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建设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52820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8992.1

申请日:

2010.08.10

公开号:

CN102369898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K 63/00申请公布日:20120314|||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3/00

主分类号:

A01K63/00

申请人:

胡政伟

发明人:

胡政伟

地址:

313216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乾龙花园7幢4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代理人:

唐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塘建设方法,它包括采用砖块和水泥筑成内悬式防逃顶面,其特征是:鱼塘四周用10厘米至15厘米厚度水泥板护坡,坡面与水平面成85°角;塘内对称安装2只水体对流循环增氧水泵,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为一体的晒食台;埋设用于进、排水的PV管道,池塘两侧进、排水管口伸出端用90°弯接头活动连接,保证管口位置能按需旋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塘埂坡面土方量,扩大了鱼塘内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防逃设施稳固,可养殖多种水产品;消除了塘埂塌滑造成的水体污染,降低了管理成本。本发明适用于平原地带水产养殖塘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鱼塘建设方法, 它包括采用砖块和水泥筑成内悬式防逃顶面, 其特征是 : 鱼塘 四周用 10 厘米至 15 厘米厚度水泥板护坡, 坡面与水平面成 85°角 ; 塘内对称安装 2 只水体 对流循环增氧水泵, 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为一体的晒食台 ; 埋设用于进、 排水的 PV 管道, 池塘两侧进、 排水管口伸出端用 90°弯接头活动连接, 保证管口位置能按需旋转。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鱼塘建设方法, 其特征在于鱼塘面积选用 5 亩至 8 亩为宜, 塘深 1.8 米至 2.5 米, 塘底平坦并保持 10 厘米至 20 厘米淤泥层。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鱼塘建设方法, 其特征在于鱼塘中间用石棉瓦以与水 平面倾斜 15°角, 宽 1.5 米, 长约占池塘长度的 2/3, 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功能为一体的 晒食台, 晒食台表面 1/3 露出水面。

说明书


鱼塘建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建设领域技术, 特别是一种鱼塘建设方法。背景技术 建好鱼塘是养好鱼的基础。 近年来, 通过土地流转, 政府补助鱼塘标准化改造等措 施, 全国特种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 渔民收入稳步提高。在鱼塘标准化建设过程中, 通过浅 塘挖深、 小塘合并、 危塘加固、 漏塘防渗、 干塘引水等方式使许多陈年老塘改造成了标准化 新塘, 同时新增了大量以连片水田为基础新建鱼塘。目前国内新建鱼塘的建设方法大多采 用推土垒埂方式, 即使用专用机械将水田均匀挖深, 把泥土推向四周堆放到规划的塘埂区 内, 逐层加高压实, 筑成塘埂, 使塘深达到 1.5-2.5 米以上, 塘埂斜面坡度为 1 ∶ 1-1 ∶ 2, 最 后对塘底和塘埂坡面进行人工修整。少数深度要求不高的鱼塘采用开沟垒埂方式, 即使用 挖掘机沿池塘四周开沟, 所挖泥土填入到规划的塘埂区内, 逐层加高压实, 筑成塘埂, 然后 进行人工修整。 这两种方法所建的鱼塘四周均采用泥土护坡, 普遍存在以下缺陷 : 一是坡面 易松软塌滑, 不但需要经常修整, 还容易使水体变浑浊 ; 二是坡面斜度小, 塘埂坡面占用了 大量养殖空间, 池塘水体容量和土地利用率不高 ; 三是养殖河蟹、 甲鱼等易逃品种时, 四周 需另加防逃设施, 同时必须时刻注意塘埂与防逃设施是否存在漏洞, 管理成本加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鱼塘滑坡、 防 逃问题, 同时有效扩大池塘水体容量, 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鱼塘建设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鱼塘建设方法, 它包括采用砖块和水泥 筑成内悬式防逃顶面, 其特征是 : 鱼塘四周用 10 厘米至 15 厘米厚度水泥板护坡, 坡面与水 平面成 85°角 ; 塘内对称安装 2 只水体对流循环增氧水泵, 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为一体 的晒食台 ; 埋设用于进、 排水的 PV 管道, 池塘两侧进、 排水管口伸出端用 90°弯接头活动连 接, 保证管口位置能按需旋转。其特征在于鱼塘面积选用 5 亩至 8 亩为宜, 塘深 1.8 米至 2.5 米, 塘底平坦并保持 10 厘米至 20 厘米淤泥层。 其特征在于鱼塘中间用石棉瓦以与水平 面倾斜 15°角, 宽 1.5 米, 长约占池塘长度的 2/3, 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功能为一体的晒 食台, 晒食台表面 1/3 露出水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 本发明通过采用水泥板与水平面成 85°角护坡, 大大减少了塘埂坡面土方量, 有效扩大了鱼塘内积与塘内水体容量 ; 通过埋设 PV 管道代替进、 排水渠, 大大提高了土地 利用率。
     2、 运用本发明建设的鱼塘防逃设施稳固, 既可养殖常规鱼类, 又可养殖易逃好洞 类水产品种, 拓展了鱼塘养殖功能。
     3、 运用本发明建设的鱼塘与泥坡鱼塘相比, 从根本上消除了因塘埂塌陷滑坡或塘 内生物挖坡所造成的水体污染, 水体水质稳定, 大大降低了养殖过程中药物成本与人工管理成本。 本发明普遍适用于平原地带建设连片水产养殖池塘, 特别适用于鳖、 蟹等养殖塘 建设和多品种鱼类立体养殖塘建设。
     附图说明 图 1 为池塘局部平面图及 A-A 处断面示意图 ;
     图 2 为池塘剖面局部位置放大图 ;
     图 3 为近排水管端口工作连接示意图。
     其中 : 进水管口 1、 出水管口 2、 晒食台 3、 水泵 4、 水泥板 5、 砖块 6、 水泥顶 7、 淤泥 层 8、 树 9。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浙江省德清县宝岛生态养殖场鱼鳖虾仿生态养殖基地 10 号塘建设。 该 塘基础为 0.8 米深的浅塘, 规格为东西向长 100 米, 南北向宽 33.5 米, 面积 5 亩。要求在面 积不变的基础上改造成塘埂高度 2.2 米, 保证塘内可灌水深 1.8 米, 有永固性防逃设施的高 标准鱼塘。
     1) 鱼塘建设前将浅塘内积水排尽, 日晒一周以上, 表层土壤干燥后推土挖塘。
     2) 用推土机由中心向四周推土, 使塘底面在原有基础上均匀下挖 1 米, 将土方堆 放到规划的塘埂区内, 逐层加高压实, 筑成塘埂毛坯, 塘埂宽度约保持 3 米, 成直线状。
     3) 采用房屋拆迁中废弃的水泥预制板为护坡材料, 按所需长度用切割机切断后竖 直排放于塘埂毛坯两侧, 使预制板与水平面成 85°角。然后在保持塘底约留有 15 厘米淤 泥层后, 将多余泥土人工填入塘埂区内, 压实铺平。 沿池塘四周用水泥将预制板间接缝处补 平。
     4) 使用普通混泥土砖块按图 2 中 6 所示向塘内挑出 10 厘米并齐排放, 然后如图 2 中 7 所示用水泥护顶连接, 略呈内钩状。
     5) 用直径为 25 厘米的 PV 管按图 1 所示对称安装进排水管, 水管内侧与地下埋设 的相应管道连接, 进排水管端口按图 3 所示连接, 管口位置能按需旋转。当端口工作时, 管 口扎上防逃网后旋至水平位置即可 ; 当端口不工作时, 管口旋至竖直位置。 其中进水管固定 端安装在距塘底 2 米高处, 排水管固定端安装在塘底。
     6) 池塘中间用石棉瓦以与水平面倾斜 15°角, 宽 1.5 米, 长约占池塘长度的 2/3, 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功能为一体的晒食台 ( 如图 1 中 3 所示 )。池塘塘边对称安装 2 只 水泵, 以供高温低氧时实行池内水体对流循环增氧。
     经以上步骤, 建设过程基本完成, 经清塘消毒后即可投入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显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 述实施例, 根据鱼塘面积大小、 深度要求的不同和水泥护坡板的选用上还可以有许多变形。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 均应认为是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
    

鱼塘建设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鱼塘建设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鱼塘建设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塘建设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塘建设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9898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69898ACN102369898A21申请号201010248992122申请日20100810A01K63/0020060171申请人胡政伟地址313216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乾龙花园7幢403室72发明人胡政伟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6代理人唐迅54发明名称鱼塘建设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塘建设方法,它包括采用砖块和水泥筑成内悬式防逃顶面,其特征是鱼塘四周用10厘米至15厘米厚度水泥板护坡,坡面与水平面成85角;塘内对称安装2只水体对流循环增氧水泵,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

2、为一体的晒食台;埋设用于进、排水的PV管道,池塘两侧进、排水管口伸出端用90弯接头活动连接,保证管口位置能按需旋转。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塘埂坡面土方量,扩大了鱼塘内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防逃设施稳固,可养殖多种水产品;消除了塘埂塌滑造成的水体污染,降低了管理成本。本发明适用于平原地带水产养殖塘建设,特别适用于鳖、蟹等养殖塘建设和多品种鱼立体养殖塘建设。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3页CN102369898A1/1页21一种鱼塘建设方法,它包括采用砖块和水泥筑成内悬式防逃顶面,其特征是鱼塘四周用10厘米至15厘米厚度水泥板护坡,坡。

3、面与水平面成85角;塘内对称安装2只水体对流循环增氧水泵,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为一体的晒食台;埋设用于进、排水的PV管道,池塘两侧进、排水管口伸出端用90弯接头活动连接,保证管口位置能按需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塘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鱼塘面积选用5亩至8亩为宜,塘深18米至25米,塘底平坦并保持10厘米至20厘米淤泥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鱼塘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鱼塘中间用石棉瓦以与水平面倾斜15角,宽15米,长约占池塘长度的2/3,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功能为一体的晒食台,晒食台表面1/3露出水面。权利要求书CN102369898A1/2页3鱼塘建设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

4、及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建设领域技术,特别是一种鱼塘建设方法。背景技术0002建好鱼塘是养好鱼的基础。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政府补助鱼塘标准化改造等措施,全国特种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渔民收入稳步提高。在鱼塘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通过浅塘挖深、小塘合并、危塘加固、漏塘防渗、干塘引水等方式使许多陈年老塘改造成了标准化新塘,同时新增了大量以连片水田为基础新建鱼塘。目前国内新建鱼塘的建设方法大多采用推土垒埂方式,即使用专用机械将水田均匀挖深,把泥土推向四周堆放到规划的塘埂区内,逐层加高压实,筑成塘埂,使塘深达到1525米以上,塘埂斜面坡度为1112,最后对塘底和塘埂坡面进行人工修整。少数深度要求不高的鱼塘采用开。

5、沟垒埂方式,即使用挖掘机沿池塘四周开沟,所挖泥土填入到规划的塘埂区内,逐层加高压实,筑成塘埂,然后进行人工修整。这两种方法所建的鱼塘四周均采用泥土护坡,普遍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坡面易松软塌滑,不但需要经常修整,还容易使水体变浑浊;二是坡面斜度小,塘埂坡面占用了大量养殖空间,池塘水体容量和土地利用率不高;三是养殖河蟹、甲鱼等易逃品种时,四周需另加防逃设施,同时必须时刻注意塘埂与防逃设施是否存在漏洞,管理成本加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鱼塘滑坡、防逃问题,同时有效扩大池塘水体容量,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鱼塘建设方法。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

6、一种鱼塘建设方法,它包括采用砖块和水泥筑成内悬式防逃顶面,其特征是鱼塘四周用10厘米至15厘米厚度水泥板护坡,坡面与水平面成85角;塘内对称安装2只水体对流循环增氧水泵,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为一体的晒食台;埋设用于进、排水的PV管道,池塘两侧进、排水管口伸出端用90弯接头活动连接,保证管口位置能按需旋转。其特征在于鱼塘面积选用5亩至8亩为宜,塘深18米至25米,塘底平坦并保持10厘米至20厘米淤泥层。其特征在于鱼塘中间用石棉瓦以与水平面倾斜15角,宽15米,长约占池塘长度的2/3,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功能为一体的晒食台,晒食台表面1/3露出水面。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061、本发明通过。

7、采用水泥板与水平面成85角护坡,大大减少了塘埂坡面土方量,有效扩大了鱼塘内积与塘内水体容量;通过埋设PV管道代替进、排水渠,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00072、运用本发明建设的鱼塘防逃设施稳固,既可养殖常规鱼类,又可养殖易逃好洞类水产品种,拓展了鱼塘养殖功能。00083、运用本发明建设的鱼塘与泥坡鱼塘相比,从根本上消除了因塘埂塌陷滑坡或塘内生物挖坡所造成的水体污染,水体水质稳定,大大降低了养殖过程中药物成本与人工管说明书CN102369898A2/2页4理成本。0009本发明普遍适用于平原地带建设连片水产养殖池塘,特别适用于鳖、蟹等养殖塘建设和多品种鱼类立体养殖塘建设。附图说明0010图1为池塘。

8、局部平面图及AA处断面示意图;0011图2为池塘剖面局部位置放大图;0012图3为近排水管端口工作连接示意图。0013其中进水管口1、出水管口2、晒食台3、水泵4、水泥板5、砖块6、水泥顶7、淤泥层8、树9。0014具体实施方法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0016实施例浙江省德清县宝岛生态养殖场鱼鳖虾仿生态养殖基地10号塘建设。该塘基础为08米深的浅塘,规格为东西向长100米,南北向宽335米,面积5亩。要求在面积不变的基础上改造成塘埂高度22米,保证塘内可灌水深18米,有永固性防逃设施的高标准鱼塘。00171鱼塘建设前将浅塘内积水排尽,日晒一周以上,表层。

9、土壤干燥后推土挖塘。00182用推土机由中心向四周推土,使塘底面在原有基础上均匀下挖1米,将土方堆放到规划的塘埂区内,逐层加高压实,筑成塘埂毛坯,塘埂宽度约保持3米,成直线状。00193采用房屋拆迁中废弃的水泥预制板为护坡材料,按所需长度用切割机切断后竖直排放于塘埂毛坯两侧,使预制板与水平面成85角。然后在保持塘底约留有15厘米淤泥层后,将多余泥土人工填入塘埂区内,压实铺平。沿池塘四周用水泥将预制板间接缝处补平。00204使用普通混泥土砖块按图2中6所示向塘内挑出10厘米并齐排放,然后如图2中7所示用水泥护顶连接,略呈内钩状。00215用直径为25厘米的PV管按图1所示对称安装进排水管,水管内。

10、侧与地下埋设的相应管道连接,进排水管端口按图3所示连接,管口位置能按需旋转。当端口工作时,管口扎上防逃网后旋至水平位置即可;当端口不工作时,管口旋至竖直位置。其中进水管固定端安装在距塘底2米高处,排水管固定端安装在塘底。00226池塘中间用石棉瓦以与水平面倾斜15角,宽15米,长约占池塘长度的2/3,搭设集饲料台与晒阳台功能为一体的晒食台如图1中3所示。池塘塘边对称安装2只水泵,以供高温低氧时实行池内水体对流循环增氧。0023经以上步骤,建设过程基本完成,经清塘消毒后即可投入使用。0024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鱼塘面积大小、深度要求的不同和水泥护坡板的选用上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369898A1/3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69898A2/3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69898A3/3页7图3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