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插芯及其制造方法、光纤连接器.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234505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55118.6

申请日:

2013.11.07

公开号:

CN104635304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6/38申请日:20131107|||公开

IPC分类号:

G02B6/38

主分类号:

G02B6/38

申请人: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黎明; 金建峰

地址:

200131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荷丹路142号第一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代理人:

孙纪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造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方法,包括:使用识别系统识别插芯的中心;将光纤插入插芯的内孔中;使用识别系统识别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调节光纤的位置,使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与插芯的中心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和使用固化剂将光纤固定在插芯的内孔中,从而使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与插芯的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本发明能够使光纤模场中心与光纤连接器插芯的中心对准,从而消除连接器互配时由光纤模场中心的径向偏置所带来的插入损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造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用识别系统识别插芯(100)的中心(C1);
S200:将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中;
S300:使用识别系统识别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
S400: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调节光纤(300)的位置, 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的中心(C1)对 准;和
S500:使用固化剂将光纤(300)固定在插芯(100)的内孔(102) 中,从而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的中心 (C1)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的中心(C1) 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时,则认为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 与插芯(100)的中心(C1)对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范围为-0.3μm 至0.3μ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100和步骤S200 之间还包括步骤:
S011:使用插芯位置调节系统将插芯(100)的中心(C1)调节 到预定位置;和
S012:使用固定装置(200)固定住插芯(100),从而将插芯(100) 的中心(C1)保持在预定位置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步骤S100中,还使用识别系统识别插芯(100)的内孔(102) 的中心(C2);并且
在步骤S300中,还使用识别系统识别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 心(C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固化剂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之前 灌注到插芯(100)的内孔(102)中,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 之后,对光纤(300)的将被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的夹具夹持的 末端进行清洁处理。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固化剂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之后 灌注到插芯(100)的内孔(102)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系统为光学识 别系统。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步骤S400中,在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调节光纤 (300)的位置时,所述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需要沿相互垂直的 两个方向移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400之前, 还包括步骤:
S021:将插芯(100)夹持在对准工具的V-型槽(500)中,并 转动插芯(100),使插芯(100)的中心(C1)、插芯(100)的内孔 (102)的中心(C2)和V-型槽(500)的顶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 (L)上:
S022:使用固定装置(200)固定住插芯(100)的位置;
S023:将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中;
S024:使用识别系统识别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和光 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和
S025:将光纤(300)夹持在对准工具的V-型槽(500)中,并 转动光纤(300),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光纤(300) 的包附层的中心(C3)和V-型槽(500)的顶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 (L)上,从而使得插芯(100)的中心(C1)、插芯(100)的内孔 (102)的中心(C2)、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光纤(300) 的包附层的中心(C3)和V-型槽(500)的顶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 (L)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步骤S100中,还使用识别系统识别插芯(100)的直径;并且
在步骤S300中,还使用识别系统识别光纤(300)的直径。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固化剂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之前 灌注到插芯(100)的内孔(102)中,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 之后,对光纤(300)的将被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的夹具夹持的 末端进行清洁处理。

13.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固化剂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之后 灌注到插芯(100)的内孔(102)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识别系统为光学 识别系统。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步骤S400中,在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调节光纤 (300)的位置时,所述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仅需沿竖直直线(L) 的一个方向移动。

16.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步骤S021中,在转动插芯(100)之后,所述插芯(100) 的内孔(102)的中心(C2)位于所述插芯(100)的中心(C1)的 下方;并且
在所述步骤S025中,在转动光纤(300)之后,光纤(300)的 纤芯的中心(C4)位于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的上方。

17.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步骤S021中,在转动插芯(100)之后,所述插芯(100) 的内孔(102)的中心(C2)位于所述插芯(100)的中心(C1)的 上方;并且
在所述步骤S025中,在转动光纤(300)之后,光纤(300)的 纤芯的中心(C4)位于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的下方。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调节光纤(300)的位置时,所述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的 夹具的端面与插芯(100)的端面之间相隔0.5mm至1.0mm。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插芯(100)的精度低于同类型的标准插芯的精度;并且
所述光纤(300)的精度低于同类型的标准光纤的精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插芯(100)的内 孔(102)的直径大于同类型的标准插芯的内孔的直径。

2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插芯(100)的内 孔(102)的直径为大约130μm。

22.  一种制造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调节光纤(300)的位置, 使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与插芯(100)的中心(C1) 对准;和
S20:使用固化剂将光纤(300)固定在插芯(100)的内孔(102) 中,从而使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与插芯(100)的中 心(C1)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与插芯(100)的中心(C1) 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时,则认为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 与插芯(100)的中心(C1)对准。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范围为-0.3μm 至0.3μm。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所述光纤(300)的精度等于 或高于同类型的标准光纤的精度。

26.  一种光纤连接器插芯,所述光纤连接器插芯由前述方法制 成。

27.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
壳体;和
插入壳体内的插芯,
其中,所述插芯为权利要求26所限定的光纤连接器插芯。

说明书

说明书光纤连接器插芯及其制造方法、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器领域,尤其是光纤连接器插芯的制造方 法。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的插入损耗主要由连接器表面抛光质量和光纤纤芯 的偏置决定。本发明主要关注于降低光纤纤芯的偏置。互配连接器纤 芯的偏置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1)连接器插芯内孔和连接器插 芯外圆的偏心度e1(参见图1A);(2)光纤纤芯和光纤包附层的偏 心度e2(参见图1B);(3)光纤的直径和连接器插芯内孔直径的差异 △d(参见图1C)。其中,光纤纤芯和光纤包附层的偏心度e2所对应 的影响是最小的。
目前,低损耗连接器制造主要通过采用高精度的连接器插芯和调 芯来制造。(1)采用高精度的连接器插芯,请参见图1A、图1B和图 1C,通过减小连接器插芯内孔和连接器插芯外圆的偏心度(e1)以及光 纤的直径和连接器插芯内孔直径的差异(△d)来降低光纤纤芯相对 于连接器插芯外圆的偏置,但是会带来连接器插芯成本的急剧上升以 及制造过程中光纤非常难以穿入连接器插芯内孔。(2)采用调芯,请 参见图2,即通过将连接器纤芯的偏置调整到对应于连接器键位03 的特定角度范围(图2中的黑色扇形区域内),从而减小连接器互配 时光纤纤芯的偏置,但是,只适用于经过调芯的连接器互配,如采用 普通精度的连接器插芯,制造过程相当于筛选,如采用次高精度的连 接器插芯,同样会存在连接器插芯成本的上升以及制造过程中光纤穿 入连接器插芯内孔的难度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 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方法,其 能够使光纤模场中心(光纤纤芯的中心)与光纤连接器插芯的中心对 准,从而消除连接器互配时由光纤模场中心的径向偏置所带来的插入 损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用识别系统识别插芯(100)的中心(C1);
S200:将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中;
S300:使用识别系统识别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
S400: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调节光纤的位置,使光纤的纤芯的 中心与插芯的中心对准;和
S500:使用固化剂将光纤固定在插芯的内孔中,从而使光纤的纤 芯的中心与插芯的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与插芯 的中心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时,则认为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与插芯 的中心对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预定范围为-0.3μm至 0.3μ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步骤S100和步骤S200 之间还包括步骤:
S011:使用插芯位置调节系统将插芯的中心调节到预定位置;和
S012:使用固定装置固定住插芯,从而将插芯的中心保持在预定 位置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步骤S100中,还使用 识别系统识别插芯的内孔的中心;并且在步骤S300中,还使用识别 系统识别光纤的包附层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化剂在光纤插入插 芯的内孔之前灌注到插芯的内孔中,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在光 纤插入插芯的内孔之后,对光纤的将被光纤位置调节系统的夹具夹持 的末端进行清洁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化剂在光纤插入插 芯的内孔之后灌注到插芯的内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识别系统为光学识别 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400中,在 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调节光纤的位置时,所述光纤位置调节系统需 要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400之前,还 包括步骤:
S021:将插芯夹持在对准工具的V-型槽中,并转动插芯,使插 芯的中心、插芯的内孔的中心和V-型槽的顶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 上;
S022:使用固定装置固定住插芯的位置;
S023:将光纤插入插芯的内孔中;
S024:使用识别系统识别光纤的纤芯的中心和光纤的包附层的中 心;和
S025:将光纤夹持在对准工具的V-型槽中,并转动光纤,使光 纤的纤芯的中心、光纤的包附层的中心和V-型槽的顶点位于同一条 竖直直线上,从而使得插芯的中心、插芯的内孔的中心、光纤的纤芯 的中心、光纤的包附层的中心和V-型槽的顶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 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步骤S100中,还使用 识别系统识别插芯的直径;并且在步骤S300中,还使用识别系统识 别光纤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化剂在光纤插入插 芯的内孔之前灌注到插芯的内孔中,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在光 纤插入插芯的内孔之后,对光纤的将被光纤位置调节系统的夹具夹持 的末端进行清洁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化剂在光纤插入插 芯的内孔之后灌注到插芯的内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识别系统为光学识别 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400中,在 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调节光纤的位置时,所述光纤位置调节系统仅 需沿竖直直线的一个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021中,在 转动插芯之后,所述插芯的内孔的中心位于所述插芯的中心的下方; 并且在所述步骤S025中,在转动光纤之后,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位于 光纤的包附层的中心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021中,在 转动插芯之后,所述插芯的内孔的中心位于所述插芯的中心的上方; 并且在所述步骤S025中,在转动光纤之后,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位于 光纤的包附层的中心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调节光纤的位置时,所 述光纤位置调节系统的夹具的端面与插芯的端面之间相隔0.5mm至 1.0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芯的精度低于同类 型的标准插芯的精度;并且所述光纤的精度低于同类型的标准光纤的 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芯的内孔的直径大 于同类型的标准插芯的内孔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芯的内孔的直径为 大约130μ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调节光纤的位置,使光纤的包附层 的中心与插芯的中心对准;和
S20:使用固化剂将光纤固定在插芯的内孔中,从而使光纤的包 附层的中心与插芯的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光纤的包附层的中心与插 芯的中心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时,则认为光纤的包附层的中心与 插芯的中心对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预定范围为-0.3μm至 0.3μ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光纤的精度等于或高 于同类型的标准光纤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插芯,所述光纤 连接器插芯由前述方法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壳体; 和插入壳体内的插芯,其中,所述插芯为由前述方法制成的光纤连接 器插芯。
在本发明中,采用主动将光纤模场中心对准连接器插芯中心的方 式,大大减小甚至消除连接器插芯内孔和连接器插芯外圆的偏心度 e1、光纤纤芯和光纤包附层的偏心度e2、光纤的直径和连接器插芯内 孔直径的差异△d所带来的对于连接器互配时两个对应光纤模场中心 的偏置的影响,从而大大降低连接器插入损耗。本发明由于采用主动 方式调整,从而可以采用低精度的连接器插芯和光纤,可以将光纤模 场中心调到连接器插芯中心,可以大大的降低无论是对于用此方法加 工的连接器还是用传统方法加工的连接器互配时由模场中心径向偏 置所带来的插入损耗,甚至可以消除对于用此方法加工的连接器互配 时由模场中心径向偏置所带来的插入损耗,提高光通信网络的性能。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 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A为连接器插芯内孔和连接器插芯外圆的偏心度的示意图;
图1B为光纤纤芯和光纤包附层的偏心度的示意图;
图1C为光纤的直径和连接器插芯内孔直径的差异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调节连接器纤芯的偏置的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插芯的示 意图;
图4显示利用固定装置固定住图3所示的连接器插芯的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插芯的中 心和内孔的中心的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入光纤后的连 接器插芯的示意图;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插芯的中 心、内孔的中心、光纤纤芯的中心和光纤包附层的中心的示意图;
图8显示利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调节光纤纤芯的中心的位置的 示意图;
图9显示调节后的光纤纤芯的中心、光纤包附层的中心、连接器 插芯的中心和内孔的中心的示意图;
图10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利用V型槽定 位光纤连接器插芯的中心和内孔的中心的示意图;
图1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利用V型槽定 位光纤纤芯的中心和光纤包附层的中心的示意图;
图12显示经V型槽定位后的光纤纤芯的中心、光纤包附层的中 心、光纤连接器插芯的中心和内孔的中心的示意图;和
图13显示利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调节后的光纤纤芯的中心、光 纤包附层的中心、连接器插芯的中心和内孔的中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 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 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 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如图3至图5所示,光纤连接器插芯100具有圆形的外轮廓101, 并且光纤连接器插芯100具有一个贯穿的内孔102,光纤(参见图6) 300可以插入该内孔102中。
尽管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插芯100具有圆形外轮廓,但是, 本发明不局限于此,连接器插芯100也可以具有其它形状,例如,矩 形、椭圆形或其它合适的形状。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3至图9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制造光纤 连接器插芯的方法。
如图4所示,用固定装置200将连接器插芯100预先固定住,然 后,利用摄像机等光学识别系统(未图示)识别连接器插芯100的端 面,例如,如图5所示,可以识别出连接器插芯100的外轮廓101所 确定的中心C1,内孔102的中心C2、以及连接器插芯100的外圆直 径。当然,也可以仅识别出连接器插芯100的外轮廓101所确定的中 心C1,或仅识别出连接器插芯100的外轮廓101所确定的中心C1 以及内孔102的中心C2,或者仅识别出连接器插芯100的外轮廓101 所确定的中心C1以及连接器插芯100的外圆直径。
在识别出连接器插芯100的外轮廓所确定的中心C1,内孔102 的中心C2、以及连接器插芯100的外圆直径之后,如果需要,可以 松开固定装置200,并利用插芯位置调节系统(未图示)将插芯100 的中心C1调节到预定位置,例如,如图5所示,调节到插芯100的 中心C1与内孔102的中心C2处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并且使内孔 102的中心C2位于插芯100的中心C1的下方。
在插芯100的中心C1调节到预定位置之后,可以再次利用固定 装置200固定住插芯100,从而将插芯100的中心C1保持在预定位 置处。之后,如图6所示,可以将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 中,例如,可以通过机械手或人工插入。
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中之后,可以使用识别系统 识别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和光纤 300的包附层的直径(或称为光纤300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得到 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 的中心C1和内孔102的中心C2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7所示。当 然,也可以仅识别出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或仅识别出光纤300 的纤芯的中心C4以及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或者仅识别出光 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以及光纤300的包附层的直径。
由于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的中心C1之间的偏 差较大,如图7所示,因此,需要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如图 8所示)调节光纤300的位置,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 100的中心C1对准,即,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 的中心C1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该预定范围可以为-0.3μm至 0.3μm,优选地,该预定范围可以为-0.1μm至0.1μm,更优选地,该 预定范围可以为-0.01μm至0.01μm。请注意,该预定范围可以由实际 要达到的精度来确定。
如图7所示,要将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移动到与插芯100 的中心C1对准,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至少需要沿相互垂直的两个 方向移动,例如,图示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而且,如果需要,光 纤位置调节系统400还需要对光纤300进行转动,以便调节光纤300 的纤芯的中心C4相对于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的方位角,例 如,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和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位 于同一竖直直线上,并且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位于光纤300 的包附层的中心C3的上方。
图9所示显示了调节后的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光纤300 的包附层的中心C3、连接器插芯100的中心C1和内孔102的中心 C2的示意图。在调节之后,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连接器插芯 100的中心C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3μm,从而实现了光纤300 的纤芯的中心C4与连接器插芯100的中心C1的对准。
在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连接器插芯100的中心C1的对 准之后,可以快速固化连接器插芯100顶部的固化剂,然后将连接器 插芯100连同光纤300从固定装置200上释放取下,并放到固化箱做 完全固化,从而通过固化剂将光纤300固定在插芯100的内孔102中, 从而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的中心C1之间的相对 位置保持不变。
所述固化剂可以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之前或之后 灌注到插芯100的内孔102中。如果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 102之前灌注到插芯100的内孔102中,则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 的内孔102之后,还需要对光纤300的将被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的 夹具夹持的末端进行清洁处理。
前述固化剂可以通过毛细效应或真空吸附方式灌注到插芯100 的内孔102中。
为了防止固化剂粘附到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的夹具上,在本发 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的夹具的端面与插 芯100的端面之间相隔0.5mm至1.0mm的间距。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3、图4至图6、图8、图10至图13来说明根据本 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制造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方法。
如图4所示,用固定装置200将连接器插芯100预先固定住,然 后,利用摄像机等光学识别系统(未图示)识别连接器插芯100的端 面,例如,如图5所示,可以识别出连接器插芯100的外轮廓101所 确定的中心C1,内孔102的中心C2、以及连接器插芯100的外圆直 径。
在识别出连接器插芯100的外轮廓所确定的中心C1,内孔102 的中心C2、以及连接器插芯100的外圆直径之后,松开固定装置200, 并将插芯100夹持在对准工具的V-型槽500中,并转动插芯100,使 插芯100的中心C1、插芯100的内孔102的中心C2和V-型槽500 的顶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L上。
在插芯100的中心C1、内孔102的中心C2调节到图10所示的 位置之后,可以再次利用固定装置200固定住插芯100,从而将插芯 100的中心C1保持在图10所示的位置处。之后,如图6所示,可以 将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中,例如,可以通过机械手或人 工插入。
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中之后,可以使用识别系统 识别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和光纤 300的包附层的直径。
在识别出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 C4和光纤300的包附层的直径之后,如图11所示,可以光纤300夹 持在对准工具的V-型槽500中,并转动光纤300,使光纤300的纤芯 的中心C4、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和V-型槽500的顶点位于 同一条竖直直线L上。这样,如图12所示,可以使得插芯100的中 心C1、插芯100的内孔102的中心C2、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 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和V-型槽500的顶点位于同一条竖直直 线L上。
如图12所示,由于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的中 心C1之间的偏差较大,因此,需要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如 图8所示)调节光纤300的位置,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 芯100的中心C1对准,即,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 的中心C1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该预定范围可以为-0.3μm至 0.3μm,优选地,该预定范围可以为-0.1μm至0.1μm,更优选地,该 预定范围可以为-0.01μm至0.01μm。请注意,该预定范围可以由实际 要达到的精度来确定。
如图12所示,要将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移动到与插芯100 的中心C1对准,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仅需沿竖直直线L的一个方 向移动。
图13所示显示了调节后的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光纤300 的包附层的中心C3、连接器插芯100的中心C1和内孔102的中心 C2的示意图。在调节之后,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连接器插芯 100的中心C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3μm,从而实现了光纤300 的纤芯的中心C4与连接器插芯100的中心C1的对准。
在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连接器插芯100的中心C1的对 准之后,可以使用固化剂将光纤300固定在插芯100的内孔102中, 从而使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插芯100的中心C1之间的相对 位置保持不变。
所述固化剂可以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102之前或之后 灌注到插芯100的内孔102中。如果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的内孔 102之前灌注到插芯100的内孔102中,则在光纤300插入插芯100 的内孔102之后,还需要对光纤300的将被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的 夹具夹持的末端进行清洁处理。
如图10所示,在转动插芯100之后,所述插芯100的内孔102 的中心C2位于所述插芯100的中心C1的下方,并且,如图11所示, 在转动光纤300之后,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位于光纤300的包 附层的中心C3的上方。这样,就能够减小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沿 竖直直线L移动的距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效率。
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图10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在转动插芯 100之后,所述插芯100的内孔102的中心C2可以位于所述插芯100 的中心C1的上方,并且,在转动光纤300之后,光纤300的纤芯的 中心C4可以位于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的下方。这样,同样 能够减小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沿竖直直线L移动的距离,从而能够 进一步提高效率。
为了防止固化剂粘附到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的夹具上,在本发 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光纤位置调节系统400的夹具的端面与插 芯100的端面之间相隔0.5mm至1.0mm的间距。
在前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插芯100的精度低于同 类型的标准插芯的精度,例如,可以将插芯100的内孔102的直径增 大到远大于同类型的标准插芯的内孔的直径,例如,可以将插芯100 的内孔102的直径增大到大约130μm,这样便于光纤300插入。
并且,在前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光纤300的精度 也低于同类型的标准光纤的精度。
利用本发明的前述方法,可以使低精度光纤的光纤模场中心(光 纤纤芯的中心)与低精度的光纤连接器插芯的中心对准,从而消除连 接器互配时由光纤模场中心的径向偏置所带来的插入损耗,即,本发 明可以用低精度的插芯和低精度的光纤制造出高精度的光纤连接器。
第三实施例
如果采用高精度的光纤(等于或高于同类型的标准光纤的精度) 或次高精度的光纤(稍低于同类型的标准光纤的精度),则可以忽略 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与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之间的偏 差,可以直接使用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代替光纤300的纤芯 的中心C4。此时,可以不用识别光纤300的纤芯的中心C4,而直接 将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调节成与插芯100的中心C1对准, 即,调节到使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与插芯100的中心C1之 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该预定范围可以为-0.3μm至0.3μm,优选地, 该预定范围可以为-0.1μm至0.1μm,更优选地,该预定范围可以为 -0.01μm至0.01μm。请注意,该预定范围可以由实际要达到的精度来 确定。
在将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调节成与插芯100的中心C1 对准之后,使用固化剂将光纤300固定在插芯100的内孔102中,从 而使光纤300的包附层的中心C3与插芯100的中心C1之间的相对 位置保持不变。
通过第三实施例的方式制造连接器插芯的生产效率会较高,但精 度会略低,成本也会较高,因为,高精度或次精度的光纤需要定制, 更适合于做预制的带光纤的连接器插芯。
第四实施例
尽管未图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 包括:壳体;和插入壳体内的插芯,其中,所述插芯为采用前述第一 至第三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方式制造的光纤连接器插芯。
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主动方式调整光纤纤芯的中心,使得光纤 模场中心调到连接器插芯中心,从而可以采用低精度的连接器插芯和 光纤,可以大大的降低无论是对于用此方法加工的连接器还是用传统 方法加工的连接器互配时由模场中心径向偏置所带来的插入损耗,甚 至可以消除对于用此方法加工的连接器互配时由模场中心径向偏置 所带来的插入损耗。同时由于采用了更大的连接器插芯内孔也更易于 光纤的插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 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 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 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 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 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 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 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 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

光纤连接器插芯及其制造方法、光纤连接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光纤连接器插芯及其制造方法、光纤连接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光纤连接器插芯及其制造方法、光纤连接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纤连接器插芯及其制造方法、光纤连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连接器插芯及其制造方法、光纤连接器.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造光纤连接器插芯的方法,包括:使用识别系统识别插芯的中心;将光纤插入插芯的内孔中;使用识别系统识别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使用光纤位置调节系统调节光纤的位置,使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与插芯的中心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内;和使用固化剂将光纤固定在插芯的内孔中,从而使光纤的纤芯的中心与插芯的中心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本发明能够使光纤模场中心与光纤连接器插芯的中心对准,从而消除连接器互配时由光纤模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