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262135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05987.1

申请日:

2013.01.08

公开号:

CN103059638A

公开日:

2013.04.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9/04申请日:20130108|||公开

IPC分类号:

C09D9/04

主分类号:

C09D9/04

申请人:

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新; 安国星

地址:

405200 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皂角村双桂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包括以下原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异丙醇、乙二醇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备好原料;将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混合均匀;加热至50~60℃;加入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至溶液变为红棕色为止;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搅拌均匀,分装后即得去字剂成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去字剂温度控制在80~100℃,将需去字迹所在载体浸入去字剂内20~30秒,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去字剂即可。本发明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性能稳定,配制简单,去字干净,不伤基材,且成本低、无污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异丙醇、乙二醇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异丙醇、乙二醇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比为:氢氧化钾 : 氢氧化钠 : 异丙醇 : 乙二醇醚 :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聚山梨醇酯 = (12~16) : (3~6) : (30~50) : (30~50) : (0.1~0.5) : (0.1~0.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质量比为:氢氧化钾 : 氢氧化钠 : 异丙醇 : 乙二醇醚 :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聚山梨醇酯 = (13~15) : (3~5) : (30~40) : (30~40) : (0.2~0.5) : (0.2~0.5)。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备好以下原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异丙醇、乙二醇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
将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混合均匀;
将混合后的异丙醇和乙二醇醚加热至50~60℃;
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缓慢加入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所在容器内;
保持温度在50~60℃,不停搅拌,至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全部溶解,溶液变为红棕色为止;
降温至20~30℃,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搅拌均匀,分装后即得去字剂成品。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不用明火加热。
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去字剂温度控制在80~100℃,将需去字迹所在载体浸入去字剂内20~30秒,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去字剂即可。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为电子产品除去油墨印字字迹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中油墨印字主要为各元件生产厂家在生产该元件时留下的产品信息和生产厂家信息。在很多电子产品中,需要把油墨字迹去除,目前,电子产品除去油墨印字依然采用传统的酸性重铬酸盐,酸性重铬酸盐是含重铬酸根Cr2O72‑的盐类,一般呈黄红色,重铬酸银则呈深红色。采用酸性重铬酸盐去除油墨字迹的缺陷在于:由于酸性重铬酸盐中含有六价铬,所以使用酸性铬酸盐去除字迹后的电子产品不能通过欧盟RoHS认可,无法在欧盟地区销售和使用,给相关商家带来销售障碍;酸性重铬酸盐呈强酸性并含有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去字效果好且环保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包括以下原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异丙醇、乙二醇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
作为优选,所述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由以下原料组成: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异丙醇、乙二醇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
电子产品上的紫外光固化(即UV固化)油墨,属电子化学品,为电子元器件表面文字标识用。其固化迅速、附着力佳、耐水、耐溶剂优良,印字清晰,低温可长期保存。光固化油墨由可交联光聚合树脂制成成膜物质,以透光性较好的颜料作为着色料,利用稀释剂单体溶解和稀释树脂,并促使光聚合树脂固化,再加入光引发剂,在一定波长和功率的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自由基,引发光聚合树脂进行交联固化反应,使油墨固化。紫外光固化油墨的主要成分包括:光聚合预聚物(如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等)、感光性单体(如TPGDA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MPTA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等)、光聚合引发剂(包括均裂型引发剂如苯偶姻醚、提氢型引发剂如2.2‑二乙氧苯乙酮和阳离子型引发剂如酰基磷氢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颜料及助剂(如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等)。
依据上述紫外光固化油墨的成分分析,本发明所述去字剂的去字原理如下: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分别与油墨的酯类进行皂化作用,把原来不容水的酯类变成可溶于水的肥皂和甘油而使油墨破裂,部分被除去,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RCOO)3 C3H5+3KOH=3RCOOK+C3H5 (OH)3
     (RCOO)3 C3H5+3NaOH=3RCOONa+C3H5 (OH)3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简称PO‑10)和聚山梨醇酯(简称吐温80)分子上有两种类型的官能团,一种是极性的亲水基团:醚基(‑O‑)、羟基(‑OH),除油时这种基团向着水;另一种是非极性的憎水亲油基团,除油时这种基团附着油。在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对油墨的作用下,表面活性剂分子极性基团与非极性基团的这种定向排列,使油墨表面上不饱和性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平衡,从而降低了表面张力,促进了油墨乳化,油墨受表面活性剂的渗透,借助表面张力作用乳化而脱落。
异丙醇和乙二醇醚对油墨可部分进行溶解。异丙醇也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特性,乙二醇醚这种有机溶剂能去除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难以除净的高黏度、高滴落点酯类。异丙醇的沸点为82.4℃,闪点为22℃。在80‑100℃的工艺条件下,易挥发,用量大,极易着火,不安全。乙二醇醚的沸点为245℃,闪点为143℃。所以加入一定量的乙二醇醚的去字液使异丙醇易着火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作为优选,各原料的质量比为:氢氧化钾 : 氢氧化钠 : 异丙醇 : 乙二醇醚 :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聚山梨醇酯 = (12~16) : (3~6) : (30~50) : (30~50) : (0.1~0.5) : (0.1~0.5)。
作为更优选择,各原料的质量比为:氢氧化钾 : 氢氧化钠 : 异丙醇 : 乙二醇醚 :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 聚山梨醇酯 = (13~15) : (3~5) : (30~40) : (30~40) : (0.2~0.5) : (0.2~0.5)。
本发明所述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备好以下原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异丙醇、乙二醇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
(2)    将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异丙醇和乙二醇醚加热至50~60℃;
(4)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缓慢加入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所在容器内;
(5)保持温度在50~60℃,不停搅拌,至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全部溶解,溶液变为红棕色为止;
(6)降温至20~30℃,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搅拌均匀,分装后即得去字剂成品。
为了防止异丙醇着火,所述步骤(3)中,不用明火加热。
本发明所述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去字剂温度控制在80~100℃,将需去字迹所在载体浸入去字剂内20~30秒,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去字剂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性能稳定,配制简单,去字干净,不伤基材,且成本低、无污染,去字成本比采用传统的酸性重铬酸盐低20%;采用本发明的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去除电子产品上的油墨字迹,能够被欧盟RoHS认可,便于相关电子产品在欧盟的销售和使用,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有利于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实施例1:
按以下方法配置油墨去字剂:
本发明所述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好以下原料:氢氧化钾(粉)12kg、氢氧化钠(粉)3kg、异丙醇(液)30 kg、乙二醇醚(液)30 k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液)0.1 kg和聚山梨醇酯(液)0.1 kg;
(2)将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异丙醇和乙二醇醚加热至50℃,加热过程中不用明火加热;
(4)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缓慢加入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所在容器内;
(5)保持温度在50℃,不停搅拌,至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全部溶解,溶液变为红棕色为止;
(6)降温至20℃,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搅拌均匀,分装后即得去字剂成品。
按以下方法使用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对电子产品进行去字操作:
先将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加热至80℃,加热时不用明火,然后将需要去除油墨字迹的电子产品浸入去字剂内20秒,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去字剂即可。
实施例2:
按以下方法配置油墨去字剂:
本发明所述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好以下原料:氢氧化钾(粉)13kg、氢氧化钠(粉)3kg、异丙醇(液)30 kg、乙二醇醚(液)30 k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液)0.2 kg和聚山梨醇酯(液)0.2kg;
(2)将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异丙醇和乙二醇醚加热至52℃,加热过程中不用明火加热;
(4)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缓慢加入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所在容器内;
(5)保持温度在52℃,不停搅拌,至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全部溶解,溶液变为红棕色为止;
(6)降温至22℃,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搅拌均匀,分装后即得去字剂成品。
按以下方法使用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对电子产品进行去字操作:
先将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加热至85℃,加热时不用明火,然后将需要去除油墨字迹的电子产品浸入去字剂内22秒,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去字剂即可。
实施例3:
按以下方法配置油墨去字剂:
本发明所述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好以下原料:氢氧化钾(粉)15kg、氢氧化钠(粉)5kg、异丙醇(液)40 kg、乙二醇醚(液)39.6 k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液)0.2 kg和聚山梨醇酯(液)0.2 kg;
(2)将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异丙醇和乙二醇醚加热至55℃,加热过程中不用明火加热;
(4)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缓慢加入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所在容器内;
(5)保持温度在55℃,不停搅拌,至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全部溶解,溶液变为红棕色为止;
(6)降温至25℃,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搅拌均匀,分装后即得去字剂成品。
按以下方法使用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对电子产品进行去字操作:
先将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加热至90℃,加热时不用明火,然后将需要去除油墨字迹的电子产品浸入去字剂内25秒,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去字剂即可。
实施例4:
按以下方法配置油墨去字剂:
本发明所述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好以下原料:氢氧化钾(粉)16kg、氢氧化钠(粉)6kg、异丙醇(液)50 kg、乙二醇醚(液)50 k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液)0.5 kg和聚山梨醇酯(液)0.5 kg;
(2)将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异丙醇和乙二醇醚加热至60℃,加热过程中不用明火加热;
(4)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缓慢加入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所在容器内;
(5)保持温度在60℃,不停搅拌,至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全部溶解,溶液变为红棕色为止;
(6)降温至30℃,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搅拌均匀,分装后即得去字剂成品。
按以下方法使用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对电子产品进行去字操作:
先将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加热至100℃,加热时不用明火,然后将需要去除油墨字迹的电子产品浸入去字剂内30秒,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去字剂即可。
实施例5:
按以下方法配置油墨去字剂:
本发明所述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好以下原料:氢氧化钾(粉)14kg、氢氧化钠(粉)5kg、异丙醇(液)45.5 kg、乙二醇醚(液)42.5 kg、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液)0.3 kg和聚山梨醇酯(液)0.3 kg;
(2)将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异丙醇和乙二醇醚加热至58℃,加热过程中不用明火加热;
(4)将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缓慢加入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所在容器内;
(5)保持温度在58℃,不停搅拌,至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全部溶解,溶液变为红棕色为止;
(6)降温至28℃,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搅拌均匀,分装后即得去字剂成品。
按以下方法使用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对电子产品进行去字操作:
先将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加热至95℃,加热时不用明火,然后将需要去除油墨字迹的电子产品浸入去字剂内28秒,然后取出,用清水洗净去字剂即可。
按上述方法配制的油墨去字剂都具有理想的去字效果,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还有很多其它实施例无法穷举,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包括以下原料: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异丙醇、乙二醇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备好原料;将异丙醇和乙二醇醚混合均匀;加热至5060;加入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至溶液变为红棕色为止;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聚山梨醇酯,搅拌均匀,分装后即得去字剂成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油墨字迹去字剂的使用方法,使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