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投影屏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投影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投影屏幕。
背景技术
激光电视因其具有色域广、亮度高、使用寿命长、节能和环保等优点而得到飞速发
展。激光电视包括投影仪(激光器)及与投影仪配合使用的投影屏幕,使用时,投影屏幕通常
安装在墙壁上,投影仪投射到投影屏幕上的光经投影屏幕反射后沿设定的光路射入到观众
眼中,从而产生影像。
目前,市场上的投影屏幕主要包括有软屏幕和硬屏幕两种,其中,软屏幕包括屏幕
主体和支撑框架,屏幕主体由软质材料制作,屏幕主体的边沿一周采用弹簧、弹性绳等具有
弹性结构连接于支撑框架上,以使屏幕主体处于平直状态;而硬屏幕包括光学膜片和背板,
背板由刚性材料制作,光学膜片采用胶粘接于背板上,然后在硬屏幕的四周装配边框以起
到遮蔽和装饰的作用。由于激光电视对投影屏幕的平整度及抗光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而软
屏幕本身抗光性能较差,同时由于弹簧或弹性绳等结构的稳定性较差,在长时间使用后弹
性力容易产生衰减,这导致支撑框架上的屏幕主体无法达到平整度要求。与软屏幕相比,硬
幕本身具有良好的抗光性能和刚性,能够有效满足激光电视对投影屏幕的抗光性能和平整
度的要求。因此,现在技术中的投影产品,如激光电视等对投影屏幕要求较高的产品一般采
用硬屏幕作为其投影屏幕。
但是,由于激光电视用硬屏幕的尺寸较大,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硬屏幕所采用
背板为一个刚性整体,且在出厂时,已经将光学膜片贴设于背板上,因此这将导致硬屏幕的
整体重量和尺寸较大,由此硬屏幕在搬运以及进入用户家中时比较困难,这将对整个投影
产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投影屏幕,能够减小硬屏幕在搬运和进入用户家中的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影屏幕,包括屏幕主体,所述屏幕主体
包括背板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背板上的光学膜片,所述背板由多个背板单元拼接而成,
每个所述背板单元均可通过固定件与墙壁连接,所述光学膜片由弹性材料制作,且所述光
学膜片在外力作用下可卷曲为弧形结构,在所述外力消失时可恢复至平直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屏幕,由于屏幕主体包括背板以及可拆卸连接于背板
上的光学膜片,因此在搬运激光投影屏幕时,可将背板和光学膜片分批搬送,而在到达用户
处时再进行安装即可。又由于背板由多个背板单元拼接而成,每个背板单元均可通过固定
件与墙壁连接,因此,在搬送背板时,可将组成背板的多个背板单元包装于一个尺寸较小的
包装盒内,从而降低了背板的入户难度,同时多个背板单元可分批次搬送至用户处,从而减
小了单次搬送时的搬送重量。而且由于光学膜片由弹性材料制作,且光学膜片在外力作用
下可卷曲为弧形结构,在外力消失时可恢复至平直状态,因此在搬送光学膜片时,可将光学
膜片卷曲为弧形结构,以减小光学膜片的最大尺寸,从而降低了光学膜片的入户难度,在进
入室内后再将其恢复至平直状态,以便于与背板连接。基于以上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
小激光投影硬屏幕在搬运和进入用户家中时的难度,从而增大了硬屏幕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激光投影屏幕上端部分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激光投影屏幕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激光投影屏幕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激光投影屏幕下端部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屏幕主体;11-背板;111-背板单元;12-光学膜片;121-膜片主体;122-遮
光层;2-支撑层;3-磁铁;31-第一磁铁;311-磁铁单元;32-第二磁铁;4-避让孔;5-
过孔;6-止挡部;7-边框;71-第一侧壁;72-第二侧壁;8-双面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
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激光投影屏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激光
投影屏幕包括屏幕主体1,所述屏幕主体1包括背板1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背板11上的光
学膜片12,如图2所示,所述背板11由多个背板单元111拼接而成,每个所述背板单元111均
可通过固定件(图中未示出)与墙壁连接,所述光学膜片12由弹性材料制作,且所述光学膜
片12在外力作用下可卷曲为弧形结构,在所述外力消失时可恢复至平直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激光投影屏幕,参见图1,由于屏幕主体1包括背板11以及可拆
卸连接于背板11上的光学膜片12,因此在搬运激光投影屏幕时,可将背板11和光学膜片12
分批搬送,而在到达用户处时再进行安装即可。参见图2,又由于背板11由多个背板单元111
拼接而成,每个背板单元111均可通过固定件与墙壁连接,因此,在搬送背板11时,可将组成
背板11的多个背板单元111包装于一个尺寸较小的包装盒内,从而降低了背板11的入户难
度,同时多个背板单元111可分批次搬送至用户处,从而减小了单次搬送时的搬送重量。而
且由于光学膜片12由弹性材料制作,且光学膜片12在外力作用下可卷曲为弧形结构,在外
力消失时可恢复至平直状态,因此在搬送光学膜片12时,可将光学膜片12卷曲为弧形结构,
以减小光学膜片12的最大尺寸,从而降低了光学膜片12的入户难度,在进入室内后再将其
恢复至平直状态,以便于与背板11连接。基于以上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小激光投影硬
屏幕在搬运和进入用户家中时的难度,从而增大了硬屏幕的应用前景。
在上述实施例中,背板11所包括的背板单元111的数量可以为4个、6个、8个等等,
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如图2所示,长度和宽度均为100寸的背板11,可以采用4个长度
和宽度均为50寸的背板单元111在墙壁上以2x2的拼接方式拼接而成。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背板单元111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在此不
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便于背板单元111的拼接,同时减小背板单元111的制作难度,优选
的,如图2所示,背板单元111的形状为方形结构(可以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方形结构的形状
简单,制作难度较低,且拼接方便。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光学膜片12与背板11的可拆卸连接,光学膜片12
可以通过多个卡扣结构可拆卸连接于背板11上,也可以通过多个磁铁吸合于背板11上,在
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当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案时,光学膜片12在背板11上的连接位置固
定,这样,光学膜片12在受热膨胀后就会在相邻两个固定位置之间形成高原鼓包或褶皱,从
而导致屏幕的平整度降低。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优选通过磁铁将光学膜片12吸合于背板11
上,具体的,如图1所示,背板11由磁性材料制作,且背板11靠近光学膜片12的一侧设有支撑
层2,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上固定有磁铁3,支撑层2上与磁铁3相对的位置开设有
避让孔4,磁铁3穿过避让孔4与背板11吸合,光学膜片12压接于支撑层2上。由于光学膜片12
仅通过磁铁3与背板11吸合,磁铁3可在背板11上滑动,因此光学膜片12在背板11上的连接
位置不固定,因此若光学膜片12受热膨胀时,则会向磁铁3施加一个平行于背板11所在平面
的推力,以推动磁铁3在背板11上产生轻微的移动,从而避免光学膜片12出现高原鼓包或褶
皱现象,保证了投影屏幕的平整度。
其中,背板11可以由铁、钴、镍及其合金材料制作,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由于铁
及铁的合金为机械技术领域中的常用材料,且价格低廉,因此,优选背板11由铁或铁的合金
制作,以节省成本,降低背板11的制作难度。
另外,磁铁3可以为条状结构、块状结构、盘状结构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支撑层2可以由硬质材料制作,也可以由软质弹性材料制
作,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当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案时,也即是,支撑层2由硬质材料制作,
这样,若背板单元111或墙体局部不平整或者背板单元111的边沿翘起,则会影响到支撑层2
远离背板11的一侧表面的平整度,进而影响到光学膜片12的平整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优
选的,如图1所示,支撑层2由软质弹性材料制作,且支撑层2在自由状态时的厚度大于磁铁3
的厚度,这样,在将光学膜片12压接于支撑层2上时,支撑层2压缩变形而对光学膜片12产生
弹性支撑力,以平衡光学膜片12对支撑层2的压力,使光学膜片12处于平整状态。同时,由于
支撑层2为软质材料,因此墙体局部不平整或者背板单元111的边沿翘起仅会对支撑层2靠
近背板11的表面的平整度产生较大影响,而对支撑层2远离背板11一侧的表面产生的影响
较小,从而减小了背板单元111或墙体平整度局部不良或背板11边沿翘起对光学膜片12的
平整度的影响。
其中,具体的,参见图1,支撑层2可以由泡棉、橡胶等材料制作,在此不做具体限
定,但是,由于泡棉的可压缩性好、回弹性高且价格低廉,因此,优选支撑层2由泡棉制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1,为了保证光学膜片12的平整度,支撑层2因压缩而
对光学膜片12产生的弹性力与光学膜片12对支撑层2的压力应保持平衡,若支撑层2对光学
膜片12的弹性力大于光学膜片12对支撑层2的压力,则容易导致光学膜片12的表面出现高
原鼓包,或者导致磁铁3不能与背板11吸合,若支撑层2对光学膜片12的弹性力小于光学膜
片12对支撑层2的压力,则不能对光学膜片12形成有效支撑,从而容易导致光学膜片12塌陷
变形。为此,优选的,支撑层2在自由状态时的厚度为h1,磁铁3的厚度为h2,△h=h1-h2,
0.3mm≤△h≤0.5mm,当△h小于0.3mm时,支撑层2的压缩量较小,产生的弹性力较小,不能
对光学膜片12形成有效的支撑;而当△h大于0.5mm时,支撑层2的压缩量较大,产生的弹性
力较大,容易导致光学膜片12的表面出现鼓包,或者使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上的
磁铁3不能有效吸合于背板11上。
由于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光学膜片靠近背板的表面具有一层反光镀层,通过此
反光镀层可反射激光器发出的光线,使其射入到观众眼中,因此反光镀层非常重要。此外,
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膜片本身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具有可透光性,环境中的光容易由光学膜
片靠近背板的一侧表面射入并穿过光学膜片,进而射入观众眼中影响观影效果;第二、光学
膜片靠近背板一侧的反光镀层比较脆弱,容易划伤,第三、光学膜片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其
会膨胀收缩,产生高原鼓包或褶皱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光
学膜片12可以制作为如图1所示结构,即,参见图1,光学膜片12包括膜片主体121以及设置
于膜片主体121靠近背板11一侧的遮光层122,遮光层122可吸收射入其内部的光线,由此通
过遮光层122防止了环境中的光线由膜片主体121靠近背板11的一侧射入并穿过膜片主体
121而射入观众眼中影响观影效果,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度。同时,由于膜片主体121通常为
半透明结构,因此在膜片主体121靠近背板11的一侧设置遮光层122,可防止用户由光学膜
片12远离背板11的一侧看到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一侧的支撑层、固定件以及磁铁。而且,
由于膜片主体121靠近背板11的一侧设有遮光层122,膜片主体121上靠近背板11一侧设有
反光镀层(图中未示出),因此遮光层122可对膜片主体121上的反光镀层起到保护作用,降
低了反光镀层出现刮伤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在膜片主体121靠近背板11的一侧增设了一层
遮光层122,通过遮光层122内部的粘接力可减小膜片主体121膨胀收缩时产生的尺寸变化。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使遮光层122能够吸收光线,遮光层122应为黑色、深
棕色等深色材料制作,且遮光层122可以为单面胶、油漆、PET膜片、丝印油墨、等,在此不做
具体限定。其中,由于黑色单面泡棉胶为机械领域内的常用材料,且遮光性能好,防刮性能
较优,因此,优选的,参见图1,遮光层122为黑色单面泡棉胶,黑色单面泡棉胶通过其带胶面
粘接于膜片主体121靠近背板11的表面上,通过黑色单面泡棉胶的粘结力,可减小膜片主体
121膨胀收缩时带来的尺寸变化。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将背板单元111连接于墙壁上,固定件可以为螺钉或
卡扣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相比于采用卡扣将背板单元111连接于墙壁上的方案,
采用螺钉将背板单元111连接于墙壁上时的稳定性更高,能够有效防止背板单元111由墙壁
上脱落。因此,优选通过螺钉将背板单元111连接于墙壁上,具体的,如图2所示,背板单元
111上开设有过孔5,墙壁上与过孔5相对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固定件为螺
钉,螺钉穿过过孔5与螺纹孔配合连接,以将背板单元111连接于墙壁上,由此通过螺钉实现
了背板单元111与墙壁的连接。
其中,背板单元111上设置的过孔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但是,为了提高背板单元111与墙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优选的,如图2所示,背板单元111上
设置有多个过孔5,通过多个螺钉分别穿过此多个过孔5将背板单元111固定于墙壁上,可靠
性更高。
具体的,当背板单元111上设置有多个过孔5时,多个过孔5可以均匀开设于背板单
元111上,也可以一个开设于背板单元111的中心位置,另外多个过孔5开设于背板单元111
的边沿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有效固定背板单元111,同时防止背板单元111
的边沿翘起,优选的,如图2所示,过孔5包括开设于背板单元111中心位置的一个过孔5、以
及均匀开设于背板单元111边沿位置的多个过孔5,由此通过螺钉穿过开设于背板单元111
中心位置的一个过孔5,即可将背板单元111的中心位置固定于墙壁上,同时,通过多个螺钉
分别穿过开设于背板单元111边沿位置的多个过孔5,即可将背板单元111的边沿位置固定
于墙壁上,以实现了背板单元111的有效固定,同时防止了背板单元111的边沿翘起。
示例的,如图2所示,当背板单元111为方形时,过孔5可以包括开设于背板单元111
中心位置的一个过孔5、以及开设于背板单元111边沿的四个拐角处的四个过孔5,由此可将
背板单元111有效固定于墙壁上,同时防止背板单元111边沿的四个拐角翘起。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上固定的磁铁3数量可以为
一个或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提高光学膜片12与背板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优选的,如图3所示,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上固定有多个磁铁3,通过多个磁铁3将
光学膜片12固定于背板11上,可靠性更高。
具体的,当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上固定有多个磁铁3时,多个磁铁3可以
均匀固定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上,也可以一部分固定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
的表面的中部区域内,另一部分固定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位置,在此不
做具体限定。但是,为了将光学膜片12有效固定于背板11上,同时为了防止光学膜片12的边
沿翘起,优选的,如图3所示,磁铁3包括设置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的中部区域内
的第一磁铁31、以及设置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位置的第二磁铁32,由此
通过第一磁铁31可将光学膜片12的中部区域固定于背板11上,同时,通过第二磁铁32可将
光学膜膜片的边沿位置固定于背板11上,以将光学膜片12有效固定于背板11上,同时防止
了光学膜片12的边沿翘起。
其中,优选第二磁铁32为多个,多个第二磁铁32围绕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
面的边沿一周均匀设置,以防止光学膜片12的边沿一周翘起。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有效防止光学膜片12的边沿翘起,同时为了减小磁铁
3的贴设区域面积,优选的,第二磁铁32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之间的距离
L为5mm~10mm,第二磁铁32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之间的距离在此范围
内,即可有效防止光学膜片12的边沿翘起,同时减小了磁铁的贴设区域面积,从而能够减小
所贴设磁铁3的数量。而当第二磁铁32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之间的距离
小于5mm时,第二磁铁32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之间的距离较小,光学膜片
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上的磁铁3贴设区域较大,在达到相同磁铁3密度的前提下,所需设置
的磁铁3数量较多,成本较高;而当第二磁铁32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之间
的距离大于10mm时,第二磁铁32与光学膜片12靠近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之间的距离较大,
光学膜片12的边沿无强度,且容易翘起。
为了提高光学膜片12的中部区域与背板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第一磁铁
31为多个,多个第一磁铁31沿光学膜片12的高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由此光学膜片12通
过多个第一磁铁31与背板11吸合,从而提高了光学膜片12的中部区域与背板11之间的连接
稳定性。
其中,第一磁铁31可以为沿光学膜片1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一个条形整体,也可以
包括多个沿光学膜片12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磁铁3单元,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是,由于
光学膜片12的质量不大,因此无需太强的磁力即可完成其与背板11的吸附固定,因此为了
减小系统的成本,无需采用大面积磁铁3,同时,为了控制光学膜片12与背板11之间的吸附
力,使光学膜片12在受热膨胀时能够推动磁铁3在背板11上顺利产生位移,也无需采用大面
积磁铁3。因此,优选的,第一磁铁31包括多个磁铁单元311,多个磁铁单元311沿光学膜片12
的宽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由此,可减小第一磁铁31与背板11之间的吸附力,使磁铁3能
够在背板11上顺利滑移,以避免在光学膜片12上产生高原鼓包或褶皱,同时可减小了第一
磁铁31的用料成本。
为了避免光学膜片12在外力作用下向下掉落,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背板11的
下边沿形成有止挡部6,所述止挡部6用于阻止光学膜片12向下滑动,以防止光学膜片12在
外力作用下向下掉落,从而提高了光学膜片12与背板1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背板11的下边沿为当背板11固定于墙壁上时的下边沿。
另外,如图4所示,止挡部6可以由背板11底部折弯形成,此时,形成此止挡部6的折
弯部分可以起到底部边框的作用。
为了遮挡和装饰屏幕主体1的边沿一周,如图1或图4所示,还包括包覆于屏幕主体
1边沿一周的边框7,边框7包括第一侧壁71以及与第一侧壁垂直的第二侧壁72,第一侧壁71
粘结于光学膜片12远离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第二侧壁72遮挡于光学膜片12和背板11的侧
壁上,由此通过边框7装饰并遮挡了屏幕主体1的边沿一周。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学膜片
12已经通过磁铁3有效吸附于背板11上,因此无需通过边框7夹紧光学膜片12的边沿与背板
11的边沿来实现光学膜片12与背板11之间的连接,边框7仅作为装饰和遮挡用,由此第一侧
壁71的宽度可以做得很窄,以实现窄边框设计。
其中,第一侧壁71可以通过如图1或图4所示双面胶带8、固体胶、胶水等粘接于光
学膜片12远离背板11的表面的边沿,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边框7可以由塑料或者铝型材等材料制作,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
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
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