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280237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32759.2

申请日:

2016.10.27

公开号:

CN106421262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05申请日:2016102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05; A61K35/64(2015.01)I; A61P1/04; A61P1/14; A61P15/10; A61P29/00

主分类号:

A61K36/8905

申请人:

赵百华

发明人:

赵百华

地址:

533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右江区百色市澄碧河水库管理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先将绿萼梅12克、九香虫12克、佛手片16克、延胡索12克、降香12克、制香附12克、白芍16克、甘草7克置于陶瓷容器中,用清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放火上煮沸5分钟,再文水煎10~15分钟,忌久煎,每付煎2次,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100毫升,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每日1付,早晚各服1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制作方法、用量,具体操作
步骤如下:
(1)配方:绿萼梅12克、九香虫12克、佛手片16克、延胡索12克、降香12克、制香附12克、
白芍16克、甘草7克、清水300毫升;
(2)制作方法:先将绿萼梅12克、九香虫12克、佛手片16克、延胡索12克、降香12克、制香
附12克、白芍16克、甘草7克置于陶瓷容器中,用清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放火上煮沸5分
钟,再文水煎10~15分钟,忌久煎,每付煎2次,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100毫升,依上
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
(3)用量:每日1付,早晚各服1次。

说明书

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领域,尤指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昆虫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或辅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昆虫作为
药物治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最早的文字《周礼》记载,“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可见古代人们已认识到“虫”是药材之一。《神农本草经》列出的虫药就有29种,明代名医李
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虫药扩充到106种,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医的药用昆虫达300种之多,
很多药用昆虫进行了人工养殖,在医药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是一种会飞的青黑色昆虫,指甲搬大小,如水龟
状。春夏时节,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吸食浆液,不小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种奇臭难状的气体,
使人避而远之,因而有“屁巴虫”或“打屁虫”的臭名。主产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九香
虫含有九香虫油,一经炒熟之后即是一种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药用美食,因此它又有“九
香虫”的美称。九香虫油中含硬脂酸、棕榈酸、油酸。虫体含脂肪、蛋白质及甲壳质。脂肪中含
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其臭味来源于醛或酮。九香虫具有补肾壮阳,疏肝理气,补益脾胃,
温中止痛。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九香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
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并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作用。据《本草
纲目》和《中药大辞典》载:九香虫对于神经性胃病,精神忧郁而致的心口痛,脾肾阳虚的腰
膝酸软乏力、阳痿、遗尿等症有显著疗效。

现有技术中,用九香虫作药治疗疾病有广泛的市场,但用法不同,其疗效也不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目的是创立实用的简易药方,
供人们采用,此方具有补肾壮阳,疏肝理气,补益脾胃,温中止痛,用于胃炎胀痛,肝胃气痛,
肾虚阳痿,腰膝酸痛之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配方:绿萼梅12克、九香虫12克、佛手片16
克、延胡索12克、降香12克、制香附12克、白芍16克、甘草7克、清水300毫升。

制作方法:先将绿萼梅12克、九香虫12克、佛手片16克、延胡索12克、降香12克、制
香附12克、白芍16克、甘草7克置于陶瓷容器中,用清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放火上煮沸5分
钟,再文水煎10~15分钟,忌久煎,每付煎2次,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100毫升,依上
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

用量:每日1付,早晚各服1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九香虫作药具有补肾壮阳,疏肝理气,补益脾胃,温中止痛,用
于胃炎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之功效,本方主用于治疗浅表性胃炎、胃窦炎及
浅表性溃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配方:绿萼梅12克、九香虫12克、佛手片16
克、延胡索12克、降香12克、制香附12克、白芍16克、甘草7克、清水300毫升。

制作方法:先将绿萼梅12克、九香虫12克、佛手片16克、延胡索12克、降香12克、制
香附12克、白芍16克、甘草7克置于陶瓷容器中,用清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放火上煮沸5分
钟,再文水煎10~15分钟,忌久煎,每付煎2次,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100毫升,依上
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

用量:每日1付,早晚各服1次。

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九香虫为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先将绿萼梅12克、九香虫12克、佛手片16克、延胡索12克、降香12克、制香附12克、白芍16克、甘草7克置于陶瓷容器中,用清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放火上煮沸5分钟,再文水煎1015分钟,忌久煎,每付煎2次,滤取第一次药液;然后加热水100毫升,依上法煎煮,取第二次药液,将两次药液混匀。每日1付,早晚各服1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