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褶制品的模拟着装装置和模拟方法以及模拟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裙子等的压褶制品的模拟着装。背景技术 发 明 者 在 衣 服 的 着 装 状 态 的 模 拟 技 术 的 开 发 中, 例如在专利文献 1(WO2008/016027A) 中, 在模拟的前半使用粗的多边形, 在后半分割为精细的多边形, 而缩 短模拟时间。
发明者研究了此前没有研究过的、 裙子、 连衣裙、 衬衫等的压褶制品即将翻折用作 设计上的要素的衣服的模拟着装。在压褶制品中存在翻折和褶, 例如将按照设计数据裁断 的形状的布配置于人体模型的周围, 如果使布翻折而设置褶, 则在到此的处理中需要大量 的时间。压褶制品由于翻折而与人体模型的周长相比周长更大, 所以难以以人体模型为中 心而筒状地使布对位。 另外, 通过手动指定翻折位置是自然的, 但在通过手动指定多个翻折 位置使布部分性地相对人体模型移动来设置翻折时, 计算量和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都很大。
专利文献 1 : WO2008/016027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可以针对人体模型简单地将压褶制品的部件进行对位, 并且可 以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执行模拟着装。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褶制品的模拟着装装置, 模拟压褶制品的着装状态, 包括 :
折回信息设定单元, 用于对压褶制品的图案数据上的部件, 设定翻折的位置和方 向;
变形单元, 基于翻折的位置和方向, 使部件变形 ;
配置单元, 将变形后的部件配置于模型的主体的周围 ; 以及
模拟单元, 针对配置后的部件, 至少基于与主体的摩擦以及对部件作用的重力和 弹性力, 模拟着装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褶制品的模拟着装方法, 模拟压褶制品的着装状态, 其特征在 于:
执行用于对压褶制品的图案数据上的部件, 设定翻折的位置和方向的折回信息设 定步骤, 并且
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
变形步骤, 基于翻折的位置和方向, 使部件变形 ;
配置步骤, 将变形后的部件配置于模型的主体的周围 ; 以及
模拟步骤, 针对配置后的部件, 至少基于与主体的摩擦以及对部件作用的重力和 弹性力, 模拟着装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褶制品的模拟着装程序, 为了模拟压褶制品的着装状态, 使计 算机作为如下单元而发挥功能 :
折回信息设定单元, 对压褶制品的图案数据上的部件, 设定翻折的位置和方向 ;
变形单元, 基于翻折的位置和方向, 使部件变形 ;
配置单元, 将变形后的部件配置于模型的主体的周围 ; 以及
模拟单元, 针对配置后的部件, 至少基于与主体的摩擦以及对部件作用的重力和 弹性力, 模拟着装状态。
在本说明书中, 与图案数据的制作装置相关的记载原封不动地相当于图案数据的 制作方法以及制作程序, 相反与图案数据的制作方法相关的记载原封不动地相当于图案数 据的制作装置以及制作程序。
在本发明中, 使压褶制品的部件根据翻折的位置和方向预先变形, 配置于人体模 型、 动物的模型等主体的周围, 所以与配置变形前的长条的部件相比, 配置变得容易。部件 由于在模拟前预先变形, 所以不需要使已配置的部件折回的作业, 可以在短时间内高精度 地模拟着装状态。
优选为, 所述变形单元将部件在翻折位置相互离开自如地分割为多个子部件, 以 例如能够相互自由地移动,
所述配置单元将子部件配置于主体的周围, 所述模拟单元在所述翻折的位置并且按照翻折的方向, 使所述子部件相互连接之 后, 模拟着装状态。
在比较不分割部件而例如折回成 Z 状的情况、 和分割为子部件的情况时, 如果翻 折的次数是 n 次, 则在 Z 状的翻折中需要使部件翻折 n 次。相对于此, 如果分割为子部件, 则仅将翻折的位置作为边界而分割为子部件即可, 变形变得容易。 另外, 如果按照翻折的位 置和方向相互连接子部件, 则可以根据依照设计的存在翻折的状态进行模拟。
另外优选为, 所述折回信息设定单元根据压褶的种类和褶的方向, 自动地设定翻 折的位置和方向。 由此, 如果操作人员指定了压褶的种类、 例如排褶或者工字褶、 褶的方向、 例如在排褶中朝右 ( 逆时针 ) 或朝左 ( 顺时针 )、 或者在工字褶中内工字褶或外工字褶, 则 可以自动地设定翻折的位置和方向, 可以针对各种翻折的设定高效地进行模拟。
附图说明
图 1 是实施例的设计装置的框图。
图 2 是示出实施例中的褶宽和图案数据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 3 是示出实施例中的向面料的压褶花纹的对位显示画面的图。
图 4 是示出从图 3 变更了对位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 5 是实施例中的模拟着装部的框图。
图 6 是示出实施例中的模拟着装算法的流程图。
图 7 是示出排褶的图案的分割的图。
图 8 是示出分割后的旋转的图。
图 9 是示意地示出在人体模型的周围临时地配置的部件的图。
图 10 是示出在人体模型的周围配置了裙子的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 11 是图 10 的状态下的部件群的俯视图。
图 12 是说明实施例中的翻折角 α 的图。图 13 是示出通过模拟得到的裙子的着装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示出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应在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 加入通过公知技术引起的变更的可能性来解释。
实施例
图 1 ~图 13 示出实施例, 图 1 ~图 4 示出压褶裙子的设计, 图 5 ~图 13 示出设计 的压褶裙子的模拟着装。在图 1 中, 4 是总线、 5 是彩色监视器、 6 是鼠标、 7 是键盘、 8 是用 户接口, 通过彩色监视器 5 ~用户接口 8 构成图形用户接口。另外, 也可以代替鼠标 6, 使 用轨迹球、 操纵杆、 指示笔等。10 是 LAN 接口 ; 12 是盘, 其是数据、 设计程序等的存储介质 ; 14 是彩色打印机 ; 将图案数据重叠到面料图像并输出 ; 15 是彩色扫描仪、 例如读入面料的 花纹数据。
20 是运算部、 根据从图形用户接口输入的体型数据、 和压褶的种类、 明褶的个数、 以及面料的花纹间距来求出褶宽。 另外, 对于体型数据, 既可以针对各个穿着者的每一个输 入, 或者也可以仅输入代表性的尺寸。如果压褶的宽度确定, 则通过与体型数据等组合, 可 以制作图案数据, 所以通过图案数据制作部 22 制作图案数据, 显示于彩色监视器 5 中。24 是图像存储器, 存储图像数据 ; 26 是图像处理部, 例如根据由彩色扫描仪 15 读入的面料的 彩色数据求出花纹间距、 并且根据图案数据制作花纹框而制作与面料的彩色图像相对移动 自如地重叠的图像。模拟着装部 28 使用所得到的设计数据和面料的图像数据, 制作用于评 价穿着状态的 3D 模拟图像。
程序存储器 30 存储图案数据的制作程序等, 通用存储器 32 存储图像数据以外的 数据。设计装置 2 通过用计算机存储本发明的设计程序, 执行设计方法。表 1 示出与压褶 相关的设计用语。
表1
在压褶制品的设计中, 如果指定例如排褶或工字褶 ( 压褶的种类 ), 指定朝右或朝 左、 或者内工字褶或外工字褶 ( 褶的方向 ), 并且指定褶宽和明褶的个数, 则可以自动地设 定翻折信息。 在翻折位置不规则的情况下, 除了压褶的种类和褶的方向以外, 还指定翻折的 位置。模拟的对象不限于裙子, 也可以是连衣裙、 衬衫等。
图 2 示出设计压褶制品时的、 向彩色监视器 5 的显示画面的例子, 例如输入裙子长 度、 和腰、 臀围、 臀围高度的各尺寸。 另外, 作为補助的数据, 输入腰带宽度, 并且输入掩襟宽 度。通过从扫描仪读入的数据、 或者从面料的手动测定, 输入花纹重复 ( 花纹间距 )。另外, 如果作为压褶的种类选择了排褶, 则显示排褶的方向, 所以选择方向。另外, 在使压褶的种 类成为工字褶的情况下, 选择外工字褶或内工字褶。进而, 输入明褶的个数。如果接下来输 入了褶宽, 则压褶制品的图案数据确定。另外, 在图 2 中, 为了使褶宽的选择变得容易, 显示 多个褶宽的候补。
在面料是格纹等的情况下, 相对面料的花纹的压褶制品的翻折的位置变得重要。 图 3、 图 4 示出这样的例子, 在彩色监视器 5 中重叠显示面料的彩色图像和图 2 的左侧的图 案数据, 或者显示图 3、 图 4 的图像。50 是面料的织法图像, 与织法图像 50 重叠、 并且相对 移动自如地配置了表示图案数据的纸型框 52。用户可以通过鼠标 6 等, 使纸型框 52 相对 织法 50 在周方向以及高度方向上移动, 至少可以在周方向上移动。于是, 在织法 50 中的, 隐藏在内褶以及暗褶的部分和在表面出现的部分变化, 如果显示为投影图风格, 则成为图 3 的右侧的显示。 另外, 图 3 的左右的显示同时显示于彩色监视器 5 中, 用户可以将纸型框 52 配置于适合的位置。
图 4 是从图 3 改变了纸型框 52 的配置的例子, 以使面料的纵方向的花纹隐藏的方 式配置了纸型框 52。 如上所述, 相对面料的花纹适合地配置压褶的翻折, 并且决定压褶的宽
度。 将用户决定的纸型框的配置作为例如图 3、 图 4 的左侧的图像从彩色打印机 14 输出, 用 于面料的裁断以及压褶的加工中的对位。除了彩色数据以外, 还可以作为数值数据输出图 案数据, 通过例如面料上的相对适宜的原点的偏移等, 指定图案数据的配置。
如图 5 所示, 模拟着装部 28 包括 : 变形单元 90、 配置单元 92、 以及模拟单元 94, 将 图案数据制作部 22 作为折回信息设定单元, 将图像存储器 24 用于图像的存储。
变形单元 90 执行图 7、 图 8 所示的处理, 将设计数据中的前侧、 后侧等大的部件分 割为褶单位的多个子部件, 使子部件成为可相互自如地离开, 优选设成通过张力 0 的线相 互连接的状态, 进而使分割的子部件翻折而配置成锯齿状。配置单元 92 如图 9 ~图 11 所 示将子部件配置成卷绕人体模型等的主体, 按照图 12 所示的翻折角 α 决定子部件的朝向, 模拟单元 94 使子部件相互连接而执行 3D 模拟着装。
图 6 示出模拟算法, 在步骤 1 中将图案数据上的部件分割成由与暗褶一体化的明 褶构成的子部件和内褶的子部件 ( 排褶的情况 )。 另外, 在工字褶的情况下, 分割成明褶、 左 右的内褶以及工字褶里这 4 种子部件。图 7 示出排褶的情况的配置, 100 是明褶, 102 是暗 褶, 暗褶 102 与明褶 100 一体化, 104 是内褶。 在排褶的情况下, 沿着翻折线假想地分割成内 褶和明褶, 在工字褶的情况下, 沿着翻折线假想地分割成明褶和工字褶里以及左右的内褶。 所分割的各子部件处于通过自由伸缩的线相互连接的状态, 并且在明褶 100 与内褶 104 之 间、 以及内褶 104 与暗褶 102 之间折回成锯齿。 如图 8 所示, 在排褶的情况下, 从开始点 110 沿着例如排褶的方向 ( 此处从左向右 的方向 ) 配置子部件。 在如图 7 那样开始点 110 是暗褶 102 的情况下, 各子部件向正确的朝 向折弯。但是, 在如图 8 的左侧那样, 开始点 110 处于内褶 104 侧的情况下, 如果与图 7 同 样地折回, 则成为不自然的配置。例如应从开始点 110 朝左延伸的内褶 104 朝右延伸、 内褶 104 等的表里反转。因此, 如果在如图 8 的左侧那样配置之后, 关于与图 8 的纸面垂直的轴 使子部件群旋转 180°, 则得到图 8 的右侧的正确的配置 ( 步骤 2)。为了得到图 8 的右侧 的配置, 有各种方法, 不限于从图 8 的左侧的配置的旋转。同样地, 即使在工字褶的情况下, 在根据开始点的位置, 内工字褶和外工字褶反转的情况下, 在配置了明褶等子部件之后, 旋 转 180°。
图 9 示意地示出忽略了人体模型的子部件的配置, 此处为了简化, 将明褶的个数 在前后各设成 2 个, 但例如前后各设成 2 个~各 20 个左右即可。另外, 在人体模型的周围 配置子部件时, 考虑明褶 100 与内褶 104 等之间的翻折角。通过翻折角指定逆时针 ( 朝左 ) 或顺时针 ( 朝右 ), 并且在裙子的上部和下部改变翻折角, 例如在上部的带的正下使用 5°、 在下摆使用 60°等初始值。 在上部翻折角小的原因在于, 将各子部件重叠而固定到带, 在下 部翻折角大的原因在于, 下摆打开而翻折角变大是自然的。
如图 10 那样在人体模型的周围配置子部件 ( 步骤 3)。130 是带, 通过白线显示子 部件与带的连接部位, 在内褶等部件的端处出现三角形的原因在于, 由于通过粗的多边形 分割子部件, 所以在子部件的边界出现了多边形的边。 在部件的配置中, 将部件分割成多个 子部件, 预先设置褶皱而配置, 所以与将大的部件配置于人体模型的周围之后折回相比, 配 置大幅变得容易。
图 11 是示出图 10 中的子部件的配置的俯视图, 对于连接内褶 104 和明褶 100 的 多个线, 在这些连接线中, 根据高低位置, 褶 100、 104 等的位置不同, 所以这些连接线根据
高低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
从图 10、 图 11 的状态开始模拟。图 12 示出翻折角 α 的意思, 在模拟中, 在裙子的 上部, 将子部件之间的翻折角 α 设定为例如 5°, 在下部, 设定为例如 60°等, 翻折角 α 在 裙子的上部小且在下部大。在多边形之间弹性力发挥作用, 在图 7 等的子部件的边界, 多边 形共有边, 从而使子部件相互连接, 并且重力和人体模型的摩擦作用于多边形。另外, 从向 粗的多边形的分割开始模拟 ( 步骤 4), 接下来向精密的多边形分割粗的多边形而模拟 ( 步 骤 5)。 模拟是 3D 模拟, 通过用质点表现了多边形的 3D 模型进行模拟, 对各多边形的稳定的 位置和朝向进行模拟。如果多边形的配置稳定, 则实施织法映射、 射线跟踪、 以及挂影等涂 抹, 而得到显示图像。通过图 13 的模拟结果得到真实的着装状态。
在实施例中, 将部件分割为子部件而配置于人体模型的周围, 但还可以以使大的 部件翻折而接近实时的裙子的状态配置。如果具有例如 10 个明褶, 则在最初的明褶向内褶 的翻折中, 使 9 个明褶翻折, 在接下来的内褶向暗褶的翻折中也使 9 个明褶折回。 在排褶中, 针对 1 个明褶进行 2 次翻折, 而需要合计例如 18 次的翻折, 如果使多边形的位置和朝向变 化该次数, 则处理时间变长。
( 符号说明 )
2: 设计装置 ; 4: 总线 ; 5: 彩色监视器 ; 6: 鼠标 ; 7: 键盘 ; 8: 用户接口 ; 10 : LAN 接 口; 12 : 盘; 14 : 彩色打印机 ; 15 : 彩色扫描仪 ; 20 : 运算部 ; 22 : 图案数据制作部 ; 24 : 图像存 储器 ; 26 : 图像处理部 ; 28 : 模拟着装部 ; 30 : 程序存储器 ; 32 : 通用存储器 ; 50 : 织法图像 ; 52 : 纸型框 ; 90 : 变形单元 ; 92 : 配置单元 ; 94 : 模拟单元 ; 100 : 明褶 ; 102 : 暗褶 ; 104 : 内褶 ; 110 : 开始点 ; 130 : 带; 140 : 接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