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
背景技术
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骨质增生,即骨的退行性病变,是关节炎的一种表现,其致病
因素主要是由于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负载过度引起软骨磨损所致。根据患病部位不同,又
分为颈椎退行性病变、胸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退行性病变、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及踝关节退行
性病变。以颈椎退行性病变为例,其主要症状为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
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到某个
角度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严重者可压迫颈髓导致瘫痪。颈
椎某些类型还会引起颈性眩晕、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
等。然而,该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
镇痛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
闭等疗法,但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病情易复发。也有采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等理疗方
法,但因导入药物为液体,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关节退行性病变引
起的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但运用行血通经、消瘀止痛的制剂治疗关节退行性病
中药药物尚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
活血汤,该汤对于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具有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主要
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8-15份、天花粉8-15份、当归8-15份、红花8-15份、甘草8-
15份、炮山甲8-15份、大黄8-15份、桃仁8-15份。
优选地,该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由下列最佳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
10份、天花粉10份、当归10份、红花10份、甘草10份、炮山甲10份、大黄10份、桃仁10份。
该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还包括:没药8-15份、蒲黄8-15份。
优选地,所述没药为10份,蒲黄为10份。
该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8-15份、
天花粉8-15份、当归8-15份、红花8-15份、甘草8-15份、炮山甲5-10份、穿山龙10-15份、大黄
8-15份、桃仁8-15份。
优选地,该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由下列最佳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柴胡
10份、天花粉10份、当归10份、红花10份、甘草10份、炮山甲5份、穿山龙10份、大黄10份、桃仁
10份。
该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还包括:没药8-15份、蒲黄8-15份。
优选地,所述没药为10份,蒲黄为10份。
将上述原料药封于布袋内,外喷黄酒或白酒,赋予敷于患处。
上述各原料成分的方解及主要功效为: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功效为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为辅药。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为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为辅
药。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为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为主药。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功效为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
血、和血、调血之药业。”为主药。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为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
调和诸药。为辅药。
炮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功效为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本品性善走
窜,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活血祛瘀力强,能通利经络,透达关节。治风湿痹痛,关节不利,麻
木拘挛,常配川芎、羌活、白花蛇等药用;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可配川乌等研末调敷,如趁
风膏《三阴极一病证方论》。为主药。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效为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
瘀通经。药理作用大黄有抗感染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
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
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为辅药。
桃仁: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功效为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本品味苦,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滞,祛瘀力强,又称破血药,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证的常用
药。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当归、红花、大黄等药用,如复元活血汤。为主药。
没药:辛、苦,平。归心、肝、脾经。功效为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医学衷中参西录》:
“善治风寒湿痹,周身麻木,四肢不遂及一切疮疡肿疼,或其疮硬不疼。外用为粉以敷疮疡,
能解毒消肿,生肌止痛。虽为开通之药,不致耗伤气血,诚良药也。”为主药。
穿山龙:苦,微寒。归肝、肺经。功效为祛风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为主药。
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功效为止血、化瘀,利尿。为主药。
中药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辅药泻火消肿排脓。主辅合用,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消肿排脓良效,可有效缓解关节屈伸不利症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为纯中
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治疗并观察本人诊治的关节退行性病
变病人100例。结果:治愈20例,占20%;好转79例,占79%;无效1例,占1%。由于该活血汤能
行血通经,消瘀止痛,对于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疼痛,心腹疼痛等瘀血作痛者也有显著疗
效。
具体实施方式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且确诊为关节退行性病变的100
例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30~70岁,平均45岁;病程最长的15年,最短2年。患
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活动时关节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等。
(2)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关节酸痛胀痛,关节功能受限。
(3)治疗方法:患者采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活血汤,将各原料药封于布袋内,外喷
黄酒或白酒,赋予敷于患处;7天为一个疗程。
(4)疗效标准
治愈:关节酸痛胀痛症状消失,肌力正常,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
工作,实验室检查正常。
好转:关节酸痛胀痛症状减轻,肢体功能改善,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无效:症状无改善。
(5)治疗效果: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100例患者中,治愈20例,占20%;好转79
例,占79%;无效1例,占1%。
(6)典型病例
高某,女,65岁。2015年5月20日就诊。主诉:膝关节疼痛,上下楼困难。查体:无明显
异常。膝关节CT平扫示两侧胫骨髁间隆起变尖,余骨形态良好,骨皮质连续,骨性关节面光
滑,两侧关节腔及周围软组织未见异常。给予本发明中药外贴治疗,7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好
转,膝关节疼痛症状减轻,上下楼较前容易;14天后,患者生活恢复正常。
于某,女,53岁。2015年10月19日就诊。主诉:腰部酸痛胀痛,弯腰受限。查体:无明
显异常。腰椎正侧位片示诸腰椎排列欠整齐,腰1椎体呈轻度向后移位;腰1-2椎间隙变窄,
腰2椎体上关节面可见许莫氏结节影;腰1-5椎缘呈角唇样变,腰5椎体棘突呈铡刀样改变,
余椎体附件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腰大肌影清晰。给予本发明中药外贴治疗,7天后,患者
症状明显好转,酸痛胀痛症状减轻,弯腰较前容易;14天后,病人恢复正常。
戴某,男,66岁。2016年4月5日就诊。主诉:颈部疼痛,头晕,手麻。查体:无明显异
常:颈椎CT平扫示诸椎体排列较整齐,曲度变直:颈3-7椎缘呈角唇样变,颈4-5椎体间隙略
显变窄,颈4-5、5-6、6-7椎间盘局部向后突出,相应层面硬膜囊脊髓受压,椎管无明显骨性
狭窄,项韧带未见钙化征象。右膝关节正侧位片示右膝关节间隙正常,关节面光滑;髁间隆
突增生变尖,所示其它诸骨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本发明中药外贴治疗,7天后,患者症状明显
好转,颈部疼痛、头晕、手麻症状减轻;14天后,各项症状恢复正常。
实施例一
称取柴胡8g、天花粉8g、当归8g、红花8g、甘草8g、炮山甲8g、大黄8g和桃仁8g。将上
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加强药效。外用医用敷贴或胶布固定,贴于疼痛
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缘,重新更换药物。
实施例二
称取柴胡10g、天花粉10g、当归10g、红花10g、甘草10g、炮山甲10g、大黄10g、桃仁
10g、没药10g和蒲黄10g。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以加强药效。外
用医用敷贴或胶布固定,贴于疼痛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缘,重新更
换药物。
实施例三
称取柴胡15g、天花粉15g、当归15g、红花15g、甘草15g、炮山甲15g、大黄12g和桃仁
12g。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加强药效。外用医用敷贴或胶布固定,
贴于疼痛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缘,重新更换药物。
实施例四
称取柴胡12g、天花粉12g、当归12g、红花9g、甘草9g、炮山甲12g、大黄15g和桃仁
15g。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加强药效。外用医用敷贴或胶布固定,
贴于疼痛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缘,重新更换药物。
实施例五
称取柴胡9g、天花粉9g、当归9g、红花9g、甘草9g、炮山甲9g、大黄9g、桃仁9g、没药
8g和蒲黄15g。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以加强药效。外用医用敷贴
或胶布固定,贴于疼痛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缘,重新更换药物。
实施例六
称取柴胡11g、天花粉11g、当归11g、红花11g、甘草11g、炮山甲11g、大黄11g、桃仁
11g、没药15g和蒲黄8g。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以加强药效。外用
医用敷贴或胶布固定,贴于疼痛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缘,重新更换
药物。
因炮山甲价格昂贵,且其动物来源为穿山甲,是国家保护动物,故可以将炮山甲以
少量炮山甲加上穿山龙以替代。
实施例七
称取柴胡10g、天花粉10g、当归10g、红花10g、甘草10g、炮山甲5g、穿山龙10g、大黄
10g和桃仁10g。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以加强药效。外用医用敷
贴或胶布固定,贴于疼痛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缘,重新更换药物。
实施例八
称取柴胡8g、天花粉8g、当归8g、红花11g、甘草11g、炮山甲8g、穿山龙11g大黄11g
和桃仁11g。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以加强药效。外用医用敷贴或
胶布固定,贴于疼痛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缘,重新更换药物。
实施例九
称取柴胡15g、天花粉15g、当归15g、红花15g、甘草15g、炮山甲10g、穿山龙15g、大
黄15g、桃仁15g、没药10g和蒲黄10g。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以加
强药效。外用医用敷贴或胶布固定,贴于疼痛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
缘,重新更换药物。
实施例十
称取柴胡11g、天花粉12g、当归12g、红花12g、甘草12g、炮山甲8g、穿山龙12g、大黄
12g、桃仁12g、没药15g和蒲黄8g。将上述药物放入布袋中封口后,外喷黄酒或白酒,以加强
药效。外用医用敷贴或胶布固定,贴于疼痛处,中医中为“阿是穴”。一周后拆开布口袋上缘,
重新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