀菌组合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剂,具体是一种含鬼臼毒素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鬼臼毒素(CAS号518-28-5)是从小蘖科鬼臼属植物---华鬼臼(又称鸡苔素)的根
和茎中提取到的木脂类抗肿瘤成份。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嗅,有吸湿性。华鬼臼主要分布
在我国的甘肃省等地。从华鬼臼(又称鸡苔素)中提取到的鬼臼毒素可以制成膏剂和酊剂。
鬼臼毒素能有效抑制疱疹病毒,抑制细胞中期的有丝分裂。
扁蓄苷(CAS号572-30-5)来源为蓼科植物篇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全
草。结构式如下:
实际的农药经验已经表明,重复且专一施用一种活性化合物来防治有害真菌在很
多情况下将导致真菌菌株的快速选择性,为降低抗性真菌菌株选择性的危险性,目前通常
使用不同活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来防治有害真菌。通过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化合物进
行组合,可延缓抗性产生,降低施用量,减少防治成本,申请人发现鬼臼毒素与扁蓄苷在一
定比例下配合对于防止黄萎病具有增效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鬼臼毒素的杀菌组合
物,它是将两种不同结构、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成分进行复配,是扩大防治谱和提高药效的
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避免或延缓病害对新成份抗性的产生。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
将鬼臼毒素与扁蓄苷复配,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鬼臼
毒素与扁蓄苷。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20:1。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8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可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种衣剂、水乳剂、微乳
剂、乳油、颗粒剂、水分散粒剂,且可根据开发需要使用相应的溶剂、载体和助剂。
合适的溶剂、助剂包括: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石蜡、煤油、柴油、甲
醇、乙醇、丙醇、丁醇、戊醇、环己醇、苯甲醇、环己酮、异佛尔酮、吡咯烷酮、乙酸乙酯、乙酸丁
酯、乙二醇二乙酸酯、二甲亚砜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载体包括粘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硫酸钙、轻质碳酸钙、蔗糖、工业几丁质、硅胶、
滑石粉、白炭黑、绢云母粉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可选用的助剂包括磷酸盐类、盐酸盐类、木素磺酸盐类、萘磺酸盐类、苯酚磺酸盐
类、琥珀酸磺酸盐类、多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EO/PO嵌段共聚物、分子量为20000-
30000的高分子接枝共聚物、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多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
醚类、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基聚氧乙烯醚类、烷基萘磺酸盐类、脂肪醇聚氧乙烯
醚类、烷基丁二酸磺酸盐类、支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类、羧烷基纤维素
类、羟烷基纤维素类、硅酸铝镁、黄原胶、聚烷基硅环氧乙烷类、磷酸、冰醋酸、柠檬酸、顺丁
烯二酸、二丁基羟基甲烷、丁基羟基茴香醚、特丁基对苯二酚、没食子酸丙酯等中的一种或
多种组合。
本发明通过将鬼臼毒素与扁蓄苷配伍在特定的比例下发现具有很好的协同防治
黄萎病的作用,特别是在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5:1-17:1之间,其协同防治
黄萎病效果非常的明显,毒性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7:1,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7%,N-甲基吡咯烷酮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2
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5:1,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7%,N-甲基吡咯烷酮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3
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0:1,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7%,N-甲基吡咯烷酮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4
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8:1,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7%,N-甲基吡咯烷酮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5
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5:1,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7%,N-甲基吡咯烷酮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6
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1,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7%,N-甲基吡咯烷酮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7
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7%,N-甲基吡咯烷酮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8
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2,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7%,N-甲基吡咯烷酮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9
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6,
所述的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17%,N-甲基吡咯烷酮
1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农乳600#8%,水补足至100%。
室内试验:
试验对象:黄萎病病菌
按照试验分级标准调查茄子整株叶片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将
防治效果换算成几率值(y),药液弄高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
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级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
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100CTC≤80,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CTC≥120,组
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表1鬼臼毒素:扁蓄苷及其不同配比复配对黄萎病毒力测定结果分析。
A为鬼臼毒素,B为扁蓄苷
处理试剂
ATI
TTI
共毒系数CTC
A:B(20:1)
90.2
88.2
102.3
A:B(17:1)
179.6
83.5
215.1
A:B(15:1)
152.8
79.4
192.4
A:B(10:1)
79.1
74.1
106.7
A:B(5:1)
64.3
71.8
89.6
A:B(3:1)
66.1
70.1
94.3
A:B(1:1)
59.7
62.6
95.4
A:B(1:6)
55.9
55.2
101.2
由表1的测定结果可知,当鬼臼毒素:扁蓄苷配比在15:1-17:1之间时,共毒系数均
大大高于19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其他比例混合,共毒系数不明显。
田间药效验证试验
试验方法:在发病初期,立即进行第一次喷雾,7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每个处理4
个小区,每个小区20平米。于药前和第二次药后10天调查统计发病情况,每个小区5点随机
取样,每点调查5株作物,调查整株上每叶片的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百分率并分级,计算
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预期防效(%)=X+Y-XY/100(其中,X,Y为单剂防效)
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叶片病斑少于5个,长度小于1cm;
3级:叶片病斑6-10个,部分病斑长度大于1cm;
5级:叶片病斑11-25个,部分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0-217%;
7级:叶片病斑26个以上,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连成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50%以上或全叶枯死。
实施例以及对照组对黄萎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处理组别
剂量(a.i.g/hm2)
防治效果(%)
A:B(20:1)
60
46.5
A:B(17:1)
30
84.2
A:B(17:1)
60
91.3
A:B(15:1)
60
90.1
A:B(10:1)
60
42.4
A:B(5:1)
60
47.3
A:B(1:1)
60
43.7
A:B(1:5)
60
42.8
A:B(1:10)
60
41.5
A
60
49.1
B
60
29.6
可见鬼臼毒素与扁蓄苷在一定比例下配比协同防治黄萎病效果非常的明显,而单
一的鬼臼毒素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效果不显著,单一的扁蓄苷防治能力也是效果不
佳。鬼臼毒素与扁蓄苷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5:1-17:1时协同效果最显著,而其他比例配比时
效果不是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