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248793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3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13499.3

申请日:

2017.01.09

公开号:

CN106514962A

公开日:

2017.03.2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9C 45/26申请日:20170109|||公开

IPC分类号:

B29C45/26; B29C45/27; B29C45/30; B29C45/40; B29C45/66

主分类号:

B29C45/26

申请人:

上海盛辉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魁坤

地址: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化学工业区寺胡路297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郑博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底板、动模板、动模仁以及顶针板;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底板、定模板以及定模仁,动模仁与定模仁配合形成用于浇筑注塑件的型腔,顶针板上设有第一顶针和若干第二顶针,第一顶针上设置有缺口槽,定模仁上设有第一浇道,动模仁上设有第二浇道,第一浇道与第二浇道配合,动模仁上开设顶针通道以及若干顶杆通孔,第二浇道与顶针通道连通,从而注塑液体从顶针通道进入到模腔进行注塑,第一顶针穿设在顶针通道内,缺口槽与第二浇道相匹配,若干第二顶针与若干顶杆通孔配合。通过将缺口槽进行变化即能够调节浇注口的大小,从而在试模时方便对浇注口的大小进行更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2)和动模组件(1);动模组件(1)包括动模底板(11)、
安装在动模底板(11)上的动模板(13)、安装在动模板(13)上的动模仁(15)以及置于动模板
(13)与动模底板(11)之间的顶针板(14);定模组件(2)包括定模底板(21)、安装在定模底板
(21)上的定模板(22)以及安装在定模板(22)上的定模仁(23),所述动模仁(15)与定模仁
(23)配合形成用于浇筑注塑件(01)的型腔,其特征是:所述顶针板(14)上设有第一顶针
(51)和若干第二顶针(52),所述第一顶针(51)上设置有缺口槽(511),所述定模仁(23)上设
有第一浇道(231),所述动模仁(15)上设有第二浇道(16),所述第一浇道(231)与第二浇道
(16)配合,所述动模仁(15)上开设顶针通道(151)以及若干顶杆通孔(152),所述第二浇道
(16)与顶针通道(151)连通,所述第一顶针(51)穿设在顶针通道(151)内,所述缺口槽(511)
与第二浇道(16)相匹配,所述若干第二顶针(52)与若干顶杆通孔(152)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浇道(16)包括水平段(161)、倾
斜段(162)以及竖直段(163),所述水平段(161)与第一浇道(231)匹配,所述倾斜段(162)与
竖直段(163)连通,所述竖直段(163)与顶针通道(151)一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倾斜段(162)直径由水平段(161)向
竖直段(163)逐渐减小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缺口槽(511)宽度由与倾斜段(162)
至模腔一端逐渐减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板(13)与定模板(22)之间设有
合模定位组件(9),所述合模定位组件(9)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母块(91)和定位公块(92),
所述定位母块(91)安装在定模板(22)上,所述定位公块(92)安装在动模板(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板(13)与定模板(22)上设有锁
块(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板(13)与动模底板(11)上穿设
有若干导向柱(73),所述顶针板(14)上开设有固定孔(144),所述固定孔(144)内安装有导
向套(146),所述导向柱(73)与导向套(146)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顶针板(14)包括顶针底板(141)与
顶针安装板(142),所述顶针底板(141)与顶针安装板(142)上均开设有所述固定孔(144),
所述顶针底板(141)或者顶针安装板(142)上开设有凹槽(145),所述导向套(146)上设置有
凸缘(147),所述凹槽(145)与凸缘(147)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柱(73)上设置有若干环槽
(7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底板(11)与顶针板(14)之间
设有限制件(4),所述限制件(4)上开设有腰型孔(44),所述限制件(4)固定在动模底板(11)
上,所述腰型孔(44)内穿设限制螺栓(45),所述限制螺栓(45)与顶针板(14)固定,且限制螺
栓(45)在腰型孔(44)内滑动。

说明书

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件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件现在已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品,各种行业都会应用到塑料件。塑料件的
成型是通过将塑料母粒经过注塑机进行融化,并且注入到已经开好的模具中,通过模具让
其成型,冷却后在取出,形成塑料件产品。现有技术中的塑料件成品的质量受注塑工艺以及
模具的双重影响,而一般来说,模具的优劣,对产品的生产效率以及质量都有非常大的影
响,为了追求产品的质量并且进行高效率的生产,模具的设置成为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的
器件,其设计的优劣程度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公开号为CN1051282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通过底板、定模、动模板
以及推板件等组成注塑模具,虽然能够有效的进行注塑,并且成型效率高,但是在这种注塑
模具进行试模时,需要对浇道与模腔位置的接口(浇注口)进行试验其大小,通过多次修补
才能够达到相对合适的孔径,因此,试模时,对浇注口的修改比较麻烦,并且,在修改的过程
中容易影响到模腔的入口位置,让其对后期的注塑存在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试模时方便调整浇注口大小的注塑模具。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底板、安装在动模底板上
的动模板、安装在动模板上的动模仁以及置于动模板与动模底板之间的顶针板;定模组件
包括定模底板、安装在定模底板上的定模板以及安装在定模板上的定模仁,所述动模仁与
定模仁配合形成用于浇筑注塑件的型腔,所述顶针板上设有第一顶针和若干第二顶针,所
述第一顶针上设置有缺口槽,所述定模仁上设有第一浇道,所述动模仁上设有第二浇道,所
述第一浇道与第二浇道配合,所述动模仁上开设顶针通道以及若干顶杆通孔,所述第二浇
道与顶针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顶针穿设在顶针通道内,所述缺口槽与第二浇道相匹配,所述
若干第二顶针与若干顶杆通孔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顶针通道以及第二浇道连通,从而注塑液体从顶针通
道进入到模腔进行注塑,通过第一顶针的设置以及设置在第一顶针上的缺口槽,从而可以
通过将缺口槽进行变化即能够调节浇注口的大小,从而在试模时方便对浇注口的大小进行
更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浇道包括水平段、倾斜段以及竖直段,所述水平段
与第一浇道匹配,所述倾斜段与竖直段连通,所述竖直段与顶针通道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浇道进入的注塑液体通过水平段依次导入到倾斜
段以及竖直段,进入到模腔内进行填充形成注塑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段直径由水平段向竖直段逐渐减小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让注塑液体在进入到模腔内的速度增加,由最
先的缓慢进入到最后快速进入,从而可以让注塑液体进入比较充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缺口槽宽度由与倾斜段至模腔一端逐渐减小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让浇注口位置的液体流速较快,从而不容易产
生沉积,同时在注塑完成后,与注塑件连接的部位比较薄,容易将多余的部件进行取下。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设有合模定位组件,所述合模定
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定位母块和定位公块,所述定位母块安装在定模板上,所述定位公
块安装在动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模定位组件的设置让其在合模调试时进行定位,从而
让动模仁和定模仁能够有效密封配合形成模腔。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板与定模板上设有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锁块用于存库时进行定模板和动模板锁紧使用,防
止模具之间弄混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板与动模底板上穿设有若干导向柱,所述顶针板
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套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和导向柱对顶针板进行导向,让其在进行脱模时
定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针板包括顶针底板与顶针安装板,所述顶针底板与
顶针安装板上均开设有所述固定孔,所述顶针底板或者顶针安装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导
向套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凹槽与凸缘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缘和凹槽的设置可以让导向套固定在固定孔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若干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可以进行暂存润滑油,从而让其与导向套之间进行
润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模底板与顶针板之间设有限制件,所述限制件上开
设有腰型孔,所述限制件固定在动模底板上,所述腰型孔内穿设限制螺栓,所述限制螺栓与
顶针板固定,且限制螺栓在腰型孔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件的设置可以限制顶针板的顶出距离,从而防止顶
针对产品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间截面的剖视图;

图3a是斜顶脱模辅助机构剖视图;

图3b是图3a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第二浇道位置作为截面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部分结构图;

图7是冷却水管结构图;

图8是顶针板与导向柱的关系结构图;

图9是限制件的结构图。

图中:01、注塑件;1、动模组件;11、动模底板;111、第一缺口;12、方铁;13、动模板;
131、第一顶杆孔;132、第二顶杆孔;14、顶针板;141、顶针底板;142、顶针安装板;143、第二
缺口;144、固定孔;145、凹槽;146、导向套;147、凸缘;15、动模仁;151、顶针通道;152、顶杆
通孔;16、第二浇道;161、水平段;162、倾斜段;163、竖直段;2、定模组件;21、定模底板;22、
定模板;23、定模仁;231、第一浇道;3、锁块;4、限制件;41、安装部;42、连接部;43、限制部;
44、腰型孔;45、限制螺栓;51、第一顶针;511、缺口槽;52、第二顶针;53、浇注口;6、斜顶;61、
推块;62、弹性块;63、滑动口;64、限制块;71、弹簧;72、滑动杆;73、导向柱;731、环槽;74、定
位套;75、定位柱;8、冷却水管;81、出水口;82、入水口;83、冷却筒;9、合模定位组件;91、定
位母块;92、定位公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注塑模具,如图1-4所示,包括动模组件1和定模组件2;动模组件1包括动模底
板11、安装在动模底板11上的动模板13、安装在动模板13上的动模仁15以及置于动模板13
与动模底板11之间的顶针板14;定模组件2包括定模底板21、安装在定模底板21上的定模板
22以及安装在定模板22上的定模仁23。在动模底板11与动模板13之间设置方铁12,通过方
铁12将动模板13固定在动模底板11上。在顶针板14上设有若干钉针,钉针穿过动模板13以
及动模仁15,且与动模仁15平齐。顶针板14上还设有斜顶6,斜顶6成对设置。

在斜顶6的端部设置脱模辅助机构(主要结构如图3和3a所示),脱模辅助机构包括
安装在斜顶端部的推块61,推块61与斜顶6端部之间设置弹性块62,弹性块62可以由弹簧构
成,两端均与斜顶6以及推块61固定连接,通过弹性块62将推块61推出,从而达到脱模的目
的,在推块61与斜顶62之间设置限制块64,同时在推块61上开设滑动口63,通过限制块64与
滑动口63的配合,让推块61能够在弹性块62的作用下滑动,同时通过限制块64和限制口63
限制其滑动的位置,防止脱出。在脱模后,通过定模仁23和动模仁15的匹配,将推块61进行
挤压,让其进行复位。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在定模仁23上设置第一浇道231,并且在定模板22的一侧设
置注塑口,同时,在定模底板21上设置与注塑口配合的圆孔,圆孔与注塑机进行配合定位,
让注塑机的注塑头与注塑口对齐,注塑口与第一浇道231对齐,将注塑头挤出的塑料液体导
入到第一浇道231。在动模板13上设置第二浇道16,第一浇道231与第二浇道16对称且密封,
让注塑液在其内流动。如图4所示,第二浇道16包括水平段161、倾斜段162以及竖直段163,
水平段161与第一浇道231配合,竖直段163直接通入到定模仁23与动模仁15构成的模腔内,
从而将塑料液体导入到模腔内形成注塑件01。

如图5所示,倾斜段162设置成锥形结构,即其与水平段161连接的一端直径大于其
与竖直段163连接的一端的直径。这种设置让注塑液体从水平段161流入到倾斜段162时,其
液体进入的量不变,但是其单向通过的量变低,从而造成倾斜位置的压力增大,从而对注塑
液体的挤压力增大,进而加速液体的流动速度,进而,使得注塑的速度增加,降低了由于注
塑速度而造成注塑件01出现的注塑不充分情况的产生概率。

如图2和图4所示,竖直段163在其反方向设置有顶针通道151,顶针通道151与竖直
段163的浇道设置成相同的结构,同时,在动模板13上开设与顶针通道151相匹配的第一顶
杆孔131。动模仁15上还设有若干顶杆通孔152,同时,动模板13上还设有若干用于将塑料件
顶出的第二顶杆孔132,第二顶杆孔132与顶杆通孔152匹配。钉针板上安装有第一顶针51以
及若干第二顶针52,第一顶针51与第一顶杆孔131匹配,第二顶针52与第二顶杆孔132匹配。
其中,第一顶针51置于竖直段163的浇道位置设置有缺口槽511,缺口槽511与竖直段163构
成供注塑液体流动的浇道。这种设置,让浇道在流入到模腔内的浇注口53的大小变得可控。
从而根据不同的注塑液体的流动性,可以使得模具能够在注塑的时候材料在更换后同样能
够使用,不会由于材料的流动性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该模具不能够使用。同时,这种设
置也能够对试模存在一定的优势。在试模阶段,浇注口53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能以及外界的
温度进行调节其大小,但是在一次试模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对于浇注口53的大小的调试需
要经过多次试验才能够确定,因此,在原来的调试时,通过在浇道上进行铜焊等修改,需要
将整个模具拿出来进行修改,比较麻烦,而采用第一顶针51的方式构成浇注口53,在浇注口
53需要改变其大小时,直接通过更换第一顶针51或者对其进行打磨或焊接都可以实现对浇
注口53大小的调节,比较方便简单,不需要将整个模具取出,进而,之前固定好的一些构件
能够停留在注塑机上。使得调试更加方便。

如图5所示,在第一顶针51上的缺口槽511的宽度由与倾斜段162至模腔一端逐渐
减小设置。这种设置让浇注口53位置的液体流速较快,从而不容易产生沉积,同时在注塑完
成后,与注塑件01连接的部位比较薄,容易将多余的部件进行取下。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动模板13以及定模板22上均设置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分别
换热动模仁15以及定模仁23设置。其整体结构可以参照图6和图7,冷却水管8环绕注塑件01
设置,分别穿设在动模板13、定模板22、动模仁15和定模仁23内。冷却水管8上设有入水口82
和出水口81,入水口82和出水口81设置有若干,让水进行通入和导出。注塑件01外测可以通
过水管环绕进行降温,但是注塑件01内侧比较难以降温,这时候,如果不进行降温处理,则
会出现冷却不均匀造成塑料件存在内应力,容易损坏。因此为了让其内部进行冷却,在内部
设置冷却筒83,水从冷却筒83底部进入,从上方导出,并且再经过管路绕回,从而将水送走,
形成水回路,达到内外两侧都能够进行冷却,让其冷却均匀。

在定模板22上设有定位套74,动模板13上设置定位柱75,定位柱75插入定位套74
内为定模板22以及动模板13的配合进行定位。在动模板13上还开设活动孔,在顶针板14上
安装滑动杆72,滑动杆72穿设在活动孔中且沿活动孔滑动设置。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在
滑动杆72上设置有弹簧71,弹簧71两端分别与顶针板14以及动模板13抵触。在动模底板11
与动模板13之间安装有导向柱73,导向柱73分别与动模板13以及动模底板11固定连接,在
顶针板14上设有导向套146,导向套146与顶针板14固定连接。如图8所示,顶针板14包括顶
针底板141以及顶针安装板142,在导向套146中间位置设置凸缘147,在顶针底板141和顶针
安装板142上均设置有放置导向套146的固定孔144,在顶针底板141或者顶针安装板142上,
且与固定孔144连通并对接的位置设置凹槽145,将凸缘147置于凹槽145内,从而将导向套
146固定在顶针底板141与顶针安装板142之间。在顶针安装板14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在通
孔靠近顶针底板141的位置开设扩口,通过扩口将第一顶针51、第二顶针52滑动杆72固定在
顶针板14上。

在导向柱73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环槽731,同时在导向套146内储存有润滑油,在滑
动的时候,通过环槽731与润滑油的接触,将其导入到环槽731内进行存储,从而在滑动的过
程中带到其他位置,从而实现导向套146与导向柱73之间的润滑。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动模板13与定模板22之间设有多个合模定位组件9,合模定位
组件9包括定位公块92以及定位母块91,定位母块91安装在定模板22边缘位置,定位公块92
安装在动模板13的边缘位置,定位公块92与定位母块91相匹配。在将模具进行取出维修或
者入库时,为了防止多个模具混淆,在定模板22和动模板13的相对的面上设置锁块3,锁块3
通过螺栓分别与定模板22以及动模板13进行固定。

如图1和图9所示,为了限制顶针板14移动的距离,在顶针板14与动模底板11之间
设置限制件4。限制件4包括与安装部41、连接部42以及限制部43。其中,安装部41设置成横
向块装结构,其通过螺栓固定在动模底板11的侧壁上;连接部42设置成圆柱状,且与安装部
41以及限制部43一体设置;限制部43设置成条状结构,其延伸方向与安装部41横向的方向
垂直,在限制部43上开设有腰型孔44,在腰型孔44内穿设限制螺栓45,限制螺栓45与顶针板
14固定,可以与顶针安装板142固定,也可以与顶针底板141固定,限制螺栓45可以沿腰型孔
44进行滑动,从而能够限制顶针板14的滑动距离。为了让限制件4能够进行隐藏而不突出的
置于外表,在动模底板11上开设有第一缺口111,将安装部41置于第一缺口111内,同样的,
在顶针板14(即顶针底板141和顶针安装板142两者一起)上开设第二缺口143,将限制部43
置于第二缺口143内,通过缺口(第一缺口111和第二缺口143)将限制件4进行隐藏,从而让
限制不会占据多余外部位置,不会影响模具的安装。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注塑模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注塑模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注塑模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塑模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模具.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动模组件包括动模底板、动模板、动模仁以及顶针板;定模组件包括定模底板、定模板以及定模仁,动模仁与定模仁配合形成用于浇筑注塑件的型腔,顶针板上设有第一顶针和若干第二顶针,第一顶针上设置有缺口槽,定模仁上设有第一浇道,动模仁上设有第二浇道,第一浇道与第二浇道配合,动模仁上开设顶针通道以及若干顶杆通孔,第二浇道与顶针通道连通,从而注塑液体从顶针通道进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