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疑难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
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
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
血糖为主要标志,久病可引起多个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
毒等。
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西医认为受高血糖等影响,患者纤溶
与凝血系统出现异常,导致颅内大血管与微血管发生病变,而且患者愈后较差,但是至今单
纯应用西医治疗方法只能针对非糖尿病患者的脑缺血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缺
乏有效的治疗原则。
我国传统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可以双向调节患者血糖,且用
药后的不良反应少,还能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随症加减用药,能有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在
我国传统医学中,认为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属中医学的消渴合并中风范畴,糖尿病和脑缺血
病机相似,由于久病消渴会导致脾气亏虚,而血行受到阻碍,从而导致脉络瘀滞,患者有消
渴症时容易和中风合并,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糖尿病并脑缺血发病机理,所以治疗上注重
益气活血和化瘀通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减轻神经
功能缺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黄芪20-40,川
芎10-25,丹皮5-20,生地10-20,葛根10-30,苍术10-20。
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黄芪25-
35,川芎15-22,丹皮8-15,生地12-18,葛根15-25,苍术12-18。
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黄芪30,川
芎18,丹皮12,生地15,葛根20,苍术15。
本发明中主要药物为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的
功效,配合川芎、丹皮以凉血、活血、化瘀、通络;生地、葛根、苍术共奏健脾、生津、止渴、润燥
的作用,全方标本兼治,有效地缓解临床上糖尿病复合脑缺血的各种症状,对糖尿病合并脑
缺血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对胰岛素的依赖,改善患者的乏力、口
渴、多食等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缺血区微血管新生,
改善缺血区血液供应,增加缺血区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糖尿病合并脑缺血患者的症状,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黄芪20-40,川
芎10-25,丹皮5-20,生地10-20,葛根10-30,苍术10-20。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黄芪25-35,川
芎15-22,丹皮8-15,生地12-18,葛根15-25,苍术12-18。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黄芪30g,川芎
18g,丹皮12g,生地15g,葛根20g,苍术15g。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黄芪25g,川芎
15g,丹皮8g,生地12g,葛根15g,苍术12g。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黄芪29g,川芎
22g,丹皮15g,生地18g,葛根25g,苍术14g。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黄芪38g,川芎
17g,丹皮5g,生地10g,葛根10g,苍术10g。
实施例7-24
实施例7-24各组分用量将表1。
临床试验
1.1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目前暂无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诊断标准,往往脑缺血发生前即有糖
尿病,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诊断标准既要符合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提议的糖尿病诊断标
准,同时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并经
CT或MRI确诊为脑缺血者。
(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
导原则(试行)》及《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临床研宄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中风
病临床研宄指导原则》有关内容。
(3)排除标准:①不愿意合作者及精神病患者;②近一个月糖尿病急危重症,如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等;③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及神志昏迷患者;④合并有心血管、肝、
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⑤未满规定用药及无法判定疗效者。
1.2病例来源
选择本院2012.1-2013.1内科住院患者共140例,有糖尿病史3-10年。随机分为2组,2组
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病情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有可比性。
对照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33-79岁,平均59. 5岁,糖尿病病程3.0-9.3年;
治疗组70例,男3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8岁,糖尿病病程2.0-10.3年。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指导、糖尿病教育。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脑代谢,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和降血压,2周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治疗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本发明实施例3公开的中药组合物,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服。疗程同对照组。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目前暂无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疗效评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
床指导原则》,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糖尿病及中风的疗效标准
综合,拟定如下疗效评定标准;因糖尿病目前无治愈的标准,故将两病结合,拟定显效、有
效、无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100%,病残程度为
0-3级。空腹血糖降至<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3mmol/L,24小时尿糖定量<10.0g,或
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
有效:治疗后糖尿病症状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空腹血糖<
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24小时尿糖定量<25.09g或血糖、24小时尿糖定量
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
无效:治疗后糖尿病症状无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小于18%或增多,血糖、尿
糖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以P<0.05检验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6结果
通过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果见表2。
气虚血瘀是糖尿病合并脑缺血的主要病机特点,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对糖尿
病合并脑缺血患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