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背景技术 前开式雨衣是市面上已使用很久的雨衣, 其结构包括 : 左、 右各一前片与一后片与 两衣袖与设于左、 右前片上的至少一组连结组件 ( 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其优点是 : 使用简便、 快速。
其缺点是 : 使用者骑车时, 其腹部、 裤裆与腿部内侧容易湿透。
前开式雨衣让使用者的腹部、 裤裆与腿部内侧容易湿透的原因为 :
当使用者骑车呈坐姿时, 行进的风压容易将雨水从前开式雨衣的连结物件 ( 拉 链 ) 缝隙渗入, 导致使用者的腹部容易湿透。
当使用者骑车呈坐姿时, 由于前开式雨衣的前下半部是开叉分离的, 所以雨水可 以很容易地由前开式雨衣的前下半部进入, 导致使用者的裤裆与腿部内侧容易湿透。
当使用者骑车呈坐姿时, 该前开式雨衣其位于使用者裤裆处的部份容易形成凹 陷, 该凹陷处容易积聚雨水, 雨水常从拉炼缝隙渗入, 导致使用者的裤裆容易湿透。
本发明人先前在中国申请的 「前开式雨衣的遮片结构」发明专利, 申请案号 : 200910135967.X 号, 如图 10 所示, 其内容为 :
一遮片 11 本体 ;
至少两个连结组件, 连结组件由第一连结件 12 与第二连结件 13 构成, 该至少两个 第一连结件分别设于遮片本体的左侧上部与右侧上部, 该至少两个第二连结件分别设于前 开式雨衣的左前片 1 与右前片 2 的内面上 ;
藉此, 使遮片本体利用该至少两个连结组件装设于前开式雨衣的左、 右前片的内 面上, 形成前开式雨衣前内部的挡雨遮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以解决上述先前技术存在 的问题, 使其防水的遮蔽范围更大, 使用更简便。
本发明的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其包括 : 一雨衣本体, 该雨衣本体包括一左前 片, 一右前片, 一后片, 两衣袖 ; 至少一组第一连结组件, 分设于所述左、 右前片上 ; 一第一 防水片, 设于所述左前片的内面, 该第一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左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 该第 一防水片的上缘与所述左前片的内面固定结合 ; 一第二防水片, 设于所述右前片的内面, 该 第二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右前片的外侧固定结合, 该第二防水片的上缘与所述右前片的内 面固定结合 ; 一第三防水片, 该第三防水片的两侧固定于所述第一、 二防水片上。
其中, 该第一、 二防水片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 也可利用所述左、 右前片延伸方式 形成。
该第三防水片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 或者利用所述第一防水片或第二防水片延伸
方式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该第二防水片的外侧与所述第三防水片的上缘相对 应处设有至少一组固定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该第三防水片的下部与所述雨衣本体的后片设有至 少一组固定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该第一、 二防水片向所述雨衣本体内延伸, 该第一、 二防水片的延伸端与所述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设有至少一组扣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该雨衣本体的下方设有护足物件。
本发明的优点 : 本发明除了对于使用者的裤裆防护外, 还增加了对于使用者腿部 内侧的防护, 能有效解决先前技术遮蔽不足、 渗漏水的问题 ; 当使用者呈站姿时, 该防护设 计可自动内缩隐藏于雨衣本体内 ; 当使用者呈坐姿时, 该防护设计可自动翻开下垂形成对 于使用者裤裆与腿部内侧的防水围幕。 该第一、 二、 三防水片所形成的防水围幕不会阻碍使 用者腿部的活动。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 图2: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 左前片掀开 ) 图3: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 图4: 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时的局部前视示意图。 图5: 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 图6: 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 图7: 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 图8: 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展开示意图。 图9: 本发明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前视示意图。 图 10 : 先前技术的前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前开式雨衣的防水结构, 如图 1 至图 9 所示, 其包括 :
一雨衣本体, 该雨衣本体包括一左前片 1, 一右前片 2, 一后片 3, 两衣袖 4 ;
至少一组第一连结组件 5( 固定扣或钮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分设于 左、 右前片上, 使左、 右前片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形成前开式雨衣 ;
一第一防水片 6, 设于左前片 1 的内面, 该第一防水片 6 的外侧与左前片 1 的外侧 固定结合, 其上缘与左前片 1 的内面固定结合, ( 如图 1 所示的虚线 ) ; 因此, 该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与下缘可自由翻动 ; ( 其固定结合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或固定扣或 粘扣带等结合方式 )
一第二防水片 7, 设于右前片 2 的内面, 该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与右前片 2 的外侧 固定结合, 其上缘与右前片 2 的内面固定结合, ( 如图 1 所示的虚线 ) ; 因此, 该第二防水片 7 的内侧与下缘可自由翻动 ; ( 其固定结合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或固定扣或 粘扣带等结合方式 )一第三防水片 8( 可依设计所需形状的防水片 ),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左、 右两侧固定 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上, 使第一、 二、 三防水片 6、 7、 8 可连结形成一防水围幕 ;
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钮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该第二连 结组件 9 可用来连结固定第三防水片 8 与第一防水片 6 或第二防水片 7, 使第三防水片 8 与 第一防水片 6 或第二防水片 7 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如图 1、 图 2 所示 ;
藉此, 当使用者呈站姿时, 该第一、 二、 三防水片 6、 7、 8 可内缩隐藏于雨衣本体内, 如图 3 所示 ; 当使用者呈坐姿时, 该第一、 二、 三防水片 6、 7、 8 可自动翻开下垂形成对于使用 者腿部内侧与裤裆的防水围幕, 如图 4 所示。
其中, 该第一、 二防水片 6、 7 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 其外接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 或高频压合等外接方式。
其中, 该第一、 二防水片 6、 7 可利用左、 右前片 1、 2 延伸方式形成。
其中,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利用外接方式形成, 其外接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 频压合等外接方式。
其中,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利用第一防水片 6 延伸方式形成。
其中,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利用第二防水片 7 延伸方式形成。
其中, 该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与第三防水片 8 的上缘相对应处 ( 相交叠处 ) 可设 至少一组固定件 ( 固定扣或粘扣带等固定件 ), 使第三防水片 8 的上缘可固定于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上不会下垂。
其中,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下部与雨衣本体的后片 3 可设至少一组固定元件 ( 固定 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固定元件 ), 使第三防水片 8 的下部可与雨衣本体的后片 3 连结固定 ; 其作用为 : 可避免强风将第三防水片 8 的下部吹翻。
其中, 如图 8、 图 9 所示, 该第一防水片 6 与第二防水片 7 可向雨衣本体内延伸, 该 第一、 二防水片 6、 7 的延伸端与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可设至少一组扣件 10( 固定扣或 粘扣带等扣件 ), 使第一、 二防水片的延伸端可固定于雨衣本体的内面上 ; 其作用为 : 该第 一、 二防水片 6、 7 与雨衣本体可形成左、 右腿部围体, 其可避免强风将第一、 二防水片 6、 7的 下部吹翻, 并扩大其遮蔽范围。
其中, 该雨衣本体的下方可设护足物件 ( 裤管体或鞋套或鞋尖套或鞋面罩等护足 物件 ) ; 该护足物件可利用外接方式 ( 车缝或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外接方式 ) 或利用 左、 右前片向下延伸方式等方式形成。
其中, 该第一防水片 6 与第二防水片 7 下部与雨衣本体内面的相对应处可设至少 一组扣件 ( 固定扣或粘扣带等扣件 ), 使第一、 二防水片 6、 7 下部可向内固定于雨衣本体的 内面上 ; 其作用为 : 该第一、 二防水片 6、 7 下部向内与雨衣本体固定可形成左、 右腿部围体 ( 或管体 ), 其可包围使用者腿部避免强风将雨衣本体的下部吹翻 ; 另, 当雨衣本体的下方 设有鞋套时, 该形成的左、 右腿部围体可延续鞋套对于使用者腿部的遮护。
该第一防水片 6 或第二防水片 7 或第三防水片 8 可依设计的需要或可能进渗水的 程度来自由订定其长度或宽度或范围 ; 该第一防水片或第二防水片或第三防水片的上缘可 依设计的需要而设计成斜状。
如图 5 所示, 该第二连结组件 9 的公扣件或母扣件设于第三防水片 8 的侧缘时, 其 可设于其侧缘的内面上 ; 例如 : 当第三防水片 8 的左侧内面利用第二连结组件 9 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相连结时,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左侧会多出一布缘来盖住组合后的第二连结组 件 9 的外表面, 避免第二连结组件 9 的缝隙渗入雨水。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两侧可局部或全部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连结 ; 例如 : 若该第三 防水片 8 的长度较长时, 其两侧可局部分别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连结, 若该第三防水片 8 的长度较短时, 其两侧可全部分别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连结。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设计成符合人体的立体型式的防水片。
上述的第三防水片 8 的两侧固定于第一、 二防水片 6、 7 上的方式至少有 :
1. 如图 1 至图 3 所示,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右侧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内侧连结固 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 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连结固定, 使第三防 水片 8 与第一防水片 6 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2.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左侧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连结固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 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右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 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内侧连结固定, 使第三防水片 8 与第二防水片 7 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3. 如图 6、 图 7 所示,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右侧固定于第二防水片 7 上 ( 其固定 方式可利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固定方式 ), 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 定扣或粘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固定于第一防水片 6 上, 使第三防水片 8 与第一防水片 6 可相互结合或分开。
4.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左侧固定于第一防水片 6 上 ( 其固定方式可利用车缝或 粘合或高频压合等固定方式 ), 其右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扣带或拉 链等连结组件 ) 固定于第二防水片 7 上, 使第三防水片 8 与第二防水片 7 可相互结合或分 开。
5.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右侧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内侧连结固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 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 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外侧连结固定。
6.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左侧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内侧连结固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 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右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 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连结固定。
7. 该第三防水片 8 利用其右侧与第二防水片 7 的外侧连结固定 ( 其连结方式可利 用车缝或粘合或高频压合等连结方式 ), 其左侧利用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 扣带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与第一防水片 6 的外侧连结固定。
8. 该第三防水片 8 的左、 右侧可各设有至少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固定扣或粘扣带 或拉链等连结组件 ), 其左侧的第二连结组件 9 与第一防水片 6 连结固定, 其右侧的第二连 结组件 9 与第二防水片 7 连结固定 ; 第三防水片 8 左、 右各设一组第二连结组件 9 可让使用 者依喜好自由选择使用, 其亦适合左撇或右撇的使用者选择使用。
本发明的雨衣结构可适用于任何款的前开式雨衣。
本发明的雨衣结构其功效至少有 :
1. 如图 4 所示,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位于第一连结组件 5( 拉链 ) 的后面, 阻挡由第
一连结组件缝隙渗入的雨水, 因此可有效地遮护使用者的腹部与裤裆 ; 若该第三防水片的 上缘高度提高, 则其可扩大遮护使用者的胸部。
2. 当使用者呈坐姿时, 如图 4 所示,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自然位于使用者两腿之间的 裤裆前方, 该第一防水片 6 与第二防水片 7 可因地心引力而自动翻开下垂于使用者的两腿 部内侧, 扩大左前片 1 与右前片 2 的遮蔽范围 ; 因为第一、 二、 三防水片相互连结, 所以可建 构成一类似ㄇ形或 A 形的防护围体, 因此可有效地遮护使用者的裤裆与腿部内侧, 形成完 美的遮护。
3. 该第一、 二、 三防水片所形成的防护围体并不会妨碍使用者骑车时的伸腿曲膝 的腿部活动。
4. 当使用者骑车行进时, 该第三防水片 8 可利用行进的风阻力量紧贴于使用者的 腹部与裤裆处与部份大腿, 避免第三防水片随风翻飞 ; 若第三防水片的长度够长的话, 该第 三防水片下部还会紧贴于前开式雨衣的后片 3 内面上, 如图 4 所示。
5. 若使用者不想使用第三防水片 8 时, 可拆卸其第二连结组件 9 的连结, 使第三防 水片可自动左移或右移隐藏位于左前片 1 或右前片 2 的内面上, 其不会妨碍使用者的活动 与破坏雨衣的美观 ; 当使用者要再使用第三防水片时, 只要恢复第二连结组件的连结即可, 方便、 快速。 6. 若第三防水片 8 的下部固定于前开式雨衣的后片 3 上时, 可使该前开式雨衣适 用于骑乘打档车 ( 脚踩换挡的机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