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26900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18400.3

申请日:

2011.10.19

公开号:

CN102334623A

公开日:

2012.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K 1/18申请日:20111019|||公开

IPC分类号:

A23K1/18

主分类号:

A23K1/18

申请人: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漳州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大北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传忠; 杨健; 高雅琦; 应广飞; 贠桂玲; 李曼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7号中关村大厦14层大北农集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属于饲料领域。该预混料以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牛磺酸、植酸酶、谷氨酰胺和DMPT为主要原料,混合后添加到鱼料中使用,能够满足鲤鱼的营养需求,可降低饲料中67%的鱼粉用量,并可提高饲料中微量元素和植酸酶的利用率,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每千克预混料中:
复合维生素80-140g、复合微量元素110-200g、牛磺酸100-300g、植酸酶10-30g、谷氨酰胺
100-300g、DMPT5-20g、载体290-305g。
2.如权1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每千克预
混料中:复合维生素120g、复合微量元素150g、牛磺酸200g、植酸酶20g、谷氨酰胺200g、
DMPT 10g、载体300g。
3.如权1或2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
分制备而成:维生素A 1.3%、维生素D30.4%、维生素E 18.5%、维生素K32.2%、维生素
B11%、维生素B21.4%、维生素B61.1%、维生素B120.3%、烟酸3.2%、泛酸钙2.4%、
叶酸0.2%、生物素1%、维生素C 53%、肌醇14%。
4.如权1或2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量元素由下述重量配比的
成分制备而成:蛋氨酸铜0.75%、蛋氨酸铁24.4%、蛋氨酸锌5%、蛋氨酸锰2.7%、一水硫
酸镁67%、碘化钾0.02%、酵母硒0.03%、无水氯化钴0.1%。
5.如权4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蛋氨酸铜中铜含量≥10%;所述蛋氨酸
铁中铁含量≥10%;所述蛋氨酸锌中锌含量≥10%;所述蛋氨酸锰中锰含量≥10%;所述酵
母硒中硒含量≥1000mg/kg。
6.如权1或2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酸酶为耐高温中性植酸酶,活
性为5000U/g;所述的载体为稻糠或沸石粉。
7.如权1-6任一项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如下:先用约
60%的载体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再加入到剩余的载体中,然后再依次加入DMPT、植
酸酶、牛磺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即得。
8.一种包含权1-6任一项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鲤鱼用配合料,其特征在于:预混料在
配合料中的添加重量百分比为1%。

说明书

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涉及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水产养殖的面
积和产量也不断上升。而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又促进了水产饲料工业的快速发
展。由于鱼粉具有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少以及能够被养殖动
物很好的消化吸收等特点,一直以来是水产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水产饲料中鱼粉
的添加量远远高于畜禽饲料的用量,而在一些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如对虾、海水鱼类及黄颡
鱼的饲料中,鱼粉的添加量一般均高于30%。正是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鱼粉
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鱼粉供不应求,价格迅速飚升,一度由660美元/吨攀升到1300美元/吨,
使用量占全球70%以上的中国水产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多年来,鱼粉的替代研究一直是
全世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但到目前为止,在市场上尚无成熟的替代
品,都还在探索之中,在目前的鲤鱼用预混料中,还未见有适用于低鱼粉饲料的专用预混料
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本发明提供的预混料可使饲料中鱼粉的用
量从6%降低至2%,不仅能够降低鲤鱼饲料中的鱼粉用量,还使用了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和
植酸酶,可有效提高微量元素和植酸磷的消化利用率,减少对水环境的排放和污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该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鲤鱼用配合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每千克预混料
中:复合维生素80-140g、复合微量元素110-200g、牛磺酸100-300g、植酸酶10-30g、谷氨
酰胺100-300g、DMPT 5-20g、载体290-305g。DMPT的化学名称为:二甲基-β-丙酸噻亭。

进一步,该预混料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每千克预混料中:复合维生素
120g、复合微量元素150g、牛磺酸200g、植酸酶20g、谷氨酰胺200g、DMPT 10g、载体300g。

其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维生素A 1.3%、维生素D3
0.4%、维生素E 18.5%、维生素K32.2%、维生素B11%、维生素B21.4%、维生素B61.1%、
维生素B120.3%、烟酸3.2%、泛酸钙2.4%、叶酸0.2%、生物素1%、维生素C 53%、肌
醇14%。

其中,所述的复合微量元素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蛋氨酸铜0.75%、蛋氨酸
铁24.4%、蛋氨酸锌5%、蛋氨酸锰2.7%、一水硫酸镁67%、碘化钾0.02%、酵母硒0.03%、
无水氯化钴0.1%。

其中,所述蛋氨酸铜中铜含量≥10%;所述蛋氨酸铁中铁含量≥10%;所述蛋氨酸锌中
锌含量≥10%;所述蛋氨酸锰中锰含量≥10%;所述酵母硒中硒含量≥1000mg/kg。

其中,为了保证本发明中植酸酶的使用效果,所述植酸酶为耐高温中性植酸酶,活性为
5000U/g。为了保证本产品的诱食性和营养均衡性,上述牛磺酸中有效成分含量≥99%;上述
谷氨酰胺纯度≥99%;上述DMPT纯度≥99%。

其中,所述的载体为稻糠或沸石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如下:先用约60%的载体
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再加入到剩余的载体中,然后再依次加入DMPT、植酸酶、牛磺
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混合的变异系数不大于5%,混和均匀后,即得本发
明鲤鱼用复合预混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鱼用配合料,预混料在配合料中的添加
重量百分比为1%。

本发明所用的各成分可从市场购买得到。

本发明提供的预混料可使饲料中鱼粉的用量从6%降低至2%,减少了约67%的鱼粉用
量,减小了鱼用饲料对鱼粉的依赖,同时降低成本,还使用了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和植酸酶,
可有效提高微量元素和植酸磷的消化利用率,鲤鱼使用后效果良好;同时,减少了对水环境
的排放和污染,符合当今绿色养殖的要求。

通过下列实施例将更具体的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
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方(1kg含量):复合维生素80g、复合微量元素200g、牛磺酸300g、植酸酶10g、谷氨酰
胺100g、DMPT(二甲基-β-丙酸噻亭)5g、稻糠305g。

先用180g稻糠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加入到剩余125g的稻糠中,然后再依次加入
DMPT、植酸酶、牛磺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变异系数不大于5%)均匀后,
即得本发明鲤鱼用复合预混料。

所得预混料以1%比例加入到鲤鱼配合料中即可。

实施例2

配方(1kg含量):复合维生素110g、复合微量元素170g、牛磺酸200g、植酸酶20g、谷氨
酰胺200g、DMPT(二甲基-β-丙酸噻亭)10g、载体290g。

先用180g稻糠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加入到剩余110g的稻糠中,然后再依次加入
DMPT、植酸酶、牛磺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变异系数不大于5%)均匀后,
即得本发明鲤鱼用复合预混料。

所得预混料以1%比例加入到鲤鱼配合料中即可。

实施例3

配方(1kg含量):复合维生素140g、复合微量元素110g、牛磺酸100g、植酸酶30g、谷氨
酰胺300g、DMPT(二甲基-β-丙酸噻亭)20g、载体300g。

先用180g稻糠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加入到剩余120g的稻糠中,然后再依次加入
DMPT、植酸酶、牛磺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变异系数不大于5%)均匀后,
即得本发明鲤鱼用复合预混料。

所得预混料以1%比例加入到鲤鱼配合料中即可。

实验例1

本试验于2009年12月5日至2010年1月20日在唐山大北农水产试验基地进行,共5
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和3个实施例组,对照组1为高鱼粉饲料配方组,对照组2和实施例
组基础配方相同,均为低鱼粉饲料配方组,但对照组2使用的预混料与对照组1相同,以验
证鱼粉用量降低后是否会影响鱼的生长速度。每个试验组设4个重复,共20个养殖桶(800L/
桶),每桶放30尾鲤鱼(50.13±0.15克)。养殖期间日投饲率为体重的3%,上下午各投喂一
次,每两周称重调整一次投喂量。每天下午换水1/3,以保证养殖水体符合渔业养殖水质标
准要求,试验结束后每桶随机取3尾鱼测定体长、体重等生长指标。

对照组和实施例组所用的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实施例组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

  原料组成
  对照组1配方
  对照组2配方
  实施例组配方
  次粉
  297
  254
  254
  豆粕
  220
  280
  280
  棉籽粕
  150
  150
  150
  棉籽蛋白粉
  60
  60
  60
  菜籽粕
  150
  170
  170
  进口鱼粉
  60
  20
  20
  豆油
  30
  33
  33
  磷酸二氢钙
  20
  20
  20
  氯化胆碱50%
  3
  3
  3
  预混料
  10
  10
  10
  合计
  1000
  1000
  1000
  水分%
  10.8
  10.7
  10.7
  总能(kcal/kg)
  3964.5
  3935.2
  3935.2
  粗蛋白%
  32.8
  32.9
  32.9
  粗脂肪%
  4.84
  4.84
  4.84
  钙%
  0.80
  0.68
  0.68
  总磷%
  1.30
  1.23
  1.23
  赖氨酸%
  1.76
  1.71
  1.71
  蛋氨酸%
  0.52
  0.49
  0.49

其中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预混料为本公司生产的常规鲤科鱼用预混料F111,而三个实
施例组使用的预混料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1、2、3制备的预混料。

试验结束后各组鲤鱼的成活率均为100%,其生长数据测定结果见表2:

表2 各试验组生长指标



注:同一列中具不同上标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增重率来看,本发明的3个实施例组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2,而对照组2
显著低于对照组1;饵料系数方面,3个实施例组也低于对照组1和2,其中对照组1与对照
组2和实施例1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实施例2和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和2(P<0.05);从肥
满度来看,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当饲料配方中进口鱼粉用量由6%
降低至2%后,若仍使用原来的预混料,则会显著降低鲤鱼的生长速度,增加饵料系数;而
使用本发明的预混料,则能明显促进鱼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的预混料,完全可以将鲤鱼配方中的鱼粉用量由6%降
低至2%,不但不会降低鱼的生长速度,还能促进其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4623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1CN102334623ACN102334623A21申请号201110318400322申请日20111019A23K1/1820060171申请人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080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7号中关村大厦14层大北农集团申请人漳州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大北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72发明人朱传忠杨健高雅琦应广飞贠桂玲李曼54发明名称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属于饲料领域。该预混料以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牛磺酸、植酸酶、谷。

2、氨酰胺和DMPT为主要原料,混合后添加到鱼料中使用,能够满足鲤鱼的营养需求,可降低饲料中67的鱼粉用量,并可提高饲料中微量元素和植酸酶的利用率,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CN102334630A1/1页21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每千克预混料中复合维生素80140G、复合微量元素110200G、牛磺酸100300G、植酸酶1030G、谷氨酰胺100300G、DMPT520G、载体290305G。2如权1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每千克预混料。

3、中复合维生素120G、复合微量元素150G、牛磺酸200G、植酸酶20G、谷氨酰胺200G、DMPT10G、载体300G。3如权1或2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维生素A13、维生素D304、维生素E185、维生素K322、维生素B11、维生素B214、维生素B611、维生素B1203、烟酸32、泛酸钙24、叶酸02、生物素1、维生素C53、肌醇14。4如权1或2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量元素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蛋氨酸铜075、蛋氨酸铁244、蛋氨酸锌5、蛋氨酸锰27、一水硫酸镁67、碘化钾002、酵母硒003、无。

4、水氯化钴01。5如权4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蛋氨酸铜中铜含量10;所述蛋氨酸铁中铁含量10;所述蛋氨酸锌中锌含量10;所述蛋氨酸锰中锰含量10;所述酵母硒中硒含量1000MG/KG。6如权1或2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酸酶为耐高温中性植酸酶,活性为5000U/G;所述的载体为稻糠或沸石粉。7如权16任一项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如下先用约60的载体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再加入到剩余的载体中,然后再依次加入DMPT、植酸酶、牛磺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即得。8一种包含权16任一项所述的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鲤鱼用配合料,其。

5、特征在于预混料在配合料中的添加重量百分比为1。权利要求书CN102334623ACN102334630A1/5页3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涉及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配合料。背景技术0002近十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水产养殖的面积和产量也不断上升。而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又促进了水产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鱼粉具有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高、适口性好、抗营养因子少以及能够被养殖动物很好的消化吸收等特点,一直以来是水产饲料中不可或缺的优质蛋白源。水产饲料中鱼粉的添加量远远高于畜禽饲料的用量,而。

6、在一些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如对虾、海水鱼类及黄颡鱼的饲料中,鱼粉的添加量一般均高于30。正是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对鱼粉的需求量急剧增加,鱼粉供不应求,价格迅速飚升,一度由660美元/吨攀升到1300美元/吨,使用量占全球70以上的中国水产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多年来,鱼粉的替代研究一直是全世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但到目前为止,在市场上尚无成熟的替代品,都还在探索之中,在目前的鲤鱼用预混料中,还未见有适用于低鱼粉饲料的专用预混料产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本发明提供的预混料可使饲料中鱼粉的用量从6降低至2,不仅能够降低鲤鱼饲料中的鱼粉用。

7、量,还使用了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和植酸酶,可有效提高微量元素和植酸磷的消化利用率,减少对水环境的排放和污染。000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制备方法。0005本发明还提供了包括该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鲤鱼用配合料。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鲤鱼用复合预混料,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每千克预混料中复合维生素80140G、复合微量元素110200G、牛磺酸100300G、植酸酶1030G、谷氨酰胺100300G、DMPT520G、载体290305G。DMPT的化学名称为二甲基丙酸噻亭。0008进一步,该预混料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

8、成,每千克预混料中复合维生素120G、复合微量元素150G、牛磺酸200G、植酸酶20G、谷氨酰胺200G、DMPT10G、载体300G。0009其中,所述的复合维生素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维生素A13、维生素D304、维生素E185、维生素K322、维生素B11、维生素B214、维生素B611、维生素B1203、烟酸32、泛酸钙24、叶酸02、生物素1、维生素C53、肌醇14。0010其中,所述的复合微量元素由下述重量配比的成分制备而成蛋氨酸铜075、说明书CN102334623ACN102334630A2/5页4蛋氨酸铁244、蛋氨酸锌5、蛋氨酸锰27、一水硫酸镁67、碘化钾002、。

9、酵母硒003、无水氯化钴01。0011其中,所述蛋氨酸铜中铜含量10;所述蛋氨酸铁中铁含量10;所述蛋氨酸锌中锌含量10;所述蛋氨酸锰中锰含量10;所述酵母硒中硒含量1000MG/KG。0012其中,为了保证本发明中植酸酶的使用效果,所述植酸酶为耐高温中性植酸酶,活性为5000U/G。为了保证本产品的诱食性和营养均衡性,上述牛磺酸中有效成分含量99;上述谷氨酰胺纯度99;上述DMPT纯度99。0013其中,所述的载体为稻糠或沸石粉。0014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如下先用约60的载体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再加入到剩余的载体中,然后再依次加入DMPT、植酸酶、牛磺。

10、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混合的变异系数不大于5,混和均匀后,即得本发明鲤鱼用复合预混料。0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鲤鱼用复合预混料的鱼用配合料,预混料在配合料中的添加重量百分比为1。0016本发明所用的各成分可从市场购买得到。0017本发明提供的预混料可使饲料中鱼粉的用量从6降低至2,减少了约67的鱼粉用量,减小了鱼用饲料对鱼粉的依赖,同时降低成本,还使用了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和植酸酶,可有效提高微量元素和植酸磷的消化利用率,鲤鱼使用后效果良好;同时,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排放和污染,符合当今绿色养殖的要求。0018通过下列实施例将更具体的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发明。

11、,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具体实施方式0019实施例10020配方1KG含量复合维生素80G、复合微量元素200G、牛磺酸300G、植酸酶10G、谷氨酰胺100G、DMPT二甲基丙酸噻亭5G、稻糠305G。0021先用180G稻糠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加入到剩余125G的稻糠中,然后再依次加入DMPT、植酸酶、牛磺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变异系数不大于5均匀后,即得本发明鲤鱼用复合预混料。0022所得预混料以1比例加入到鲤鱼配合料中即可。0023实施例20024配方1KG含量复合维生素110G、复合微量元素170G、牛磺酸200G、植酸酶20G、谷氨酰胺200G、。

12、DMPT二甲基丙酸噻亭10G、载体290G。0025先用180G稻糠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加入到剩余110G的稻糠中,然后再依次加入DMPT、植酸酶、牛磺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变异系数不大于5均匀后,即得本发明鲤鱼用复合预混料。0026所得预混料以1比例加入到鲤鱼配合料中即可。0027实施例30028配方1KG含量复合维生素140G、复合微量元素110G、牛磺酸100G、植酸酶30G、说明书CN102334623ACN102334630A3/5页5谷氨酰胺300G、DMPT二甲基丙酸噻亭20G、载体300G。0029先用180G稻糠将复合维生素进行预稀释,加入到剩余120G的稻糠中。

13、,然后再依次加入DMPT、植酸酶、牛磺酸、谷氨酰胺、复合微量元素;混合变异系数不大于5均匀后,即得本发明鲤鱼用复合预混料。0030所得预混料以1比例加入到鲤鱼配合料中即可。0031实验例10032本试验于2009年12月5日至2010年1月20日在唐山大北农水产试验基地进行,共5个试验组,2个对照组和3个实施例组,对照组1为高鱼粉饲料配方组,对照组2和实施例组基础配方相同,均为低鱼粉饲料配方组,但对照组2使用的预混料与对照组1相同,以验证鱼粉用量降低后是否会影响鱼的生长速度。每个试验组设4个重复,共20个养殖桶800L/桶,每桶放30尾鲤鱼5013015克。养殖期间日投饲率为体重的3,上下午各。

14、投喂一次,每两周称重调整一次投喂量。每天下午换水1/3,以保证养殖水体符合渔业养殖水质标准要求,试验结束后每桶随机取3尾鱼测定体长、体重等生长指标。0033对照组和实施例组所用的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0034表1对照组与实施例组饲料配方及营养水平0035原料组成对照组1配方对照组2配方实施例组配方次粉297254254豆粕220280280棉籽粕150150150棉籽蛋白粉606060菜籽粕150170170进口鱼粉602020豆油303333磷酸二氢钙202020氯化胆碱50333预混料101010合计100010001000水分108107107总能KCAL/KG396453935239。

15、352说明书CN102334623ACN102334630A4/5页6粗蛋白328329329粗脂肪484484484钙080068068总磷130123123赖氨酸176171171蛋氨酸05204904900360037其中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预混料为本公司生产的常规鲤科鱼用预混料F111,而三个实施例组使用的预混料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1、2、3制备的预混料。0038试验结束后各组鲤鱼的成活率均为100,其生长数据测定结果见表20039表2各试验组生长指标004000410042注同一列中具不同上标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0043从增重率来看,本发明的3个实施例组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

16、和2,而对照组2显著低于对照组1;饵料系数方面,3个实施例组也低于对照组1和2,其中对照组1与对照组2和实施例1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实施例2和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1和2P005;从肥满度来看,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当饲料配方中进口鱼粉用量由6降低至2后,若仍使用原来的预混料,则会显著降低鲤鱼的生长速度,增加饵料系数;而使用本发明的预混料,则能明显促进鱼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0044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的预混料,完全可以将鲤鱼配方中的鱼粉用量由说明书CN102334623ACN102334630A5/5页76降低至2,不但不会降低鱼的生长速度,还能促进其生长,降低饵料系数。说明书CN10233462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