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528117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4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7857.5

申请日:

2010.08.09

公开号:

CN102370261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41D 3/06申请公布日:2012031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1D 3/06申请日:20100809|||公开

IPC分类号:

A41D3/06; A41D27/00

主分类号:

A41D3/06

申请人:

赖添德

发明人:

赖添德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代理人:

孙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包括:一雨衣本体,该雨衣本体包括左、右各一前片,一后片,两衣袖;至少一组第一连结组件分设于左、右前片上;一第一防水片设于左前片的内面,其外侧与左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其上缘与左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一第二防水片设于右前片的内面,其外侧与右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其上缘与右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一第三防水片,其两侧固定于第一、二防水片上,使第一、二、三防水片可连结形成一防水围幕;藉此,当使用者呈站姿时,该第一、二、三防水片可内缩隐藏于雨衣本体内,当使用者呈坐姿时,该第一、二、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包括 : 一雨衣本体, 该雨衣本体包括一左前片, 一右前片, 一后片, 两衣袖 ; 至少一组第一连结组件, 分设于所述左、 右前片上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左前片的内面设有一第一防水片, 该第一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左前 片的外侧固定结合, 该第一防水片的上缘与所述左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 ; 所述右前片的内 面设有一第二防水片, 该第二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右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 该第二防水片 的上缘与所述右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 ; 所述第一、 二防水片上设有一第三防水片, 该第三防 水片的两侧固定于所述第一、 二防水片上。
2: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 二防水片利用 外接方式形成。
3: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 二防水片利用 所述左、 右前片延伸方式形成。
4: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三防水片利用外 接方式形成。
5: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三防水片利用所 述第一防水片延伸方式形成。
6: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三防水片利用所 述第二防水片延伸方式形成。
7: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防水片的外侧 与所述第三防水片的上缘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组固定件。
8: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三防水片的下部 与所述雨衣本体的后片设有至少一组固定元件。
9: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 二防水片向所 述雨衣本体内延伸, 该第一、 二防水片的延伸端与所述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设有至少 一组扣件。
10: 依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雨衣本体的下方设 有护足物件。

说明书


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背景技术 前开式雨衣是市面上已使用很久的雨衣, 其结构包括 : 左、 右各一前片与一后片与 两衣袖与设于左、 右前片上的至少一组连结组件 ( 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其优点是 : 使用简便、 快速。
     其缺点是 : 使用者骑车时, 其腹部、 裤裆与腿部内侧容易湿透。
     前开式雨衣让使用者的腹部、 裤裆与腿部内侧容易湿透的原因为 :
     当使用者骑车呈坐姿时, 行进的风压容易将雨水从前开式雨衣的连结物件 ( 拉 链 ) 缝隙渗入, 导致使用者的腹部容易湿透。
     当使用者骑车呈坐姿时, 由于前开式雨衣的前下半部是开叉分离的, 所以雨水可 以很容易地由前开式雨衣的前下半部进入, 导致使用者的裤裆与腿部内侧容易湿透。
     当使用者骑车呈坐姿时, 该前开式雨衣其位于使用者裤裆处的部份容易形成凹 陷, 该凹陷处容易积聚雨水, 雨水常从拉炼缝隙渗入, 导致使用者的裤裆容易湿透。
     本发明人先前在中国申请的 「前开式雨衣的遮片结构」发明专利, 申请案号 : 200910135967.X 号, 如图 10 所示, 其内容为 :
     一遮片 11 本体 ;
     至少两个连结组件, 连结组件由第一连结件 12 与第二连结件 13 构成, 该至少两个 第一连结件分别设于遮片本体的左侧上部与右侧上部, 该至少两个第二连结件分别设于前 开式雨衣的左前片 1 与右前片 2 的内面上 ;
     藉此, 使遮片本体利用该至少两个连结组件装设于前开式雨衣的左、 右前片的内 面上, 形成前开式雨衣前内部的挡雨遮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以解决上述先前技术存在 的问题, 使其防水的遮蔽范围更大, 使用更简便。
     本发明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包括 : 一雨衣本体, 该雨衣本体包括一左前 片, 一右前片, 一后片, 两衣袖 ; 至少一组第一连结组件, 分设于所述左、 右前片上 ; 一第一 防水片, 设于所述左前片的内面, 该第一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左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 该第 一防水片的上缘与所述左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 ; 一第二防水片, 设于所述右前片的内面, 该 第二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右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 该第二防水片的上缘与所述右前片的内 面固定结合 ; 一第三防水片, 该第三防水片的两侧固定于所述第一、 二防水片上。
     其中, 该第一、 二防水片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 也可利用所述左、 右前片延伸方式 形成。
     该第三防水片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 或者利用所述第一防水片或第二防水片延伸
     方式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该第二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第三防水片的上缘相对 应处设有至少一组固定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该第三防水片的下部与所述雨衣本体的后片设有至 少一组固定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该第一、 二防水片向所述雨衣本体内延伸, 该第一、 二防水片的延伸端与所述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组扣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该雨衣本体的下方设有护足物件。
     本发明的优点 : 本发明除了对于使用者的裤裆防护外, 还增加了对于使用者腿部 内侧的防护, 能有效解决先前技术遮蔽不足、 渗漏水的问题 ; 当使用者呈站姿时, 该防护设 计可自动内缩隐藏于雨衣本体内 ; 当使用者呈坐姿时, 该防护设计可自动翻开下垂形成对 于使用者裤裆与腿部内侧的防水围幕。 该第一、 二、 三防水片所形成的防水围幕不会阻碍使 用者腿部的活动。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 图2: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 左前片掀开 ) 图3: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 图4: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时的局部前视示意图。 图5: 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 图6: 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 图7: 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 图8: 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 图9: 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 图 10 : 先前技术的前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如图 1 至图 9 所示, 其包括 :
     一雨衣本体, 该雨衣本体包括一左前片 1, 一右前片 2, 一后片 3, 两衣袖 4 ;
     至少一组第一连结组件 5( 固定扣或钮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分设于 左、 右前片上, 使左、 右前片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形成前开式雨衣 ;
     一第一防水片 6, 设于左前片 1 的内面, 该第一防水片 6 的外侧与左前片 1 的外侧 固定结合, 其上缘与左前片 1 的内面固定结合, ( 如图 1 所示的虚线 ) ; 因此, 该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与下缘可自由翻动 ; ( 其固定结合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或固定扣或 粘扣带等结合方式 )
     一第二防水片 7, 设于右前片 2 的内面, 该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与右前片 2 的外侧 固定结合, 其上缘与右前片 2 的内面固定结合, ( 如图 1 所示的虚线 ) ; 因此, 该第二防水片 7 的内侧与下缘可自由翻动 ; ( 其固定结合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或固定扣或 粘扣带等结合方式 )一第三防水片 8( 可依设计所需形状的防水片 ),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左、 右两侧固定 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上, 使第一、 二、 三防水片 6、 7、 8 可连结形成一防水围幕 ;
     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钮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该第二连 结组件 9 可用来连结固定第三防水片 8 与第一防水片 6 或第二防水片 7, 使第三防水片 8 与 第一防水片 6 或第二防水片 7 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如图 1、 图 2 所示 ;
     藉此, 当使用者呈站姿时, 该第一、 二、 三防水片 6、 7、 8 可内缩隐藏于雨衣本体内, 如图 3 所示 ; 当使用者呈坐姿时, 该第一、 二、 三防水片 6、 7、 8 可自动翻开下垂形成对于使用 者腿部内侧与裤裆的防水围幕, 如图 4 所示。
     其中, 该第一、 二防水片 6、 7 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 其外接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 或高频压合等外接方式。
     其中, 该第一、 二防水片 6、 7 可利用左、 右前片 1、 2 延伸方式形成。
     其中,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 其外接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 频压合等外接方式。
     其中,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利用第一防水片 6 延伸方式形成。
     其中,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利用第二防水片 7 延伸方式形成。
     其中, 该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与第三防水片 8 的上缘相对应处 ( 相交叠处 ) 可设 至少一组固定件 ( 固定扣或粘扣带等固定件 ), 使第三防水片 8 的上缘可固定于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上不会下垂。
     其中,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下部与雨衣本体的后片 3 可设至少一组固定元件 ( 固定 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固定元件 ), 使第三防水片 8 的下部可与雨衣本体的后片 3 连结固定 ; 其作用为 : 可避免强风将第三防水片 8 的下部吹翻。
     其中, 如图 8、 图 9 所示, 该第一防水片 6 与第二防水片 7 可向雨衣本体内延伸, 该 第一、 二防水片 6、 7 的延伸端与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可设至少一组扣件 10( 固定扣或 粘扣带等扣件 ), 使第一、 二防水片的延伸端可固定于雨衣本体的内面上 ; 其作用为 : 该第 一、 二防水片 6、 7 与雨衣本体可形成左、 右腿部围体, 其可避免强风将第一、 二防水片 6、 7的 下部吹翻, 并扩大其遮蔽范围。
     其中, 该雨衣本体的下方可设护足物件 ( 裤管体或鞋套或鞋尖套或鞋面罩等护足 物件 ) ; 该护足物件可利用外接方式 ( 车缝或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外接方式 ) 或利用 左、 右前片向下延伸方式等方式形成。
     其中, 该第一防水片 6 与第二防水片 7 下部与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可设至少 一组扣件 ( 固定扣或粘扣带等扣件 ), 使第一、 二防水片 6、 7 下部可向内固定于雨衣本体的 内面上 ; 其作用为 : 该第一、 二防水片 6、 7 下部向内与雨衣本体固定可形成左、 右腿部围体 ( 或管体 ), 其可包围使用者腿部避免强风将雨衣本体的下部吹翻 ; 另, 当雨衣本体的下方 设有鞋套时, 该形成的左、 右腿部围体可延续鞋套对于使用者腿部的遮护。
     该第一防水片 6 或第二防水片 7 或第三防水片 8 可依设计的需要或可能进渗水的 程度来自由订定其长度或宽度或范围 ; 该第一防水片或第二防水片或第三防水片的上缘可 依设计的需要而设计成斜状。
     如图 5 所示, 该第二连结组件 9 的公扣件或母扣件设于第三防水片 8 的侧缘时, 其 可设于其侧缘的内面上 ; 例如 : 当第三防水片 8 的左侧内面利用第二连结组件 9 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相连结时,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左侧会多出一布缘来盖住组合后的第二连结组 件 9 的外表面, 避免第二连结组件 9 的缝隙渗入雨水。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两侧可局部或全部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连结 ; 例如 : 若该第三 防水片 8 的长度较长时, 其两侧可局部分别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连结, 若该第三防水片 8 的长度较短时, 其两侧可全部分别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连结。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设计成符合人体的立体型式的防水片。
     上述的第三防水片 8 的两侧固定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上的方式至少有 :
     1. 如图 1 至图 3 所示,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右侧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内侧连结固 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 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连结固定, 使第三防 水片 8 与第一防水片 6 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2.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左侧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连结固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 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右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 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内侧连结固定, 使第三防水片 8 与第二防水片 7 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3. 如图 6、 图 7 所示,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右侧固定于第二防水片 7 上 ( 其固定 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固定方式 ), 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 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固定于第一防水片 6 上, 使第三防水片 8 与第一防水片 6 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4.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左侧固定于第一防水片 6 上 ( 其固定方式可利用车缝或 粘合或高频压合等固定方式 ), 其右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 链等连结组件 ) 固定于第二防水片 7 上, 使第三防水片 8 与第二防水片 7 可相互结合或分 开。
     5.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右侧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内侧连结固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 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 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外侧连结固定。
     6.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左侧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连结固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 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右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 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连结固定。
     7.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右侧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连结固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 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 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外侧连结固定。
     8.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左、 右侧可各设有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扣带 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其左侧的第二连结组件 9 与第一防水片 6 连结固定, 其右侧的第二连 结组件 9 与第二防水片 7 连结固定 ; 第三防水片 8 左、 右各设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可让使用 者依喜好自由选择使用, 其亦适合左撇或右撇的使用者选择使用。
     本发明的雨衣结构可适用于任何款的前开式雨衣。
     本发明的雨衣结构其功效至少有 :
     1. 如图 4 所示,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位于第一连结组件 5( 拉链 ) 的后面, 阻挡由第
     一连结组件缝隙渗入的雨水, 因此可有效地遮护使用者的腹部与裤裆 ; 若该第三防水片的 上缘高度提高, 则其可扩大遮护使用者的胸部。
     2. 当使用者呈坐姿时, 如图 4 所示,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自然位于使用者两腿之间的 裤裆前方, 该第一防水片 6 与第二防水片 7 可因地心引力而自动翻开下垂于使用者的两腿 部内侧, 扩大左前片 1 与右前片 2 的遮蔽范围 ; 因为第一、 二、 三防水片相互连结, 所以可建 构成一类似ㄇ形或 A 形的防护围体, 因此可有效地遮护使用者的裤裆与腿部内侧, 形成完 美的遮护。
     3. 该第一、 二、 三防水片所形成的防护围体并不会妨碍使用者骑车时的伸腿曲膝 的腿部活动。
     4. 当使用者骑车行进时,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利用行进的风阻力量紧贴于使用者的 腹部与裤裆处与部份大腿, 避免第三防水片随风翻飞 ; 若第三防水片的长度够长的话, 该第 三防水片下部还会紧贴于前开式雨衣的后片 3 内面上, 如图 4 所示。
     5. 若使用者不想使用第三防水片 8 时, 可拆卸其第二连结组件 9 的连结, 使第三防 水片可自动左移或右移隐藏位于左前片 1 或右前片 2 的内面上, 其不会妨碍使用者的活动 与破坏雨衣的美观 ; 当使用者要再使用第三防水片时, 只要恢复第二连结组件的连结即可, 方便、 快速。 6. 若第三防水片 8 的下部固定于前开式雨衣的后片 3 上时, 可使该前开式雨衣适 用于骑乘打档车 ( 脚踩换挡的机车 )。
    

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0261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0261ACN102370261A21申请号201010247857522申请日20100809A41D3/06200601A41D27/0020060171申请人赖添德地址中国台湾新竹市72发明人赖添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39代理人孙刚54发明名称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57摘要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包括一雨衣本体,该雨衣本体包括左、右各一前片,一后片,两衣袖;至少一组第一连结组件分设于左、右前片上;一第一防水片设于左前片的内面,其外侧与左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其上缘与。

2、左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一第二防水片设于右前片的内面,其外侧与右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其上缘与右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一第三防水片,其两侧固定于第一、二防水片上,使第一、二、三防水片可连结形成一防水围幕;藉此,当使用者呈站姿时,该第一、二、三防水片可内缩隐藏于雨衣本体内,当使用者呈坐姿时,该第一、二、三防水片可自动翻开下垂形成对于使用者腿部内侧与裤裆的防水围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0页CN102370261A1/1页21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包括一雨衣本体,该雨衣本体包括一左前片,一右前片,一后片,两衣袖;至少一组第一连结。

3、组件,分设于所述左、右前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片的内面设有一第一防水片,该第一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左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该第一防水片的上缘与所述左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所述右前片的内面设有一第二防水片,该第二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右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该第二防水片的上缘与所述右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所述第一、二防水片上设有一第三防水片,该第三防水片的两侧固定于所述第一、二防水片上。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防水片利用外接方式形成。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防水片利用所述左、右前片延伸方式形成。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开式雨。

4、衣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防水片利用外接方式形成。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防水片利用所述第一防水片延伸方式形成。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防水片利用所述第二防水片延伸方式形成。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第三防水片的上缘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组固定件。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防水片的下部与所述雨衣本体的后片设有至少一组固定元件。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防水片向所述雨衣本体内延伸,该第一、二。

5、防水片的延伸端与所述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组扣件。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雨衣本体的下方设有护足物件。权利要求书CN102370261A1/5页3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有关于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背景技术0002前开式雨衣是市面上已使用很久的雨衣,其结构包括左、右各一前片与一后片与两衣袖与设于左、右前片上的至少一组连结组件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0003其优点是使用简便、快速。0004其缺点是使用者骑车时,其腹部、裤裆与腿部内侧容易湿透。0005前开式雨衣让使用者的腹部、裤裆与腿部内侧容易湿透的原因为0006当使用者骑车。

6、呈坐姿时,行进的风压容易将雨水从前开式雨衣的连结物件拉链缝隙渗入,导致使用者的腹部容易湿透。0007当使用者骑车呈坐姿时,由于前开式雨衣的前下半部是开叉分离的,所以雨水可以很容易地由前开式雨衣的前下半部进入,导致使用者的裤裆与腿部内侧容易湿透。0008当使用者骑车呈坐姿时,该前开式雨衣其位于使用者裤裆处的部份容易形成凹陷,该凹陷处容易积聚雨水,雨水常从拉炼缝隙渗入,导致使用者的裤裆容易湿透。0009本发明人先前在中国申请的前开式雨衣的遮片结构发明专利,申请案号200910135967X号,如图10所示,其内容为0010一遮片11本体;0011至少两个连结组件,连结组件由第一连结件12与第二连结。

7、件13构成,该至少两个第一连结件分别设于遮片本体的左侧上部与右侧上部,该至少两个第二连结件分别设于前开式雨衣的左前片1与右前片2的内面上;0012藉此,使遮片本体利用该至少两个连结组件装设于前开式雨衣的左、右前片的内面上,形成前开式雨衣前内部的挡雨遮片。发明内容001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先前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防水的遮蔽范围更大,使用更简便。0014本发明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其包括一雨衣本体,该雨衣本体包括一左前片,一右前片,一后片,两衣袖;至少一组第一连结组件,分设于所述左、右前片上;一第一防水片,设于所述左前片的内面,该第一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左前。

8、片的外侧固定结合,该第一防水片的上缘与所述左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一第二防水片,设于所述右前片的内面,该第二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右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该第二防水片的上缘与所述右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一第三防水片,该第三防水片的两侧固定于所述第一、二防水片上。0015其中,该第一、二防水片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也可利用所述左、右前片延伸方式形成。0016该第三防水片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或者利用所述第一防水片或第二防水片延伸说明书CN102370261A2/5页4方式形成。00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第二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第三防水片的上缘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组固定件。00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9、,该第三防水片的下部与所述雨衣本体的后片设有至少一组固定元件。00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第一、二防水片向所述雨衣本体内延伸,该第一、二防水片的延伸端与所述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组扣件。00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雨衣本体的下方设有护足物件。0021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除了对于使用者的裤裆防护外,还增加了对于使用者腿部内侧的防护,能有效解决先前技术遮蔽不足、渗漏水的问题;当使用者呈站姿时,该防护设计可自动内缩隐藏于雨衣本体内;当使用者呈坐姿时,该防护设计可自动翻开下垂形成对于使用者裤裆与腿部内侧的防水围幕。该第一、二、三防水片所形成的防水围幕不会阻碍使用者腿部的活动。附。

10、图说明0022图1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0023图2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左前片掀开0024图3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0025图4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时的局部前视示意图。0026图5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0027图6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0028图7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0029图8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0030图9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0031图10先前技术的前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2本发明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如图1至图9所示,其包括0033一雨衣本体,该雨衣本体包括一左前片1,。

11、一右前片2,一后片3,两衣袖4;0034至少一组第一连结组件5固定扣或钮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分设于左、右前片上,使左、右前片可相互结合或分开,形成前开式雨衣;0035一第一防水片6,设于左前片1的内面,该第一防水片6的外侧与左前片1的外侧固定结合,其上缘与左前片1的内面固定结合,如图1所示的虚线;因此,该第一防水片6的内侧与下缘可自由翻动;其固定结合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或固定扣或粘扣带等结合方式0036一第二防水片7,设于右前片2的内面,该第二防水片7的外侧与右前片2的外侧固定结合,其上缘与右前片2的内面固定结合,如图1所示的虚线;因此,该第二防水片7的内侧与下缘可自由翻动;。

12、其固定结合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或固定扣或粘扣带等结合方式说明书CN102370261A3/5页50037一第三防水片8可依设计所需形状的防水片,该第三防水片8的左、右两侧固定于第一、二防水片6、7上,使第一、二、三防水片6、7、8可连结形成一防水围幕;0038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固定扣或钮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该第二连结组件9可用来连结固定第三防水片8与第一防水片6或第二防水片7,使第三防水片8与第一防水片6或第二防水片7可相互结合或分开,如图1、图2所示;0039藉此,当使用者呈站姿时,该第一、二、三防水片6、7、8可内缩隐藏于雨衣本体内,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呈坐姿时,该第。

13、一、二、三防水片6、7、8可自动翻开下垂形成对于使用者腿部内侧与裤裆的防水围幕,如图4所示。0040其中,该第一、二防水片6、7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其外接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外接方式。0041其中,该第一、二防水片6、7可利用左、右前片1、2延伸方式形成。0042其中,该第三防水片8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其外接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外接方式。0043其中,该第三防水片8可利用第一防水片6延伸方式形成。0044其中,该第三防水片8可利用第二防水片7延伸方式形成。0045其中,该第二防水片7的外侧与第三防水片8的上缘相对应处相交叠处可设至少一组固定件固定扣或粘扣带等固定件,使第。

14、三防水片8的上缘可固定于第二防水片7的外侧上不会下垂。0046其中,该第三防水片8的下部与雨衣本体的后片3可设至少一组固定元件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固定元件,使第三防水片8的下部可与雨衣本体的后片3连结固定;其作用为可避免强风将第三防水片8的下部吹翻。0047其中,如图8、图9所示,该第一防水片6与第二防水片7可向雨衣本体内延伸,该第一、二防水片6、7的延伸端与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可设至少一组扣件10固定扣或粘扣带等扣件,使第一、二防水片的延伸端可固定于雨衣本体的内面上;其作用为该第一、二防水片6、7与雨衣本体可形成左、右腿部围体,其可避免强风将第一、二防水片6、7的下部吹翻,并扩大其遮蔽范。

15、围。0048其中,该雨衣本体的下方可设护足物件裤管体或鞋套或鞋尖套或鞋面罩等护足物件;该护足物件可利用外接方式车缝或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外接方式或利用左、右前片向下延伸方式等方式形成。0049其中,该第一防水片6与第二防水片7下部与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可设至少一组扣件固定扣或粘扣带等扣件,使第一、二防水片6、7下部可向内固定于雨衣本体的内面上;其作用为该第一、二防水片6、7下部向内与雨衣本体固定可形成左、右腿部围体或管体,其可包围使用者腿部避免强风将雨衣本体的下部吹翻;另,当雨衣本体的下方设有鞋套时,该形成的左、右腿部围体可延续鞋套对于使用者腿部的遮护。0050该第一防水片6或第二防水片7。

16、或第三防水片8可依设计的需要或可能进渗水的程度来自由订定其长度或宽度或范围;该第一防水片或第二防水片或第三防水片的上缘可依设计的需要而设计成斜状。0051如图5所示,该第二连结组件9的公扣件或母扣件设于第三防水片8的侧缘时,其可设于其侧缘的内面上;例如当第三防水片8的左侧内面利用第二连结组件9与第一防说明书CN102370261A4/5页6水片6的内侧相连结时,该第三防水片8的左侧会多出一布缘来盖住组合后的第二连结组件9的外表面,避免第二连结组件9的缝隙渗入雨水。0052该第三防水片8的两侧可局部或全部与第一、二防水片6、7连结;例如若该第三防水片8的长度较长时,其两侧可局部分别与第一、二防水。

17、片6、7连结,若该第三防水片8的长度较短时,其两侧可全部分别与第一、二防水片6、7连结。0053该第三防水片8可设计成符合人体的立体型式的防水片。0054上述的第三防水片8的两侧固定于第一、二防水片6、7上的方式至少有00551如图1至图3所示,该第三防水片8利用其右侧与第二防水片7的内侧连结固定其连结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与第一防水片6的内侧连结固定,使第三防水片8与第一防水片6可相互结合或分开。00562该第三防水片8利用其左侧与第一防水片6的内侧连结固定其连结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其右侧。

18、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与第二防水片7的内侧连结固定,使第三防水片8与第二防水片7可相互结合或分开。00573如图6、图7所示,该第三防水片8利用其右侧固定于第二防水片7上其固定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固定方式,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固定于第一防水片6上,使第三防水片8与第一防水片6可相互结合或分开。00584该第三防水片8利用其左侧固定于第一防水片6上其固定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固定方式,其右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固定于第二防水片7上,使第三防水片8与第二防水片7可相。

19、互结合或分开。00595该第三防水片8利用其右侧与第二防水片7的内侧连结固定其连结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与第一防水片6的外侧连结固定。00606该第三防水片8利用其左侧与第一防水片6的内侧连结固定其连结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其右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与第二防水片7的外侧连结固定。00617该第三防水片8利用其右侧与第二防水片7的外侧连结固定其连结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与第一防水。

20、片6的外侧连结固定。00628该第三防水片8的左、右侧可各设有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其左侧的第二连结组件9与第一防水片6连结固定,其右侧的第二连结组件9与第二防水片7连结固定;第三防水片8左、右各设一组第二连结组件9可让使用者依喜好自由选择使用,其亦适合左撇或右撇的使用者选择使用。0063本发明的雨衣结构可适用于任何款的前开式雨衣。0064本发明的雨衣结构其功效至少有00651如图4所示,该第三防水片8可位于第一连结组件5拉链的后面,阻挡由第说明书CN102370261A5/5页7一连结组件缝隙渗入的雨水,因此可有效地遮护使用者的腹部与裤裆;若该第三防水片的上缘。

21、高度提高,则其可扩大遮护使用者的胸部。00662当使用者呈坐姿时,如图4所示,该第三防水片8可自然位于使用者两腿之间的裤裆前方,该第一防水片6与第二防水片7可因地心引力而自动翻开下垂于使用者的两腿部内侧,扩大左前片1与右前片2的遮蔽范围;因为第一、二、三防水片相互连结,所以可建构成一类似形或A形的防护围体,因此可有效地遮护使用者的裤裆与腿部内侧,形成完美的遮护。00673该第一、二、三防水片所形成的防护围体并不会妨碍使用者骑车时的伸腿曲膝的腿部活动。00684当使用者骑车行进时,该第三防水片8可利用行进的风阻力量紧贴于使用者的腹部与裤裆处与部份大腿,避免第三防水片随风翻飞;若第三防水片的长度够。

22、长的话,该第三防水片下部还会紧贴于前开式雨衣的后片3内面上,如图4所示。00695若使用者不想使用第三防水片8时,可拆卸其第二连结组件9的连结,使第三防水片可自动左移或右移隐藏位于左前片1或右前片2的内面上,其不会妨碍使用者的活动与破坏雨衣的美观;当使用者要再使用第三防水片时,只要恢复第二连结组件的连结即可,方便、快速。00706若第三防水片8的下部固定于前开式雨衣的后片3上时,可使该前开式雨衣适用于骑乘打档车脚踩换挡的机车。说明书CN102370261A1/10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70261A2/10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70261A3/10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70261A4/10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70261A5/10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70261A6/10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70261A7/10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70261A8/10页15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70261A9/10页16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70261A10/10页17图10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