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280214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97086.1

申请日:

2016.10.14

公开号:

CN106421339A

公开日:

2017.02.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68申请日:20161014|||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68; A61K9/36; A61K47/02; A61K47/44(2017.01)I; A61P25/20; A61P43/00; A61K31/19(2006.01)N; A61K35/6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申请人:

亳州市庆聚药业销售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元英

地址: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康美华佗国际中药城一楼精品屋121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份制成:茯苓15‑17、甘草25‑30、白术15‑17、麦门冬15‑17、木香15‑17、酸枣仁25‑30、川芎10‑12、当归20‑23、五倍子25‑30、苹果醋25‑30、白芷20‑23、荆芥13‑15、丹皮13‑15、藕粉30‑35、蔗糖13‑15。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针对小儿夜啼进行多方位的调理,增强睡眠质量,宁心安神,健脾和胃,行气活血。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份制
成:
茯苓15-17、甘草25-30、白术15-17、麦门冬15-17、木香15-17、酸枣仁25-30、川芎10-
12、当归20-23、五倍子25-30、苹果醋25-30、白芷20-23、荆芥13-15、丹皮13-15、藕粉30-35、
蔗糖13-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
步骤制成的:
1)、分别将甘草、白术、麦门冬、木香、川芎、当归、五倍子、白芷、荆芥、丹皮清洗干净,混
合加入苹果醋和30-35倍量水,浸泡30-35分钟,加热煮沸,转文火熬煮1.5-2.5小时,过滤收
集提取液,注入同样水再次提取,合并两次提取液,然后加热浓缩;
2)、将茯苓、酸枣仁、藕粉、蔗糖混合磨粉,与步骤1所得提取物放入料筒内,启动程序,
使物料在料筒内呈沸腾状态,设定调节进风温度85-90℃,雾化压力0.10-0.12MPa,物料温
度51-53℃,风机流量120-140 M3•h-1,供液泵转速15-20r•min-1,待物料温度至51-53℃,开
始喷黏合浆液,控制颗粒长大程度,直到获得大小均匀圆整、适合压片要求的颗粒为止;
3)、将步骤2所得湿颗粒于热风循环干燥箱内,于60-65℃干燥25-30分钟,出料,过14-
20目筛,冷却至室温;
4)、将步骤3所得物混合加入质量分数1.5-1.7%的微粉硅胶、1.5-2%甘松挥发油、1.5-
1.7%滑石粉混合均匀,再加入1.9-2.0倍量60-75%乙醇为湿润剂,在相对湿度50-60%的环境
下,调节压力为0.45-0.50MPa,进行压片,每片质量控制在12.5-13g,制得浸膏片;
5)、将步骤4所得浸膏片进行浓度为5-5.5%的HPMC薄膜包衣,分装,密封保存。

说明书

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提取浓缩制成,临床用于代替饮片调配成汤剂,其科
学、灵活、服用方便等优点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干法制粒具有效率高、制粒过程不受
热、成品不易吸潮等特点,特别适合中药配方颗粒采用中药浸膏粉直接制粒、辅料用量少的
特点。中药配方颗粒采用浸膏粉直接干法制粒,一次成型率普遍达到50%,通过二次制粒后,
已大部分成为颗粒,生产效率高,但是,也有一部分品种浸膏粉黏性较差,往往一次不能成
粒,需要反复挤压才行,生产效率低,而且制得的颗粒硬度大,溶化时间长。中药浸膏粉黏性
大、吸湿性强,难以成型,不易制成颗粒,且制成的颗粒易吸湿及黏连,不稳定,为提高片剂
质量,更好地发挥其疗效,拟将其改制成薄膜衣片。在《中药半浸膏薄膜衣片的成型工艺考
察》中张源等将冠心平片的制粒工艺改用流化床制粒法,并对其制粒、压片及薄膜包衣工艺
进行系统研究,为中药半浸膏薄膜衣片的大生产提供试验依据。压片总混时加滑石粉,可显
著改善颗粒的流动性,满足压片的工艺要求。颗粒中水分在冲模对颗粒进行压缩时被挤压
到颗粒的表面形成薄膜,形成的薄膜可起润滑作用改善压力的传递从而增加片剂的硬度。
完全干燥的颗粒弹性大、塑性小,难以压成片,适量水分的存在能够增加脆碎粒子的塑性变
形,减少弹性增强片剂硬度。但颗粒的含水量太高,在压片过程中既容易黏冲,同时会影响
颗粒的流动性。中药浸膏及其制剂吸湿现象的解决是保证制剂质量稳定的关键。不同的品
种成分不同,吸湿性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药学工作者在生产实践中研究选择出最佳
的生产工艺,同时控制生产车间的相对湿度和较好的防潮包装,这样中药浸膏及其制剂的
吸湿问题定会迎刃而解。中药浸膏粉吸湿的可能性机制包括:药物中存在能与水分子中极
性轻基形成氢键的极性基团,尤其是其中的活性经基;水分子与中药浸膏粉体之间通过分
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水分子吸附在中药浸膏粉体表面;通过毛细管吸附作用,水分吸附和
储存于粉体的孔隙中;由于中药浸膏粉中化学物质通常为无定型态,极易吸湿形成水合物,
吸收水分后由无水晶型转变为水合晶型。

据报道,东方病毒清胶囊提取工艺制得的浸膏粉流动性差、吸潮性大。用微晶纤维
素、淀粉及处方中黄芩细粉为辅料,分别与浸膏粉按不同比例混合,其中浸膏粉与淀粉为1:
1的处方较大程度地改善了吸湿性,其临界相对湿度为60.5%,所以,要求生产车间的相对湿
度控制在60% 以下,为生产控制车间湿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40℃,相对湿度75% 的条件
下,用不同辅料对吸潮性较强的中药浸膏制成冲剂后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吸湿百分率和临
界相对湿度,结果表明:单独用乳糖作为辅料制成的冲剂,一旦吸湿则不能维持冲剂的颗粒
状。虽然微晶纤维素的吸湿程度稍大于乳糖,但易制粒,吸湿后颗粒虽变软,却仍能维持颗
粒状,故微晶纤维素对于吸湿的浸膏应是首选的辅料。为改善丹参冲剂的吸湿性,分别考察
单一辅料(分别为可溶性淀粉、蔗糖、糊精、乳糖)和两种辅料(分别为乳糖和可溶性淀粉、乳
糖和蔗糖、乳糖和糊精、 乳糖和羧甲基淀粉钠、乳糖和甘露醇)对其吸湿性的影响。结果表
明,单一辅料的吸湿程度顺序为乳糖、蔗糖、可溶性淀粉、糊精,乳糖最不易吸湿;两种辅料
的吸湿程度顺序为乳糖与甘露醇、乳糖与蔗糖、乳糖与可溶性淀粉、乳糖与糊精、乳糖与羧
甲基淀粉钠,乳糖与甘露醇最不易吸湿。消炎胶囊内容物用淀粉和PVP作为辅料,不仅可使
吸湿率降低27.3%,且辅料用量也符合要求。肝炎宁胶囊为全浸膏制剂,易吸潮。制备干浸膏
后,粉碎,加入液体石蜡,混匀,在相对湿度45% 容器内考察吸湿率。结果表明,液体石蜡的
用量为2% 较适宜,加入了液体石蜡达到了降低吸湿的效果。 用西番莲的40%乙醇提取浸
膏进行喷雾干燥时,加入硅胶(Aerosil200) 作为干燥剂辅助剂,具有一定的防吸湿作用,
且不影响药物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
衣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份制成:

茯苓15-17、甘草25-30、白术15-17、麦门冬15-17、木香15-17、酸枣仁25-30、川芎10-
12、当归20-23、五倍子25-30、苹果醋25-30、白芷20-23、荆芥13-15、丹皮13-15、藕粉30-35、
蔗糖13-15。

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是由下列步骤制成的:

1)、分别将甘草、白术、麦门冬、木香、川芎、当归、五倍子、白芷、荆芥、丹皮清洗干净,混
合加入苹果醋和30-35倍量水,浸泡30-35分钟,加热煮沸,转文火熬煮1.5-2.5小时,过滤收
集提取液,注入同样水再次提取,合并两次提取液,然后加热浓缩;

2)、将茯苓、酸枣仁、藕粉、蔗糖混合磨粉,与步骤1所得提取物放入料筒内,启动程序,
使物料在料筒内呈沸腾状态,设定调节进风温度85-90℃,雾化压力0.10-0.12MPa,物料温
度51-53℃,风机流量120-140 M3•h-1,供液泵转速15-20r•min-1,待物料温度至51-53℃,开
始喷黏合浆液,控制颗粒长大程度,直到获得大小均匀圆整、适合压片要求的颗粒为止;

3)、将步骤2所得湿颗粒于热风循环干燥箱内,于60-65℃干燥25-30分钟,出料,过14-
20目筛,冷却至室温;

4)、将步骤3所得物混合加入质量分数1.5-1.7%的微粉硅胶、1.5-2%甘松挥发油、1.5-
1.7%滑石粉混合均匀,再加入1.9-2.0倍量60-75%乙醇为湿润剂,在相对湿度50-60%的环境
下,调节压力为0.45-0.50MPa,进行压片,每片质量控制在12.5-13g,制得浸膏片;

5)、将步骤4所得浸膏片进行浓度为5-5.5%的HPMC薄膜包衣,分装,密封保存。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法明的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压片总混时加滑石粉,可显著改善颗
粒的流动性;颗粒中水分在冲模对颗粒进行压缩时被挤压到颗粒的表面形成薄膜,形成的
薄膜可起润滑作用改善压力的传递,从而增加片剂的硬度;表面改性技术降低中药提取物
的吸湿性,改善中药提取物不良嗅味,提高中药挥发油的稳定性,降低中药有效部位的黏膜
刺激性等;半浸膏的形态处于干粉与流动液体之间,一方面增强可塑性和粘附性,使方便制
粒、压片,另一方面增强药物稳定性。

本方中酸枣仁,味甘,平,入心、脾、肝经,宁心安神,敛汗生津,治疗失眠,适用于血
虚而致的心烦,不眠,配以茯苓补益气血;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有活血祛瘀、行气
止痛的作用,与当归合用增强活血、行瘀、止痛之效;白术,味甘、苦、微温,入脾、胃经,补中
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配当归、川穹治疗脾胃虚寒泄泻,配以木香健胃消食,止泻除满,
增进食欲;五倍子,味酸,平,除痰饮咳嗽,生津止渴,解热,敛肺止血化痰;丹皮,味苦、辛、
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针对小儿夜啼进行多方位的调理,增强睡眠质量,
宁心安神,健脾和胃,行气活血。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份制成:

茯苓15、甘草25、白术15、麦门冬15、木香15、酸枣仁25、川芎10、当归20、五倍子25、苹果
醋25、白芷20、荆芥13、丹皮13、藕粉30、蔗糖13。

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是由下列步骤制成的:

1)、分别将甘草、白术、麦门冬、木香、川芎、当归、五倍子、白芷、荆芥、丹皮清洗干净,混
合加入苹果醋和30倍量水,浸泡30分钟,加热煮沸,转文火熬煮1.5小时,过滤收集提取液,
注入同样水再次提取,合并两次提取液,然后加热浓缩;

2)、将茯苓、酸枣仁、藕粉、蔗糖混合磨粉,与步骤1所得提取物放入料筒内,启动程序,
使物料在料筒内呈沸腾状态,设定调节进风温度85℃,雾化压力0.10MPa,物料温度51℃,风
机流量120 M3•h-1,供液泵转速15r•min-1,待物料温度至51℃,开始喷黏合浆液,控制颗粒
长大程度,直到获得大小均匀圆整、适合压片要求的颗粒为止;

3)、将步骤2所得湿颗粒于热风循环干燥箱内,于60℃干燥25分钟,出料,过14目筛,冷
却至室温;

4)、将步骤3所得物混合加入质量分数1.5%的微粉硅胶、1.5%甘松挥发油、1.5%滑石粉
混合均匀,再加入1.9倍量60%乙醇为湿润剂,在相对湿度50%的环境下,调节压力为
0.45MPa,进行压片,每片质量控制在12.5g,制得浸膏片;

5)、将步骤4所得浸膏片进行浓度为5%的HPMC薄膜包衣,分装,密封保存。

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其重量份制成:茯苓1517、甘草2530、白术1517、麦门冬1517、木香1517、酸枣仁2530、川芎1012、当归2023、五倍子2530、苹果醋2530、白芷2023、荆芥1315、丹皮1315、藕粉3035、蔗糖1315。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小儿夜啼中药半浸膏膜衣片,针对小儿夜啼进行多方位的调理,增强睡眠质量,宁心安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