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其由鹿茸片、紫河
车、藏红花、山萸肉、菟丝子、杜仲、巴戟天、补骨脂、洋火叶、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当归、
炒白芍、熟地黄、覆盆子等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而成。
背景技术
不孕症(infertility)系指凡婚后夫妇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同居2年而未受
孕的一种病症。
现有治疗不孕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疗法,主要药物有溴隐亭,克罗米酚,尿促性
素(HMG),绒促性素(HCG),泼尼松等,中药则有培坤丸,保胎灵等。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市场上也出现一些治疗不孕症的中药制剂,但现有
药物有些属于治标不治本,有些使用价格昂贵的成分,有些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疗效不确切
而中断使用。
为了更好地发掘中医妇产科古籍中精华,为现代中医妇产科临床服务,发明人经
过多年研究获得一种温肾调经助孕丸中药方,该方具有温肾助阳、滋阴调血、暖宫助孕等功
效,主治血虚气滞、经血不调、赤白带下、子宫寒冷、久不受孕,黄体功能不足、调整雌孕激素
等症。本发明克服其他方剂治疗不孕症类型的单一性,从整体观念出发,以中医辨病与辨证
为主,突出体现临床辨治思路,将方剂中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辅料制成丸
剂。
临床认为,运用中药来提高机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对卵泡成长及内膜厚薄有明显
的改善,并且还有调经促排卵的作用,可增加获卵数并提高临床妊娠率;本发明的阳升血
长、调经助孕之大法,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气血流畅,脏腑功能协调,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
床症状及中医证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不孕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药制备
而成:
鹿茸片0.8-1.2g、紫河车2.8-3.2g、藏红花0.8-1.2g、山萸肉8-12g、菟丝子23-
27g、杜仲14-16g、巴戟天14-16g、补骨脂14-16g、洋火叶14-16g、女贞子14-16g、旱莲草14-
16g、桑寄生18-22g、当归14-16g、炒白芍14-16g、熟地黄14-16g、覆盆子14-16g。
优选的,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
鹿茸片1g、紫河车3g、藏红花1g、山萸肉10g、菟丝子25g、杜仲15g、巴戟天15g、补骨
脂15g、洋火叶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桑寄生20g、当归15g、炒白芍15g、熟地黄15g、覆
盆子15g。
以上组成中,各味药的重量是以生药计算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比例增大或减
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公斤为单位,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以克或毫克为单
位,重量可以增大或者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生药材重量配比的比例不变。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
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00%,药效不变。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是通过将上述配方组成的中药原料药材经过提取或其他方
式加工,制成药物活性物质,随后,以该物质为原料,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药
物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的。所述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分别提取中药原料得到,也可以通过
共同提取中药原料药材得到,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如:通过粉碎、压榨、研磨、过筛、渗
漉、萃取、水提、醇提、酯提、层析等方法得到、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是浸膏形式的物质,可以是
干浸膏也可以是流浸膏,根据制剂的不同需要决定制成不同的浓度。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是单位剂量的药物制剂形式,在制成药物制剂时可
以制成任何可药用的剂型,这些剂型选自: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
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口含剂、颗粒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混悬剂、溶液剂、
注射剂、栓剂、软膏剂、硬膏剂、霜剂、喷雾剂、贴剂。优选的是口服制剂形式,最优选的是丸
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些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采用制剂
学常规技术制备该药物制剂,如将药物活性物质与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混合。所述药物可接
受的的载体选自:甘露醇、山梨醇、山梨酸或钾盐、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
酸半胱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氮酮、EDTA二钠、EDTA
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
化钠、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蔗糖、乳糖、
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丙二醇、乙
醇、土温60-80、司班-80、蜂蜡、羊毛脂、液体石蜡、十六醇、没食子酸酯类、琼脂、三乙醇胺、
碱性氨基酸、尿素、尿囊素、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环糊精、β-环糊精、
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制成药剂时,单位剂量的药剂可含有本发明的药物活性
物质0.1-1000mg,其余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以重量计可以是制剂
总重量的0.1-99.9%。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其药物活性物质是经过提取加工制得的,如以下加工方法:
1)取中药材,加3-8倍重量的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得到提取液,滤过,浓缩
至适量,制备成浸膏,以该浸膏为活性成分,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药物制剂
学的常规技术制成药物制剂。
或
2)取中药材,加3-8倍重量的水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得到提取液,滤过,浓缩
至适量,加入乙醇使达到70%的乙醇浓度,静置后过滤,溶液蒸馏出乙醇,浓缩成浸膏,以该
浸膏为活性成分,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药物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药物制
剂。
或
3)取中药材,加3-8倍重量的90-95%(v/v)的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
分取提取液,滤过,溶液蒸馏出乙醇,浓缩成浸膏,以该浸膏为活性成分,需要时加入药物可
接受的载体,按照药物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药物制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方中鹿茸、紫河车配伍菟丝子等可温肾填精,暖宫助孕;巴
戟天有补肾助阳、祛风除、强筋健骨的功效,能治疗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
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等证。补骨脂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等作用,与洋火叶
配伍,补肾强筋骨之功效增强,巴戟天、菟丝子、补骨脂配伍可起到滋阴益阳、调经助孕的作
用。女贞子具有滋肾补肝,清虚热,明目乌发等作用,旱莲草滋阴补肾,凉血止血,两药配伍,
滋补肝肾之阴力增强,多治肝肾阴虚之证。共为君药;覆盆子温肾填精,于滋补肾阴药中配
以补阳药,旨在阳中求阴,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当归、白芍养血调经,调补冲任,与温
肾助阳药共为臣药;又稍佐熟地黄、桑寄生、杜仲、藏红花理气活血,交通阴阳。诸药合用,滋
补肝肾,填精养血,调补冲任,平衡肾中阴阳,调整“肾—天癸一冲任一胞官”生殖轴,最终达
到“经水”调和、血足精旺、冲任畅顺的目的,体现了中医“肾主生殖”、“胎孕之道”,真正达到
阳升血长,调经助孕的效果。
以下通过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病例1
【一般资料】王某性别:女年龄:28岁初诊:2015年1月3日
【病史】主诉:结婚未孕3年伴经期错乱2年余,月经量过多。每次月经均错后7-9
天,量特多,色紫黑有小血块,腹痛下坠,头晕,出冷汗。末次月经2014.12.8
【查体】,脉两尺弦大而疾,关尺俱沉弱;舌苔黄腻。西医辅助检查:性激素六项提
示:LH、P明显偏低;E2、T明显偏高;B超提示: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宫内膜薄,结合临床。
【诊断】,中医诊断:月经不调,不孕,西医诊断:异常子宫出血
【治法】,温阳益气、调经助孕
处方:
鹿茸片1g、紫河车3g、藏红花1g、山萸肉10g、菟丝子25g、杜仲15g、巴戟天15g、补骨
脂15g、洋火叶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桑寄生20g、当归15g、炒白芍15g、熟地黄15g、覆
盆子15g。
二诊2015年1月10日:服药后月经量较前减少,色红,腹部已不痛,脉寸尺均沉,右
关沉迟,左关沉弦。
连续服用两个月后,月经第五日即净,血色正常,腹不痛,头痛不明显,在经期第三
天复查性激素六项提示“LH略偏低,其余各级激素均已恢复正常”,上方加减续疗三个月,于
2015年10月来电告知已怀孕。
病例2
翟某,女,34岁。初诊日期:2014年8月24日。主诉:月经延后12年余,不孕
现病史:患者长期月经不调,量少、色黑、有块,西医曾予以黄体酮等治疗不效,前
医曾以温经活血、补肾养肝养血活血等治疗皆不效,2002年因宫外孕手术切除一侧输卵管。
患者现症见:月经延后量少、色黑、夹块,面色晦暗,疲劳乏力,细细询问病人平日性情急躁
易怒,喜悲伤欲哭,胁痛,善太息,口干口苦,纳食尚可,喜食寒凉,小腹部疼痛畏寒,两侧腹
股沟压痛弱阳性,反跳痛阳性,腰酸痛,带下量多,大便初硬后溏,日行1次,眠差。舌质紫暗
边尖点刺,苔中根厚腻,脉沉涩。雌激素水平测定达正常值。进一步查问3个月前因情志不遂
再次致月经至今未再来潮,现腰膝痠冷、少腹冷疼、夜尿频数、性冷淡时或遗尿。严重影响患
者工作生活,
西医诊断:月经不调,中医诊断:月经后期,中医辨证:肝气郁结肾阳衰疲,治则:疏
肝解郁,补益肝肾
处方:
鹿茸片1g、紫河车3g、藏红花1g、山萸肉10g、菟丝子25g、杜仲15g、巴戟天15g、补骨
脂15g、洋火叶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桑寄生20g、当归15g、炒白芍15g、熟地黄15g、覆
盆子15g。
7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温顿服。
二诊:自述服中药7付性格明显好转,胁痛口苦小腹冷痛腰酸痛减轻,遗尿好转、带
下量减少,舌质紫暗边尖点刺,苔中根厚腻,脉沉涩。
三诊:今病人欣喜而至,自述服中药第15副时月经来潮,量多色暗红夹有大量血
块,来潮第三天经色转红,病人自觉精神爽快,胁痛口苦小腹冷痛腰酸痛明显缓解,遗尿消
退、舌质暗红,苔白稍腻,脉沉细。后随症加减共服中药3个月,月经按月又来两次,精神爽
快,工作生活恢复正常,随访10个月月经接正常如期而至。
病例3
黄某,女,34岁。大连某机关干部。
【现病史】已婚七年未孕,男女双方经检查生理正常。2013年冬开始,自觉头昏、乏
力,早晨脸肿,下午脚肿,月事不调。2015年春,病情发展严重。同年7月20日来诊。闭经半年,
白带多。腰膝酸软,畏寒,多梦,纳差,小便不利,大便先结后溏。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白
滑,脉沉细。
【经孕史】月经紊乱近3年,末次月经时间2015年7月3日,未生育。
【诊断】中医诊断:不孕症,西医诊断:不孕症
【治法】补肾益气,温阳助孕
【处方】
鹿茸片1g、紫河车3g、藏红花1g、山萸肉10g、菟丝子25g、杜仲15g、巴戟天15g、补骨
脂15g、洋火叶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桑寄生20g、当归15g、炒白芍15g、熟地黄15g、覆
盆子15g。
7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温顿服。
【二诊】服上方,全身浮肿显著消退,食欲增加。原方再服15天。
【三诊】神疲、恶寒等证虽有好转、行经、服用两个月后每月经期28天、经期第10天
检测卵泡:18*19*18mm及内膜9均达到
病例4
【一般资料】李某,女,27岁,已婚3年未孕。2015年3月10日诊。
【主诉】已婚3年未孕
【现病史】婚后3年未孕,近半年月经逐渐延后,经行量较以前少而不畅,色紫暗,有
血块每次行经前2天先感腰部酸困,少腹下坠,随即出现少腹疼痛,经行第二天疼痛加剧,不
能忍受,伴有四肢凉,出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5天左右经尽,平时白带色白量多,小腹
两侧隐痛。查小腹部压痛,小腹左侧有条索状肿块。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涩。
【诊断】中医诊断:不孕症,西医诊断:不孕症
【治法】活血化瘀,调理冲任
鹿茸片1g、紫河车3g、藏红花1g、山萸肉10g、菟丝子25g、杜仲15g、巴戟天15g、补骨
脂15g、洋火叶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桑寄生20g、当归15g、炒白芍15g、熟地黄15g、覆
盆子15g连续服用两个月受孕。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中的药物相比,优点如下:
优点一调理月经周期
优点二对卵泡发育及子宫内膜薄的患者有改善
优点三改善子宫动脉血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鹿茸片1g、紫河车3g、藏红花1g、山萸肉10g、菟丝子25g、杜仲15g、巴戟天15g、补骨
脂15g、洋火叶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桑寄生20g、当归15g、炒白芍15g、熟地黄15g、覆
盆子15g。
取中药材,加5倍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得到提取液,滤过,浓缩至适量,制
备成浸膏,以该浸膏为活性成分,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药物制剂学的常规技
术制成丸剂。
实施例2
鹿茸片0.8g、紫河车2.8g、藏红花0.8g、山萸肉8g、菟丝子23g、杜仲14g、巴戟天
14g、补骨脂14g、洋火叶14g、女贞子14g、旱莲草14g、桑寄生18g、当归14g、炒白芍14g、熟地
黄14g、覆盆子14g。取中药材,加5倍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得到提取液,滤过,浓缩
至适量,加入乙醇使达到70%的乙醇浓度,静置后过滤,溶液蒸馏出乙醇,浓缩成浸膏,以该
浸膏为活性成分,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按照药物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片剂。
或
实施例3
鹿茸片1.2g、紫河车3.2g、藏红花1.2g、山萸肉12g、菟丝子27g、杜仲16g、巴戟天
16g、补骨脂16g、洋火叶16g、女贞子16g、旱莲草16g、桑寄生122g、当归16g、炒白芍16g、熟地
黄16g、覆盆子16g。
取中药材,加5倍重量的95%(v/v)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分取提取液,
滤过,溶液蒸馏出乙醇,浓缩成浸膏,以该浸膏为活性成分,需要时加入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按照药物制剂学的常规技术制成胶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