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216911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6374.7

申请日:

2014.12.26

公开号:

CN104547419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45申请日:20141226|||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45; A61P29/00; A61P19/02; A61K35/55(2015.01)N; A61K35/646(2015.01)N; A61K35/32(2015.01)N; A61K35/64(2015.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45

申请人:

戚其华

发明人:

戚其华; 王友兰; 姜晓媛

地址:

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上杭路22号2单元7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代理人:

龚燮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麝香0.2-0.8份、草乌头1-3份、全蝎0.5-1份、白芷1-3份、土元0.5-1份、桑寄生2-3份、苍耳子2-3份、叶上花2-3份、金银花2-4份、小红藤1-3份、紫荆皮2-4份、穿山龙2-3份、见血飞2-4份、夏天无4-6份、香加皮2-3份、五加皮2-3份、植物油30-40份和黄丹15-20份,本发明的中药配方,通过中药调理,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解表散寒、祛瘀止痛、回阳散寒、活血祛瘀、强筋壮骨,制成膏药贴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见效快,疗效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麝香0.2-0.8份、草乌头1-3份、全蝎0.5-1份、白芷1-3份、土元0.5-1份、桑寄生2-3份、苍耳子2-3份、叶上花2-3份、金银花2-4份、小红藤1-3份、紫荆皮2-4份、穿山龙2-3份、见血飞2-4份、夏天无4-6份、香加皮2-3份、五加皮2-3份、植物油30-40份和黄丹15-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麝香0.5份、草乌头1份、全蝎0.6份、白芷2份、土元0.7份、桑寄生2份、苍耳子2.5份、叶上花2.5份、金银花3份、小红藤2份、紫荆皮3份、穿山龙2.5份、见血飞3份、夏天无5份、香加皮3份、五加皮3份、植物油36份和黄丹18份。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风湿和类风湿为多发病,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分布较广,患病率较高。现代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纤维化、骨性增生及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全身免疫性疾病。祖国医学把它归于“痹症”范畴,认为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正气虚衰风寒湿三气杂至而致病;其治病机理重在“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治疗上。目前,中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内服配合外治等辅助手段为主。临床上治疗风湿痹症的药物多而乱,存在不少弊端,如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主要是镇痛、抗炎及解热,虽能暂时缓解疼痛,停药即复发,且副作用较大,常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头痛、眩晕、耳鸣、水肿、抑郁、困倦、失眠、视力模糊、皮疹等;偶有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糖皮质激素虽有强大抗炎作用,且能讯速缓解风湿痹病的红、肿、热、痛等症状;但糖皮质激素除有上述副作用外,还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及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祛瘀止痛、温阳散寒、强筋壮骨,制成膏药贴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处,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见效快,疗效好。
本发明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
麝香0.2-0.8份、草乌头1-3份、全蝎0.5-1份、白芷1-3份、土元0.5-1份、桑寄生2-3份、苍耳子2-3份、叶上花2-3份、金银花2-4份、小红藤1-3份、紫荆皮2-4份、穿山龙2-3份、见血飞2-4份、夏天无4-6份、香加皮2-3份、五加皮2-3份、植物油30-40份和黄丹15-20份。
作为优选,按如下重量份数配制:
麝香(人工麝香)0.5份、草乌头1份、全蝎0.6份、白芷2份、土元0.7份、桑寄生2份、苍耳子2.5份、叶上花2.5份、金银花3份、小红藤2份、紫荆皮3份、穿山龙2.5份、见血飞3份、夏天无5份、香加皮3份、五加皮3份、植物油36份和黄丹18份。
本发明的中药,按下述步骤制备:
(1)预加工: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草乌头、白芷、桑寄生、苍耳子、叶上花、金银花、小红藤、紫荆皮、穿山龙、见血飞、夏天无、香加皮和五加皮切片或粉碎成粒径0.5~1.5cm大小,备用;
(2)称取麝香(人工麝香),全蝎和土元粉碎后过120目筛;
(3)药料提取:取植物油置锅中,将步骤(1)制得的原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加热至220℃,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止,炸好后滤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4)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改用文火,直至油花向锅中央聚集,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即可停止熬炼;
(5)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向药油中加入黄丹,边加边搅动,搅成 粘稠的膏体;
(6)去火毒:膏体制成后放入室温下的水中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取出;
(7)混入步骤(2)的麝香、全蝎和土元粉末制成:取膏体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麝香、全蝎和土元粉末兑入,搅匀,用竹签取膏体涂抹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得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膏药。
每次用上述膏药外敷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处,1天换药1次,14天为一疗程。
药理分析:
麝香: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制草乌: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头风头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阴疽肿毒;麻醉止痛。
全蝎:主要药用成分为蝎毒素,据《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
白芷:以根入药,有祛病除湿、排脓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主治痛疖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地鳖:别名可泡虫、地鳖虫、土鳖、过街、地乌龟、节节虫、臭虫母、土元等。性味与归经:咸,寒;有小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中药功用:(1)下瘀血,消症瘕,疗折伤:用于跌打损伤及症瘕肿块;(2)散瘀止痛:用于腰肌劳损、扭伤。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肝、肾经。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
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功能。生苍耳子以消风止痒力强。
叶上花:味苦;辛;性平;主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骨折;痈疖疮毒。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小红藤:温,性昧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
紫荆皮:味苦,平,无毒。活血通经,消肿解毒。治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穿山龙:性平,味苦;归肝、肺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前;肢体麻木;跌打损伤。
见血飞:辛,温。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治风湿麻木,跌打损伤。
夏天无:味苦、微辛,性温。肝经。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有作用。用于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疼痛。
香加皮:性味性温,味辛、苦;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下肢浮肿。
五加皮:味辛、苦,性温。肝、肾经。有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临床病例:
1、性别
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
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
2、年龄
观察组:30岁以下2例,31-40岁12例,41-50岁8例,51-60岁5例,61岁以上3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为47岁。
对照组:30岁以下2例,31-40岁9例,41-50岁11例,51-60岁8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为46岁。
3、病程
观察组:1年以上14例,2-3年7例,3-4年6例,4-5年2例,5年以上1例,最长病程为5年,最短病程为40天,平均病程1.8年。
对照组:1年以上11例,2-3年12例,3-4年7例,最长病程为3年,最短病程为3天,平均病程1.4年。
4、观察病种
观察组:类风湿性关节炎22例,腰肌纤维织炎3例,肩周炎3例右踝关节炎,膝关节增生各1例。
对照组:类风湿性关节炎21例,腰肌纤维织炎3例,肩周炎、风湿痛各3例。
二、病例选择标准
(一)中医诊断辩证标准
风湿痛症状
(1)主要临床表现:关节、肌肤、筋骨等部位疼痛,或游走窜痛,或酸楚肿痛,或肿胀晨僵,麻木重着,或伸展不利等。
(2)质暗淡苔白滑腻,脉弦滑或濡缓。
(3)发病特点:发作可与气候变化有关。
具备上述(1)项中任何主症及(2)项的舌脉,结合(3)项即可诊断。
(二)西医诊断
凡上述中医辨证所能涉及的西医诊断的疾病,按该病的最新标准执行,做出相应的西医诊断。
(1)疼痛程度分级
1、轻度(+):疼痛偶发,或隐隐作痛,或活动时稍感疼痛或痛不显著,局部有轻微压痛,不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
2、中度(++):疼痛明显,或绵绵频发,活动不利并疼痛加重,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3、重度(+++):疼痛剧烈,不能活动,稍动剧痛,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和生活。
(2)关节功能活动分级
1、轻度受限(+):一个或几个关节,筋骨活动不适,或轻度活动不利,但可从事各种正常活动。
2、中度受限(++):受累关节筋骨活动受限,努力活动则忍受痛苦,生活能自理,尚能正常活动
3、重度受限(+++):关节、筋骨僵硬、强直,不能活动,生活不能自理或需卧床或坐卧。
上述分级如无明显疼痛或无明显关节受限,或者经治疗后疼痛消失或关节受限解除则为阴性(-)。
三、不适用本发明试验病例标准
1、年龄在18岁以下和70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
2、用药局部患有严重皮肤病或明显皮损及外伤,影响用药者。
3、其他严重的骨关节疾病和精神病患者。
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
四、观测指标
(1)关节、肌肤、筋骨等局部症状、如疼痛、麻木、冷凉、僵硬、酸楚,肿胀等症状变化情况。
(2)必要时可测血沉,或抗链“0”等。
五、验证方法:
(1)观察组:30例外用本发明制成的膏药贴,外用,每日一贴,敷于患处。治疗3个疗程。
(2)对照组:30例,外用正红花油,每日2次,涂擦患处。治疗3个疗程。
六、疗效统计:
 总例数无效显效治愈有效率%治愈率%观察组30221793.323%对照组30621380.010%
本发明配方中的麝香、草乌头、全蝎、白芷、土元、桑寄生、苍耳子、叶上花、金银花、小红藤、紫荆皮、穿山龙、见血飞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解表散寒、散瘀止痛,辅以夏天无活血祛瘀、回阳散寒,香加皮和五加皮强筋壮骨,制成膏药贴于患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见效快,疗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麝香0.5份、草乌头1份、全蝎0.6份、白芷2份、土元0.7份、桑寄生 2份、苍耳子2.5份、叶上花2.5份、金银花3份、小红藤2份、紫荆皮3份、穿山龙2.5份、见血飞3份、夏天无5份、香加皮3份、五加皮3份、植物油36份好黄丹18份。
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按下述方法制备和使用:
(1)预加工: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草乌头、白芷、桑寄生、苍耳子、叶上花、金银花、小红藤、紫荆皮、穿山龙、见血飞、夏天无、香加皮和五加皮,切片或粉碎成粒径1cm大小,备用;
(2)称取麝香、全蝎和土元,粉碎后过120目筛;
(3)药料提取:取植物油置锅中,将步骤(1)制得的原料投入,加热并不断搅拌,加热至220℃,直至药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内部焦黄为止,炸好后滤去药渣,去渣后的油为药油;
(4)炼油:取上述药油继续熬炼,待油温度上升到320℃,改用文火,直至油花向锅中央聚集,取少许药油滴于水中,不散开成珠状,即可停止熬炼;
(5)下丹成膏:药油炼成后,向药油中加入黄丹,边加边搅动,搅成粘稠的膏体;
(6)去火毒:膏体制成后放入室温下的水中浸泡,每一日换一次水,七日后取出;
(7)混入步骤(2)的麝香、全蝎和土元粉末制成:取膏体置于容器中,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将麝香、全蝎和土元粉末兑入,搅匀,用竹签取膏体涂抹在牛皮纸或膏药布上即可得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膏药。
每次用上述膏药外敷类风湿性关节炎患处,1天换药1次,14天为一疗程。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配方,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麝香0.2-0.8份、草乌头1-3份、全蝎0.5-1份、白芷1-3份、土元0.5-1份、桑寄生2-3份、苍耳子2-3份、叶上花2-3份、金银花2-4份、小红藤1-3份、紫荆皮2-4份、穿山龙2-3份、见血飞2-4份、夏天无4-6份、香加皮2-3份、五加皮2-3份、植物油30-40份和黄丹15-20份,本发明的中药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