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28085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88861.0

申请日:

2011.09.27

公开号:

CN102318703A

公开日:

2012.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0申请日:20110927|||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0

主分类号:

A23F3/30

申请人: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蒋艾青; 郁军

地址:

363007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天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所述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茶鲜叶和绿茶为原料并结合特殊的氧化工艺、闪蒸浓缩(CT)及除菌膜等集成技术生产出一款具有茶黄素含量达10%以上的高品质速溶红茶粉,从而满足了更多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功能性食品的发展需求。所生产的新型速溶茶粉,不仅茶黄素含量高,并且具有更好的粉色、汤色及风味等品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以茶鲜叶和绿茶为原料, 采用一种特殊的氧化工艺并结合速溶茶的生产工艺研制一款具有较高茶黄素含量的速溶 红茶粉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 : 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 : 1) 将新采摘的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 30℃, 然后粉碎至 20 目左右 ; 同时将干茶状态的绿 茶粉碎至 10 目左右 ; 2) 将上述粉碎好的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绿茶按 1 ∶ 1 至 1 ∶ 4 的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 均匀后投料至一密闭的反应釜中, 该反应釜需配备搅拌机, 在线 pH 计及氧气和 CO2 气体输 入管线 ; 3) 向上述反应釜中按料液比 1 ∶ 10 至 1 ∶ 15 的比例加入软化水, 加热使反应釜内料 液温度达到 50-55℃左右, 料液 pH 值控制在 4.5-5.5 之间, 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 内充入氧气, 氧气压力约为 0.1-0.3MPa, 反应 30-45 分钟后停止反应, 并向体系内充入 CO2 气体并加入茶叶鲜叶重量的万分之一至四的 10%氯化钠溶液 ; 4) 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 料液再经离心、 精滤、 超滤后采用闪蒸浓 缩技术将料液浓缩至 20-25%的浓度 ; 5) 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过滤后, 再经 0.2μ 的除菌膜杀菌, 最后再利用喷雾干 燥或者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成粉末制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浓缩工艺为闪蒸浓缩, 浓缩温度为 38-43℃ ; 所述除菌工艺为二级纸板过滤, 所述一级纸 板的孔径要求为 5-12μ, 二级纸板的孔径要求为 1.2-4μ ; 所述除菌膜孔径要求为 0.2μ。

说明书


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 特别是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黄素是一类溶于乙酸乙酯的橙黄色物质。它不仅是红茶的重要品质成分, 而且 还具有防癌抗癌、 抗氧化、 抗衰老、 降血压、 降血脂等药理功能, 在食品添加、 日用化工和饮 料制作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茶黄素在红茶中的含量较高, 占红茶干重的 0.5% -2%。 红 茶中的茶黄素主要有茶黄素 (TF1)、 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 [ 包括茶黄素 -3- 单没食子酸酯 (TF2) 和茶黄素 -3′ - 单没食子酸酯 (TF3)] 和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 (TF4)。
     目前, 茶黄素的合成大多采用纯的儿茶素为原料氧化制备或直接从红茶中提取分 离, 但不论是采用纯的儿茶素氧化合成还是从红茶中提取分离, 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用纯 的儿茶素氧化提高了工业化成本, 从红茶中分离提取难度大且得率低, 且生产过程中都涉 及到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残留, 特别是残留的溶剂、 气味及产品的溶解性都制约了茶黄素的 开发及应用。 现速溶红茶粉中的茶黄素含量一般在 3%以内, 该类产品已越来越无法满足液 体饮料及功能性保健饮料市场的需求。 因此, 本发明以茶鲜叶为原料, 利用特殊氧化工艺开 发出一款茶黄素含量在 10%以上的速溶红茶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茶鲜叶和绿茶为原料, 采用一种特殊的 氧化工艺并结合速溶茶的生产工艺研制一款具有较高茶黄素含量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 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 : 本发明所述一种富含茶黄素 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是利用茶鲜叶和绿茶为原料结合特殊的氧化工艺生产出一款具 有较高茶黄素含量的速溶红茶粉。
     本发明的工艺步骤 :
     1、 将新采摘的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 30℃, 然后粉碎至 20 目左右 ; 同时将绿茶 ( 干 茶叶 ) 粉碎至 10 目左右 ;
     2、 将上述粉碎好的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绿茶 ( 干茶 ) 按 1 ∶ 1 至 1 ∶ 4 的比例进 行混合, 混合均匀后投料至一密闭的反应釜中, 该反应釜需配备搅拌机, 在线 pH 计及氧气 和 CO2 气体输入管线 ;
     3、 向上述反应釜中按料液比 1 ∶ 10 至 1 ∶ 15 的比例加入软化水, 加热使反应釜 内料液温度达到 50-55℃左右, 料液 pH 值控制在 4.5-5.5 之间, 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 体系内充入氧气, 氧气压力约为 0.1-0.3MPa, 反应 30-45 分钟后停止反应, 并向体系内充入 CO2 气体并加入茶叶鲜叶重量的万分之一至四的 10%氯化钠溶液 ;
     4、 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 料液再经离心、 精滤、 超滤后采用闪蒸 (CT) 浓缩技术将料液浓缩至 20-25%的浓度 ;
     5、 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过滤后, 再经 0.2μ 的除菌膜杀菌, 最后再利用喷 雾干燥或者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成粉末制品。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
     本发明所述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其以茶鲜叶为原料, 利用特 殊氧化工艺开发出一款茶黄素含量在 10%以上的速溶红茶粉, 该制备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 茶粉的制备方法整个过程不涉及到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残留, 大大提高了茶黄素在茶粉中的 含量 ; 同时, 由于速溶茶粉的水分低的特点, 更好的延长贮存期, 降低贮存、 运输、 包装等费 用。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 :
     实施例一 :
     1、 将新采摘的 10kg 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 30 ℃, 然后粉碎至 20 目左右 ; 同时将 10kg 绿茶 ( 干茶叶 ) 粉碎至 10 目左右 ; 2、 将上述粉碎好的 10kg 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 10kg 绿茶 ( 干茶 ) 混合均匀后投料 至一密闭的 300L 反应釜中, 该反应釜配备有搅拌机, 在线 pH 计及氧气和 CO2 气体输入管 线;
     3、 向上述反应釜中加入 200kg 软化水, 加热使反应釜内料液温度达到 50℃, 料液 pH 值 4.8, 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 氧气压力约为 0.1MPa, 反应 40 分钟 后停止反应, 并向体系内充入 CO2 气体, 并加入 0.01kg 10%氯化钠溶液 ;
     4、 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 料液再经离心、 精滤、 超滤后采用闪 蒸 (CT) 浓缩在 38℃的温度下将料液浓缩至 18%的浓度 ;
     5、 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 ( 一级纸板的孔径为 5-12μ, 二级纸板的孔径为 1.2-4μ) 过滤后, 再经 0.2μ 的除菌膜杀菌, 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得 5kg 茶黄素含量为 20%的速溶茶粉。
     实施例二 :
     1、 将新采摘的 10kg 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 30 ℃, 然后粉碎至 20 目左右 ; 同时将 20kg 绿茶 ( 干茶叶 ) 粉碎至 10 目左右 ;
     2、 将上述粉碎好的 10kg 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 20kg 绿茶 ( 干茶 ) 混合均匀后投料 至一密闭的 500L 反应釜中, 该反应釜配备有搅拌机, 在线 pH 计及氧气和 CO2 气体输入管 线;
     3、 向上述反应釜中加入 350kg 软化水, 加热使反应釜内料液温度达到 52℃, 料液 pH 值 5.0, 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 氧气压力约为 0.2MPa, 反应 40 分钟 后停止反应, 并向体系内充入 CO2 气体, 并加入 0.02kg 10%氯化钠溶液 ;
     4、 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 料液再经离心、 精滤、 超滤后采用闪 蒸 (CT) 浓缩在 39℃的温度下将料液浓缩至 20%的浓度 ;
     5、 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 ( 一级纸板的孔径为 5-12μ, 二级纸板的孔径为 1.2-4μ) 过滤后, 再经 0.2μ 的除菌膜杀菌, 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得 7kg
     茶黄素含量为 18%的速溶茶粉。
     实施例三 :
     1、 将新采摘的 10kg 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 30 ℃, 然后粉碎至 20 目左右 ; 同时将 30kg 绿茶 ( 干茶叶 ) 粉碎至 10 目左右 ;
     2、 将上述粉碎好的 10kg 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 30kg 绿茶 ( 干茶 ) 混合均匀后投料 至一密闭的 1000L 反应釜中, 该反应釜配备有搅拌机, 在线 pH 计及氧气和 CO2 气体输入管 线;
     3、 向上述反应釜中加入 600kg 软化水, 加热使反应釜内料液温度达到 51℃, 料液 pH 值 4.9, 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 氧气压力约为 0.25MPa, 反应 45 分 钟后停止反应, 并向体系内充入 CO2 气体, 并加入 0.03kg 10%氯化钠溶液 ;
     4、 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 料液再经离心、 精滤、 超滤后采用闪 蒸 (CT) 浓缩在 41℃的温度下将料液浓缩至 21%的浓度 ;
     5、 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 ( 一级纸板的孔径为 5-12μ, 二级纸板的孔径为 1.2-4μ) 过滤后, 再经 0.2μ 的除菌膜杀菌, 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得 9kg 茶黄素含量为 16%的速溶茶粉。
     实施例四 :
     1、 将新采摘的 10kg 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 30 ℃, 然后粉碎至 20 目左右 ; 同时将 40kg 绿茶 ( 干茶叶 ) 粉碎至 10 目左右 ;
     2、 将上述粉碎好的 10kg 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 40kg 绿茶 ( 干茶 ) 混合均匀后投料 至一密闭的 1000L 反应釜中, 该反应釜配备有搅拌机, 在线 pH 计及氧气和 CO2 气体输入管 线;
     3、 向上述反应釜中加入 700kg 软化水, 加热使反应釜内料液温度达到 53℃, 料液 pH 值 5.1, 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 氧气压力约为 0.3MPa, 反应 45 分钟 后停止反应, 并向体系内充入 CO2 气体, 并加入 0.04kg 10%氯化钠溶液 ;
     4、 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 料液再经离心、 精滤、 超滤后采用闪 蒸 (CT) 浓缩在 43℃的温度下将料液浓缩至 25%的浓度 ;
     5、 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 ( 一级纸板的孔径为 5-12μ, 二级纸板的孔径为 1.2-4μ) 过滤后, 再经 0.2μ 的除菌膜杀菌, 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得 10kg 茶黄素含量为 12%的速溶茶粉。5

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8703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8CN102318703ACN102318703A21申请号201110288861022申请日20110927A23F3/3020060171申请人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地址363007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蓝天开发区72发明人蒋艾青郁军54发明名称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所述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茶鲜叶和绿茶为原料并结合特殊的氧化工艺、闪蒸浓缩CT及除菌膜等集成技术生产出一款具有茶黄素含量达10以上的高品质速溶红茶粉,从而满足了更多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功能性食品的发展需求。所生产的新型。

2、速溶茶粉,不仅茶黄素含量高,并且具有更好的粉色、汤色及风味等品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318705A1/1页21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茶鲜叶和绿茶为原料,采用一种特殊的氧化工艺并结合速溶茶的生产工艺研制一款具有较高茶黄素含量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如下1将新采摘的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30,然后粉碎至20目左右;同时将干茶状态的绿茶粉碎至10目左右;2将上述粉碎好的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绿茶按11至14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投料至一。

3、密闭的反应釜中,该反应釜需配备搅拌机,在线PH计及氧气和CO2气体输入管线;3向上述反应釜中按料液比110至115的比例加入软化水,加热使反应釜内料液温度达到5055左右,料液PH值控制在4555之间,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氧气压力约为0103MPA,反应3045分钟后停止反应,并向体系内充入CO2气体并加入茶叶鲜叶重量的万分之一至四的10氯化钠溶液;4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料液再经离心、精滤、超滤后采用闪蒸浓缩技术将料液浓缩至2025的浓度;5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过滤后,再经02的除菌膜杀菌,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或者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成粉末制品。。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工艺为闪蒸浓缩,浓缩温度为3843;所述除菌工艺为二级纸板过滤,所述一级纸板的孔径要求为512,二级纸板的孔径要求为124;所述除菌膜孔径要求为02。权利要求书CN102318703ACN102318705A1/3页3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茶黄素是一类溶于乙酸乙酯的橙黄色物质。它不仅是红茶的重要品质成分,而且还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理功能,在食品添加、日用化工和饮料制作。

5、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茶黄素在红茶中的含量较高,占红茶干重的052。红茶中的茶黄素主要有茶黄素TF1、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包括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2和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3和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4。0003目前,茶黄素的合成大多采用纯的儿茶素为原料氧化制备或直接从红茶中提取分离,但不论是采用纯的儿茶素氧化合成还是从红茶中提取分离,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用纯的儿茶素氧化提高了工业化成本,从红茶中分离提取难度大且得率低,且生产过程中都涉及到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残留,特别是残留的溶剂、气味及产品的溶解性都制约了茶黄素的开发及应用。现速溶红茶粉中的茶黄素含量一般在3以内,该类产品已越来越无法满足液体。

6、饮料及功能性保健饮料市场的需求。因此,本发明以茶鲜叶为原料,利用特殊氧化工艺开发出一款茶黄素含量在10以上的速溶红茶粉。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茶鲜叶和绿茶为原料,采用一种特殊的氧化工艺并结合速溶茶的生产工艺研制一款具有较高茶黄素含量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发明所述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是利用茶鲜叶和绿茶为原料结合特殊的氧化工艺生产出一款具有较高茶黄素含量的速溶红茶粉。0006本发明的工艺步骤00071、将新采摘的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30,然后粉碎至20目左右;同时将绿茶干茶叶粉碎至10目左右;000。

7、82、将上述粉碎好的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绿茶干茶按11至14的比例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投料至一密闭的反应釜中,该反应釜需配备搅拌机,在线PH计及氧气和CO2气体输入管线;00093、向上述反应釜中按料液比110至115的比例加入软化水,加热使反应釜内料液温度达到5055左右,料液PH值控制在4555之间,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氧气压力约为0103MPA,反应3045分钟后停止反应,并向体系内充入CO2气体并加入茶叶鲜叶重量的万分之一至四的10氯化钠溶液;00104、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料液再经离心、精滤、超滤后采用闪说明书CN102318703ACN10231。

8、8705A2/3页4蒸CT浓缩技术将料液浓缩至2025的浓度;00115、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过滤后,再经02的除菌膜杀菌,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或者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成粉末制品。0012本发明的积极效果0013本发明所述一种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其以茶鲜叶为原料,利用特殊氧化工艺开发出一款茶黄素含量在10以上的速溶红茶粉,该制备富含茶黄素的速溶红茶粉的制备方法整个过程不涉及到有机溶剂的使用和残留,大大提高了茶黄素在茶粉中的含量;同时,由于速溶茶粉的水分低的特点,更好的延长贮存期,降低贮存、运输、包装等费用。具体实施方式0014作为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0015实施例一001。

9、61、将新采摘的10KG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30,然后粉碎至20目左右;同时将10KG绿茶干茶叶粉碎至10目左右;00172、将上述粉碎好的10KG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10KG绿茶干茶混合均匀后投料至一密闭的300L反应釜中,该反应釜配备有搅拌机,在线PH计及氧气和CO2气体输入管线;00183、向上述反应釜中加入200KG软化水,加热使反应釜内料液温度达到50,料液PH值48,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氧气压力约为01MPA,反应40分钟后停止反应,并向体系内充入CO2气体,并加入001KG10氯化钠溶液;00194、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料液再经离心、精滤、超滤后。

10、采用闪蒸CT浓缩在38的温度下将料液浓缩至18的浓度;00205、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一级纸板的孔径为512,二级纸板的孔径为124过滤后,再经02的除菌膜杀菌,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得5KG茶黄素含量为20的速溶茶粉。0021实施例二00221、将新采摘的10KG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30,然后粉碎至20目左右;同时将20KG绿茶干茶叶粉碎至10目左右;00232、将上述粉碎好的10KG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20KG绿茶干茶混合均匀后投料至一密闭的500L反应釜中,该反应釜配备有搅拌机,在线PH计及氧气和CO2气体输入管线;00243、向上述反应釜中加入350KG软化水,加热使反应釜。

11、内料液温度达到52,料液PH值50,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氧气压力约为02MPA,反应40分钟后停止反应,并向体系内充入CO2气体,并加入002KG10氯化钠溶液;00254、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料液再经离心、精滤、超滤后采用闪蒸CT浓缩在39的温度下将料液浓缩至20的浓度;00265、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一级纸板的孔径为512,二级纸板的孔径为124过滤后,再经02的除菌膜杀菌,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得7KG说明书CN102318703ACN102318705A3/3页5茶黄素含量为18的速溶茶粉。0027实施例三00281、将新采摘的10。

12、KG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30,然后粉碎至20目左右;同时将30KG绿茶干茶叶粉碎至10目左右;00292、将上述粉碎好的10KG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30KG绿茶干茶混合均匀后投料至一密闭的1000L反应釜中,该反应釜配备有搅拌机,在线PH计及氧气和CO2气体输入管线;00303、向上述反应釜中加入600KG软化水,加热使反应釜内料液温度达到51,料液PH值49,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氧气压力约为025MPA,反应45分钟后停止反应,并向体系内充入CO2气体,并加入003KG10氯化钠溶液;00314、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料液再经离心、精滤、超滤后采用闪蒸CT浓缩。

13、在41的温度下将料液浓缩至21的浓度;00325、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一级纸板的孔径为512,二级纸板的孔径为124过滤后,再经02的除菌膜杀菌,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得9KG茶黄素含量为16的速溶茶粉。0033实施例四00341、将新采摘的10KG茶叶鲜叶速冻至零下30,然后粉碎至20目左右;同时将40KG绿茶干茶叶粉碎至10目左右;00352、将上述粉碎好的10KG茶叶鲜叶与粉碎好的40KG绿茶干茶混合均匀后投料至一密闭的1000L反应釜中,该反应釜配备有搅拌机,在线PH计及氧气和CO2气体输入管线;00363、向上述反应釜中加入700KG软化水,加热使反应釜内料液温度达到53,料液PH值51,上述反应条件满足后开始向体系内充入氧气,氧气压力约为03MPA,反应45分钟后停止反应,并向体系内充入CO2气体,并加入004KG10氯化钠溶液;00374、将上述料液通过卧螺离心后实现料液分离,料液再经离心、精滤、超滤后采用闪蒸CT浓缩在43的温度下将料液浓缩至25的浓度;00385、将上述浓缩茶水经二级纸板一级纸板的孔径为512,二级纸板的孔径为124过滤后,再经02的除菌膜杀菌,最后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将浓缩液干燥得10KG茶黄素含量为12的速溶茶粉。说明书CN10231870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