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11598.2 (22)申请日 2014.12.22 B01J 19/00(2006.01) B01J 19/18(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市德邦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东大站工 业区 (72)发明人 苑景凯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闫俊芬 (54) 发明名称 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 包 括加热炉和至少一个反应釜 ; 所述加热炉的内部 存有用于加热的导热油, 加热炉的外部安装有出。
2、 油管和进油管 ; 所述反应釜的腔体内设置有环形 盘管, 所述环形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出油 管和进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供热系统 中, 加热炉经过导热油的热量传导, 能够一并对多 个反应釜进行供热, 并且加热温度和导热油的流 量容易控制,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改善了工作环 境, 提高了工作安全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7498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 CN 104474989 A 1/1 页 2 1.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
3、系统,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加热炉和至少一个反应釜 ; 所述加热 炉的内部存有用于加热的导热油, 加热炉的外部安装有出油管和进油管 ; 所述反应釜的腔 体内设置有环形盘管, 所述环形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出油管和进油管。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和进油管 在靠近所述加热炉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加热炉的一端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在所述环 形盘管的轴线位置安装有搅拌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74989 A 2 1/2 页 3 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
4、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化工制漆行业, 例如制备有机硅耐高温漆、 环氧地坪漆、 防腐漆、 绝缘漆、 清漆, 需要将原料混合进入反应釜进行高温熬煮 ; 传统行业是对反应釜的釜底进行明火加热来进 行供热的, 其不足之处在于 : (1) 明火加热, 属于高危作业, 具有危险性 ; (2) 明火加热会提 高环境温度, 工作环境恶劣 ; (3) 明火加热难以控制反应釜温度 ; (4) 生产成本高, 带来严重 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而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集中对制 漆反应釜进行供热的系统。 0004。
5、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 其特征在 于包括加热炉和至少一个反应釜 ; 所述加热炉的内部存有用于加热的导热油, 加热炉的外 部安装有出油管和进油管 ; 所述反应釜的腔体内设置有环形盘管, 所述环形盘管的两端分 别连接至所述出油管和进油管。 0005 优选的, 所述出油管和进油管在靠近所述加热炉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加热炉的 一端的内径。 0006 更进一步的, 所述反应釜在所述环形盘管的轴线位置安装有搅拌轴。 000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 加热炉将炉内的导热油升高至指定温度, 反应釜填料完毕, 导热油通过出油管流入反应釜内的环形盘管 ; 环形盘管内的。
6、导热油与反应釜内的物质进行 换热 ; 换热降温后的导热油再流入进油管, 进油管将导热油送回反应釜继续升温加热。与 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加热炉经过导热油的热量传导, 能够一并对多个反应 釜进行供热, 并且加热温度和导热油的流量容易控制,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改善了工作环 境, 提高了工作安全度。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所示为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 0009 图 2 所示为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1 实施例 。
7、: 0012 如图 1 所示为一种制漆反应釜供热系统, 包括加热炉 1 和至少一个反应釜 2 ; 所述 说 明 书 CN 104474989 A 3 2/2 页 4 加热炉 1 的内部存有用于加热的导热油, 加热炉的外部安装有出油管 3 和进油管 4 ; 多个反 应釜 2 通过出油管 3 和进油管 4 进行并联。 0013 优选的, 为了保证各个反应釜2内的导热油具有足够的流量, 要求出油管3和进油 管 4 具有较大的管径, 这样会导致加热炉的负担增加。除此之外, 还有一种解决方案是 : 所 述出油管3和进油管4在靠近所述加热炉1的一端的内径大于远离加热炉1的一端的内径 ; 出油管 3 和进油。
8、管 4 的内径调整后, 就能保证原理加热炉的反应釜也能得到足够的导热油 流量。 0014 如图 2 所示, 所述反应釜 2 的腔体内设置有环形盘管 5, 所述环形盘管 5 的两端分 别连接至所述出油管 3 和进油管 4。此外, 苏搜狐反应釜 2 的外部套有保温层 21 ; 所述环形 盘管 5 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流量阀门 22, 通过控制流量阀门 22 的流量, 就能够控制反应釜的 釜内温度。 所述反应釜还设置有搅拌轴23, 所述搅拌轴23设置在所述环形盘管5的轴线位 置 ; 搅拌轴 23 在启动时能够有效的提高环形盘管 5 内导热油的换热效率。 0015 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 加热炉1将炉内。
9、的导热油升高至指定温度, 反应釜2填料 完毕, 导热油通过出油管 3 流入反应釜 2 内的环形盘管 5 ; 环形盘管 5 内的导热油与反应釜 内的物质进行换热 ; 换热降温后的导热油再流入进油管 4, 进油管 4 将导热油送回反应釜继 续升温加热。 0016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4474989 A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74989 A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74989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