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242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26 CN 103172425 A *CN103172425A* (21)申请号 201110444812.1 (22)申请日 2011.12.26 C05G 1/00(2006.01) (71)申请人 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 作社 地址 212114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巫 岗村徐湾组 (72)发明人 魏晓燕 (54) 发明名称 一种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的生产 方法, 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发明循环利用我国来源 广泛的食用菌下脚料, 根据土。
2、壤检测指标合理适 量添加亚硒酸钠后, 食用菌下脚料中的菌丝体会 吸收亚硒酸钠生成一定量的有机硒定型物, 固定 于土壤中便于茶树吸收, 既能增产又能提高茶叶 品质的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 其来源广泛、 市场前 景广阔、 生态效应突出, 实现节约化生产富硒茶的 目的。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72425 A CN 103172425 A *CN103172425A* 1/1 页 2 1. 一种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循环。
3、利用食用菌下脚料, 通过 食用菌下脚料的发酵和根据土壤检测指标合理适量添加亚硒酸钠后, 制成一种茶树富硒有 机复合肥。 2.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食用菌下脚料发酵方法是指将收集来 的食用菌下脚料粉碎后, 添加水、 壳寡糖, 水分保持在 45左右, 糖、 下脚料比在 1 200, 5 吨料堆成一陇, 在室外最低气温大于 10的气候条件下, 覆盖塑料薄膜, 根据气温条件高 低, 发酵 10 20 天。发酵后, 将发酵料晒干, 再次粉碎成细颗粒。 3. 根据权利要求书 1、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添加亚硒酸钠比例为将权利要求 2 所述粉碎成细颗粒样的食用菌下。
4、脚料干燥后, 添加亚硒酸钠, 按重量添加比例为 1000 1。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72425 A 2 1/1 页 3 一种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的生产方法, 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0002 茶树的肥料营养成分和含量, 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无机肥对茶 树产量促进作用大、 但对茶叶品质会产生负面影响, 有机肥对提高茶叶品质有很大的好处、 但价格高。 同时, 我国多数地区缺硒, 通过给茶树土壤施入硒肥, 可以达到茶叶富硒的目的。 0003 食用菌产业和茶叶生产是我国的传统特色农业项目, 其。
5、生产历史悠久、 规模大。 据 统计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70, 年产量 1200 万吨, 每年产生的食用菌下脚料、 菌渣达1400多万吨, 这些下脚料内含有丰富的N、 C有机成分,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来源。 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利用我国来源广泛的食用菌下脚料, 在合理添加亚硒酸钠后, 食用菌下脚 料中的菌丝体会吸收亚硒酸钠生成一定量的有机硒定型物, 固定于土壤中便于茶树吸收, 既能增产又能提高茶叶品质的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 其来源广泛、 市场前景广阔、 生态效应 突出, 能够促进高档茶叶的生产发展。 0005 四、 具体实施方法 0006 1、 食用菌下脚料发酵 0007。
6、 将收集来的食用菌下脚料粉碎后, 添加水、 壳寡糖, 水分保持在 45左右, 糖、 下脚 料比在 1 200, 5 吨料堆成一陇, 在室外最低气温大于 10的气候条件下, 覆盖塑料薄膜, 根据气温条件高低, 发酵 10 20 天。发酵后, 将发酵料晒干, 再次粉碎成细颗粒。 0008 2、 添加亚硒酸钠 0009 将上述粉碎成细颗粒样的食用菌下脚料干燥后, 添加亚硒酸钠, 按重量添加比例 为 1000 1。添加后拌匀、 封存。 0010 3、 施用方法 0011 春茶采收 2 3 月前施用, 每颗茶树根下打孔 20 公分, 施肥 300 克 600 克。同 时可使用在绿色蔬菜及果树的种植上。 0012 4、 效果分析 0013 本发明采用来源广泛的食用菌下脚料作为茶树富硒有机复合肥的有机成分主要 来源, 食用菌下脚料经菌丝体分解后, 含有丰富的松软的有机肥, 可很好的改善土壤机构、 提高肥力 ; 同时添加入亚硒酸钠, 亚硒酸钠可与食用菌下脚料中有机物在土壤反应生成有 机硒, 便于茶树吸收, 可有效茶树的茶叶产量和品质。 说 明 书 CN 103172425 A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