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417855.X (22)申请日 2013.09.15 A01N 37/44(2006.01) A01P 19/00(2006.01) A01N 37/06(2006.01) A01N 35/02(2006.01) A01N 31/02(2006.01) A01N 35/04(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研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区金都路 8 号 1 幢 (72)发明人 张庆 孟黎歌 徐群歆 (54) 发明名称 一种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及其制备 方法 (57) 。
2、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诱暗黑鳃金龟的引诱剂 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引诱剂包括 A、 B、 C、 D 和 E, A 组分包括亚油酸、 油酸、 戊醛、 1- 辛烯 -3- 醇、 芳草醛和害虫信息素, B 组分为包埋剂, C 组分为 琼脂, D 组分为乳化剂, E 组分为防腐剂 ; 本发明的 引诱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1) 将 A 组分 中的各物质混合, 搅拌均匀 ; (2) 将 D 组分加入混 合均匀的 A 组分中 ; (3) 把 C 组分与水混合, 加热 沸腾, 形成透明的液体, 冷却至 55-65 ; (4) 把步 骤 (2) 中的混合溶液和 B 组分加到步骤 (3) 中的 溶。
3、液中, 搅拌, 然后加入 E 组分, 倒模冷却成型即 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减少环境污染、 延长引诱 剂的使用时间。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303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 CN 104430340 A 1/1 页 2 1. 一种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 其特征在于 : 按重量计, 包括 A 组分、 B 组分、 C 组分、 D 组分, 其中 A 组分包括亚油酸 50 60 份、 油酸 15 20 份、 戊醛 10 15 份、 1- 辛 烯 -。
4、3- 醇 20 35 份、 芳香醛25 份、 害虫信息素25 份, B 组分为微孔淀粉, C 组分为 琼脂, D 组分为乳化剂 ; 其中所述的 A 组分与 B 组分的重量比为 1 1 2, A 组分与 C 组 分的重量比为 1 1 2, A 组分与 D 组分的重量比为 1 1 1.6, 害虫信息素组分包括 L- 异亮氨酸甲酯、 (R)-(-)- 芳樟醇和 1- 氨基环己烷甲酸, 其重量配比为 5 2 0.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微孔淀 粉的粒径为 80 100m, 所述的微孔淀粉为玉米微孔淀粉或木薯微孔淀粉或大米微孔淀 粉。 3.。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D 组分 为吐温 -80。 4. 一种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所述的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 它包括下列步骤 : (1)按照权利要求1的比例配比, 将A 组分中的亚油酸、 油酸、 戊醛、 1- 辛烯-3- 醇、 芳 香醛、 害虫信息素在搅拌器下搅拌均匀 ; (2) 将 D 组分加入到步骤 (1) 混合均匀的 A 组分中 ; (3) 按照配比把 C 组分与水混合, 加热使其沸腾, 形成澄清透明的液体, 之后冷却至 50 ; (4)把步骤(2) 中的混合溶液和B 组分按照配比的要求加入到。
6、步骤(3) 中的溶液中, 在 5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 1 2h, 最后取出倒模冷却成型即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30340 A 2 1/4 页 3 一种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 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及其制备方 法。 0002 背景技术 : 信息素 (pheromone) 同种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化学物质, 能影响彼此的行为、 习性、 乃 至发育和生理活动。信息素由体内腺体制造, 直接排出散发到体外, 信息素依靠空气、 水等 传导媒介传给其他个体。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有信息素。由于信息素靠外环境。
7、传 递, 故又称外激素。生物异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种间信息素或异种信息素。昆 虫之间的异种信息素有利己素、 利他素、 信号素等。 信息素主要有性信息素、 聚集信息素、 告警信息素、 示踪信息素、 标记信息素等。 0003 信息素是生物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的统称 , 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子 语言。 包括 : 利它素、 利己素、 协同素、 集合信息素、 追踪信息素、 告警信息素、 疏散信息素、 性 信息素。 在自然界中, 害虫雌成虫在性成熟后, 会释放一种叫性信息素的化合物, 它释放至 空气中后随气流扩散, 刺激雄虫触角中的化学感觉器官, 引起雄性个体性冲动及引诱雄虫 向释放源定向飞。
8、行, 并与释放雌成虫交配以繁衍后代。 因此, 昆虫性诱剂产品是仿生高科技 产品, 通过诱芯释放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 0004 昆虫信息素是昆虫用来表示聚集、 觅食、 交配、 警戒等各种信息的化合物, 是昆虫 交流的化学分子语言。其中昆虫性信息素是调控昆虫雌雄吸引行为的化合物, 既敏感又专 一, 作用距离远, 诱惑力强。性诱剂是模拟自然界的昆虫性信息素, 通过释放器释放到田间 来诱杀异性害虫的仿生高科技产品。该技术诱杀害虫不接触植物和农产品, 没有农药残留 之忧, 是现代农业生态防治害虫的首选方法之一。 0005 昆虫性信息素作为同种异性昆虫之间生殖阶段的化学通讯工具, 其化学结构的高 度复杂性。
9、和特殊性是昆虫种间生殖隔离的重要保证, 因此, 不同昆虫之间的性信息素相互 不能替代, 也不会引起混淆, 这在昆虫的区域性调查、 植物检疫以及诱杀防治等方面具有较 大的实用价值。 0006 专利 201210218955.5 公开了一种人工合成的荔枝蒂蛀虫性信息素及诱芯, 其特 征是采用反-4,6-顺-10-十六碳三烯乙酸酯、 反-4-顺-6, 10-十六碳三烯乙酸酯、 反-4,6- 顺 -10- 十六碳三烯醇、 反 -4- 顺 -6, 10- 十六碳三烯醇、 正十六醇按照重量份数比例 0.1 3:12 25:1 5:1 15:12 50 混合均匀, 用丙酮等溶剂溶解, 取剂量为 50 300。
10、0 微克, 加入由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聚乙烯、 聚氯乙烯、 纸质材料、 树脂或者黏胶材料等 制成的缓释载体中。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 : 应用于荔枝蒂蛀虫病虫害的防治和测报, 大 大提高性信息素对荔枝蒂蛀虫的引诱活性, 诱捕成功率高, 有利于产业增效、 果农增收, 而 且不会存在农残影响食品安全, 不污染环境, 不破坏生态平衡, 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 0007 发明内容 : 1、 本发明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捕虫方法里对环境污染较大, 提供一种减少环境污 说 明 书 CN 104430340 A 3 2/4 页 4 染、 不易挥发、 延长使用时间的引诱储藏物害虫的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11、 0008 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 按重量计, 包括 A 组分、 B 组分、 C 组分、 D 组分, 其中 A 组 分包括亚油酸 50 60 份、 油酸 15 20 份、 戊醛 10 15 份、 1- 辛烯 -3- 醇 20 35 份、 芳 香醛 2 5 份、 害虫信息素 2 5 份, B 组分为微孔淀粉, C 组分为琼脂, D 组分为乳化剂 ; 其 中所述的 A 组分与 B 组分的重量比为 1 1 2, A 组分与 C 组分的重量比为 1 1 2, A 组分与 D 组分的重量比为 1 1 1.6, 害虫信息素组分包括 L- 异亮氨酸甲酯、 (R)-(-)- 。
12、芳 樟醇和 1- 氨基环己烷甲酸, 其重量配比为 5 2 0.5。 0009 优选的, 所述的微孔淀粉的粒径为 80 100m, 所述的微孔淀粉为玉米微孔淀 粉或木薯微孔淀粉或大米微孔淀粉。 0010 优选的所述的 D 组分为吐温 -80。 0011 一种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它包括下列步骤 : (1) 按照以上技术方案的比例配比, 将 A 组分中的亚油酸、 油酸、 戊醛、 1- 辛烯 -3- 醇、 芳香醛、 害虫信息素在搅拌器下搅拌均匀 ; (2) 将 D 组分加入到步骤 (1) 混合均匀的 A 组分中 ; (3) 按照配比把 C 组分与水混合, 加热使其沸。
13、腾, 形成澄清透明的液体, 之后冷却至 50 ; (4) 把步骤 (2) 中的混合溶液和 B 组分按照配比的要求加入到步骤 (3) 中的溶液中, 在 5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 1 2h, 最后取出倒模冷却成型即可。 0012 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 、 本发明能够减少污染, 利用信息素使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0013 (2) 、 能够有效的了解暗黑鳃金龟的生命活动迹象 ; (3) 、 通过这种方式, 灵敏度较高, 引诱率能达到 80%、 适于大规模的诱捕。 0014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 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 A 组分包括亚油酸 50 份、 油酸 15 份、 戊醛。
14、 10 份、 1- 辛 烯 -3- 醇 20 份、 芳香醛 2 份、 害虫信息素 2 份, B 组分为微孔淀粉, C 组分为琼脂, D 组分为 乳化剂 ; 其中所述的A组分与B 组分的重量比为11, A 组分与C组分的重量比为1 1, A 组分与 D 组分的重量比为 1 1, 害虫信息素组分包括 L- 异亮氨酸甲酯、 (R)-(-)- 芳 樟醇和 1- 氨基环己烷甲酸, 其重量配比为 5 2 0.5。 0015 微孔淀粉的粒径为 80m, 所述的微孔淀粉为玉米微孔淀粉或木薯微孔淀粉或大 米微孔淀粉。所述的 D 组分为吐温 -80。 0016 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15、 : (1) 按照以上比例配比, 将 A 组分中的亚油酸、 油酸、 戊醛、 1- 辛烯 -3- 醇、 芳香醛、 害 虫信息素在搅拌器下搅拌均匀 ; (2) 将 D 组分加入到步骤 (1) 混合均匀的 A 组分中 ; (3) 按照配比把 C 组分与水混合, 加热使其沸腾, 形成澄清透明的液体, 之后冷却至 50 ; (4)把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和B组分按照配比的要求加入到步骤(3)中的溶液中, 在 说 明 书 CN 104430340 A 4 3/4 页 5 5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 1h, 最后取出倒模冷却成型即可。 0017 实施例 2 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 A 组分包括亚油酸 60 。
16、份、 油酸 20 份、 戊醛 15 份、 1- 辛 烯 -3- 醇 35 份、 芳香醛 5 份、 害虫信息素 5 份, B 组分为微孔淀粉, C 组分为琼脂, D 组分为 乳化剂 ; 其中所述的A 组分与B 组分的重量比为12, A 组分与C组分的重量比为12, A 组分与 D 组分的重量比为 1 1.6, 害虫信息素组分包括 L- 异亮氨酸甲酯、 (R)-(-)- 芳 樟醇和 1- 氨基环己烷甲酸, 其重量配比为 5 2 0.5。 0018 所述的微孔淀粉的粒径为 100m, 所述的微孔淀粉为玉米微孔淀粉或木薯微孔淀 粉或大米微孔淀粉。所述的 D 组分为吐温 -80。 0019 农作物防暗黑。
17、鳃金龟性引诱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1)按照以上比例配比, 将A 组分中的亚油酸、 油酸、 戊醛、 1-辛烯-3-醇、 芳香醛、 害虫 信息素在搅拌器下搅拌均匀 ; (2) 将 D 组分加入到步骤 (1) 混合均匀的 A 组分中 ; (3) 按照配比把 C 组分与水混合, 加热使其沸腾, 形成澄清透明的液体, 之后冷却至 50 ; (4)把步骤(2) 中的混合溶液和B 组分按照配比的要求加入到步骤(3) 中的溶液中, 在 5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 1h, 最后取出倒模冷却成型即可。 0020 实施例 3 农作物防暗黑鳃金龟性引诱剂, A 组分包括亚油酸 55 份、 油酸 15 份、 戊。
18、醛 15 份、 1- 辛 烯 -3- 醇 30 份、 芳香醛 5 份、 害虫信息素 5 份, B 组分为微孔淀粉, C 组分为琼脂, D 组 分为乳化剂 ; 其中所述的 A 组分与 B 组分的重量比为 1 1.5, A 组分与 C 组分的重量比 为 1 1.5, A 组分与 D 组分的重量比为 1 1.5, 害虫信息素组分包括 L- 异亮氨酸甲酯、 (R)-(-)- 芳樟醇和 1- 氨基环己烷甲酸, 其重量配比为 5 2 0.5。 0021 微孔淀粉的粒径为 80 100m, 所述的微孔淀粉为玉米微孔淀粉或木薯微孔淀 粉或大米微孔淀粉。所述的 D 组分为吐温 -80。 0022 农作物防暗黑鳃。
19、金龟性引诱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列步骤 : (1) 按照以上比例配比, 将 A 组分中的亚油酸、 油酸、 戊醛、 1- 辛烯 -3- 醇、 芳香醛、 害 虫信息素在搅拌器下搅拌均匀 ; (2) 将 D 组分加入到步骤 (1) 混合均匀的 A 组分中 ; (3) 按照配比把 C 组分与水混合, 加热使其沸腾, 形成澄清透明的液体, 之后冷却至 50 ; (4) 把步骤 (2) 中的混合溶液和 B 组分按照配比的要求加入到步骤 (3) 中的溶液中, 在 50恒温水浴锅中搅拌 2h, 最后取出倒模冷却成型即可。 0023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引诱剂对不同害虫的诱捕效果, 本实验采用圆形铁桶 ( 直径 30cm, 高20cm)作为模拟仓, 铁桶底部有1个相对应孔(直径3cm), 孔的上面放孔径为2.0cm 的铁丝网, 孔的下面放置本发明的引诱剂, 在圆形铁桶中心位置释放刚羽化 7 15d 的试 虫, 释放 6 种, 释放数量以每种试虫 10 头计。 0024 对害虫的引诱结果如下表所示 : 说 明 书 CN 104430340 A 5 4/4 页 6 捕捉效果 实施例 1 8 实施例 2 9 实施例 3 8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 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430340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