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5228082 上传时间:2018-12-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1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2651.2

申请日:

2015.03.02

公开号:

CN104670058A

公开日:

2015.06.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N 2/66申请日:20150302|||公开

IPC分类号:

B60N2/66

主分类号:

B60N2/66

申请人: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海涛

地址:

065000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号路中青科技园南2号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用于设置在座椅靠背的支撑簧架与靠背发泡垫之间,包括正向挠性遮挡板、顶撑气囊和支撑背板;正向挠性遮挡板设置于顶撑气囊与靠背发泡垫之间;支撑背板设置于顶撑气囊与支撑簧架之间;顶撑气囊设置于支撑背板与正向挠性遮挡板之间。本发明改变了原有充气气囊易于陷入可弹性变形的靠背发泡垫后部的现象。使得原本突兀的充气气囊顶压在正向挠性遮挡板上,再经正向挠性遮挡板顶压在靠背发泡垫后部,避免了座椅靠背的椅面出现不够平顺的现象。对于较大椅面支撑行程的多级气囊的顶撑气囊的气动背部支撑调节装置来说,其椅面顶撑效果将会起到明显的平顺性改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用于设置在座椅靠背(01)的支撑簧架(02)与靠背发泡垫(0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向挠性遮挡板(20)、顶撑气囊(30)和支撑背板(11);
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设置于所述顶撑气囊(30)与所述靠背发泡垫(03)之间;
所述支撑背板(11)设置于所述顶撑气囊(30)与所述支撑簧架(02)之间;
所述顶撑气囊(30)设置于所述支撑背板(11)与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气囊(30)为一个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囊组成的气囊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为具有挠性可弯曲特征的工程塑料板、尼龙板材、聚酯板材、纤维复合板或不锈钢金属薄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为一个或分布排列的多个;
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为单层板材或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叠合板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上开设有若干槽孔(2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的至少一侧表面贴覆有柔性覆层(2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覆层(21)为织物层、无纺布层或毡垫层。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背板(11)经固定件(16)与所述支撑簧架(02)连接固定,所述固定件(16)为扎固带、挂锁或卡扣。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通过铆钉、卡子、塑料焊接或挂扣固定在支撑背板或支撑簧架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通过胶粘或一体发泡方式固定在所述靠背发泡垫(03)后部。

11.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01),所述座椅靠背(01)内设置有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10)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种座椅的腰背部支撑技术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应用于中高端乘用车辆领域。
以往,此类座椅腰托支撑技术通常使用机械支撑和气动支撑两种技术形态。气动支撑是采用微型的气泵作为动力源将空气经过相关控制阀体,吹入置于座椅靠背发泡垫后部的顶撑气囊体内,通过气囊体的充放气,实现靠背座椅椅面的局部凸起或平伏,进而实现对人体的腰背部支撑作用。
此类座椅顶撑气囊产品的一个简单应用,就是将一个顶撑气囊,布置在靠背支撑簧架与靠背发泡垫之间的塑料支撑背板之上。当顶撑气囊被气泵充气时,顶撑气囊被充气而产生凸起行程,进而将靠背发泡垫向前顶起,进而使得靠背椅面前方发生凸起。
然而,凸起的顶撑气囊在向椅面前方顶起的同时,顶撑气囊会顶压在靠背发泡垫上,并在一定程度上易于陷入相对较软的靠背发泡垫的后部。当靠背发泡垫的垫体厚度偏薄时,其造成的结果是,各个顶撑气囊充气后,被充气的顶撑气囊顶压面使得座椅靠背椅面出现不够平顺,乘员腰部有突兀感现象,容易引起座椅使用者的不满。这种突兀的不平顺现象,对于采用较大椅面支撑行程的多级气囊的顶撑气囊的气动背部支撑调节装置来说尤其明显。
因此,如何避免座椅靠背的椅面出现不够平顺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以避免座椅靠背的椅面出现不够平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用于设置在座椅靠背的支撑簧架与靠背发泡垫之间,包括正向挠性遮挡板、顶撑气囊和支撑背板;
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设置于所述顶撑气囊与所述靠背发泡垫之间;
所述支撑背板设置于所述顶撑气囊与所述支撑簧架之间;
所述顶撑气囊设置于所述支撑背板与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中,所述顶撑气囊为一个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囊组成的气囊组。
优选地,在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中,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为具有挠性可弯曲特征的工程塑料板、尼龙板材、聚酯板材、纤维复合板或不锈钢金属薄板。
优选地,在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中,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为一个或分布排列的多个;
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为单层板材或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叠合板材。
优选地,在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中,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上开设有若干槽孔。
优选地,在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中,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的至少一侧表面贴覆有柔性覆层。
优选地,在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中,所述柔性覆层为织物层、无纺布层或毡垫层。
优选地,在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中,所述支撑背板经固定件与所述支撑簧架连接固定,所述固定件为扎固带、挂锁或卡扣。
优选地,在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中,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通过铆钉、卡子、塑料焊接或挂扣固定在所述支撑背板或支撑簧架上。
优选地,在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中,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通过胶粘或一体发泡方式固定在所述靠背发泡垫后部。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内设置有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所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开启顶撑气囊充气工作时,在支撑簧架与靠背发泡垫之间,托载在支撑背板上的顶撑气囊被充气膨胀,充气膨胀的顶撑气囊顶压在正向挠性遮挡板上。被定位固定在支撑簧架的具有可挠性弯曲变形结构特征的正向挠性遮挡板向前凸起,作用在靠背发泡垫的后部并顶起,靠背座椅面套被顶起。当顶撑气囊泄气时,各顶撑气囊被泄气而趋于缩扁,正向挠性遮挡板、靠背发泡垫和座椅面套渐趋恢复平复状态。
本发明改变了原有充气气囊易于陷入可弹性变形的靠背发泡垫后部的现象。使得原本突兀的充气气囊顶压在正向挠性遮挡板上,再经正向挠性遮挡板顶压在靠背发泡垫后部,避免了座椅靠背的椅面出现不够平顺的现象。对于较大椅面支撑行程的多级气囊的顶撑气囊的气动背部支撑调节装置来说,其椅面顶撑效果将会起到明显的平顺性改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以避免座椅靠背的椅面出现不够平顺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侧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10,设置在座椅靠背01的支撑簧架02与靠背发泡垫03之间。除此之外,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10还应具有电磁控制阀12、气泵13、导气管路14、导气接嘴15及外部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电磁控制阀12、气泵13、导气管路14、导气接嘴15及外部控制电路不涉及本发明的改进点,本文在此不予详述。
座椅靠背01由支撑簧架02、靠背发泡垫03以及座椅面套04等构成。
正向挠性遮挡板20设置于所述顶撑气囊30与所述靠背发泡垫03之间;所述支撑背板11设置于所述顶撑气囊30与所述支撑簧架02之间;所述顶撑气囊30设置于所述支撑背板11与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开启顶撑气囊30充气工作时(通过气泵13和电磁控制阀12开启充气工作),在支撑簧架02与靠背发泡垫03之间,托载在支撑背板11上的顶撑气囊30被充气膨胀,充气膨胀的顶撑气囊30顶压在正向挠性遮挡板20上。被定位固定在支撑簧架02的具有可挠性弯曲变形结构特征的正向挠性遮挡板20向前凸起,作用在靠背发泡垫03的后部并顶起,靠背座椅面套04被顶起。
当顶撑气囊30泄气时,各顶撑气囊30被泄气而趋于缩扁,正向挠性遮挡板20、靠背发泡垫03和座椅面套04渐趋恢复平复状态。
本发明改变了原有充气气囊易于陷入可弹性变形的靠背发泡垫后部的现象。使得原本突兀的充气气囊顶压在正向挠性遮挡板上,再经正向挠性遮挡板顶压在靠背发泡垫后部,避免了座椅靠背的椅面出现不够平顺的现象。对于较大椅面支撑行程的多级气囊的顶撑气囊的气动背部支撑调节装置来说,其椅面顶撑效果将会起到明显的平顺性改观。
进一步地,所述顶撑气囊30为一个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囊组成的气囊组。可以理解,顶撑气囊30的气囊囊体的构成可以是单体气囊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囊体层叠构成的多级气囊。当座椅靠背01需要较大椅面支撑行程时,多级气囊的采用是有利的。
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采用具有一定挠曲强度的可弹性变形特征材料是有利的。正向挠性遮挡板20可以是机械物理性能较好工程塑料板、尼龙板材、聚酯板材、纤维复合板或不锈钢金属薄板。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可为一个,也可为分布排列的多个;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可为单层板材,也可为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叠合板材。
为了更好地减轻重量,提升可挠曲变形性能,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上开设有若干槽孔23。本发明通过开设槽孔23可以实现正向挠性遮挡板20的挠性硬度的调节,使之更适合于顶撑气囊30的顶压挠曲。
进一步地,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的至少一侧表面贴覆有柔性覆层21。该所述柔性覆层21可以为织物层、无纺布层或毡垫层。本发明通过设置柔性覆层21可以减少对顶撑气囊30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背板11经固定件16与所述支撑簧架02连接固定,其中,所述固定件16为扎固带、挂锁或卡扣。所述支撑背板11还可通过铆钉、卡固、塑料焊接或挂扣固定在所述正向挠性遮挡板20上。
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10及其正向挠性遮挡板20和/或支撑背板11经扎固、胶粘等方式,直接固定贴覆在靠背发泡垫03的后部也是允许的。
可以理解,正向挠性遮挡板20可以经铆钉、卡子、锁扣等连接体22与支撑背板11或座椅00的支撑簧架02连接固定。
可以理解,正向挠性遮挡板20可以通过胶粘或一体发泡方式固定在靠背发泡垫03后部。
同样可以理解,正向挠性遮挡板20也可以与顶撑气囊30之间构成联接关系,即顶撑气囊30经铆钉、卡子、锁扣等连接体22,固定在正向挠性遮挡板20上。
优选地,正向挠性遮挡板20可以与支撑背板11构成一端链接的近于合页的可开合结构。顶撑气囊30被夹合在正向挠性遮挡板20与支撑背板11之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00,包括座椅坐垫和座椅靠背01,所述座椅靠背0内设置有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10,其中,所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10为如上实施例公开的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10。由于具有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因此兼具上述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及汽车座椅.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背部气动支撑装置,用于设置在座椅靠背的支撑簧架与靠背发泡垫之间,包括正向挠性遮挡板、顶撑气囊和支撑背板;正向挠性遮挡板设置于顶撑气囊与靠背发泡垫之间;支撑背板设置于顶撑气囊与支撑簧架之间;顶撑气囊设置于支撑背板与正向挠性遮挡板之间。本发明改变了原有充气气囊易于陷入可弹性变形的靠背发泡垫后部的现象。使得原本突兀的充气气囊顶压在正向挠性遮挡板上,再经正向挠性遮挡板顶压在靠背发泡垫后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