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面板.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5236560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5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629969.0

申请日:

2013.11.29

公开号:

CN104684308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5K 5/02申请公布日:2015060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5K 5/02申请日:20131129|||公开

IPC分类号:

H05K5/02; F16B5/02

主分类号:

H05K5/02

申请人: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俊英; 彭盈超; 萧启成

地址:

201114上海市闵行区浦星公路7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代理人:

徐金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塑胶面板,其包含板体及连接板体的多个孔柱。板体具有板厚。每一孔柱具有开口及容置孔。容置孔由开口向内凹陷形成。容置孔适于与型号为#6-32的铜螺柱相互嵌合。每一孔柱具有壁厚。壁厚等于或大于1.5毫米,并且板厚为壁厚的1.6~2倍。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板体,具有一板厚;以及
多个孔柱,连接该板体,每一所述孔柱具有一开口以及一容置孔,该容置孔由该 开口向内凹陷形成,该容置孔适于与型号为#6-32的一铜螺柱相互嵌合,其中每一所 述孔柱具有一壁厚,该壁厚等于或大于1.5毫米,并且该板厚为该壁厚的1.6~2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孔柱具有一外径以 及一内径,该外径等于或大于8毫米,该内径等于或小于5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孔柱相对该板体具 有一壁高,并且该壁高大于该铜螺柱于其轴心方向上的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开口具有一导角,该导角 于平行该板体的一水平方向上具有一水平宽度,并于垂直该板体的一铅直方向上具有 一垂直高度,并且该水平宽度等于该垂直高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水平宽度与该垂直高度为 0.3毫米。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容置孔的内壁具有一沉头 孔部,该沉头孔部由该开口向内凹陷形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沉头孔部于平行该板体的 一水平方向上具有一水平宽度,并于垂直该板体的一铅直方向上具有一垂直深度,该 水平宽度为5.64毫米,并且该垂直深度为0.3毫米。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壁厚进一步等于或大于1.8 毫米。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孔柱具有一外径以 及一内径,该外径等于或大于8.4毫米,该内径等于或小于4.8毫米。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胶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孔柱相对该板体具 有一壁高,并且该壁高等于或大于4.2毫米。

说明书

说明书塑胶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塑胶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电子产品的组装程序中,对于两塑胶件之间的固定方式, 最常见的是将外表面具有纹路的铜螺柱(insert nut),以超音波热熔(heat  staking)的方式埋入其中一塑胶件上的孔柱(boss)中,或是在此塑胶件射出成 型的制程中将铜螺柱直接进行埋入射出(mold-in)。通过在铜螺柱的外表面形 成纹路,可增加其与孔柱间的结合性。接着,再以螺丝穿过另一塑胶件的贯 穿孔而锁固于此铜螺柱,如此即可将两塑胶件锁固在一起。
然而,在使用前述以热熔埋入或埋入射出的铜螺柱时,其包覆肉厚(即孔 柱的壁厚)有一定的规范。若肉厚不足,便无法确实包覆固定住铜螺柱,导致 螺丝锁入时铜螺柱松脱(因抗拉、抗扭能力不足),无法发挥锁固两塑胶件的 功效。
对于单一孔柱来说尚且如此,若以一般常见的电子产品来说,其往往使 用许多不同型号的铜螺柱,因此也会对应地具有许多孔柱的设计。在所使用 的铜螺柱的型号并未统一的情况之下,不同设计的孔柱的表现也就无法全面 地达到客户所建议的拉力与扭力规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胶面板,其包含板体以及多个孔柱。板体具有板厚。 孔柱连接板体。每一孔柱具有开口以及容置孔。容置孔由开口向内凹陷形成。 容置孔适于与型号为#6-32的铜螺柱相互嵌合。每一孔柱具有壁厚。壁厚等 于或大于1.5毫米,并且板厚为壁厚的1.6~2倍。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每一孔柱具有外径以及内径。外径等 于或大于8毫米。内径等于或小于5毫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每一孔柱相对板体具有壁高。壁高大 于铜螺柱于其轴心方向上的长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开口具有导角。导角于平行板体的水 平方向上具有水平宽度,并于垂直板体的铅直方向上具有垂直高度。水平宽 度等于垂直高度。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实质上为0.3毫 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容置孔的内壁具有沉头孔部。沉头孔 部由开口向内凹陷形成。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沉头孔部于平行该板体的水平方向上 具有水平宽度,并于垂直板体的铅直方向上具有垂直深度。水平宽度实质上 为5.64毫米,并且垂直深度实质上为0.3毫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壁厚进一步等于或大于1.8毫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每一孔柱具有外径以及内径。外径等 于或大于8.4毫米。内径等于或小于4.8毫米。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每一孔柱相对板体具有壁高。壁高等 于或大于4.2毫米。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塑胶面板所包含的孔柱皆特别统一设计以与型号为 #6-32的铜螺柱相互嵌合,因此不仅可降低塑胶面板的复杂性,进行埋入射 出之后的孔柱的表现也可全面性地确实掌握。并且,为了让上述铜螺柱能够 扩大使用范围至热熔埋入的加工运用上,本发明的塑胶面板提出了不同的孔 柱设计做搭配。由此可知,本发明的塑胶面板能有有效地应用在埋入射出的 加工制程上与热熔埋入的加工运用上,并全面地达到客户所建议的拉力与扭 力规范。
附图说明
图1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埋入铜螺柱固定塑胶面板与结构件 的立体分解图;
图2A为绘示图1中的铜螺柱的上视图;
图2B为绘示图1中的铜螺柱的侧视图;
图3为绘示图2B沿线段3-3’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塑胶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塑胶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6为绘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塑胶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为绘示图7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 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 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 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 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
请参照图1,其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埋入铜螺柱2固定塑胶 面板1与结构件4的立体分解图。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塑胶面板1包含板体10以及多个孔柱 12(图1仅绘示一个为代表)。塑胶面板1的孔柱12连接板体10。塑胶面板1 的孔柱12具有开口120以及容置孔122。容置孔122由开口120向内凹陷形 成。孔柱12的容置孔122适于与铜螺柱2相互嵌合(例如,通过埋入射出方 式或热熔方式)。铜螺柱2具有内螺纹部200。另外,结构件4具有贯穿孔40, 其可供螺丝6的外螺纹部60穿过。根据上述结构配置,在螺丝6的外螺纹部 60穿过结构件4的贯穿孔40并锁固至铜螺柱2的内螺纹之后,螺丝6即可 将塑胶面板1与结构件4两者相互锁固在一起。以下将进一步针对铜螺柱2 的结构与各部尺寸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A、图2B以及图3。图2A为绘示图1中的铜螺柱2的上视 图。图2B为绘示图1中的铜螺柱2的侧视图。图3为绘示图2B沿线段3-3’ 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2A至图3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与塑胶面板1上的孔柱12相嵌 合的铜螺柱2的型号为#6-32。铜螺柱2包含中空本体20、第一凸缘部22以 及第二凸缘部24。铜螺柱2具有轴心C。铜螺柱2的内螺纹形成于中空本体 20的内壁。铜螺柱2的第一凸缘部22与第二凸缘部24是分别连接于中空本 体20的两端,并相对铜螺柱2的轴心C朝外延伸出。铜螺柱2的第一凸缘 部22与第二凸缘部24的外缘皆具有咬花,且两者的咬花方向不相同,因此 可增加其与孔柱12间的结合性。
进一步来说,如图2A与图3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铜螺柱2的第一 凸缘部22与第二凸缘部24的外径Do1实质上为5.44毫米。铜螺柱2的中空 本体20的外径Do2实质上为4.2±0.07毫米。内螺纹部200的小径Di1(亦即, 内螺纹部200的最小直径)实质上为2.799~2.896毫米。
如图2B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心C方向上,铜螺柱2的中空本 体20的长度L1实质上为1.8毫米,第一凸缘部22的长度L2与第二凸缘部 24的长度L3皆实质上为1毫米。换言的,铜螺柱2于轴心C方向上的长度 Ls实质上为3.8毫米。
本实施方式通过统一采用型号为#6-32的上述铜螺柱2,因此可降低塑胶 面板1的复杂性。以下将进一步针对孔柱12的结构与各部尺寸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4,其为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塑胶面板1的局部剖面 示意图。
于本实施方式中,塑胶面板1的孔柱12是设计成采用埋入射出(mold-in) 的方式与铜螺柱2相互嵌合。如图4所示,塑胶面板1的孔柱12具有壁厚 T1。塑胶面板1的板体10具有板厚T2。为了使孔柱12的表现可全面地达到 客户所建议的拉力与扭力规范,本实施方式是设计使孔柱12的壁厚T1等于 或大于1.8毫米,并使板体10的板厚T2为壁厚的1.6~2倍。
进一步来说,如图4所示,塑胶面板1的孔柱12具有外径Do3以及内 径Di2。孔柱12的外径Do3等于或大于8.4毫米。孔柱12的内径Di2等于 或小于4.8毫米。塑胶面板1的孔柱12相对板体10具有壁高H1。孔柱12 的壁高H1等于或大于4.2毫米。
根据上述的结构配置,在实际进行拉力与扭力测试之后,可以发现相互 嵌合的铜螺柱2与孔柱12所能承受的拉力约为187~200kgf,而所能承受的 扭力约为29~42kgf-cm,此结果已远超过客户所建议的拉力与扭力规范。
请参照图5以及图6。图5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塑胶面板3 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6为绘示图5的局部放大图。
于本实施方式中,塑胶面板3的孔柱32是设计成采用热熔埋入(heat staking)的方式与铜螺柱2相互嵌合。如图5与图6所示,塑胶面板3的孔柱 32具有壁厚T3。塑胶面板3的板体30具有板厚T4。为了使孔柱32的表现 可全面地达到客户所建议的拉力与扭力规范,本实施方式是设计使孔柱32 的壁厚T3等于或大于1.5毫米,并使板体30的板厚T4为壁厚的1.6~2倍。
进一步来说,如图5所示,塑胶面板3的孔柱32具有外径Do4以及内 径Di3。孔柱32的外径Do4等于或大于8毫米。孔柱32的内径Di3等于或 小于5毫米。塑胶面板3的孔柱32相对板体30具有壁高H2。孔柱32的壁 高H2大于铜螺柱2于其轴心C方向上的长度Ls(亦即,大于3.8毫米)。
此外,如图6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孔柱32的开口320具有导角320a。 导角320a于平行板体30的水平方向A1上具有水平宽度W1,并于垂直板体 30的铅直方向A2上具有垂直高度H3。导角320a的水平宽度W1等于垂直 高度H3。借此,在进行热熔埋入的加工制程时,铜螺柱2即可更容易地由孔 柱32的开口320埋入容置孔322中。
于本实施方式中,导角320a的水平宽度W1与垂直高度H3实质上为0.3 毫米,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根据上述的结构配置,在实际进行拉力测试时,可以发现相互嵌合的铜 螺柱2与孔柱32在接受超过客户所建议的拉力值(例如,290lbs)之后,即使 测试用的铆钉已脱落,铜螺柱2与孔柱32仍旧未破坏变形。而在实际进行扭 力测试时,可以发现相互嵌合的铜螺柱2与孔柱32在接受超过客户所建议的 扭力值(例如,7.5in-lbs)之后,铜螺柱2与孔柱32之间并未发生脱落或打滑 的现象。
请参照图7以及图8。图7为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塑胶面板5 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8为绘示图7的局部放大图。
于本实施方式中,塑胶面板5的孔柱52同样是设计成采用热熔埋入的方 式与铜螺柱2相互嵌合。如图7与图8所示,塑胶面板5的孔柱52具有壁厚 T3。塑胶面板5的板体50具有板厚T4。为了使孔柱52的表现可全面地达到 客户所建议的拉力与扭力规范,本实施方式是设计使孔柱52的壁厚T3等于 或大于1.5毫米,并使板体50的板厚T4为壁厚的1.6~2倍。
进一步来说,如图7所示,塑胶面板5的孔柱52具有外径Do4以及内 径Di3。孔柱52的外径Do4等于或大于8毫米。孔柱52的内径Di3等于或 小于5毫米。塑胶面板5的孔柱52相对板体50具有壁高H2。孔柱52的壁 高H2大于铜螺柱2于其轴心C方向上的长度Ls(亦即,大于3.8毫米)。
此外,如图8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孔柱52的容置孔522的内壁具有 沉头孔部522a。容置孔522的沉头孔部522a由开口520向内凹陷形成。沉 头孔部522a于平行板体50的水平方向A1上具有水平宽度W2,并于垂直板 体50的铅直方向A2上具有垂直深度Dp。沉头孔部522a的水平宽度W2实 质上为5.64毫米(亦即,为铜螺柱2的第一凸缘部22与第二凸缘部24的外 径Do1再加0.02毫米),并且垂直深度Dp实质上为0.3毫米。借此,在进行 热熔埋入的加工制程时,铜螺柱2即可更容易地由孔柱52的开口520埋入容 置孔522中。
根据上述的结构配置,在实际进行拉力测试时,可以发现相互嵌合的铜 螺柱2与孔柱52在接受超过客户所建议的拉力值(例如,290lbs)之后,即使 测试用的铆钉已脱落,铜螺柱2与孔柱52仍旧未破坏变形。而在实际进行扭 力测试时,可以发现相互嵌合的铜螺柱2与孔柱52在接受超过客户所建议的 扭力值(例如,7.5in-lbs)之后,铜螺柱2与孔柱52之间并未发生脱落或打滑 的现象。
由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本发明的 塑胶面板所包含的孔柱皆特别统一设计以与型号为#6-32的铜螺柱相互嵌合, 因此不仅可降低塑胶面板的复杂性,进行埋入射出之后的孔柱的表现也可全 面性地确实掌握。并且,为了让上述铜螺柱能够扩大使用范围至热熔埋入的 加工运用上,本发明的塑胶面板提出了不同的孔柱设计做搭配。由此可知, 本发明的塑胶面板能有有效地应用在埋入射出的加工制程上与热熔埋入的加 工运用上,并全面地达到客户所建议的拉力与扭力规范。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 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塑胶面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塑胶面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塑胶面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胶面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胶面板.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揭露一种塑胶面板,其包含板体及连接板体的多个孔柱。板体具有板厚。每一孔柱具有开口及容置孔。容置孔由开口向内凹陷形成。容置孔适于与型号为#6-32的铜螺柱相互嵌合。每一孔柱具有壁厚。壁厚等于或大于1.5毫米,并且板厚为壁厚的1.62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