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52175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8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3792.9

申请日:

2009.06.29

公开号:

CN101579560A

公开日:

2009.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A62C 3/0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变更后:威特龙消防安全集团股份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区大道99-9号变更后: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区大道99-9号|||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2C 3/07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四川威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区大道99-9号变更后权利人: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区大道99-9号登记生效日:20100726|||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2C3/07; B62D31/02

主分类号:

A62C3/07

申请人:

四川威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汪映标

地址:

61173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西区大道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詹永斌;吴彦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涉及消防安全防护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手段的不足,防护系统,包括盛放有灭火剂的容器以及与所述容器连接的动力部件,用以驱动容器内的灭火剂;与动力部件的控制部分电连接的启动机构;分布所述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内部的灭火剂输送管道;设置在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细雾喷头;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细雾喷头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其喷嘴面向上述油箱或气瓶。方法包括在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上绕行设置或纵向设置灭火剂输送管道,在输送管道上设置细雾或水雾喷头,使液态灭火剂可控地通过喷头喷出形成细雾或水雾,实现消防安全防护。

权利要求书

1.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盛放有灭火剂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与所述容器连接的动力部件,用以驱动容器内的灭火剂;
与动力部件的控制部分电连接的启动机构;
分布在所述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内部的灭火剂输送管道;
设置在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细雾或水雾喷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喷头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其喷嘴面向上述油箱或气瓶。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至少包括有两段分布在车厢两侧边,所述喷头在该两段输送管道上相互错开安装;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直流电水泵,所述水泵与装有灭火剂的容器连通,启动机构连接在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水泵之间;
或者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逆变器、与逆变器电连接的交流电水泵,所述水泵与装有灭火剂的容器连通,启动机构连接在直流电源和逆变器之间。

4.
  具有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公共交通车辆,包括车厢、驾驶室和车载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内设置有盛放灭火剂的容器,以及与该容器通过水泵连接的灭火剂输送管道,水泵的控制部件通过启动机构与车载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分列在车厢的两侧边,灭火剂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细雾或水雾喷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公共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列两侧的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喷头有多个,且两侧管道上的喷头相互错开;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喷头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其喷嘴面向上述油箱或气瓶;所述水泵为交流电水泵,其控制部件通过逆变器与车载直流电源电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公共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机构设置在驾驶室,通过控制线与逆变器电连接。

7.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上设置灭火剂输送管道,在输送管道上设置细雾或水雾喷头,使液态灭火剂可控地通过喷头喷出形成细雾或水雾,实现消防安全防护。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设置带有喷头的输送管道,所述喷头的喷嘴面向上述油箱或气瓶。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灭火剂的控制为手动控制,启动机构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的驾驶室内;公共交通车辆上设置盛放灭火剂的容器,该容器通过水泵与灭火剂输送管道连通;上述启动机构通过控制线与水泵的控制部件电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设置在车厢顶层的夹层中,该夹层间隔开有孔,以使喷头可以将灭火剂喷放到车厢内。

说明书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一种消防安全防护技术,特别涉及公共交通车辆上使用的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公共交通车辆配备的安全设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安全锤。主要应用于公交汽车或长途客运车辆上,在发生火灾或者公共安全事故的时候,乘客可以用安全锤敲碎玻璃进行逃生。
2、手提式灭火器。在发生初期火灾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灭火器灭火。
3、发动机室脉冲式干粉灭火器。该灭火器主要用于当发动机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自动喷洒干粉灭火剂进行灭火。
4、司机监视设备。在客车后门上方安装有监视摄像头,能够监视客车厢内一部分空间。
5、报警器。国内一部分地区的公共交通车辆上安装有报警器,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乘客可以按下报警器按钮向警方进行报警。
以上安全设施只适合车辆初期火灾时对车辆起火部位人工进行灭火,或让人员尽快逃生。而当发生爆燃或者火灾迅速扩散时,以上措施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为保护乘客而开发的公交客运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手段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公共交通车辆上的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可以快速对公共交通车辆车厢内的乘客进行消防保护,能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阻止火灾的蔓延,减少乘客烧伤或烟气中毒,为乘客逃生争取时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上述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公共交通车辆。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公共交通车辆上的消防安全防护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盛放有灭火剂的容器以及
与所述容器连接的动力部件,用以驱动容器内的灭火剂;
与动力部件的控制部分电连接的启动机构;
分布在所述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内部的灭火剂输送管道;
设置在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细雾或水雾喷头。
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是,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喷头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其喷嘴面向上述油箱或气瓶。
本发明的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是,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至少包括有两段分布在车厢两侧边,所述细雾或水雾喷头在该两段输送管道上相互错开安装;
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直流电水泵,所述水泵与装有灭火剂的容器连通,启动机构连接在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水泵之间;
或者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直流电源、与直流电源电连接的逆变器、与逆变器电连接的交流电水泵,所述水泵与装有灭火剂的容器连通,启动机构连接在直流电源和逆变器之间。
具有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公共交通车辆,包括车厢、驾驶室和车载直流电源,所述车厢内设置有盛放灭火剂的容器,以及与该容器通过水泵连接的灭火剂输送管道,水泵的控制部件通过启动机构与车载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分列在车厢的两侧边,灭火剂输送管道上设置有细雾或水雾喷头。
本发明所述车辆的一个实施方式是,所述分列两侧的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细雾或水雾喷头有多个,且两侧管道上的喷头相互错开;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细雾喷头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其喷嘴面向上述油箱或气瓶;所述水泵为交流电水泵,其控制部件通过逆变器与车载直流电源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车辆的一个实施方式是,所述启动机构设置在驾驶室,通过控制线与逆变器电连接。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方法包括:
在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上设置灭火剂输送管道,在输送管道上设置喷头,使液态灭火剂可控地通过喷头喷出形成细雾或水雾,实现消防安全防护。
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是,还包括在所述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设置带有细雾喷头的输送管道,所述喷头的喷嘴面向上述油箱或气瓶。
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是,所述液态灭火剂的控制为手动控制,启动机构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的驾驶室内;公共交通车辆上设置盛放灭火剂的容器,该容器通过水泵与灭火剂输送管道连通;上述启动机构通过控制线与水泵的控制部件电连接。
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是,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设置在车厢顶层的夹层中,该夹层间隔开有孔,以使喷头可以将灭火剂喷放到车厢内。
本发明所述的公共交通车辆可以是公共交通车辆、有轨电车、地铁、火车、轻轨等。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和/或方法,采用喷头产生的细雾或水雾对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辆、长途客运车辆、轨道交通车辆等公共交通车辆车厢内的乘客进行消防保护,能有效扑灭初期火灾,阻止火灾的蔓延,减少乘客烧伤或烟气中毒,为乘客逃生争取时间;所采用的灭火剂可以是水或其他对人体无害的液态灭火剂,具有隔热、降温、防尘、稀释有毒有害气体、绿色环保、对人体无伤害的特点;该系统可以由驾驶人员手动启动,可防止自动启动不可靠时的系统误动作;当有可靠报警信号时,也可以外接报警系统,自动启动;该系统还可以对车辆的油箱或气瓶进行消防保护,可有效防止车辆燃烧时引起油箱或气瓶爆炸;该系统可以增加报警信号装置,在驾驶员启动系统的同时进行报警,提示乘客安全快速逃生;该系统在大面积流行疾病传播时,可用作车厢内部消毒杀菌。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是启动机构,2是灭火剂输送管道,3是喷头,4是灭火剂箱,5是水泵,6是控制线,7是装饰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动力部件、启动机构、盛放灭火剂的容器、灭火剂输送管道和设置在输送管道上的喷头,启动机构控制动力部件的启停,动力部件驱动容器内的灭火剂通过输送管道到过喷头处喷出,形成细雾进行灭火,实现消防安全防护的目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装在公共交通车辆车厢尾部的灭火剂箱4,其内部盛放有液态的灭火剂(如水或其他对人体无害的液态灭火剂),灭火剂箱4通过水管与水泵5连接,水泵5的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6与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前部驾驶室位于司机处的启动机构1电连接,启动机构1与公共交通车辆自有的车载直流电源(蓄电池)电连接。
上述水泵5为直流电水泵,如采用交流电水泵,则将水泵5的控制部件与逆变器电连接,逆变器再与车载直流电源通过启动机构1电连接。
如图2所示,灭火剂箱4连接有灭火剂输送管道2。输送管道2分布在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上部的两侧,每侧的输送管道2上均匀分布有可以使液态灭火剂细雾化或水雾化的喷头3。
启动机构1可以是设置在驾驶室面板上的开关。
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车辆本身的压缩空气为系统提供灭火剂的驱动压力。
一个实施例中,灭火剂输送管道2有一段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该段输送管道上至少有一个细雾或水雾喷头,其喷嘴面向油箱或气瓶。在防护系统启动时,此处的喷头持续喷出细雾化或水雾化的灭火剂,防止油箱或气瓶因温度过高或遇明火而爆炸。
一旦探测或发现车厢内有失火现象,司机手动控制启动机构接通电源,使水泵5工作,驱动灭火剂箱内的灭火剂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车厢上部的两侧,经过喷头喷出细雾化或水雾化的灭火剂,实现灭火功能,使车厢内火灾被扑灭或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细雾或水雾具有隔热降温、防尘、稀释有毒有害气体等功能。
具有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公共交通车辆如图1、图2所示的公共交通车辆。
上述灭火剂输送管道位于车厢的部分设置在车厢顶层的夹层中,该夹层间隔开有孔,以使喷头可以将灭火剂喷出到车厢内。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装在公共交通车辆车厢顶上的灭火剂箱4,其内部盛放有液态的灭火剂(如水或其他对人体无害的液态灭火剂),灭火剂箱4通过水管与水泵5连接,水泵5的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6与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前部驾驶室位于司机处的启动机构1电连接,启动机构1与公共交通车辆自有的车载直流电源(蓄电池)电连接。
上述水泵5为直流电水泵,如采用交流电水泵,则将水泵5的控制部件与逆变器电连接,逆变器再与车载直流电源通过启动机构1电连接。
如图4所示,灭火剂箱4连接有灭火剂输送管道2。输送管道2分布在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上部的两侧,每侧的输送管道2上均匀分布有可以使液态灭火剂细雾化或水雾化的喷头3。两侧输送管道2上的喷头安装位置相互错开,以使喷出的灭火剂细雾或水雾能够更均匀,分布的范围更广。
输送管道2可以是位于车厢顶外,也可以是位于车厢内,只要其上的细雾喷头或水雾喷头的喷嘴露向车厢内部即可。
为了更美观,可以在车厢顶部设置装饰保护罩7将灭火剂箱4装配在其中。
启动机构1可以是设置在驾驶室面板上的开关。
一个实施例中,灭火剂输送管道2有一段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该段输送管道上至少有一个细雾或水雾喷头,其喷嘴面向油箱或气瓶。在防护系统启动时,此处的喷头持续喷出细雾化或水雾化的灭火剂,防止油箱或气瓶因温度过高或遇明火而爆炸。
具有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公共交通车辆如图3、图4所示的公共交通车辆。
上述灭火剂输送管道设置在车厢顶层的夹层中,该夹层间隔开有孔,以使喷头可以将灭火剂喷出到车厢内。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装在公共交通车辆车厢下部的灭火剂箱4,其内部盛放有液态的灭火剂(如水或其他对人体无害的液态灭火剂),灭火剂箱4通过水管与水泵5连接,水泵5的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6与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前部驾驶室位于司机处的启动机构1电连接,启动机构1与公共交通车辆自有的车载直流电源(蓄电池)电连接。
上述水泵5为直流电水泵,如采用交流电水泵,则将水泵5的控制部件与逆变器电连接,逆变器再与车载直流电源通过启动机构1电连接。
如图6所示,灭火剂箱4连接有灭火剂输送管道2。输送管道2分布在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上部的两侧,每侧的输送管道2上均匀分布有可以使液态灭火剂细雾化或水雾化的喷头3。两侧输送管道2上的喷头安装位置相互错开,以使喷出的灭火剂细雾或水雾能够更均匀,分布的范围更广。
启动机构1可以是设置在驾驶室面板上的开关。
一个实施例中,灭火剂输送管道2有一段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该段输送管道上至少有一个细雾或水雾喷头,其喷嘴面向油箱或气瓶。在防护系统启动时,此处的喷头持续喷出细雾化或水雾化的灭火剂,防止油箱或气瓶因温度过高或遇明火而爆炸。
具有消防安全防护系统的公共交通车辆如图5、图6所示的公共交通车辆。
上述灭火剂输送管道设置在车厢顶层的夹层中,该夹层间隔开有孔,以使喷头可以将灭火剂喷出到车厢内。
实施例4: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安装在公共交通车辆车厢内部的灭火剂箱4,其内部盛放有液态的灭火剂(如水或其他对人体无害的液态灭火剂),灭火剂箱4通过水管与水泵5连接,水泵5的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6与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前部驾驶室位于司机处的启动机构1电连接,启动机构1与公共交通车辆自有的车载直流电源(蓄电池)电连接。
上述水泵5为直流电水泵,如采用交流电水泵,则将水泵5的控制部件与逆变器电连接,逆变器再与车载直流电源通过启动机构1电连接。
灭火剂箱4连接有灭火剂输送管道2。输送管道2有一段纵向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上部,该段输送管道2上均匀分布有可以使液态灭火剂细雾化或水雾化的喷头3。喷头的喷嘴面向车厢两侧,也可以间隔面向车厢两侧、向上、向下,以使喷出的灭火剂细雾或水雾能够更均匀,喷射范围可以覆盖整个车厢内部。
启动机构1可以是设置在驾驶室面板上的开关。
一个实施例中,灭火剂输送管道2有一段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该段输送管道上至少有一个细雾或水雾喷头,其喷嘴面向油箱或气瓶。在防护系统启动时,此处的细雾喷头持续喷出细雾化的灭火剂,防止油箱或气瓶因温度过高或遇明火而爆炸。
上述灭火剂输送管道可以设置在车厢顶层的夹层中,该夹层间隔开有孔,以使细雾喷头或水雾喷头可以将灭火剂喷出到车厢内。
上述各实施例,还可以设置盛放有灭火剂的第二容器,盛放有液态灭火剂的灭火剂箱称为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内盛放干粉灭火剂,上述启动开关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输送管道通过水泵与第一容器连接;第一开关为控制逆变器通断的开关,第二开关为控制干粉灭火剂启停的开关;第二容器设置在公共交通车辆的发动机处。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融合成共用开关,一次操作就可实现车厢和发动机的双重消防灭火。
作为一种选择的实施方式,防护系统还可以包括烟火传感器(如烟雾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或是通过摄像头采集烟火信号的采集部件),所述启动机构为自动启动机构,接收烟火传感器的信号,自动输出驱动信号使动力部件动作。
上述实施例中的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还可以应用在有轨电车、地铁等轨道交通车辆、长途客运车辆、火车等。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涉及消防安全防护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公共交通车辆消防安全防护手段的不足,防护系统,包括盛放有灭火剂的容器以及与所述容器连接的动力部件,用以驱动容器内的灭火剂;与动力部件的控制部分电连接的启动机构;分布所述公共交通车辆的车厢内部的灭火剂输送管道;设置在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细雾喷头;所述灭火剂输送管道上的细雾喷头至少有一个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油箱或气瓶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