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776702.9
2014.12.15
CN104542604A
2015.04.29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43/54申请日:20141215|||公开
A01N43/54; A01P3/00; A01N43/40(2006.01)N
A01N43/54
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
唐剑峰; 刘杰; 牛芳; 赵恭文; 吴建挺; 田文学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8号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宋玉霞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协同增效的杀真菌组合物,其含有杀真菌有效量的5-氟胞核嘧啶和杀真菌、细菌有效量的氟醚菌酰胺。组合物活性超过单独使用,发生了协同增效作用。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 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 合物,其特征在于,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重量比为,5-氟胞 核嘧啶:氟醚菌酰胺=1:2-20: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 合物,其特征在于,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重量比为,5-氟胞 核嘧啶:氟醚菌酰胺=1:1-5: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 合物,其特征在于,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重量比为,5-氟胞 核嘧啶:氟醚菌酰胺=3:1。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 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有 效成分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9%-63%。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 合物,其特征在于,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有效成分总的重量 百分含量为30%-50%。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 合物,其特征在于,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有效成分总的重量 百分含量为40%。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所述的含5-氟胞嘧 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剂型包括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 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可溶液剂、悬浮种衣剂、可湿性粉剂、可 溶性粉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其中优选的剂型为悬浮剂。 9. 一种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小麦、 玉米、水稻、油料作物、水果、蔬菜的真菌性病害,还可用于防治园 林植物的真菌性病害。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 合物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荔枝霜疫霉病、辣椒疫霉病、棉花枯萎病 菌、西瓜猝倒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玉米枯萎病、西瓜炭 疽病、花生叶斑病、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水稻纹枯病、小 麦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花生褐斑病、大豆菌核病、水稻稻瘟病、西 瓜蔓枯病、番茄叶霉病;尤其适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荔枝霜疫霉病、 辣椒疫霉病、棉花枯萎病菌、马铃薯晚疫病、花生叶斑病、大豆菌核 病、水稻稻瘟病。
说明书一种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协同增效的杀真菌组合物,其含有杀真菌有效量的5-氟胞核嘧啶和杀真菌、细菌有效量的氟醚菌酰胺。 背景技术 一些作物不能在没有杀真菌剂的情况下有效生长,使用杀真菌剂能给农业生产增加产品、提高品质,从而增加收益。 没有任何一种杀真菌剂在重复使用后会依然保持原有的高效杀菌作用,必然会产生耐药性,因此,针对我公司专利产品氟醚菌酰胺(ZL 201010274196.5),为延缓其抗药性,降低使用成本,降低使用量,特研究开发性能更好的杀真菌组合物。 氟醚菌酰胺为N-(3-氯-5-三氟甲基-吡啶-2-基甲基)-2,3,5,6-四氟-4-甲氧基-苯甲酰胺,结构式: 5-氟胞核嘧啶为4-氨基-5-氟-2(1H)-嘧啶酮,结构式: 目前未见氟醚菌酰胺和5-氟胞核嘧啶的复配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包含杀真菌的化合物的协同增效组合物,该组合物能够预防和治疗真菌给作物带来的病害,该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有效成分为5- 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 其中,作为优选,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重量比为,5-氟胞核嘧啶:氟醚菌酰胺=1:2-20:1。 作为进一步优选,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重量比为,5-氟胞核嘧啶:氟醚菌酰胺=1:1-5:1。 作为进一步优选,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重量比为,5-氟胞核嘧啶:氟醚菌酰胺=3:1。 其中,作为优选,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有效成分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9%-63%。 其中,作为优选,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有效成分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50%。 作为进一步优选,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有效成分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0%。 本发明的组合物做成的剂型包括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可溶液剂、悬浮种衣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等,溶剂、各种助剂、填料均可采用常规市售产品。其中优选的剂型为悬浮剂。 这些制剂均可根据农药领域的常规操作来制备,液体剂型如:乳油、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可溶液剂、悬浮种衣剂等等,均可采用常规市售产品;固体剂型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等等,填料、各种助剂均可采用常规市售产品。 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显著的阻止真菌侵入和杀真菌作用,特别用于农业生产,用于防治小麦、玉米、水稻、油料作物、水果、蔬菜等作物的真菌性病害,还可用于园林植物的病害防治,防治真菌性病害。 本发明中所述真菌性病害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黄瓜霜霉病、荔枝霜疫霉病、辣椒疫霉病、棉花枯萎病菌、西瓜猝倒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玉米枯萎病、西瓜炭疽病、花生叶斑病、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香蕉叶斑病、花生褐斑病、大豆菌核病、水稻稻瘟病、西瓜蔓枯病、番茄叶霉病等等。 本发明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可采用常规兑水喷雾、沟施、穴施或 拌种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组合物活性超过单独使用,发生了协同增效作用。通过合理的组分比例筛选,确定了优良的复配组分的比例关系,取得了意向不到的效果。下述为不同配比的数据效果,具体见表1。 在本发明中5F代表5-氟胞核嘧啶,FM代表氟醚菌酰胺。 表1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混配毒力测定 根据增效系数(SR)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从以上增效系数可以看出,5F与FM的混配均呈现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下面进一步提供试验例,对本发明取得的增效效果进行阐述。 试验例1:针对黄瓜霜霉病的杀真菌化合物的评价 本试验采用盆栽法。选取长势一致的两片真叶期黄瓜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供试瓜苗,编号备用。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的为空白对照。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 I压力下喷雾,每处理5mL。药剂处理24h后喷雾接种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剂,孢子囊悬浮剂的配制过程如下:取采自田间的带有霜霉病菌的黄 瓜叶片,用毛笔蘸取10℃左右的蒸馏水洗下背面的孢子囊,配成浓度为3×105个/mL的孢子囊悬浮液。接种后将黄瓜苗置于人工气候箱中(相对湿度100%,温度15-20℃)培养,24h后保持温度15-24℃、相对湿度90%左右保湿诱发,5d后调查记载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黄瓜霜霉病分级标准: 0级:叶片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病指和药效及计算方法: 活性成分混合物的预期效力(即理论防治效果,%)使用Colby公式确定并与观察到的效力比较: Colby公式:E=X+Y-X*Y/100 E:当组合物中活性成分A使用浓度为a,活性成分B使用浓度为b时的组合物预期效力, X:活性成分A使用剂量为a时的效力, Y:活性成分B使用剂量为b时的效力。 当观察到的防治效果超过预期防效时说明有增效作用。 表2: 注:协同作用因子>1.0,即有协同作用。 表3: 注:协同作用因子>1.0,即有协同作用。 试验例2: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杀真菌化合物的评价 表4: 注:协同作用因子>1.0,即有协同作用。 表5: 注:协同作用因子>1.0,即有协同作用。 试验例3、 据国标NY/T 1156.6-2006第六部分混配的联合作用测定,分别对不同配比的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进行毒力测定,试验对象为马铃薯晚疫病、玉米枯萎病、西瓜炭疽病、花生叶斑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水稻纹枯病、小麦白粉病、大豆菌核病、水稻稻瘟病等真菌。 表6: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混配毒力测定 表7:对棉花枯萎病菌混配毒力测定 表8:对西瓜炭疽病菌混配毒力测定 表9:对花生叶斑病菌混配毒力测定 表10:对苹果树斑点落叶病菌混配毒力测定 表11:对水稻纹枯病菌混配毒力测定 表12:对小麦白粉病菌混配毒力测定 表13:对大豆菌核病菌混配毒力测定 表14:对水稻稻瘟病菌混配毒力测定 根据增效系数(SR)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从以上增效系数可以看出,5F与FM的混配均呈现增效作用。 下述提供几种具体的剂型配比。 实施例1:40%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可湿性粉剂 5-氟胞核嘧啶30% 氟醚菌酰胺10%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6% 丁基萘磺酸钠(润湿剂)4.5% 聚三硅氧烷(渗透剂)2% 烷基苯磺酸铵(稳定剂)2% 白炭黑(填料)余量 防治辣椒疫霉病田间试验数据: 实施例2:40%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悬浮剂 5-氟胞核嘧啶30% 氟醚菌酰胺10% 聚甲基羧酸钠(分散剂)2.5% 亚甲基双乙基萘磺酸钠(润湿分散剂)1.5% 亚甲基二萘磺酸钠(助分散剂)1.2 聚三硅氧烷(消泡剂)0.5% 丙二醇(防冻剂)4.5% 黄原胶(增稠剂)0.2% 水(溶剂)余量 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试验数据 实施例3:40%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5-氟胞核嘧啶30% 氟醚菌酰胺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乳化剂,分散剂)2% 十二醇醚聚氧丙烯酯(乳化剂,分散剂)12% 有机膨润土(增稠剂)2% 油酸甲酯(溶剂)余量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数据 实施例4:50%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可溶液剂 5-氟胞核嘧啶40% 氟醚菌酰胺10% 牛酯胺(乳化、分散、润湿剂)7% 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余量 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田间数据 实施例5:60%5-氟胞核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水分散粒剂 5-氟胞核嘧啶50% 氟醚菌酰胺10% 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2% 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分散剂)7% 硫酸钠(崩解剂)10% 可溶性淀粉(载体)10% 轻质碳酸钙(载体)余量 防治黄瓜霜霉病田间数据
《一种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5氟胞嘧啶和氟醚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协同增效的杀真菌组合物,其含有杀真菌有效量的5-氟胞核嘧啶和杀真菌、细菌有效量的氟醚菌酰胺。组合物活性超过单独使用,发生了协同增效作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