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5215864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21072.2

申请日:

2014.12.24

公开号:

CN104542617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N 43/713申请公布日:20150429|||公开

IPC分类号:

A01N43/713; A01P7/02; A01N43/56(2006.01)N

主分类号:

A01N43/713

申请人:

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志伟; 王贵新; 冷忠国; 陈佛祥; 吴泽伟; 王礼文; 朱刚

地址:

330500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工业园区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东阳大道)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44231

代理人:

张汉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腈吡螨酯和氟螨嗪重量总和在杀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80%。本发明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果树、蔬菜、棉花、茶树等农作物及花卉上各种螨类害虫均有着优异的防治效果;本发明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害螨的抗性治理,其推广应用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 效成分由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组成,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重量份数比为 20:1~1:20,腈吡螨酯和氟螨嗪重量总和在杀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5%-8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 合物,其特征在于:实际应用时制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比 较好的剂型是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超低 容量液剂、微囊悬浮剂或热雾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 螨组合物用于农业上防治各种害螨中的应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杀螨组合物,是以腈吡螨酯和氟螨嗪为有效成分,用 于防治农业害螨。
背景技术
腈吡螨酯(cyenopyrafen):属于新型吡唑类杀螨剂,作用机理为药 剂通过代谢成羟基形式而活化产生活性,这种羟基形式在呼吸电子传递链 上通过扰乱复合物II达到抑制线粒体的效能,从而阻碍电子传递,破坏 氧化磷酸化过程;主要用于防治茄子、辣椒、黄瓜、梨、草莓、柑橘类等 水果、蔬菜、茶叶上的各种害螨,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氟螨嗪(flufenzine):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击倒力强,对成螨、 若螨、幼螨及卵均有效;对柑橘全爪螨、锈礕虱、茶黄螨、朱砂叶螨和二 斑叶螨等害螨均有很好防效。此外,氟螨嗪对梨木虱、榆蛎盾蚧以及叶蝉 类等害虫有很好的兼治效果。
农业螨类害虫的抗药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 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对螨类害虫化学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 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螨类害虫抗性日 益严重,产生抗性的螨类害虫种类不断增多。同时,由于高强度的使用农 药,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加重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一 系列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制高效、低毒、低残留、不同作用机理,同时又有协同 增效作用的复配制剂,不仅有助于延缓螨类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而且 还可以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剂量,节约成本,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人对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复配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 腈吡螨酯和氟螨嗪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 效作用,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农业上的各种螨类害虫有着优秀的防 治效果,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杀螨组合物,该 杀螨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用于防治农业上多种螨类害虫。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杀螨组合物,在使用 中可以减少用药量、降低农药在农作物上的残留量、延缓螨类害虫抗药性 的产生,还能使其对各种螨类害虫的防治效果较之单剂单独使用相比明显 提高,省力、省钱,减轻农民负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增效杀螨组合物,有效成分由腈吡螨酯和氟 螨嗪组成,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腈吡螨酯和氟 螨嗪重量总和在杀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 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采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 任意一种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是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剂、超低容量液剂、微囊悬浮剂和热雾剂。
本发明组合物中使用的助剂包括溶剂、分散剂、稳定剂、乳化剂、防 冻剂、增稠剂等及其他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发挥药效的已知物 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 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的试验确定。
本发明所描述的产物可以成品制剂的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 经混合,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的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罐或桶中混 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本发明杀螨组合物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棉花、茶树等农作物及花 卉上各种螨类害虫。
本发明杀螨组合物的施用频率和施用量随天气情况和作物状态变化 而变化,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剂型达到防治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腈吡螨酯和氟螨嗪复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 显提高了对螨类害虫的防治效果,同时扩大了杀虫谱,解决了单剂单独使 用时对某些螨类害虫效果差的缺陷。
2、腈吡螨酯和氟螨嗪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 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延缓了螨类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增加 了农药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 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 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 保护的范围。
下列各实施例中有效成分采用96%腈吡螨酯原药和97%氟螨嗪原药, 各组分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制剂实施例1:25%腈吡螨酯·氟螨嗪悬浮剂。
腈吡螨酯10%、氟螨嗪15%、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10%、月 桂醇硫酸钠10%、羟甲基纤维素1%、丙三醇2%、硅油0.1%,去离子水补 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和 去离子水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在水系介质中形成的高 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即可制得25%腈吡螨酯·氟螨嗪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2:40%腈吡螨酯·氟螨嗪水乳剂。
腈吡螨酯15%、氟螨嗪25%、环己酮15%、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 15%、烷基萘磺酸盐5%、二乙醇胺1%、聚乙二醇1%,去离子水补足100%。 将上述有效成分、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稳定剂混合形成油相,防冻剂 在水中溶解形成水相,在剪切机作用下慢慢把油相加入水相中,并继续剪 切约30分钟,即可制得40%的腈吡螨酯·氟螨嗪水乳剂。
制剂实施例3:35%腈吡螨酯·氟螨嗪微乳剂
腈吡螨酯15%、氟螨嗪20%、环己酮10%、N,N-二甲基甲酰胺10%、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磷酸三丁酯1.5%、有机硅1.5%、噻酮2%,去离 子水补足100%。将有效成分用溶剂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乳化剂、稳定 剂、渗透剂、增效剂混合均匀,最后加入去离子水,充分搅拌后,即可制 得35%的腈吡螨酯·氟螨嗪微乳剂。
制剂实施例4:70%腈吡螨酯·氟螨嗪可湿性粉剂。
腈吡螨酯30%、氟螨嗪40%、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5%、十二烷基苯磺 酸钙10%,硅藻土补足100%。将上述将有效成分、分散剂、湿润剂和填料 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即可制得70%腈吡螨酯·氟 螨嗪可湿性粉剂。
制剂实施例5:80%腈吡螨酯·氟螨嗪水分散粒剂。
腈吡螨酯30%、氟螨嗪5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拉开粉BX 5%、 尿素2%、羧甲基纤维素钠2%,高岭土补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分散 剂、湿润剂、崩解剂、粘结剂和填料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 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即可制得 80%腈吡螨酯·氟螨嗪水分散粒剂。
制剂实施例6:20%腈吡螨酯·氟螨嗪超低容量液剂。
腈吡螨酯5%、氟螨嗪15%、N-辛基吡咯烷酮10%、N,N-二甲基甲酰胺 15%、十二烷基磺酸钙2%,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噻酮2%,松节油补足至 100%。将上述有效成分用溶剂搅拌溶解后,再加入其它助剂,充分搅拌混 合均匀,即可制得20%腈吡螨酯·氟螨嗪超低容量液剂。
制剂实施例7:10%腈吡螨酯·氟螨嗪微囊悬浮剂。
腈吡螨酯5%、氟螨嗪5%、脂肪族聚酰胺树脂15%、玉米甲酯油10%、 聚氧乙烯月桂醚10%、氢氧化钠2%、聚羧酸盐3%,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将上述有效成分、高分子囊壁材料、溶剂混合,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剪 切条件下,将油相加入到含有乳化剂、pH调节剂、分散剂的水相溶液中, 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两种材料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高分子囊壁, 即可制得10%腈吡螨酯·氟螨嗪微囊悬浮剂。
制剂实施例8:15%腈吡螨酯·氟螨嗪热雾剂。
腈吡螨酯5%、氟螨嗪10%、环已酮5%、N-甲基吡咯烷酮10%、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7%、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增效砜2%、溴化环氧树脂1%,植 物油补足至100%。将上述有效成分和溶剂投入带搅拌的反应容器中,待有 效成分充分溶解后,再加入其它助剂,充分搅拌约60分钟,使其混合均 匀,即可制得15%腈吡螨酯·氟螨嗪热雾剂。
生物测定实施例1:腈吡螨酯和氟螨嗪对柑橘红蜘蛛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虫:选择田间采集并在室内饲育繁殖的柑橘红蜘蛛若螨。
供试药剂:96%腈吡螨酯原药和97%氟螨嗪原药。
试验方法采用叶蝶喷雾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选取生长健康的柑橘叶片,用打孔器做成叶蝶,在培养皿内放置一湿 海绵块,其上放滤纸,滤纸上放叶蝶,每皿放2块叶蝶,挑选健康的、龄 期一致的柑橘红蜘蛛若螨接种到叶蝶上,每叶蝶接种20头。
将接有叶蝶的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下,在50PSI压力下喷雾, 喷雾量为1ml,沉降1min后取出培养皿,然后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25℃, 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h后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每处理设4 次重复,并设清水空白对照处理。
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并根据孙云 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 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100。
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 ≥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 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表1、腈吡螨酯和氟螨嗪对柑橘红蜘蛛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 LC50(mg/L) ATI TTI CTC 腈吡螨酯 2.82 100.00 - - 氟螨嗪 8.19 34.43 - - 腈吡螨酯:氟螨嗪(20:1) 2.38 118.49 96.88 122.31 腈吡螨酯:氟螨嗪(10:1) 2.07 136.23 94.04 144.86 腈吡螨酯:氟螨嗪(5:1) 1.83 154.10 89.07 173.01 腈吡螨酯:氟螨嗪(1:1) 2.14 131.78 67.22 196.04 腈吡螨酯:氟螨嗪(1:5) 3.05 92.46 45.36 203.84 腈吡螨酯:氟螨嗪(1:10) 4.02 70.15 40.39 173.68 腈吡螨酯:氟螨嗪(1:20) 5.29 53.31 37.55 141.97
从表1可以看出,腈吡螨酯和氟螨嗪在20:1~1:20(按重量)的范围 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对柑橘红蜘蛛表现出协同增效作 用,可见腈吡螨酯和氟螨嗪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生物测定实施例2:腈吡螨酯和氟螨嗪复配对柑橘红蜘蛛的田间药效试验。
采用25%腈吡螨酯·氟螨嗪悬浮剂(制剂实施例1)用于防治柑橘红 蜘蛛,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7d、14d、30d分别调查残留活螨数, 调查时每小区查2株,每株按东西南北4个方位分别查5个叶片,每个小 区共查40个叶片,记载活螨数,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计算方法如下:
防治效果(%)=(1-CK1×Pt1/CK2×Pt2)×100。
其中:CK1代表对照区药前虫口数;Pt1代表处理区药后虫口数;
CK2代表对照区药后虫口数;Pt2代表处理区药前虫口数;
表2、各处理药剂防治柑橘红蜘蛛的试验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25%腈吡螨酯·氟螨嗪悬浮剂有效成分浓度使用 75-90mg/kg时,药后7d、14d、30d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效均优于各单剂单 独使用,同时药后30d防效均仍达80%以上,说明该复配药剂具有良好的 持效性。在试验调查过程中未发现该复配药剂对柑橘产生药害。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两种活性成分为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杀螨组合 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杀虫效果明显提高,且 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值得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增效杀螨组合物,腈吡螨酯和氟螨嗪的重量份数比为20:11:20,腈吡螨酯和氟螨嗪重量总和在杀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80。本发明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果树、蔬菜、棉花、茶树等农作物及花卉上各种螨类害虫均有着优异的防治效果;本发明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害螨的抗性治理,其推广应用有较大的经济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