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21630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86075.0

申请日:

2013.10.17

公开号:

CN104543167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公布日:201504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31017|||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海南春蕾南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湘来; 何志军; 谢小彬; 谢蔚; 李伟崇

地址:

572023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槟榔村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秋葵鹧鸪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黄秋葵叶粉:40-60%,鹧鸪茶叶粉:40-60%。生产工艺包括黄秋葵叶粉制备步骤、鹧鸪茶叶粉制备步骤和混合步骤。其有益效果在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相对混合,制做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黄秋葵和鹧鸪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秋葵鹧鸪茶携带方便,便于泡制饮用等。本发明不仅有效提高了黄秋葵和鹧鸪茶利用价值,而且又为黄秋葵和鹧鸪茶种植收获高峰期中的又一开发销售途径,减少了产品的滞销风险。同时为海南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提供一条新的销售渠道及开发途径。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秋葵鹧鸪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黄秋葵叶粉:40-60%
鹧鸪茶叶粉:40-6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葵鹧鸪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10%的茉莉花茶粉。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葵鹧鸪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10%的甘菊粉。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葵鹧鸪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清晨采摘的黄秋葵嫩叶用单蒸水清洗干净后,待表面水凉干后放入4-8℃的环境冷藏4-6小时;
B.将冷藏后的黄秋葵嫩叶切成2mm丝状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110-125℃,时间3-5分钟;杀青出料后,2-3分钟内把茶叶温度降至3℃-5℃;在温度40-50℃下打毛火,待茶叶受热后,边翻炒边搓揉,整形,30-40分钟后下烘焙机,用烘焙机在温度40-50℃下烘焙3-4小时,于8-12分钟内将茶叶快速冷却至3-5℃,摊放7-8小时;再次在40-50℃下烘焙5-6小时,摊放7-8小时,如此循环一次或若干次,至茶叶含水率在2%以内;再于90-100℃下烘焙干燥,使含水率在1%以内;将干燥后的黄秋葵叶片粉碎过20目筛待用;
C.将清晨采摘的鹧鸪茶嫩叶用单蒸水清洗干净后,待表面水凉干后进行杀青,先将杀青机升温至110-125℃,再将经过摇青处理的茶叶原料均匀投放至杀青机内,持续3-5分钟;将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堆积闷干,时间为1-3小时;将闷干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机 烘干,温度为40--50℃,时间为1-2小时;将经过烘焙的茶叶投至揉捻机中揉20-30分钟;将揉捻后的茶叶用木箱密封,在室温下放置10-15小时;再放入烘焙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5-70℃,时间为40-50分钟,使茶叶含水率在1%以内;干燥后粉碎待用;
E.将以上各步骤中得到的粉末按比例混合,即得秋葵鹧鸪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秋葵鹧鸪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C步骤与E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D.将茉莉花茶或甘菊在55-70℃条件下干燥2小时,然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茉莉花粉或甘菊粉,待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南本土特色凉茶饮品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黄秋葵(Hibi scUS esculentus L.),别名秋葵夹、山芝麻、羊角豆、洋辣椒等,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之后进入美洲地区。现在最大的秋葵生产地就在美国南部,美国人还给它一个更容易被记住的名字--“植物伟哥”。黄秋葵可谓全身都是宝,其嫩叶及嫩果中富含还原糖、粘多糖、膳食纤维、粗蛋白、胡萝卜素、VB2、VB10、VC、钾、钠、钙、镁、磷、铜、硒等人体所必需营养元素;经常食用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使皮肤美白、细嫩,还能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由于黄秋葵具有丰富的营养及独特的保健效果,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只将其做为高端蔬菜来食用,并未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鹧鸪茶:海南特产,也叫山苦茶,毛茶,禾茶。鹧鸪茶主产海南万宁东山岭,叶圆味甘,是一种奇特的野生茶叶。我国著名诗人、戏作家田汉当年登东山岭曾写下:“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的诗句。能清热解毒,并有好闻的药香,清热解渴,消食利胆,茶叶香气浓烈,冲泡后汤色清亮,饮后口味甘甜,余香无穷,是理想的解油腻、助消化的保健饮料。有降压、减肥、健脾、养胃之效,还可防治感冒,被被当地黎族人家尊称为“灵芝草”“仙茶”等美誉。鹧鸪茶虽然生 长在海南热带特殊环境下,有着多种用途,但目前却少有开发。
茉莉花:茉莉花含有的香气化合物质就有20多种,其富含的茉莉花素等成分,以其做为茶品既去油腻、又具坚固牙齿、防止口臭,并具有提神、清火、消食、利尿等保健作用,还具有一定的解毒功效。
甘菊:菊科植物,味微苦、甘香,明目、退肝火,治疗失眠,降低血压,可增强活力、提神。增强记忆力、降低胆固醇。止咳,祛痰,可支气管炎及气喘,可舒缓头痛、偏头痛或感冒引起的肌肉痛,对胃酸、神经有帮助。可消除感冒所引起的肌肉痠痛,能镇定精神、纾缓情绪,提升睡眠质素,还可改善过敏的皮肤。有帮助睡眠、润泽肌肤、可治长期便秘、能消除紧张、眼睛疲劳、润肺、养生,并可治疗焦虑和紧张造成的消化不良,且对失眠、神经痛及月经痛、肠胃炎都有所助益,可安抚焦燥不安的情绪、帮助入眠、治疗便秘、减轻头痛、舒解眼睛疲劳。
目前,还没有将以上几种成分结合的茶饮品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以上几种组分结合,提供一种黄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该工艺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海南特色秋葵鹧鸪茶方便人们日常食用,便于推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秋葵鹧鸪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黄秋葵叶粉:40-60%
鹧鸪茶叶粉:40-60%。
优选的,还包括2-10%的茉莉花茶粉。
优选的,还包括2-10%的甘菊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秋葵鹧鸪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清晨采摘的黄秋葵嫩叶用单蒸水清洗干净后,待表面水凉干后放入4-8℃的环境冷藏4-6小时;
B.将冷藏后的黄秋葵嫩叶切成2mm丝状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110-125℃,时间3-5分钟;杀青出料后,2-3分钟内把茶叶温度降至3℃-5℃;在温度40-50℃下打毛火,待茶叶受热后,边翻炒边搓揉,整形,30-40分钟后下烘焙机,用烘焙机在温度40-50℃下烘焙3-4小时,于8-12分钟内将茶叶快速冷却至3-5℃,摊放7-8小时;再次在40-50℃下烘焙5-6小时,摊放7-8小时,如此循环一次或若干次,至茶叶含水率在2%以内;再于90-100℃下烘焙干燥,使含水率在1%以内;将干燥后的黄秋葵叶片粉碎过20目筛待用;
C.将清晨采摘的鹧鸪茶嫩叶用单蒸水清洗干净后,待表面水凉干后进行杀青,先将杀青机升温至110-125℃,再将经过摇青处理的茶叶原料均匀投放至杀青机内,持续3-5分钟;将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堆积闷干,时间为1-3小时;将闷干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机烘干,温度为40--50℃,时间为1-2小时;将经过烘焙的茶叶投至揉捻机中揉20-30分钟;将揉捻后的茶叶用木箱密封,在室温下放置10-15小时;再放入烘焙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5-70℃,时间为40-50分钟,使茶叶含水率在1%以内;干燥后粉碎待用;
E.将以上各步骤中得到的粉末按比例混合,即得秋葵鹧鸪茶。
优选的,在C步骤与E步骤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D.将茉莉花茶或甘菊在55-70℃条件下干燥2小时,然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茉莉花粉或甘菊粉,待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相对混合,制做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黄秋葵和鹧鸪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秋葵鹧鸪茶携带方便,便于泡制饮用等。本发明不仅有效提高了黄秋葵和鹧鸪茶利用价值,而且又为黄秋葵和鹧鸪茶种植收获高峰期中的又一开发销售途径,减少了产品的滞销风险。同时为海南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提供一条新的销售渠道及开发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原味秋葵鹧鸪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清晨采摘的黄秋葵嫩叶用单蒸水清洗干净后,待表面水凉干后放入6℃的环境冷藏5小时;
B.将冷藏后的黄秋葵嫩叶切成2mm丝状进行杀青,温度控制在110-125℃,时间3-5分钟;杀青出料后,2-3分钟内把茶叶温度降至3℃-5℃;在温度40-50℃下打毛火,待茶叶受热后,边翻炒边搓揉,整形,30-40分钟后下烘焙机,用烘焙机在温度40-50℃下烘焙3-4小时,于8-12分钟内将茶叶快速冷却至3-5℃,摊放7-8小时;再次在40-50℃下烘焙5-6小时,摊放7-8小时,如此循环一次或若干次,至茶叶含水率在2%以内;再于90-100℃下烘焙干燥,使含水率在1%以内;将干燥后的黄秋葵叶片粉碎过20目筛待用;
C.将清晨采摘的鹧鸪茶嫩叶用单蒸水清洗干净后,待表面水凉干后进行杀青,先将杀青机升温至110-125℃,再将经过摇青处理的茶叶原料均匀投放至杀青机内,持续3-5分钟;将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装入塑料袋内密封堆积闷干,时间为1-3小时;将闷干后的茶叶放入烘焙机烘干,温度为40--50℃,时间为1-2小时;将经过烘焙的茶叶投至揉捻机中揉20-30分钟;将揉捻后的茶叶用木箱密封,在室温下放置10-15小时;再放入烘焙机中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5-70℃,时间为40-50分钟,使茶叶含水率在1%以内;干燥后粉碎待用;
E.将黄秋葵叶粉、鹧鸪茶叶粉按50%、50%的重量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灭菌、分装、包装,分装时,以灭菌棉纸为内包装,无毒聚脂材料或纸质材料外包,每包1.5g±0.1.即得原味秋葵鹧鸪茶。
实施例二:茉香秋葵鹧鸪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在实施例一中的A、B、C步骤之后,再增加步骤D:将茉莉花茶、在60℃条件下干燥2小时,然后分别进行粉碎过筛待用;
步骤E变为:将黄秋葵叶粉、鹧鸪茶叶粉、茉莉花茶粉按45%、45%、10%的重量比例充分混合后,进行灭菌、分装、包装,分装时,以灭菌棉纸为内包装,无毒聚脂材料或纸质材料外包,每包1.5g±0.1.即得茉香秋葵鹧鸪茶。
实施例三:菊花香型秋葵鹧鸪茶生产工艺,步骤和实施例二中的步骤相同,只是将原料茉莉花茶改为了甘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 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秋葵鹧鸪茶及其生产工艺,秋葵鹧鸪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黄秋葵叶粉:40-60,鹧鸪茶叶粉:40-60。生产工艺包括黄秋葵叶粉制备步骤、鹧鸪茶叶粉制备步骤和混合步骤。其有益效果在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相对混合,制做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黄秋葵和鹧鸪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秋葵鹧鸪茶携带方便,便于泡制饮用等。本发明不仅有效提高了黄秋葵和鹧鸪茶利用价值,而且又为黄秋葵和鹧鸪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