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脚手架.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52175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2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91734.8

申请日:

2015.11.30

公开号:

CN105421738A

公开日:

2016.03.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1/24申请日:20151130|||公开

IPC分类号:

E04G1/24; E04G1/22

主分类号:

E04G1/24

申请人: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红云; 罗劲

地址:

430081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业大道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代理人:

唐万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中的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脚手架。一种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架体、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平台,所述平台设置在架体上,所述升降机构位于平台与架体之间,用于驱动架体上升和下降,所述行走机构用于控制架体的行走;所述行走机构主要包括车架、车把、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平台上安装有平台围栏,平台围栏一侧设有围栏门和爬梯二,爬梯二顶部与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移动式脚手架体积较小,移动灵活可升降,而且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架体、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平台,所述平台设置在架体上,所述升降机构位于平台与架体之间,用于驱动平台上升和下降,所述行走机构用于控制架体的行走; 所述行走机构主要包括车架、车把、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车架为开口向下的C型钢架,且固定在平台上,其上部设有水平向的中轴,所述中轴两端设有曲柄,曲柄一端以中轴为中心旋转,另一端设有踏板,所述中轴一侧设有与中轴同轴的牙盘;所述车架与中轴交汇处上方设有立管和支撑立管的斜撑,立管顶端设有鞍座;所述转向轮位于架体下部的前方,驱动轮位于架体下部的后方;所述驱动轮包括一对车轮和转轴,一对车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上设有飞轮,飞轮与牙盘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牙盘与飞轮之间还设有定位飞轮和链条松紧飞轮,定位飞轮在链条的外侧,链条松紧飞轮在链条的里侧,所述定位飞轮安装在平台下方;所述链条松紧飞轮通过水平调节支架安装在架体上,所述水平调节支架主要由水平丝杆、导轨和飞轮固定架构成;所述导轨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水平丝杆的两端轴连在架体上,并且水平丝杆与导轨平行布置,所述水平丝杆一端还设有摇把;所述飞轮固定架由丝杆套和导轨环固定连接而成,丝杆套和导轨环分别与水平丝杆与导轨相匹配,并且分别套在水平丝杆与导轨上,所述链条松紧飞轮与丝杆套轴连;所述车把为T型结构,下端与转向轮连接,用于控制转向轮转向; 所述平台上安装有平台围栏,平台围栏一侧设有围栏门和爬梯二,爬梯二顶部与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平台上还开设有链条槽口和套管孔,所述链条从链条槽口通过,所述定位飞轮位于链条槽口处,用于防止链条与链条槽口之间摩擦,所述车把则穿过套管孔与转向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主要由两根后立柱、两根前立柱和多根水平支撑组成的框架结构,两根后立柱的下端均设有水平布置的架体套管,所述的转轴两端分别套穿在两个架体套管中;架体的一侧设有爬梯一,且与爬梯二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位于爬梯一的一侧还设有一根竖向布置的竖向支撑,所述爬梯二的底部一侧设有导向环,且套穿在竖向支撑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主要包括四个蜗轮丝杆升降机和四个转向器,所述四个蜗轮丝杆升降机分别安装在两根后立柱和两根前立柱顶端;所述四个转向器通过驱动轴联动连接成一个倒T字形结构,其中位于上部的转向器位于平台上方,并且安装有旋转把手;所述架体前端与蜗轮丝杆升降机对应高度设有一块托板,所述位于下部的三个转向器均安装在托板上;所述托板上位于两边的转向器与其同侧的两个蜗轮丝杆升降机通过一根驱动轴联动连接,当转动旋转把手时通过转向器和驱动轴的联动驱使四个蜗轮丝杆升降机同时同步升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后立柱和两根前立柱均为管状结构,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杆分别套穿在对应的后立柱或前立柱中,丝杆上端与平台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轮包括一对车轮和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主要包括一左一右两个架体支撑座和位于中间的矩形连接板,两个架体支撑座和一个矩形连接板之间通过四根支管连接成一个日字型结构,每个连接点均为轴连接;所述一对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架体支撑座上,两个架体支撑座的中部分别与两根前立柱的下端轴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为T型结构,T型结构下方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穿过套管孔固定连接在矩形连接板的中心处;所述套管上设有紧固螺栓,当平台升降时,车把可调整到合适高度,拧紧紧固螺栓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上设有刹车把手,所述驱动轮上设有刹车装置,并且与刹车把手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上设有刹车把手,所述转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并且与刹车把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采用双向作用的飞轮,当前后驱动牙盘时,移动式脚手架可前进或者后退。

说明书

移动式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中的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建筑物内部的机电管线安装工程,采用车载式升降机或者人力推行的液压剪叉式升降机,完成支吊架的安装和机电管线的安装,而支吊架打孔、安装部位比较密集,车载式升降机或者人力推行的液压剪叉式升降机移动不够灵活,体积大,不便通过垂直运输平台运送到其他楼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移动灵活可升降的移动式脚手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架体、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平台,所述平台设置在架体上,所述升降机构位于平台与架体之间,用于驱动平台上升和下降,所述行走机构用于控制架体的行走;

所述行走机构主要包括车架、车把、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车架为开口向下的C型钢架,且固定在平台上,其上部设有水平向的中轴,所述中轴两端设有曲柄,曲柄一端以中轴为中心旋转,另一端设有踏板,所述中轴一侧设有与中轴同轴的牙盘;所述车架与中轴交汇处上方设有立管和支撑立管的斜撑,立管顶端设有鞍座;所述转向轮位于架体下部的前方,驱动轮位于架体下部的后方;所述驱动轮包括一对车轮和转轴,一对车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上设有飞轮,飞轮与牙盘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在牙盘与飞轮之间还设有定位飞轮和链条松紧飞轮,定位飞轮在链条的外侧,链条松紧飞轮在链条的里侧,所述定位飞轮安装在平台下方;所述链条松紧飞轮通过水平调节支架安装在架体上,所述水平调节支架主要由水平丝杆、导轨和飞轮固定架构成;所述导轨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架体上,水平丝杆的两端轴连在架体上,并且水平丝杆与导轨平行布置,所述水平丝杆一端还设有摇把;所述飞轮固定架由丝杆套和导轨环固定连接而成,丝杆套和导轨环分别与水平丝杆与导轨相匹配,并且分别套在水平丝杆与导轨上,所述链条松紧飞轮与丝杆套轴连;所述车把为T型结构,下端与转向轮连接,用于控制转向轮转向;

所述平台上安装有平台围栏,平台围栏一侧设有围栏门和爬梯二,爬梯二顶部与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平台上还开设有链条槽口和套管孔,所述链条从链条槽口通过,所述定位飞轮位于链条槽口处,用于防止链条与链条槽口之间摩擦,所述车把则穿过套管孔与转向轮连接。

所述架体主要由两根后立柱、两根前立柱和多根水平支撑组成的框架结构,两根后立柱的下端均设有水平布置的架体套管,所述的转轴两端分别套穿在两个架体套管中;架体的一侧设有爬梯一,且与爬梯二位置相对应。

所述架体位于爬梯一的一侧还设有一根竖向布置的竖向支撑,所述爬梯二的底部一侧设有导向环,且套穿在竖向支撑上。

所述升降机构主要包括四个蜗轮丝杆升降机和四个转向器,所述四个蜗轮丝杆升降机分别安装在两根后立柱和两根前立柱顶端;所述四个转向器通过驱动轴联动连接成一个倒T字形结构,其中位于上部的转向器位于平台上方,并且安装有旋转把手;所述架体前端与蜗轮丝杆升降机对应高度设有一块托板,所述位于下部的三个转向器均安装在托板上;所述托板上位于两边的转向器与其同侧的两个蜗轮丝杆升降机通过一根驱动轴联动连接,当转动旋转把手时通过转向器和驱动轴的联动驱使四个蜗轮丝杆升降机同时同步升降。

所述两根后立柱和两根前立柱均为管状结构,蜗轮丝杆升降机的丝杆分别套穿在对应的后立柱或前立柱中,丝杆上端与平台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轮包括一对车轮和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主要包括一左一右两个架体支撑座和位于中间的矩形连接板,两个架体支撑座和一个矩形连接板之间通过四根支管连接成一个日字型结构,每个连接点均为轴连接;所述一对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架体支撑座上,两个架体支撑座的中部分别与两根前立柱的下端轴连。

所述车把为T型结构,T型结构下方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下端穿过套管孔固定连接在矩形连接板的中心处;所述套管上设有紧固螺栓,当平台升降时,车把可调整到合适高度,拧紧紧固螺栓固定。

所述车把上设有刹车把手,所述驱动轮上设有刹车装置,并且与刹车把手连接。

所述车把上设有刹车把手,所述转向轮上设有刹车装置,并且与刹车把手连接。

所述飞轮采用双向作用的飞轮,当前后驱动牙盘时,移动式脚手架可前进或者后退。

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是:

1、操作人员在平台上能操作整个平台的移动和升降;

2、制作简单,驱动机构、升降机构,车轮等都采用标准构件,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式脚手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式脚手架中架体与行走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式脚手架中升降机构与平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2、后立柱;3、前立柱;4、水平支撑;5、竖向支撑;6、爬梯一;7、行走机构;8、车架;9、中轴;10、立管;11、斜撑;12、鞍座;13、曲柄;14、踏板;15、牙盘;16、驱动轮;17、转轴;18、架体套管;19、飞轮;20、链条;21、定位飞轮;22、链条松紧飞轮;23、车把;24、刹车把手;25、套管;26、转向轮;27、导向支架;28、矩形连接板;29、支管;30、架体支撑座;33、刹车装置;34、升降机构;35、蜗轮丝杆升降机;36、丝杆;37、驱动轴;38、转向器;39、旋转把手;40、平台;41、平台围栏;42、围栏门;43、爬梯二;44、导向环;45、链条槽口;46、套管孔;47、驱动轴孔;48、托板;49、水平调节支架;50、水平丝杆;51、导轨;52、飞轮固定架;53、丝杆套;54、导轨环;55、摇把;56、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

一种移动式脚手架,它主要包括架体1、行走机构7、升降机构34和平台40,所述平台40设置在架体1上,所述升降机构34位于平台40与架体1之间,用于驱动平台40上升和下降,所述行走机构7用于控制架体1的行走;

所述行走机构7主要包括车架8、车把24、驱动轮16和转向轮26;所述车架8为开口向下的C型钢架,且固定在平台40上,其上部设有水平向的中轴9,所述中轴9两端设有曲柄13,曲柄13一端以中轴9为中心旋转,另一端设有踏板14,所述中轴9一侧设有与中轴9同轴的牙盘15;所述车架8与中轴9交汇处上方设有立管10和支撑立管10的斜撑11,立管10顶端设有鞍座12;所述转向轮26位于架体1下部的前方,驱动轮16位于架体1下部的后方;所述驱动轮16包括一对车轮和转轴17,一对车轮之间通过转轴17连接,转轴17上设有飞轮19,飞轮19与牙盘15之间通过链条20连接(踩动踏板14即可带动飞轮19旋转);在牙盘15与飞轮19之间还设有定位飞轮21和链条松紧飞轮22,定位飞轮21在链条20的外侧,链条松紧飞轮22在链条20的里侧,所述定位飞轮21安装在平台40下方;所述链条松紧飞轮22通过水平调节支架49安装在架体1上,所述水平调节支架49主要由水平丝杆50、导轨51和飞轮固定架52构成;所述导轨5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架体1上,水平丝杆50的两端轴连在架体1上,并且水平丝杆50与导轨51平行布置,所述水平丝杆50一端还设有摇把55(摇把55用于转动水平丝杆50);所述飞轮固定架52由丝杆套53和导轨环54固定连接而成,丝杆套53和导轨环54分别与水平丝杆50与导轨51相匹配,并且分别套在水平丝杆50与导轨51上,所述链条松紧飞轮22与丝杆套53轴连(转动摇把55使水平丝杆50旋转,带动链条松紧飞轮22水平径向移动,当平台上升时,牙盘15与飞轮19之间的距离增加,通过调节链条松紧飞轮22的水平位置,使链条20均匀受力);所述车把23为T型结构,下端与转向轮26连接,用于控制转向轮26转向;

所述平台40上安装有平台围栏41,平台围栏41一侧设有围栏门42和爬梯二43,爬梯二43顶部与平台40的底部固定连接;平台40上还开设有链条槽口45和套管孔46,所述链条20从链条槽口45通过,所述定位飞轮21位于链条槽口45处,用于防止链条20与链条槽口45之间摩擦,所述车把23则穿过套管孔46与转向轮26连接。

所述架体1主要由两根后立柱2、两根前立柱3和多根水平支撑4组成的框架结构(水平支撑4最少为四根,优选为六根或八根,四个方向各两根;所述水平丝杆50的两端和导轨51的两端均是与水平支撑4连接的),两根后立柱2的下端均设有水平布置的架体套管18,所述的转轴17两端分别套穿在两个架体套管18中;架体1的一侧设有爬梯一6,且与爬梯二43位置相对应。

所述架体1位于爬梯一6的一侧还设有一根竖向布置的竖向支撑5,所述爬梯二43的底部一侧设有导向环44,且套穿在竖向支撑5上(平台40上升时,爬梯二43随之上升,可以固定方向)。

所述升降机构34主要包括四个蜗轮丝杆升降机35和四个转向器38,所述四个蜗轮丝杆升降机35分别安装在两根后立柱2和两根前立柱3顶端;所述四个转向器38通过驱动轴37联动连接成一个倒T字形结构,其中位于上部的转向器38位于平台40上方(平台40上开设有驱动轴孔47,用于驱动轴37穿过),并且安装有旋转把手39;所述架体1前端与蜗轮丝杆升降机35对应高度设有一块托板48(托板48与前立柱3固连),所述位于下部的三个转向器38均安装在托板48上;所述托板48上(三个转向器38)位于两边的转向器38与其同侧的两个蜗轮丝杆升降机35通过一根驱动轴37联动连接,当转动旋转把手39时通过转向器38和驱动轴37的联动驱使四个蜗轮丝杆升降机35同时同步升降。

所述两根后立柱2和两根前立柱3均为管状结构,蜗轮丝杆升降机35的丝杆36分别套穿在对应的后立柱2或前立柱3中,丝杆36上端与平台40固定连接。

所述转向轮26包括一对车轮和转向支架27,所述转向支架27主要包括一左一右两个架体支撑座30和位于中间的矩形连接板28,两个架体支撑座30和一个矩形连接板28之间通过四根支管29连接成一个日字型结构,每个连接点均为轴连接;所述一对车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架体支撑座30上,两个架体支撑座30分别与两根前立柱3的下端轴连(通过转动车把23,使日字型结构从矩形(直行)转变为平行四边形(转向),转向支架27主体为上下间隔的钢板,其四角设有矩形连接板28且分别连接四个支管29,两个支管29为一组分别与两侧架体支撑座30轴连;架体支撑座30主体为槽钢制作,槽钢两侧设有轴31与支管29轴连,槽钢中部设有架体支撑座32,槽钢下部与转向轮26轴连。)。

所述车把23为T型结构,T型结构下方设有套管25,所述套管25下端穿过套管孔46固定连接在矩形连接板28的中心处;所述套管25上设有紧固螺栓56,当平台40升降时,车把23可调整到合适高度,拧紧紧固螺栓56固定。

所述车把23上设有刹车把手24,所述驱动轮16上设有刹车装置33(一般为自行车刹车装置,优先碟刹),并且与刹车把手24连接。

所述车把23上设有刹车把手24,所述转向轮26上设有刹车装置33(一般为自行车刹车装置,优先碟刹),并且与刹车把手24连接。

所述飞轮19采用双向作用的飞轮,当前后驱动牙盘15时,移动式脚手架可前进或者后退。

操作时,操作人员爬上平台40,操作旋转把手39,将平台40升降到合适高度,调整好链条松紧飞轮22,即可踩动踏板14使移动式脚手架前行。

移动式脚手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移动式脚手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移动式脚手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式脚手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式脚手架.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中的脚手架,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脚手架。一种移动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架体、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和平台,所述平台设置在架体上,所述升降机构位于平台与架体之间,用于驱动架体上升和下降,所述行走机构用于控制架体的行走;所述行走机构主要包括车架、车把、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平台上安装有平台围栏,平台围栏一侧设有围栏门和爬梯二,爬梯二顶部与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的移动式脚手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