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和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05720.8 (22)申请日 2014.11.28 B63B 35/00(2006.01)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地址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 9 号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 限责任公司 (72)发明人 李亚夫 刘军 梁宝军 李海军 史颖 高斌 戴丽丽 晏恒 刘原英 宋德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景辉 (54) 发明名称 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 置和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
2、阵列 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和方法。所述水中稳定震源 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包括 : 牵引环, 安装在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浮体的尾部 ; 底 板骨架, 为圆环状, 所述底板骨架与所述牵引环分 隔设置 ; 底板, 为圆形, 填充在所述底板骨架中 ; 连接柱, 连接在所述底板骨架与所述牵引环之间。 所述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方 法, 采用前面所述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 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包括将牵引环通过绳索连接 在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浮体的尾部。本发明 能够增大航行阻力, 减小水流对浮体和子阵列的 影响, 使得浮体尾部的偏移量在一定的控制范围 之内, 从而实现对子阵列间距。
3、的控制。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9478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 CN 104494787 A 1/1 页 2 1.一种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中稳定震 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包括 : 牵引环, 安装在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浮体的尾部 ; 底板骨架, 为圆环状, 所述底板骨架与所述牵引环分隔设置 ; 底板, 为圆形, 填充在所述底板骨架中 ; 连接柱, 连接在所述底板骨架与所述牵引环之间。 。
4、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骨架的直径大于所述牵引环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环的轴心位于所述底板骨架的轴线上, 所述连接柱的数目为四个, 相邻的所述连 接柱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环的轴线垂直所述底板骨架的轴线。 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环为内径 60mm, 外径 100mm 的圆环状结构,。
5、 所述连接柱为直径为 20mm, 长为 350mm 的圆柱, 所述底板3直径300mm, 厚度为5mm的圆形片状结构, 所述底板骨架4为内径280mm, 外径 320mm 的圆环状结构。 6.一种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所述水中稳定震源阵 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方法包括 : 步骤 A : 将牵引环通过绳索连接在震源阵列的子阵列浮体尾部处 ; 步骤 B : 然后将子阵列、 浮体及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装置一同沉放 至水中指定深度 ; 步骤 C : 震源船以一定的航速行。
6、驶, 拖拽震源阵列进入要求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C 中, 震源船的航速为 4 至 7 节时, 当子阵列偏离目标位置时, 因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 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阵列间距位置稳定装置也会随之偏离目标位置, 这时水中稳定震 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会产生一个回位分力, 使偏离的子阵列回到目标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94787 A 2 1/3 页 3 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上石油勘探稳定水中震源阵 列子。
7、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即一种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 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滩海过渡带石油勘探作业中, 震源船以一定的航速行驶, 船艉拖拽震源阵列。 震 源阵列由多个独立子阵列组成, 每个子阵列悬挂在相对应的浮体上, 浮体与子阵列间通过 定深绳连接, 子阵列依靠浮体浮力和定深绳以一定的深度悬浮于水中。各子阵列通过收放 机构释放至距船尾 15-20 米的距离, 海流、 涌浪, 强风和螺旋桨推力造成的船尾水流紊乱等 因素会对浮体和各子阵列产生一定的干扰, 造成各子阵列在水平面产生一定的偏移, 各子 阵列受到的干扰因素不一致, 使得各子阵列间的距离受到上述因素变化。
8、影响。 0003 为了便于子阵列定位装置的安装和固定, 通常定位装置安装在浮体尾部, 因此通 过定位装置获取的子阵列坐标数据, 参照的是浮体尾部的实际位置, 而非子阵列中心点的 坐标数据。相对于浮体前端, 尾部的摆动更为明显, 这样也增大了子阵列间距的变化, 不利 于施工中的质量监控。 0004 综上所述,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 震源阵列子阵列在水中在水平面容易产生 一定的偏移, 影响各子阵列间的距离。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和方法, 以解决震 源阵列子阵列在水中在水平面容易产生一定的偏移, 影响各子阵列间的距离。 0006 为此, 本。
9、发明提出一种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所述水中 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包括 : 0007 牵引环, 安装在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浮体的尾部 ; 0008 底板骨架, 为圆环状, 所述底板骨架与所述牵引环分隔设置 ; 0009 底板, 为圆形, 填充在所述底板骨架中 ; 0010 连接柱, 连接在所述底板骨架与所述牵引环之间。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底板骨架的直径大于所述牵引环的直径。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牵引环的轴心位于所述底板骨架的轴线上, 所述连接柱的数目为 四个, 相邻的所述连接柱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相互垂直。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牵引环的轴。
10、线垂直所述底板骨架的轴线。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牵引环为内径 60mm, 外径 100mm 的圆环状结构, 所述连接柱为直径 为 20mm, 长为 350mm 的圆柱, 所述底板 3 直径 300mm, 厚度为 5mm 的圆形片状结构, 所述底板 骨架 4 为内径 280mm, 外径 320mm 的圆环状结构。 0015 本发明一种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方法, 采用前面所述的水中 说 明 书 CN 104494787 A 3 2/3 页 4 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所述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 方法包括 : 0016 步骤 A : 将牵引环通过绳。
11、索连接在震源阵列的子阵列浮体尾部处 ; 0017 步骤 B : 然后将子阵列、 浮体及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装置一同 沉放至水中指定深度 ; 0018 步骤 C : 然后, 震源船以一定的航速行驶, 拖拽震源阵列进入要求的位置。 0019 进一步地, 步骤 C 中, 震源船的航速为 4 至 7 节时, 当子阵列偏离目标位置时, 因水 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阵列间距位置稳定装置也会随之偏离目标位 置, 这时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会产生一个回位分力, 使偏离的子 阵列回到目标位置。 0020 本发明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能够增大。
12、航行阻力, 减 小水流对浮体和子阵列的影响, 使得浮体尾部的偏移量在一定的控制范围之内, 从而实现 对子阵列间距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为本发明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2 为本发明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标号说明 : 0024 1 牵引环 2 连接柱 3 底板 4 底板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 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 明。 0026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 置, 所述。
13、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包括 : 0027 牵引环 1, 安装在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浮体的尾部, 牵引环 1 可以通过绳索与 子阵列浮体的尾部相连 ; 0028 底板骨架 4, 为圆环状, 主要起到整体支撑作用, 所述底板骨架与所述牵引环 1 分 隔设置, 距离牵引环 1 一定距离 ; 0029 底板 3, 为圆形, 填充在所述底板骨架中, 底板 3 与底板骨架 4 位于一个平面内 ; 底 板 3 起到增加航行阻力的作用 ; 0030 连接柱2, 连接在所述底板骨架4与所述牵引环1之间, 起到连接作用, 这样的连接 方式, 便于安装和制作。 0031 本发明通过底板3可增大增。
14、加航行阻力(同航行方向一致的阻力), 减小水流对浮 体和子阵列的影响, 使得浮体尾部的偏移量在一定的控制范围之内。本发明使得浮体尾部 的摆动幅度减小, 这样也减小了子阵列间距的变化, 有利于施工中的质量监控。 0032 进一步地, 如图 1 所示, 所述底板骨架 4 的直径大于所述牵引环 1 的直径, 以实现 较大的航行阻力面积。 0033 进一步地, 如图 1 所示, 所述牵引环 1 的轴心位于所述底板骨架 4 的轴线上, 如图 说 明 书 CN 104494787 A 4 3/3 页 5 2 所示, 所述连接柱 2 的数目为四个, 相邻的所述连接柱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相互垂直。四 个连接柱 。
15、2 形成两两相对设置, 并且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柱 2 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位于一 条直线上, 这样的设置, 使得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为对称结构或 轴对称结构, 增加受力的平衡性。 0034 进一步地, 所述牵引环 1 的轴线垂直所述底板骨架 4 的轴线。也就是, 牵引环 1 垂 直所述底板 3 所在的平面设置, 这样, 便于牵引环 1 与子阵列浮体的尾部的连接。 0035 进一步地, 所述牵引环为内径 60mm, 外径 100mm 的圆环状结构, 所述连接柱为直径 为 20mm, 长为 350mm 的圆柱, 所述底板 3 直径 300mm, 厚度为 5mm 的圆形片状结构, 。
16、所述底板 骨架 4 为内径 280mm, 外径 320mm 的圆环状结构。这样的结构是根据对浮体在水中受力的 分析, 结合实际施工地况做出的, 适合在滩海过渡带石油勘探作业的情况, 而且便于安装制 作。 0036 本发明一种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前面所述 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所述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 位置的方法包括 : 0037 步骤 A : 将牵引环 1 通过绳索连接在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浮体的尾部, 以使得 浮体尾部的摆动幅度减小, 这样也减小了子阵列间距的变化, 有利于施工中的质量监控 ; 0038 步骤 B : 然后。
17、将所述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与水中稳定震 源阵列子阵列和浮体一同沉放至指定深度 ; 0039 步骤 C : 然后开动震源船以一定的航速行驶, 震源船拖拽震源阵列子阵列。这样, 可实现对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的控制, 减小海流、 涌浪, 强风和螺旋桨推力造成的船尾水流 紊乱等因素对子阵列间距的干扰, 确保阵列间距的变化在允许的范围内, 有效解决了子阵 列间距控制问题。 0040 进一步地, 步骤C中, 震源船的航速为4至7节, 牵引环为内径60mm, 外径100mm的 圆环状结构, 所述连接柱为直径为 20mm, 长为 350mm 的圆柱, 所述底板 3 直径 300mm, 厚度为。
18、 5mm 的圆形片状结构, 所述底板骨架 4 为内径 280mm, 外径 320mm 的圆环状结构。这样的结 构是根据对浮体在水中受力的分析, 结合实际施工地况做出的。其中, 震源船的航速为 4 至 7 节, 这个速度结合底板的面积能够使底板垂直航向, 或底板的轴线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 以使底板产生需要的航向阻力, 适合在滩海过渡带石油勘探作业的情况。 0041 本发明的水中稳定震源阵列子阵列间距相对位置的装置, 能够增大航行阻力, 减 小水流对浮体和子阵列的影响, 使得浮体尾部的偏移量在一定的控制范围之内, 从而实现 对子阵列间距的控制。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为本 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 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 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494787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9478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