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膜内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热膜内锅.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91347A43申请公布日20110330CN101991347ACN101991347A21申请号201010521718722申请日20101027A47J27/00200601A47J36/2420060171申请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地址310052浙江省杭州市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区滨安路501号(高新区)72发明人蔡才德高晖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代理人徐关寿54发明名称电热膜内锅57摘要一种电热膜内锅,属于电炊具技术领域,包括由锅壁与锅底构成一开口的凹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容器的外表面印刷有电热膜、接入电源的电热膜接电。
2、电极以及电热膜外表面的绝缘保护层,电热膜接电电极设在锅壁上,电热膜接电电极通过电连接器连接电源。本发明电热膜内锅,电热膜基本印刷整个锅体外表面,加热效率高,而且电热膜接电电极设于锅壁侧部甚至侧上部,消除用户清洗时的疑虑,整机在制造成本上和外观占有很大的优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8页CN101991347A1/1页21一种电热膜内锅,包括由锅壁与锅底构成一开口的凹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容器的外表面印刷有电热膜、接入电源的电热膜接电电极以及电热膜外表面的绝缘保护层,电热膜接电电极设在锅壁上,电热膜接电电极通过电连接器连接电源。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膜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层为绝缘涂料喷镀于电热膜表面所形成的覆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热膜内锅绝缘保护层,其绝缘涂料为陶瓷涂料,搪瓷涂料,不粘类涂料及树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膜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层通过粘接或焊接或压接或螺纹连接方式套接于电热膜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热膜内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层的材质为橡胶或塑胶,或通过注塑镶嵌工艺制成的金属与塑胶的组合,或通过注塑镶嵌工艺制成的金属与橡胶的组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膜内锅,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为一插头组件,插头组件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插针或导柱,电源通过插针或导柱与电热膜接电电极电连接,该。
4、插针或导柱横向或纵向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膜内锅,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为手柄形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热膜内锅,其特征在于电热膜接电电极设置于锅壁上部。权利要求书CN101991347A1/4页3电热膜内锅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电热炊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膜内锅。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电热烹饪用具中锅具为自身为金属材料拉伸制成的普通锅体和自发热锅体,普通锅体其发热主要通过在锅体底部设有电热装置(电热板或电热盘),锅体通过与电热装置接触传热,普通锅体由于依靠接触传热,其热效率不高,且电热装置存在断电后热上冲的问题,控制上难以实现精确控制,影响烹饪效果。自发热锅体在普通锅体的底部焊接。
5、发热管或电热膜,其依靠电极开关与底部实现电连接,实现锅体自发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418654(公开日为2010年03月10日)提供一种节能电压力锅,包括压力锅体、锅盖、安全阀、压力锅座,其发热体直接安装在锅胆底部,温度传感器紧贴锅胆安置,发热体、锅胆安装在锅体外壳中组成锅体,锅体可放置于压力锅座上,它们由接头电连接。与发热盘接触传热的普通锅体相比,如此发热体如电热管或电热膜与锅体焊接在一体,热效率高,控制准确。0003中国发明专利CN1094934(1994年11月16日)考虑到普通锅具热效低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加热的电饭锅,它由锅盖、内胆、外壳、内壳体、控温元件、电热元件、控。
6、制电路和控制开关组成,发明点在于电热元件采用电热膜,它涂覆在内胆的外表面上,而内胆外还套有一内胆护罩,二者在翻边处联接构成复合内胆,在护罩上必设有分别与电热膜正、负极和控温元件联接的接线柱,在内壳体上相应地装有控制电路插座与接线柱相配。该电饭锅电热膜涂覆在内胆的外表面,直接加热锅体,热效率高。0004但自发热锅体一直未能普及,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如CN201418654,电热管外露使消费者对其清洗产生质疑,担心有触电危险,而且电热管或电热膜等电热元件的外露,其锅体一旦出现撞击,很容易导致电热管或电热膜损坏。00052如CN1094934此类自发热锅体在底部实现电连接,必须通过在底部设置插座,外。
7、观与现有产品内锅差异大,消费者对其清洗产生质疑,担心有触电危险,且当应用于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等产品时,由于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的锅体下部清洗有时需浸入水中,导致消费者担心插座的密封性,同时也担心会有异物卡入插座导致使用问题。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即能保障高热效率的同时、消除消费者使用疑虑的电热膜内锅。0007实现本发明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膜内锅,包括由锅壁与锅底构成一开口的凹型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容器的外表面印刷有电热膜、接入电源的电热膜接电电极以及套接在电热膜的外表面的绝缘保护层,电热膜接电电极设在锅壁上,电热膜接电电极通过电连接器连接电源。本。
8、发明的电热膜内锅,电热膜印刷在内锅外表面,因为基本覆盖整个锅体外表面,加热效率高,而且因说明书CN101991347A2/4页4为电热膜接电电极设于锅壁侧部甚至侧上部,清洗锅具时更为安全,电热膜外表面增设绝缘保护层,其一方面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一方面对电热膜自身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针对有手柄设计的产品,可将电连接器与手柄设计为一体,一方面不破坏整机外观设计,同时又可消除用户清洗时的疑虑,整机在制造成本上和外观占有很大的优势。0008本发明电热膜内锅,电热膜外侧的绝缘缘保护层为绝缘涂料喷镀于电热膜表面所形成覆盖层。0009其绝缘涂料为陶瓷涂料,搪瓷涂料,不粘类涂料及树脂。采用喷镀方式形成覆盖层时。
9、,绝缘涂料可为金属或非金属,利用热源将其熔化或软化,靠热源自身动力或外加压缩气流,将熔滴雾化或推动熔粒成喷射的粒束,以一定速度喷射到电热膜表面形成涂层。0010本发明还可以先制成绝缘缘保护层,再通过粘接或焊接或压接或螺纹连接方式套接于电热膜表面。0011上述绝缘保护层的材质为橡胶或塑胶,或通过注塑镶嵌工艺制成的金属与塑胶的组合,或通过注塑镶嵌工艺制成的金属与橡胶的组合。0012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为两种,一种为将电极直接设于锅体侧部,其形状应与内锅弧度配合,其外观上与现有锅体一致,在外壳上设置相连接的电连接器,内锅放入外壳后,外壳上的电连接器与内锅侧部的电极接通,实现电连接。0013另一种较佳技。
10、术方案是在内锅上设置一电连接器,其为一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电连接器的外壳可直接作为内锅的手柄,插头组件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导柱,外壳上设有与之相配的电连接器,插座组件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与导柱相配合的插针,当内锅放入外壳后,插头组件与插座组件配合,导柱插入插针,实现电连接。同时,本发明电连接器并不限插头或插座形式,电子工程中上常用于两个部件的电连接的电连接器都可以应用本发明内锅上。0014本发明解决方案的一个有意义的设计是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兼做手柄的绝缘壳体,绝缘壳体成型手柄形状。此时电极和插头都隐藏在手柄里,外观看不到电连接件,一方面不破坏整机外观设计,同时又可消除用户清洗时的疑虑。
11、,消费者更容易接受。0015进一步,电热膜接电电极设置于锅壁上部。其原因为部分用户清洗时需把内锅下部浸入水中进行清洗,进一步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相比现有技术内锅,本发明电热膜内锅具有益效果在于内锅外观上与现有产品完全一致,电极或制成手柄的电连接器设置锅壁的侧上部分,一方面保证了清洗时的安全与便利性,又将电连接元件隐藏,消除消费者使用顾虑,保障热效率的同时,并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消费者的使用安全及便利性。附图说明0016图1所示为本发明电热膜内锅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所示为图1中A处放大图。0018图3所示为图1中B处放大图。0019图4所示为本发明电热膜内锅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
12、20图5所示为图1中C处放大图。0021图6所示为图1中D处放大图。说明书CN101991347A3/4页50022图7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1电热膜内锅与外壳8分离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8所示为图2所示实施例2电热膜内锅与外壳8分离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9所示为本发明电热膜内锅实施例2展示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0025图中1内锅11锅壁2为绝缘保护层3电热膜31电热膜接电电极4手柄;5电连接器的插针6插座外装饰板7对应电连接器的插座8外壳9电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002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7实施例1见图13和图7所示一种电热膜内锅,包括由锅壁11与锅底构成一开口的。
13、凹型容器,凹型容器的外表面印刷有电热膜3、用以作为导线的金属导电条、接入电源的电热膜接电电极31以及喷镀在电热膜的外面的绝缘保护层2,金属导电条位于电热膜3和接电电极31之间,电热膜接电电极31设在锅壁上,位于锅壁高度1/3以上的位置。本实施例电热膜接电电极31印刷在锅壁的上部,约为锅壁高度3/4之处,设计时须考虑电连接器与内锅口部的距离。0028电热膜接电电极31通过电连接器连接市内电源,如图1和图7所示电热膜接电电极31直接印刷在锅体侧部,其形状应与内锅弧度配合,其外观上与现有锅体一致,炊具外壳上设置相连接的电连接器,内锅放入外壳后,外壳上的电连接器与内锅侧部的电热膜接电电极31接通,实现。
14、电连接。0029该内锅用于电饭煲或者电压力锅时,外壳8上电连接器连接电气控制元件和市电电源,当内锅放入外壳8内,电连接器的触头与电热膜接电电极31连通使电热膜加热。本发明通过电极设置于侧壁,整个锅体的外观与现有的产品保持一致,消除了消费者的使用顾虑,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与便利性。0030实施例2见图46和图8、图9所示一种电热膜内锅,包括由锅壁11与锅底构成一开口的凹型容器,凹型容器的外表面印刷有电热膜3、用以作为导线的金属导电条、接入电源的电热膜接电电极31以及喷镀在电热膜的外面的绝缘保护层2,金属导电条位于电热膜3和接电电极31之间,电热膜接电电极31设在锅壁上,位于锅壁。
15、高度1/3以上的位置。本实施例电热膜接电电极31印刷在锅壁的上部,约为锅壁高度3/4之处,设计时须考虑电连接器与内锅口部的距离。0031电热膜接电电极31通过电连接器连接市内电源,如图1该电连接器兼做手柄4,电连接器为一插头组件,插头组件包括兼做手柄4的绝缘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插针5和导柱,市内电源通过插针5与电热膜接电电极电连接,该插针5朝下设置,电热膜接电电极31隐藏于手柄4内。0032该内锅还制有连接炊具控制电路板的连接触点,该连接触点通过插头组件将信号线引出。该信号线可以连接控温器,控温器接入控制电路中,用于对锅具的精确控温。0033本实施例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兼做手柄4的绝缘壳体,插针5。
16、朝下设置。电触头朝下设计更利于制造,较安全,方便锅具的清洗,见图4所示,该内锅用于电饭煲或者电压力说明书CN101991347A4/4页6锅时,外壳8上设置有对应电连接器的插座7,插座7靠外壳具有装饰板6,电连接器9和该插座7组成一对阴插座和阳插头,插座7连接电气控制元件和市电电源,当烹饪锅具放入外壳8内,插针插入插座7内,与插座导电片接触,连接了外部电源,使电热膜加热。本发明通过将手柄设置为电连接器的外壳体保证了清洗时的安全,同时使整个锅体的外观与现有的产品保持一致,消除了消费者的使用顾虑,同时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与便利性。0034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性的描述,附图所。
17、示只是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在实际实例中电连接器形状可根据炊具外壳的形状作出相应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宗旨的情况下,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1991347A1/8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91347A2/8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91347A3/8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91347A4/8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1991347A5/8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91347A6/8页12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91347A7/8页13图8说明书附图CN101991347A8/8页14图9说明书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