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苦参碱和环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苦参碱和环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
皮及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虫苞上显示白斑,危害严重时,田间虫苞累累,一片枯白。苗期
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期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
迟,孕穗后特别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下降。
环虫酰肼,英文名称为:chromafenozide,由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昆虫生
长调节剂,环虫酰肼为双酰肼类杀虫剂,环虫酰肼经昆虫摄取后在几小时内抑制昆虫进食
同时引起昆虫提前蜕皮导致死亡,它通过调节幼体荷尔蒙和蜕皮激素活动干扰昆虫的蜕皮
过程,引起昆虫的过早蜕皮死亡。环虫酰肼对夜蛾和其他的毛虫,不论在哪个时期都有很强
的杀虫活性;对哺乳动物、鸟类、水生物低毒,而且对节肢动物类、捕食性蜱螨、蜘蛛、半翅
目、鞘翅目(甲虫类)、寄生生物及环境无影响。因此,它是综合害物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理想
的药剂。
苦参碱,英文名称为:Matrine,是一种植物源农药,对人畜低毒,使用安全、无残
留,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直接作用于虫体的多个作用靶标,麻痹神经中枢,继而使虫体蛋
白质凝固,堵死气孔,窒息死亡;能够破坏害虫的抗药性系统,与其他农药无交互抗性。苦参
碱对蔬菜、水稻上的鳞翅目菜青虫、小菜蛾、稻纵卷叶螟以及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茶小绿
叶蝉、白粉虱等都具有理想的防效。
近年来,以阿维菌素为主要成分的农药产品在控制水稻螟虫方面发挥着很大的作
用,确保了农业的丰产增收,但由于长时间的施用阿维菌素类产品,使得稻纵卷叶螟的对其
抗性加大,由此造成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农用成本提高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急需一种高
效低毒的药剂来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危害,才能确保水稻的稳产丰收。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成分进行复配是治理害虫抗性的常用途
径之一,通过不同作用机理的成分复配,增效明显的配方能有效的减少各单剂的用量,降低
农用成本,同时有利于延缓病虫害抗性的发展。目前以苦参碱和环虫酰肼为成分的农药混
合物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尚无报道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苦参碱和环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以解
决稻纵卷叶螟因单一的频繁使用造成抗性增加、用药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苦参碱和环虫酰肼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由
环虫酰肼和苦参碱组成,环虫酰肼和苦参碱的重量比为2-5:1,优选的,环虫酰肼和苦参碱
的重量比为4:1。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环虫酰肼在组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0-5.0%,苦参碱在组合
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2-1.0%。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的辅助剂,制成
水乳剂、悬浮剂等农业上可接受的剂型。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的辅助剂包括填料、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消泡剂、增
稠剂、崩解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
领域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环虫酰肼和苦参碱混配后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协同增效作用显著,能减少各
单剂的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残留,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农药成本。
(2)环虫酰肼和苦参碱的作用机理不同,相互混用能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有利于
延长环虫酰肼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测定杀虫剂活性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及大田药效试验对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环虫酰肼与苦参碱在一定配比范围内混配对稻
纵卷叶螟的有协同增效作用,其效果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
实例加以说明。
一、生物测定实例
实施例1:环虫酰肼、苦参碱及其混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昆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alis(Guenee))
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从田间采集稻
纵卷叶螟的雌蛾产卵。将雌虫释入圆柱形笼罩内,内壁衬一层蜡纸,外罩黑布,喂饲10%蜂
蜜水。次日将卵块随蜡纸剪下置培养皿中保湿,孵化后用培养的新鲜稻叶饲养。养虫室温度
(28±1)℃,光周期16(L):8(D)。挑出生长均匀一致的2龄幼虫,接入置放新鲜稻叶的直径12
厘米的培养皿。每皿放入10头稻纵卷叶螟,每处理为5个皿。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
喷雾,每次喷一个培养皿,每皿喷药液3毫升,喷完后快速晾干稻叶后放入25℃,12H/12H光
照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计算校正死亡率。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
用DPS软件计算LC50和毒力回归方程,参照NY/T1154.7-2006采用孙云沛的方法求
出各混配比例的共毒系数(CTC),并评价二者混用的增效作用,当共毒系数(CTC)≥120时,
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当CTC≤80时,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时,组合物
表现为相加作用。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环虫酰肼、苦参碱及其不同配比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
供试药剂
配比
LC50(mg/L)
共毒系数(CTC)
环虫酰肼(A)
/
2.51
/
苦参碱(B)
/
1.52
/
A:B
2:1
1.53
134.8
A:B
3:1
1.52
142.0
A:B
4:1
1.27
174.9
A:B
5:1
1.49
152.1
A:B
1:5
1.40
116.3
A:B
1:9
2.03
78.1
表1联合毒力测试的结果表明,环虫酰肼和苦参碱在重量比为2-5:1混配对稻纵卷
叶螟2龄幼虫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表明环虫酰肼和苦参碱混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当环虫酰肼和苦参碱的重量比为4:1时,共毒系数为174.9,对稻纵卷叶螟2龄幼虫的共毒系
数最大,增效最为显著,有利于减少用药量,降低农药成本。
一、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5.0%环虫酰肼·苦参碱悬浮剂(环虫酰肼∶苦参碱=4:1)
按量称取环虫酰肼4.0%、苦参碱1.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2.5%(分散
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2.5%(润湿剂)、1.5%聚乙二醇(增稠剂)、2.5%环己酮、
0.3%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2:2.0%环虫酰肼·苦参碱悬浮剂(环虫酰肼∶苦参碱=3:1)
按量称取环虫酰肼1.5%、苦参碱0.5%、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3.5%(分
散剂)、聚萘甲醛磺酸钠5.0%(润湿剂)、乙二醇2.5%(抗冻剂)、黄原胶0.8%、有机硅0.3%
(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2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组份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高速剪切后
得到含有环虫酰肼·苦参碱的杀虫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
实施例3:3.0%环虫酰肼·苦参碱水乳剂(环虫酰肼∶苦参碱=5:1)
按量称取环虫酰肼2.5%、苦参碱0.5%、2%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
2%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磷酸酯)、二甲苯10%、2.5%吡咯烷酮、
3.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有机硅(消泡剂)0.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4:3.2%环虫酰肼·苦参碱水乳剂(环虫酰肼∶苦参碱=3:1)
按量称取环虫酰肼2.4%、苦参碱0.8%、2.5%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
酯、1.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农乳600#磷酸酯)、二甲苯8%、十二烷基苯磺酸
钙5.0%、有机硅0.8%、环己酮3.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3-4的制备方法为:将各组份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反应釜的高速搅拌
和剪切机的高速剪切,即制得环虫酰肼·苦参碱的杀虫组合物,剂型为水乳剂。
二、大田药效实施例
实施例1:制备实施例中的实施例1所得的制剂用于防治早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
验
(1)试验设计: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包含一个空白对照(CK),采用
常规喷雾法,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以水稻叶面湿润为准,施药时稻纵卷叶螟为2-3龄幼虫,
分别药后1天、3天、7天调查虫口数,计算防效。
处理1#:5.0%环虫酰肼·苦参碱悬浮剂(配比为4:1),兑水稀释1000倍;
处理2#:5%环虫酰肼悬浮剂,兑水稀释600倍;
处理3#:2%苦参碱悬浮剂,兑水稀释300倍;
处理4#:空白对照(CK)
(2)试验结果:
施药后1天,处理1-3#的防效分别为92.2%、82.7%和78.5%;施药后3天,处理1-
3#的防效分别为95.3%、85.7%和80.3%;施药后7天,处理1-3#的防效分别为89.6%、
78.4%和71.3%。这说明环虫酰肼与苦参碱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
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明显好于各单剂。
实施例2:制备实施例中的实施例4所得的制剂用于防治晚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
验
(1)试验设计:试验设置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包含一个空白对照(CK),采用
常规喷雾法,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以水稻叶面湿润为准,施药时稻纵卷叶螟为2-3龄幼虫,
分别药后1天、3天、7天调查虫口数,计算防效。
处理1#:3.2%环虫酰肼·苦参碱水乳剂(配比为2.4:0.8),兑水稀释1000倍;
处理2#:4%环虫酰肼悬浮剂,兑水稀释500倍;
处理3#:2%苦参碱悬浮剂,兑水稀释500倍;
处理4#:空白对照(CK)
(2)试验结果:
施药后1天,处理1-3#的防效分别为89.4%、79.3%和74.5%;施药后3天,处理1-
3#的防效分别为94.5%、83.6%和81.4%;施药后7天,处理1-3#防效分别为90.6%、79.3%
和73.5%。这说明环虫酰肼与苦参碱复配后,对稻纵卷叶螟增效明显,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
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成分复配,其活性和
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外,
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速效性提高、持效性长,有利于延缓稻纵卷叶螟抗性的产生,符合
农业害虫的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