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内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内衣, 尤其是一种含有中药成分能有益人体健康的内衣, 属 于衣着类领域。
背景技术 内衣, 是指贴身穿的衣物, 包括背心、 汗衫、 短裤、 胸罩等。内衣通常都是与皮肤直 接接触, 有吸汗、 矫型、 衬托身体、 保暖及不受来自身体的污秽的危害的作用, 可以说是人体 的 “第二层皮肤” 。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生活的质量, 随着对生活用品的要求越来越 高, 人们也更多的将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制备工艺上。 特别是像内衣这种贴身衣物, 除 了具备一些通用的功能外, 人们还研制了一些新型的功能, 如纳米银杀菌止痒、 磁石理疗健 身、 红外线保健、 中药养身等功效,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内衣的功能性, 对人体的健康有很 大的帮助。 但这些新型的技术还不够完善, 大多只是对内衣的局部作了调整和改进, 譬如在 局部添置含有药剂的内衬或在内兜添加一些挥发性的药丸等等, 这些方式虽然对人体起到 了一定药物帮助, 但使得内衣的制备工艺变得复杂化, 同时对于内衣的穿着舒适度和美观 度也大大折扣。人们希望的是一种整体式的内衣保健产品, 穿着简单、 使用方便, 同时便于 洗涤和贮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提供一种具有中药成分的功效显著 的整体式内衣。
一种保健内衣, 该保健内衣材料包括衣料本体和中药成分 ; 所述的衣料本体可以 是棉、 麻或混纺纤维材料 ; 所述的中药成分包括 : 当归、 茯苓、 五味子、 黄芪、 苦参、 远志和节 菖蒲。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中药成分的百分配比为 : 当归 10-30、 茯苓 10-25、 五味子 20-40、 黄芪 10-20、 苦参 10-25、 远志 15-25、 节菖蒲 10-25。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中药成分的百分配比为 : 当归 15-20、 茯苓 15-20、 五味子 20-25、 黄芪 10-15、 苦参 10-15、 远志 15-20、 节菖蒲 10-18。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的中药成分相互之间不会产生药性相冲, 对人 体皮肤无刺激, 对人体无不良影响。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保健内衣, 该保健内衣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 将多种中药融入 到衣料纤维中, 同时发挥中药各自的功效, 穿着该保健内衣可以起到安神、 补肾、 内热消渴、 防止失眠心悸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目 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 1
首先, 制备中药混合剂。按照百分配比称取诸料, 其中当归 15 ∶茯苓 15 ∶五味子 21 ∶黄芪 12 ∶苦参 11 ∶远志 15 ∶节菖蒲 12。
中药混合剂制备方法 :
(1) 将中药混合料在白酒中浸泡 2 小时, 激活药物功效 ;
(2) 将中药混合料取出, 洗净, 晾干后在研磨器中粗磨 40 分钟, 然后精磨 40 分钟, 使中药混合料中的中药粒子直径达到 20nm ;
(3) 加入植物油, 而后在离心机中搅拌 30 分钟, 取出进行乳化, 使中药混合料中的 中药粒子外层形成一层油性薄膜, 保证药效的持久性 ;
(4) 取出中药混合料, 加水稀释到 10%的浓度, 制得中药混合剂 ;
然后, 将一定量的棉、 麻或混纺纤维料浸入中药混合剂中, 进行浸染工序, 浸染时 间为 2-4 小时。
接着, 取出浸染后的纤维料, 烘干, 该纤维料功效可持续 12 个月以上。
最后, 将制的的纤维料制成针织或机织面料, 加工成内衣。
实施例 2 首先, 制备中药混合剂。按照百分配比称取诸料, 其中当归 18 ∶茯苓 17 ∶五味子 20 ∶黄芪 10 ∶苦参 10 ∶远志 15 ∶节菖蒲 10。
中药混合剂制备方法 :
(1) 将中药混合料在白酒中浸泡 3 小时, 激活药物功效 ;
(2) 将中药混合料取出, 洗净, 晾干后在研磨器中粗磨 40 分钟, 然后精磨 40 分钟, 使中药混合料中的中药粒子直径达到 20nm ;
(3) 加入植物油, 而后在离心机中搅拌 30 分钟, 取出进行乳化, 使中药混合料中的 中药粒子外层形成一层油性薄膜, 保证药效的持久性 ;
(4) 取出中药混合料, 加水稀释到 15%的浓度, 制得中药混合剂 ;
然后, 将一定量的棉、 麻或混纺纤维料浸入中药混合剂中, 进行浸染工序, 浸染时 间为 3-4 小时。
接着, 取出浸染后的纤维料, 烘干, 该纤维料功效可持续 13 个月以上。
最后, 将制的的纤维料制成针织或机织面料, 加工成保健内衣。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保健内衣, 该保健内衣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 将多种中药融入 到衣料纤维中, 同时发挥中药各自的功效, 穿着该保健内衣可以起到安神、 补肾、 内热消渴、 防止失眠心悸等功效。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 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 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